从美国翻译协会的评卷标准看如何才是一名好翻译
美国翻译协会(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简称ATA,虽然名字里写的是“translators”,实际上会员范围要广得多,是口笔译人员的大本营,为会员提供拓展人脉、寻找客户、继续教育等服务。
想要加入ATA其实很简单:不管你在哪个国家,只要有志于从事翻译事业、每年掏得出160美元的会费,即可获得Associate级别的会员资格,能参加活动、能订阅会刊,无投票权。想要成为拥有全部权利的Active或Corresponding级别会员,必须首先通过ATA的资格认证考试。
ATA资格认证考试目前仅有笔试形式,可自带字典和参考书,但考生之间不可交换参考资料。考生首先要申报自己的语言组合与翻译方向。例如“汉译英”和“英译汉”属于同一个语言组合,但方向不同,因此算作两种资格认证。每张考卷包括3段需要翻译的文字,第一段为一般性论述文,第二段为科技或医药类说明文,第三段为法律、财经或商业领域的应用文。第一段为必答题,考生应在第二与第三段之间选答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每段文字前还附带翻译指南,模拟现实生活里可能出现的特殊客户需求,指定译文的应用语境、行文风格、特殊术语译法等。标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每份考卷将由两名评委审批,两者皆认为合格时才算通过,若两人意见不一,则引入第三名评委,以多数票为最终结果。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貌似ATA认证考试通过率仅有20%左右。
那么现在就说正题。ATA评委的批卷准则如下,颇可作为翻译人员自我衡量的参考:
1、译文应完全遵守题干中列出的翻译需求:
- 译文适用于指定的语境,易于理解
- 译文的语域、风格、用辞等与使用目标语言书写的同类文档相符
2、译者应透彻理解原文的整体内容、主旨,以及论证:
- 关注文章主题,并利用对主题的理解来解决翻译中的难点部分,得到正确得体的译文
- 关注文章主题,并能够利用对主题的理解来有效地查阅字典
- 原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全部在译文中得到体现,不得擅自增加原文中不曾明示或暗示的内容
- 精确分析原文,确保译文在行文、造句、用辞等所有层面表达出原文的论点、论证,及其提供的信息。
3、译者应熟练掌握各类翻译技巧,并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 译文的论点、论据及论证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 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标准句法,不得盲目模仿原文的句子结构
- 原文中的成语应对照翻译为目标语言中意义相近的成语
- 用辞尽量清晰明确,避免歧义
4、译者应表现出使用目标语言写作的良好水平
- 译文语言流畅,不应存在生硬的表达方式、使人一望而知本文系翻译而来
- 译文应尽量排除机械性错误(与语法、习俗、拼写、标点相关的错误)
总体而言这套评判标准相当严格,相当于给广受鼓吹、但虚无缥缈的“信达雅”标准进行了一次详细阐释,用明确的语言给出了三者的评判标准。就目前我国英译汉的普遍水平来说,个人感觉是“信”(ATA第二条标准)大大有余,某些译者甚至达到了迷信、狂信的程度。“达”(ATA第三条标准)较少有人考虑,给人的感觉不是说标准太高做不到,而是很多人干脆就没想往这个方向努力。至于追求“雅”(ATA第四条标准)的更是凤毛麟角,其中还有一部分人走了邪路,不管文体文风如何,一律认为堆砌辞藻、滥用成语、半文半白就叫“雅”。
对照一遍,我是觉得自己水平差距甚大,至于汉译英的水准更不敢用这套标准衡量。学无止境,还是多读、多练、多比照、多借鉴,大家共勉,向ATA的标准努力吧。
想要加入ATA其实很简单:不管你在哪个国家,只要有志于从事翻译事业、每年掏得出160美元的会费,即可获得Associate级别的会员资格,能参加活动、能订阅会刊,无投票权。想要成为拥有全部权利的Active或Corresponding级别会员,必须首先通过ATA的资格认证考试。
ATA资格认证考试目前仅有笔试形式,可自带字典和参考书,但考生之间不可交换参考资料。考生首先要申报自己的语言组合与翻译方向。例如“汉译英”和“英译汉”属于同一个语言组合,但方向不同,因此算作两种资格认证。每张考卷包括3段需要翻译的文字,第一段为一般性论述文,第二段为科技或医药类说明文,第三段为法律、财经或商业领域的应用文。第一段为必答题,考生应在第二与第三段之间选答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每段文字前还附带翻译指南,模拟现实生活里可能出现的特殊客户需求,指定译文的应用语境、行文风格、特殊术语译法等。标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每份考卷将由两名评委审批,两者皆认为合格时才算通过,若两人意见不一,则引入第三名评委,以多数票为最终结果。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貌似ATA认证考试通过率仅有20%左右。
那么现在就说正题。ATA评委的批卷准则如下,颇可作为翻译人员自我衡量的参考:
1、译文应完全遵守题干中列出的翻译需求:
- 译文适用于指定的语境,易于理解
- 译文的语域、风格、用辞等与使用目标语言书写的同类文档相符
2、译者应透彻理解原文的整体内容、主旨,以及论证:
- 关注文章主题,并利用对主题的理解来解决翻译中的难点部分,得到正确得体的译文
- 关注文章主题,并能够利用对主题的理解来有效地查阅字典
- 原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全部在译文中得到体现,不得擅自增加原文中不曾明示或暗示的内容
- 精确分析原文,确保译文在行文、造句、用辞等所有层面表达出原文的论点、论证,及其提供的信息。
