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
前天晚上,一个人住在一个很简陋的旅馆里,没事干看电视,转了一圈没有特别吸引人的节目,就干脆停在哪就看哪吧,结果停在了中央10台或者4台,现在记不清了,不过节目是《大家》,说一个叫马未都的收藏家,这个人我是第一次听说。节目里采访了马未都的几个朋友,李成儒,海岩,王刚,这几个人是大大有名的。静下心看下去还是挺有滋味的。
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几个都谈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淘宝之乐:只要你去的地方多,就会碰到怦然心动的好东西,价值非凡,卖主却不识货,以很低廉的价格给你,甚至可能还白送,而现在这种乐趣几乎不再有了。
喜欢逛旧书店(摊)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反正我有。不用说八九十年代,七八年前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逛旧书摊,时时有惊喜的发现,我的三联版“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系列”就是在旧书摊上以5元一本买的。那时候的旧书摊总是叫人流连不已,手里拿了一本好书,眼里又漂到另一本好书。唯一叫人苦恼的是,这么多可买的书,到底要挑哪几本,因为一个穷学生实在不能通吃。
但是,你现在逛书店(摊),苦恼确是无书可买。只要一扫那些书的封面,就特别扫兴。几乎全是盗版的畅销书,或者就是皱巴巴的武侠小说,发黄而过时的文学史,各种医药的小册子以及封面俗艳的情色故事等等。这个旧书摊是这样,下一个还是这样,这个城市的旧书摊是这样,下个城市的旧书摊还是这样,几乎每一个旧书摊都是对另一个的翻版,旧书摊无限克隆,全都一个样。惊喜再也没有了!
世界交流的太平凡,成了个连通器,高的必然流向低的,特色都成了普通。大家全都一个样,世界是平的,一切都波澜不惊。
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几个都谈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淘宝之乐:只要你去的地方多,就会碰到怦然心动的好东西,价值非凡,卖主却不识货,以很低廉的价格给你,甚至可能还白送,而现在这种乐趣几乎不再有了。
喜欢逛旧书店(摊)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反正我有。不用说八九十年代,七八年前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逛旧书摊,时时有惊喜的发现,我的三联版“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系列”就是在旧书摊上以5元一本买的。那时候的旧书摊总是叫人流连不已,手里拿了一本好书,眼里又漂到另一本好书。唯一叫人苦恼的是,这么多可买的书,到底要挑哪几本,因为一个穷学生实在不能通吃。
但是,你现在逛书店(摊),苦恼确是无书可买。只要一扫那些书的封面,就特别扫兴。几乎全是盗版的畅销书,或者就是皱巴巴的武侠小说,发黄而过时的文学史,各种医药的小册子以及封面俗艳的情色故事等等。这个旧书摊是这样,下一个还是这样,这个城市的旧书摊是这样,下个城市的旧书摊还是这样,几乎每一个旧书摊都是对另一个的翻版,旧书摊无限克隆,全都一个样。惊喜再也没有了!
世界交流的太平凡,成了个连通器,高的必然流向低的,特色都成了普通。大家全都一个样,世界是平的,一切都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