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户外品牌logo篇 (二)
![]() |
德国的著名手杖品牌,同时也是世界顶尖的手杖生产厂商.其产品涉及登山、滑雪、作为一个德国品牌,几乎是LEKI是所有山地和越野滑雪速度巡回赛最重要的赞助商,超过300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最出色的速度赛滑雪队都在使用LEKI的雪杖。在参2001/2002年度世界杯滑雪赛的顶尖选手中,几乎40%的人都凭借LEKI雪杖和相应附件取得了成功。
LEKI,冠军的选择!
作为所有山地和越野滑雪速度巡回赛最重要的赞助商,超过300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最出色的速度赛滑雪队都在使用LEKI的雪杖。在参加2001/2002年度世界杯滑雪赛的顶尖选手中,几乎40%的人都凭借LEKI雪杖和相应附件取得了成功。
LEKI雪杖技术要点
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哪个雪季能如此地享受滑雪的乐趣,这原因就是由LEKI基于4X4概念开发的四项重大革新技术——它们将使你的任何一次滑行都充满新的体验。
Trigger System 快速插接把握系统
一般说来,提高个人滑雪技术可以简单地通过使用具备良好动能传输特性的雪杖来实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雪杖的握把必须非常合手,以保证在紧密接触时给予足够的支撑。否则在事故发生时这些位置可能导致受伤。
现在,LEKI开发的Trigge快速插接把抓握系统已经成功应用在雪杖上。这套系统包括:可与雪杖快速插接相连的,带有Trigger系统的手套,Trigger弹性支撑腕带(Trigger Flex Top),速度赛用Trigger尼龙搭扣腕带,Trigger动能型腕带和Trigger安全腕带等。不同的腕带选择提供不同的舒适平台,使每个滑雪者都能找到适合他们的理想的Trigger附件。这套系统提供出色的手杖连接,同时一个功能方便的释放机件改善了日常使用时的安全性。
![]() |
MSR (Mountain Safety Research)于1969年由Larry Penberthy在美国的西雅图市为研究登山用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创立的。尽管三十多年来,MSR没有推出太多的产品,但每件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都是同类产品中的骄骄者。尤其是安全标准,往往超出其他同行甚至国际标准。今天,开发、改良、再测试的一贯方针令MSR已成为一个致力于开发安全可靠的户外产品的国际公司,受到世界野外人士的信赖。
![]() |
marmot土拨鼠品牌简介
(一)土拨鼠的故事
土拨鼠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山区的小动物,在登山者眼中,她和高山一样都是有生命力的。在英文单词中,MARMOT是土拨鼠的意思,她更是一个有着30多年历史、以土拨鼠为吉祥物的登山运动装备品牌,也是美国最著名的户外品牌之一。
MARMOT的标识是红色圆形背景影衬下“M”字母渐变的雪白山峰——有高山的地方就有“MARMOT”。
MARMOT产品之所以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秘诀在于:广泛使用当今世界上最新科技的布料、材料和生产技术,如最新“Gore-Tex XCR”面料、全球最高900蓬松度羽绒、蛋白活性酶PreCip压胶布、有“三维立体排汗王”之称的DriClime材料、超级防风透气WindStopper及DryLoft布料、POLARTEC系列、Polarguard3d三角异型长纤维中空棉、超级吸汗CoolMax材料等等。
所有MARMOT产品的设计,以“专业仿生、以人为本、全天候功能”而著称。MARMOT向户外运动爱好者们传递一种理念:MARMOT FOR LIFE。
每年MARMOT品牌向全球专业户外运动人士提供服装、睡袋、手套、帐篷、背包等类别共几百个款型产品。在全美、欧洲、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上千间专卖店为热爱大自然的“土拨鼠们”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二)外衣上的科技
从攀爬阿拉斯加山难度达3+级的线路,到飞驰在佛蒙特州的雪道,或是骑行在金门公园的海滩上,土拨鼠的外套总能给人舒适,耐用和全天候保护。
从皮肤到外套,土拨鼠的着装系统都能提供与其运动相关的着装组合给使用者,每种着装组合独到的剪裁都能满足各项运动的需要。
集运动与高科技于一身的革命性户外运动服装系列,具有照明、通信,、娱乐及安全的特性,成为土拨鼠外套主流部分,开创户外运动服装系列的先河。
2006年新的Marmot系列给您全新的极地体验:
1、 ALPINIST/登山家
具备鳄鱼皮的坚硬和羽毛的轻盈,登山家的外套必须简洁和具备适合所有高耗氧运动的条件。登山家服装系列,从无缝到压胶外套,都是由专业登山家亲手设计,从而提供了土拨鼠最高级别的全天候保护。
女装登山家服装系列同样提供了最高级别的全天候保护。但并不仅仅是乏味地去迎合女性的身材。在确保适应极端气候环境下的同时,仍能使各层穿着的服装和谐搭配。
2、 OUTDOOR/户外
户外系列是多才多艺的,它能广泛地穿着使用,已被众多使用者验证。土拨鼠软壳的完美性能,不但能适应不同的天气变化,色彩也幻变斑斓,使漫漫长冬融入丝丝暖意。
土拨鼠女装户外系列,除了具备男装一样的性能外,更加具有迎合女性身材的舒适裁剪和易于穿着的特点。
3、 BACK COUNTRY/徒步荒野
在历经各种地形环境的考验下,土拨鼠荒野系列中无缝压胶和雪崩反射系列,均可在寒冬的环境下突显保暖、舒适和安全保护特性。