3、译者应熟练掌握各类翻译技巧,并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 译文的论点、论据及论证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 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标准句法,不得盲目模仿原文的句子结构
- 原文中的成语应对照翻译为目标语言中意义相近的成语
- 用辞尽量清晰明确,避免歧义
4、译者应表现出使用目标语言写作的良好水平
- 译文语言流畅,不应存在生硬的表达方式、使人一望而知本文系翻译而来
- 译文应尽量排除机械性错误(与语法、习俗、拼写、标点相关的错误)
总体而言这套评判标准相当严格,相当于给广受鼓吹、但虚无缥缈的“信达雅”标准进行了一次详细阐释,用明确的语言给出了三者的评判标准。就目前我国英译汉的普遍水平来说,个人感觉是“信”(ATA第二条标准)大大有余,某些译者甚至达到了迷信、狂信的程度。“达”(ATA第三条标准)较少有人考虑,给人的感觉不是说标准太高做不到,而是很多人干脆就没想往这个方向努力。至于追求“雅”(ATA第四条标准)的更是凤毛麟角,其中还有一部分人走了邪路,不管文体文风如何,一律认为堆砌辞藻、滥用成语、半文半白就叫“雅”。
对照一遍,我是觉得自己水平差距甚大,至于汉译英的水准更不敢用这套标准衡量。学无止境,还是多读、多练、多比照、多借鉴,大家共勉,向ATA的标准努力吧。
-
Lonely Journ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1 23:35:37
-
searsum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04 07:59:43
-
Thoa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8 09:38:15
-
今天到永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03 15:23:48
-
我是小猪123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03 00:27:47
-
apsoci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7 08:55:40
-
夜耕蜗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1 05:55:39
-
Unique-M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25 15:30:17
-
Steph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0-24 11:36:36
-
旋光熊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0-05 00:29:36
-
Levia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9-01 04:58:02
-
Y.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4-12 17:50:23
-
老五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7 16:43:01
-
熊窄纸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1-27 02:30:53
-
GreenB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9-26 23:33:20
-
Tandkr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08 09:38:46
-
王薏仁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10 22:07:58
-
tktxy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05 18:27:14
-
Nado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04 10:33:2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01 19:21:49
-
樱井希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01 14:04:16
-
日出田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28 15:02:14
-
涵哥吉祥🌈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28 09:27:18
-
塔岛哥哥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22 23:59:03
-
FELIX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22 23:31:2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22 22:23:29
-
Surpri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04 19:25:48
-
秒小小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20 14:34:46
-
magg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6 22:16:37
-
燃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2 13: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