女装荒野系列除了保暖舒适,易于转身和提供最大保护外,更是款式、色彩、品味和个人才华的展现。
4、 BASELAYER(内衣系列)
在不同克重的针织布中加入银离子抗菌纱线的无限内衣系列,配搭上热卖中的DriClime系列,提供不同范围的基层着装选择,满足在任何环境下使用。
5、 GLOVES/ACCES./手套/配件
在设计手套上取得的灵感和荒野系列上是一样的:每个人都需要一对与荒野系列茄克一样能刻苦耐劳的手套, Marmot的手套同样是在专业实践中诞生。
6、 SPORTSWEAR/运动装
汤米考德威尔(Tommy Caldwell)与贝丝婼邓(Beth Rodden)的加入,使土拨鼠连续开发出一系列从面料到款式,集时尚、色彩缤纷和活泼生动于一身的运动装。
7、 EQUIPMENT/装备
自从1974年起,土拨鼠睡袋已使世界各地众多的攀山好手,安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风雪之夜。
![]() |
MAMMUT猛马象品牌简介
Mammut 介绍
为什么选择Mammut
Mammut 的豪语:「瑞士制造」、「我绝不选择错误的品牌」。我相信每家公司都有豪语,但从国际上的一些传媒报导及几次在国外考查结果,我得到的结论是:「Mammut 的自信其来有自」。在南湖公司的简介里面,已详述我们选择最顶级产品的理由。
以服饰之材质来讲,各品牌选择的功能性材质如果相同,吊牌当然亦相同。但是如果你从事纺织业,你就会了解 ,即使是相同的材质及吊牌,亦会因不同品牌选择不同区域生产的布料,而功能性及价格上有落差,甚至相差数倍,这是加工技术及加工原料等之差异造成的落差。又如闻名国际之Gore-Tex,大家都认为它是防水、透气布料,仅有少数人知道Gore-Tex是层防水、透气薄膜,薄膜亦因不同功 能而有不同吊牌,它被Gore-Tex公司加工与表布结合,表布的种类、功能繁多,价格上亦有极大的落差,例如选择功能性的表布结合Gore-Tex薄膜会比非功能性的表布结合Gore-Tex 薄膜售价高,当然制造出来的衣服,亦会因功能不同而舒适感不同。
背包的材质亦是如此,Mammut 不论在登山、休闲及滑雪等装备上,坚持选用高抗磨擦、高抗撕裂及超透气等功能性布料,再加上专业的设计、剪裁及施工,在国外,Mammut 亦是一般流行风味族群的最爱。我了解某些消费者喜好质优产品,却往往买到不是所盼望的,我想指定品牌该是消费者的责任,而我们的责任是筛检品牌及测试产品,Mammut 来台已六年,至今其品质尚未被否定过是我们的骄傲。
Mammut 优越产品广受全球青睐的原因
自1862年开始,早期Mammut AG完全以手工制造绳索事业,到今天主要的工厂位于瑞士Seon生产大本营,正以高度技术性成长、多元化发展登山和户外运动产品为主,步向更高远的里程碑。
1999年Mammut AG生产冬季运动系列的工厂和 Ajungilak 著名的挪威睡袋制造商合并,使得今后Mammut AG在迈向高品质的运动配备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2002年更与瑞士TOKO合作,全力在滑雪配件上冲刺,而将Mammut AG的事业推展至巅峰。
远征登山运动或滑雪配备的卓越功能,对于攀登高山是非常重要的,凡是运动量越大的活动与困难度越高的登山运动,运动员在所使用的装备材质选用上,越需要附和耐用、多功能和
配备轻便的原则。除了登山运动或室内攀爬外,即使是攀岩活动,配备亦必须走向轻便、舒适和时髦的方向,而Mammut登山系列产品正符合以上各种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Mammut不论在功能发挥及制造原料上都能够真正成为世界领导品牌的主要原因。
喜欢户外休闲活动的运动者都知道,穿着耐用的衣物、配备及其优异功能的重要性,这是高科技和完美手工的组合,更是Mammut每一件衣物,以现代多元化装备的精心设计,不仅符合技术性登山运动,更适合多元性的休闲功能。
这正是为什么全球从业余到专业的登山运动员和攀爬者,都喜爱选择Mammut产品的原因。
Mammut 的历史
Mammut 优越产品广受全球青睐的原因
自1862年开始,早期Mammut AG完全以手工制造绳索事业,到今天主要的工厂位于瑞士Seon生产大本营,正以高度技术性成长、多元化发展登山和户外运动产品为主,步向更高远的里程碑。
1999年Mammut AG生产冬季运动系列的工厂和 Ajungilak 著名的挪威睡袋制造商合并,使得今后Mammut AG在迈向高品质的运动配备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2002年更与瑞士TOKO合作,全力在滑雪配件上冲刺,而将Mammut AG的事业推展至巅峰。
远征登山运动或滑雪配备的卓越功能,对于攀登高山是非常重要的,凡是运动量越大的活动与困难度越高的登山运动,运动员在所使用的装备材质选用上,越需要附和耐用、多功能和
配备轻便的原则。除了登山运动或室内攀爬外,即使是攀岩活动,配备亦必须走向轻便、舒适和时髦的方向,而Mammut登山系列产品正符合以上各种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Mammut不论在功能发挥及制造原料上都能够真正成为世界领导品牌的主要原因。
喜欢户外休闲活动的运动者都知道,穿着耐用的衣物、配备及其优异功能的重要性,这是高科技和完美手工的组合,更是Mammut每一件衣物,以现代多元化装备的精心设计,不仅符合技术性登山运动,更适合多元性的休闲功能。
这正是为什么全球从业余到专业的登山运动员和攀爬者,都喜爱选择Mammut产品的原因。
![]() |
Mountain Hardwear山浩品牌简介
户外服饰、帐棚、睡袋系列manufaCTures high-end Mountaineering, backpacking and CAMPing tents,
sleeping bags, outerwear and layering systEMS.
Mountain Hardwear的故事:
1999五月上旬的一个早上,夏尔巴人Babu Chiri带着他只筹划了四天的建议书蹓跶到 Mountain Hardwear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公司。Babu的身材虽然矮小,但经常挂着微笑的他却深信自己能够完成宏愿 ─ 在珠穆朗玛峰上渡过一晚。他需要的,只是Mountain Hardwear为他提供一个帐篷。
Babu之前曾到访过其它专业户外用品公司,却只有Mountain Hardwear 认真考虑他的提议。虽然之前从来没有探险家试过,甚至想过在地球顶峰停留一晚,但Babu的热诚和十足的信心促使Mountain Hardwear首席设计师Martin Zemitis相信 ─ 如果有人梦想达成这样的壮举,我们至少能帮到的,便是替他准备一个可以抵御极地天气的容身之所。
当定下所有细节后,Martin只剩下三天时间来建造帐篷。星期五早上他带着疲惫的身躯和造好了的帐篷来找Babu,Babu接过后便和Martin告别,立即起程到尼泊尔。
Babu最终成功登顶并在顶峰逗留了21小时。而在第二年他更加创下记录,仅仅以16小时56分登顶,这个纪录直到2003年才被打破。多年来登山人士和Mountain Hardwear并肩征服的山峰、获得的娤钜约安?返姆⒄苟贾っ髁?a href='http://www.8264.com/3638.html' target=_blank>Mountain Hardwear对产品和户外活动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而且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并对于别人认为不可能克服的挑战毫不畏惧!最重要的是不论运动家、探险家、珠峰上的Babu,以至享受在家中后花园使用装备的用家,都和我们连成一线,相信并坚持这个理念!
[早年::]
1993年, Jack Gilbert是另一户外装备品牌 ─ Sierra Designs的主席,而Sierra Designs当时正值水深火热之际。Jack Gilbert担心新股东会把他和一班好战友拆散,于是便和其中八个同事尝试将公司买下,但经过多番尝试后始终未能成功。幸好,好消息最后在万圣节那天传来,投资者给予他们机会创立新公司。于是Jack便把握这绝佳时机去实现梦想,创立Mountain Hardwear。但他们只剩90天准备那年的冬季户外活动用品展。
即使办公室里只有几张折台和塑料椅,但凭借Jack Gilbert及另一创办人Paul Kramer在户外用品市场超过20年的经验,再加上其它同事在产品设计上的努力和市场上的影响力,Mountain Hardwear最终获得认同。这全因为唯一的一个机会。
尽管市场能够容纳次等产品,但这绝不会是Mountain Hardwear的做法,因为我们知道当初的机会得来不易。Mountain Hardwear现在已拥有超过50位职员在加州工作,另外有25位经验丰富和深知顾客及市场需要的营业员驰骋于美国、加拿大、欧洲、亚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令我们得以继续倚靠对户外用品及市场的经验和热诚,每年推出创新、适用、并且物超所值的新产品来回馈所有用家。
[1994::1995]
Mountain Hardwear 在首三个月内已发展了17件产品,包括著名的 Exposure Parka和Sub Zero Jacket。由于产品质素和口碑良好,所以直至今天它们的改良版本仍然出现在生产线上。虽然当时产品系列不算多,但Mountain Hardwear首年已获得纯利润130万美元。
1995年,Mountain Hardwear的春夏季生产线上已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包括市场上首个拥有UVX天窗的全天候帐篷、超过12款睡袋、Gore-Tex® 外套和裤子、专为极地旅程而设的Absolute Zero Down Parka、Suit、一系列抓绒外套以及Mountain Hardwear 第一代快干T恤 ─ AqueduCT。
趁着当年登山季节的开始,Mountain Hardwear邀请著名登山家Ed Viesturs测试产品。Ed曾经许下宏愿,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功登上全球14座高度超过8,000米的山峰。之前Ed已经在没有使用补给氧气的情况下,成功攀上其中4座。如同五年后支持Babu一样,Mountain Hardwear支持Ed Viesturs的原因,也是全因为他的热诚、谦恭和毫无架子的性格,令彼此之间的合作十分愉快。
Ed在五月份从西雅图来到Mountain Hardwear总公司,和设计师讨论了一个星期后,便穿著Mountain Hardwear的装备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后在九月又登上卓奥友峰 (Cho Oyu)。两年之间,Mountain Hardwear已由加州一间小公司,变成能够立足于世界巅峰的户外用品品牌。
[Mountain link::]
往后Mountain Hardwear亦把握了难得的机会和Robert Link合作。凭借丰富的经验,Robert一针见血地指出Mountain Hardwear于产品及设计上的优劣之处。Robert 七岁时已登上位于华盛顿,高达12,276呎的Mount Adams。到目前为止,他已成功登顶这个山峰多达280次,他还攀登过南美洲的Orizaba、Chimborazo、Illimani、Cotopaxi及Aconcagua,还有喜玛拉雅山脉的干城章加峰 (Kanchenjunga)、珠穆朗玛峰与卓奥友峰等。
基于Robert和Mountain Hardwear的密切关系,促使了Mountain Link于1999的成立。目的是为Mountain Hardwear的员工、分销商和世界各地的顾客提供远征世上最高山峰及最险峻环境的信息。换句话说,即是Mountain Hardwear产品的设计目的和使用地点。Robert说:「创立Mountain Link的原因是令大家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感受到那份刺激的感觉。『Link』这个取名方式并非因为它是我的姓氏,而是连系着Mountain Hardwear和大家的共同理想 ─ 探险地球上最高、最原始的地方。」导游公司随处可见,但和户外用品公司共同合作的却非常罕有。这再一次证明,Mountain Hardwear喜欢突破界限,以顾客利益与惠及大众为最终目的。
[1996:1997]
对于人类登山历史以及Mountain Hardwear来说,1996年永远是非常特别,甚至称得上是震撼的一年。
1996年年初,Ed致电Mountain Hardwear位于加州的办公室,说他会联同另一支探险队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将会使用70毫米摄影机拍下记录片,并在银幕差不多有7层楼高的IMAX电影院里播放。Mountain Hardwear只有不到六个半星期去设计并制作探险队需要的装备,包括一个软蓬来为David Breashears的摄影机抵御变化莫测的高山天气。这也是Mountain Hardwear首次为机器设计保护装备,这个挑战最终在3月14日出发前几天顺利完成。
由于5月8日的天气十分恶劣,探险队被迫返回二号营地 (Base CAMP II) 等候较佳天气的来临,然后再向顶峰进发。尽管登山人士已经作好了十足的准备,但是高山上的气候变幻莫测,结果5月10日珠峰刮起了罕见的大风暴,探险队被迫暂时放下拍摄工作来帮助营救被困的登山者。虽然探险队已尽力营救,但悲剧最终还是导致其中八名队员死亡!而生还者的脑海之中,仍时刻记着珠穆朗玛峰冷酷无情的巨大力量。
探险队最终于十三天后成功登顶,完成所有的拍摄工作。但是Mountain Hardwear的员工并没因此而感到兴奋。悲剧带来的伤感和沮丧令他们决心要为登山者制作最出色的器材,不容许再有任何意外令他们丧生于极地之中。这份决心和精神令他们设计出Gore WINDSTOPPER Jacket和膝盖部位加上伸展区域后仍能维持原本重量和体积的Crazy Legs睡袋。同年,Ethereal Parka也为Mountain Hardwear首次嬴取由Backpacker杂志所颁发的「编辑之选」大姟?lt;BR>
[科技发展::]
1997年对于Mountain Hardware可算是较为平静的一年,这指的是生产线增加了9款新帐篷、全新底层衣物系列以及给帐篷悄悄地进行了一次革命。
新的革命性产品名叫 Tension Shelf (拉力片)。和其它Mountain Hardwear 的发明一样,新产品强调的仍是简单易用。只需把轻巧的Tension Shelf扣上帐篷杆,便能大大提高帐篷的整体坚固度。
首席帐篷设计师Martin Zemitis和Paul Kramer当然知道通过增加帐篷杆的体积和数量、运用多点三角划分设计及稳固点都能够达到相同效果,但这些方法都必定会增加帐幕的重量而使它变得笨重。最后他们发明了Tension Shelf,透过加强帐篷内部的拉力部份,使帐篷的平衡和稳定程度得以大大提高。
其实在Mountain Hardwear发明Tension Shelf之前,已经在服装材质上获得重大突破 – 开发独家使用的Conduit™防水透气薄膜 [以前称作Storm Light]。它一出现便和Mountain Hardwear的螺丝帽商标一样,深入民心。最初Conduit™只用在三款睡袋之上,之后五年,超过30样产品包括睡袋、外套、手套和帽子都已经用上Conduit™以及轻量版的Conduit SL™。
[1998::]
Mountain Hardwear没有满足于现状并尝试把设计和材质的技术运用到手套上。设计部因而被扩大,并设计出一系列可以在不同天气下使用的手套。
三月份,David Breashears在珠穆朗玛峰拍摄的记录片开始上映。由于拍摄期间发生的悲剧,令到很多登山者和未能到达珠穆朗玛峰的普罗大众慕名而来。看后他们无一不感到惊讶、鼓舞和敬畏。
Conduit™ 睡袋系列的成功,证明分销商和用家已肯定了它在功能和市场上的价值。到1998年当Mountain Hardwear把 Conduit™ 伸展到旗下的服装系列上,再加上Altitude外套以及防水裤,令到订单峰涌而至。
为什么Mountain Hardwear能如此成功?有人说是因为时来运到,也有人说是归结于精明的生意策略。但不能否定的是产品的质素对公司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其实以上的原因都没有错,但归根究底是因为Mountain Hardwear拥有一班全心全意的人员,包括出类拔萃的登山家,例如Babu Chiri SHERPA、Ed Viesturs、Robert Link、Sue Nott、Jon Bowermaster、Eric Weihenmayer、Candace Cable、Bruce Cornell 及Mike Libecki,拥有杰出创意的帐篷天才Martin Zemitis和服饰魔术师Ingrid Harshbarger、Cheryl Knopp和Carol Owen,以及一班计算机人员、仓管员、客户服务员以及销售与市场部的同事。
[努力向前::]
从1994年到现在,Mountain Hardwear在美国国内已经开设超过500个销售点。产品还出口到亚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新西兰、南美和俄罗斯。纵使Mountain Hardwear能够与世界级的户外用品分销商如rei及Galyan’s等合作,也并没有减低对较小型分销商或专门店的注意力,因为每位在那里工作的员工都喜欢推荐自己使用过,并且是货真价实的产品。
美国佛蒙特州Onion River Sports的老板Andrew Brewer说:「他们只会强调一样东西,就是功能、功能和功能。不会只是为了增加销售额而胡乱推销,因为这些原因,他们才深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
这份尊重是相互的。简单来说,没有他们对这个行业及户外活动的热诚,大家肯定不会看到今日的Mountain Hardwear。
[1999::]
当世界各地正为千禧年的到来而雀跃万分时,Mountain Hardwear敢于创新的态度此终如一。新系列Mountainwear可算是公司其中一次最成功的设计,而整个系列的出现也是Mountain Hardwear的重大革新。它为自助旅游者、登山专家、旅游和远足人士及任何一位有需要的用家提供美观和赋有专业功能的衣物,使Mountain Hardwear的产品做到内外兼备。其中Pack Pant深深吸引着Backpacker Magazine的编辑,结果Mountain Hardwear因此再次荣获他们的「编辑之选」大姟?lt;BR>
当Mountainwear被推出市场后,便受到专业登山者的青睐。Sue Nott、Jimmy Chin、Mike Libecki和Bruce Cornell便穿著它们分别攀登过上秘鲁的Cordillera Blanca 山区、Karakorams、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山脉和乘坐伤残人士自行车骑越美国西部的Continental Divide。
这7年间,Mountain Hardwear从只有9个员工和几张折台的公司发展成为跨国的知名户外用品及服装品牌,销售额也增长了15倍。凭借和顶尖登山者与运动家的合作,Mountain Hardwear和他们一起到过可能是地球上最荒芜、最原始和最险峻,并可能足以媲美月球的地方。
开业初期,大家充满期待与盼望,而且定下的目标都远比预期提早达到。但是如果没有坚毅的决心,Mountain Hardwear并不可能在今天仍能努力不懈,为用家不断研制新产品。
[2000::]
这一刻,Mountain Hardwear似乎已能掌握到应走的方向。生意上了轨道,产品销售情况理想,顾客也相当满意,同时在这混乱而且充满挑战者的市场中,找到了定位。但我们深谙成功与自满往往是进步最大的敌人,况且Mountain Hardwear还有许多理想还未达成。
于是Mountain Hardwear通过扩展Mountainwear的生产线来制造更轻便和透气的新系列 ─ Canyon、两个更精巧和易于携带的帐篷及两个可被改装的全天候帐篷。另外,Mountain Hardwear也从自助旅游者的观点出发,制造出双层睡眠垫。Mountain Hardwear在千禧年的另一个杰作便是Tempest SL。由于用上特制的Nylon Ripstop和Mountain Hardwear专利的Conduit SL™ 薄膜,加上内层用上MICROFLEECE,达到高度拨水以及防风的功能。Tempest系列使得轻便和容易收藏的外套重新定位。在Mountain Hardwear的运动专家严谨测试下,认为Tempest是冬季大运动量的运动的最佳选择。
当设计师正为他们所梦想的新作品而埋头苦干时,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也在尽力把自己以及Mountain Hardwear的产品推向极限。Sue Nott成功登上印度东北部,高达21,000呎的圣山Shivling。Mike Libecki在巴芬岛(Baffin Island)和中国西部闯荡五个月后带着奇异经历回来。而出色的伤残运动员Candace Cable骑着她的手动三轮车完成横越美国的壮举。虽然当中每一项挑战都极其艰险,但却是所有Mountain Hardwear的运动家所追求的。
[2001::]
2001年前,睡袋产品只能在舒适或者易于收藏中两者选其一。Mountain Hardwear一如既往,不会只依着方程式做事,并认为总有办法把这两种特点溶合起来。结果发明了Quantum Expander,在睡袋右边加上拉链设计来上下增加8吋的膨胀空间,与此同时,重量却几乎维持不变。当拉链打开时,睡袋空间及空气流量随即增加,令它的舒适度在同级产品中独占鳌头。当拉链被拉上时,它便成为一个温暖的安乐窝。用家可选择600-fill power羽绒或Polarguard 3D化纤两款保暖物料,每款督用上专利的Conduit SL™ 防水布料。Mountain Hardwear睡袋除了因此更加受到用家的爱戴之外,又再次得到令人羡慕的Backpacker「编辑之选」
除了Quantum 睡袋的创新外,Mountain Hardwear也在分层服装的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应用在2001年的新产品上。与戈尔公司共同研发的WINDSTOPPER N2S®薄膜,取代传统分层穿衣的概念。WINDSTOPPER N2S® 薄膜能够完全防风,再加上内里柔软的快干布料,令Transition系列在全年不同的气温变化下仍然适合使用。
[RMI::]
Mountain Hardwear在2001年与Peter Whittaker及Rainier Mountaineering, Inc (RMI) 开始建立良好的关系。RMI是被公认为美国国内首屈一指的专业登山指导及教导学校。透过向RMI展现其对产品坚定不移的信心,最终Mountain Hardwear成为RMI所有课程的指定器材与服装供应商,也因此能够得到校内80位专业教练的认同,为他们和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登山装备。
2001年还有一项更重大的喜讯,5月25日Mountain Hardwear其中一位运动家 Erik Weihenmayer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位登上地球最高峰的失明人士。在返回的路上,他说:「无论我们是否失明,都应该尽力发掘世间一切美丽和新奇的事物。无论我们在攀登寒冷的高山,还是在温暖的家中与小孩玩耍,只要肯寻找,幸福的事物就在你身边。」
[2002::]
比起其它品牌,Mountain Hardwear更加能够表现出不受局限、勇于创新的做法,设计出领导业界的产品。2002年推出的全新服装系列 — Mountain Performance,用上快干衣料和贴身的剪裁,适合进行各种不同的活动,例如:越野跑、攀岩、山地自行车、远足、甚至于一般的户外活动。
春去秋来,一年复一年,永恒不变。Mountain Hardwear每季都为生产线加添新成员。而2002 年秋季服装里加插了可能是公司成立以来最令人震惊,专为雪地活动而设的3-Layer Conduit Recon外套。功能方面,手臂上方的无缝粘贴设计袋口,可放置对讲机;弹性布料令进行活动时更方便,拉链更是100%防水。三层式的Gore-Tex XCR® FTX Mithral Parka更称得上是Mountain Hardwear史上最强的战衣,也为RMI所指定选用。而另一系列Epic则代表着轻盈和防水透气,其表面经过Microporous技术处理,令到手感象丝绸一般的柔软。Ascent系列的生产线上亦多了比较轻便,但不失实用性的Vision Jacket。此外,Alchemy防风保暖外套无论在柔软度、伸展度、防风度及透气度上都为传统硬身外套带来新标准。
[现在]
Mountain Hardwear带着热情和革新的态度,趁着十周年庆典送给用家一份礼物,世界上首个加入无缝粘贴技术的睡袋,并用上防水的Conduit SL™ 布料 ─ SpeCTre SL。它成功地击败其它对手,为Mountain Hardwear再度夺得Backpacker的「编辑之选」大姟A硗猓琖aypoint 1及Waypoint 2成为一体式全天候超轻帐篷的先驱,利用CROSS Flow通风系统,在透气度上再下一城。Synchro外套首次在防水面层加上坚固而有弹性的热压胶条,令这系列的衣物代表了防风保暖外套的真正突破。凭借这项创新的设计,Synchro获得欧洲最大型的户外运动用品展览 (ispo) 大姟A硗猓珽d Vieturs在6月24日登上南迦巴尔巴特峰 (Nanga Parbat),之后只要登上Anna Purna的顶峰便能够完成壮举 ─ 在没有使用补给氧气的情况下,征服地球上所有高度超过8,000米的山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Mountain Hardwear在十年的时间获得骄人成绩。试想一想,Mountain Hardwear十年后会怎样?这是很有趣的想法,但是如果能够亲眼目睹,肯定会更有趣。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中」。这十年来,Mountain Hardwear一直在贯彻这句话。建立基础于不变的态度:热情、欢乐、敢为、创新与感激,不断开发出更多优质的装备,更广阔的生产线、更先进的生产技术,令Mountain Hardwear在未来的每一个十年里都能继续探索、革新。
「万变不离其中」对于我们来说,指的是这个意思。
*Mountain Hardwear公司创建于1993年,产品面世于94年底95年初,所以今年也是Mountain Hardwear的10周年庆典
![]() |
Mountainsmith品牌简介
Mountainsmith,一个具有26年光辉历史的美国专业背包品牌,在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Mountainsmith专注于背包的研发,产品线包括LUMBAR腰包、ALPINE专业登山背包、TREKLIGHT超轻徒步背包、ALL TERRAIN全地形徒步背包、CAMERA摄影系列、TRAVEL旅行系列、TRAVEL STORAGE旅行储藏系列、SNOW SERIES滑雪系列、URBAN城市系列等。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深圳市喜马拉雅贸易有限公司将陆续引进以上产品系列,全方位满足户外爱好者不同的需要。
创新的传统
1979年,Patrick Smith先生在美国创立了Mountainsmith。Patrick非常热爱户外运动,每年在野外露营至少有100个晚上。目前作为公司的顾问,Patrick Smith先生仍然是公司的成员之一。
在80年代初,Mountainsmith发明了Lumbar Pack(腰包)。Lumbar Pack结合了小背包和臀包的优点。Patrick曾经遭遇一场雪崩,当时他的背包被卷走了,在荒野中失去了所有的装备。于是Patrick开始设计一款容量更大以及有独特悬挂系统的臀包,要求可以装下一个正常日用背包所装的装备和重量,但是更加的舒适和牢固。最早诞生的是"DAY" 和 "TOUR"两款腰包,使用了Mountinsmith专利所有的"Omni Belt"悬挂系统。今天,"DAY" 和 "TOUR"这两个款式仍然是世界上最畅销的腰包,以至于占到了Mountainsmith营业额25%。
今天,如果你就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有三样东西是入学之前一定要买的。一条短裤,一双凉鞋,还有就是一个Mountainsmith的 "Tour"腰包。
在过去的26年里,Mountainsmith一直致力于制作最高质量的背包。在这段时间里,Mountainsmith赢得了众多的奖项,其中包括数款获得Backpacker杂志Editors choice编辑大奖的背包,以及获得Outside杂志gear of the year年度装备大奖的Mountainlight系列背包。
Mountainsmith勇于创新的传统一直在延续,今天面向户外专业市场推出了全系列的户外旅行摄影包。而在这之前,只有LowePro在36年前推出了这样的摄影系列。
![]() |
NORTHLAND诺诗兰品牌简介
Northland Professional品牌于1973年在奥地利施泰尔省诞生,其品牌创始人Mr. Gerwalt将为户外爱好者提供更舒适的产品作为公司奋斗目标。,Northland Professional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专业精神为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专业户外产品,并且不断汲取各种建议,坚持科技创新.现已发展成为遍布全球各主要国家的国际户外品牌。 在今天,Northland Professional拥有出色的公司运作团队,他们是来自各种户外领域的冠军选手,以专业的精神,精心挑选并测试每块功能性面料,融入贴心设计及时尚色彩,并将极限环境下的检测作为产品质量标准,不断实践着性能、舒适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Northland多次得到奥地利政府推荐;成为奥地利山地救援队指定装备提供者;产品成功经受了珠峰的考验。
2002--Northland 被德语专业登山杂志Ergsteiger授予安全奖以及推荐购买产品奖。
2001--Northland 探险队队员Mr.Stefan Gatt成功实现了在珠穆朗玛进行高山滑雪,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壮举。
1998—Northland 作为值得信赖的登山与徒步装备品牌,得到奥地利健康及旅游部门的推荐。
1997--Northland 成为奥地利山地救援队指定装备提供者。
1996--Northland 制造了世界最长、最大的睡袋,并因此进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1987--Northland 获奥地利Styrian省政府授予山地安全奖项。
Northland 在30年里曾组织或赞助了多次登山活动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Northland聚集了诸多户外运动精英,专家眼光成就专业产品。
Northland公司核心成员都是忠实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并都曾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他们丰厚的户外经验是Northland高品质的保证。下列各位现均在 Northland担任要职:
品牌团队:
品牌在户外市场上取得的不凡业绩离不开它的精英团队,他们专注于各自的工作领域,而且对户外有广泛的爱好,户外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他们出色的工作表现相比,在各个户外领域中他们同样有不错的成绩,出于对户外的亲身理解,他们知道在户外运动中最需要的感受。对Northland的团队来说,户外就等于工作。源自对生活的热爱,他们以专业的精神不断为户外爱好者提供更舒适的产品。
Mr. Gerwalt Pichler
Northland品牌创始人;职业登山家
1977—登上安那普那峰(8091m)
1973/1979—登上阿空加瓜(6959m)
1976—登上洛根峰以及麦金(6194m)
攀登过各大洲几乎所有的高峰。
Mr.Arno Pichler
Northland 首席执行官;职业自行车运动员
2002—奥地利山地自行车大师赛冠军。
2000—奥地利山地自行车赛冠军。
Ms.Sigrid Url
Northland零售主管;马术大师
1989—欧洲马术表演冠军赛亚军
1994—获得德国马术精英赛汉堡站冠军
得到世界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认可的潜水指导。
Mr. Burkhard Felber
Northland 产品经理;攀岩高手
极限攀岩运动爱好者,曾获得奥地利攀岩赛冠军。并自1989年起,作为奥地利国家山地救援队队员参与多次救援任务。
Mr.Wolfgang Hartl
Northland 销售人员;滑翔冠军
1992-1997—蝉联5年欧洲悬挂滑翔赛冠军
Mr.Manfred Reiter
Northland 野营用品及国际分销主管;滑雪专家
1981年以来,一直是奥地利全资质滑雪指导及向导;并曾赢得多项国际滑雪大奖
品牌特点
>> 全球采购 通过全球化的采购系统,Northland与各著名面料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不断将各种最新科技面料运用到产品中,保证材质触感舒适,柔软贴身。
>> 设计中心 依靠在世界各地建立的设计中心,Northland能够准备把握消费者的身体形态及运动特点,使产品任何部位都能随心而动,感受无拘束的舒适自在。
>> 品牌团队 出色的品牌团队是Northland最大的财富,他们是来自各种户外领域的冠军选手,他们更了解在户外中什么产品更舒适。
>> 质量检测 通过极限环境下的考验是Northland产品质量检测的唯一标准,卓越的产品品质时刻呵护你户外出游时的心情和感受,让舒适始终与你相随。
品牌口号
舒适行\自在心
![]() |
OUTDOOR RESEARCH品牌简介
OUTDOOR RESEARCH:因探险而设计,因产品而辉煌
源起
1980年,美国物理学家Ron Gregg在麦金利峰登山时遭遇困境,他的登山同伴因为使用了设计非常糟糕的雪套而被冰雪侵入高山靴,腿脚冻伤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同伴最终被直升飞机救走,登山行动中止,但Ron立刻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以免悲剧在将来重演。于是,一款实用、保暖的雪套——X-Gaiter诞生了,它可以配合各种登山靴使用。随着X-Gaiter产品的面世,Outdoor Research公司(以下简称OR)也于1981年成立。
正如OR的名称含义,此后二十多年中,Ron一直专注于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在野外遭遇到的各种难题研究解决方案和提供实用的、功能性的装备,如他早期研发的防结冰水瓶Water Bottle Parka和首款户外探险急救软包。
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间,因为大力开发户外手套、帽子、雪套,OR得以快速成长。1984年,Modular Mitts无指手套再次在业界引起轰动,尼龙搭扣固定的Moonlite Pile抓绒衬里,GORE-TEX外壳,防止手套遗失的“傻瓜吊绳”,适应多变环境选择的多功能性设计使其超越了当时的其他无指手套,多天行动的攀登者从此可以在夜里烘干手套里衬,而在白天开始攀登操作时就能戴上干燥手套了。在80年代中期问世的Seattle Sombrero防雨宽边帽,是OR最畅销的GORE-TEX面料帽子,成为至今仍在生产的经典产品。1988年问世的Brooks Ranger Overboots全雪套,二十年来一直陪伴众多探险者挑战世界高峰和极地严寒环境。
成长
90年代,OR将创新的触角伸向了新领域。Ron在一次旅行中使用露营袋度过潮湿、不适的数个夜晚后,决心对这种轻量化的宿营装备进行革新。OR的露营袋利用两杆系统提供了包括头部看星星位置在内的多重空间,这下野外习惯性失眠症患者该高兴了。
OR其他为户外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产品还有获得1999年度BACKPACKER杂志编辑选择奖金奖的Crocodiles雪套,防水袋,以Wild Roses冠名的女性功能服装,Soft Shell手套,北美最早的Soft Shell外套以及WINDSTOPPER抓绒帽。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OR公司将工厂和办公室搬到“户外品牌的硅谷”西雅图附近并开了一家展示全系列产品的零售店。90年代早期,美国政府注意到OR的专业技术和研发能力,OR随即成为美国军方的高质量手套和帽子的供应商。
到世纪之交时,OR迎来了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拥有男子服装系列、户外附件系列和轻量化宿营系列产品线。走过二十年岁月后,OR已经成长为全球户外爱好者心中值得信赖的户外品牌。新增的服装产品,使得OR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OR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世界顶级户外附件产品,而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功能性与舒适性俱佳的产品。
挫折
2003年3月17日,Ron和一个朋友在加拿大的British Columbia地区滑雪时遭遇雪崩罹难。噩耗传来,震惊了他的家人、朋友、OR团队、消费者、业界。作为核心领导者,Ron创立、运营、影响着他的OR公司,即便在雪崩事故当天,Ron还在测试新产品。他的逝世,使OR公司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经过数月权衡,Ron的遗产继承人决定出售OR公司。在众多的感兴趣的买家中,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成功企业家决定接受继续书写OR新辉煌历史的挑战。他就是Dan Nordstrom,西雅图人,刚刚从他那著名的北美零售业家族企业里退休,是位铁杆滑雪、骑行、登山运动爱好者,也是铁杆的OR产品用户。2003年6月,Dan Nordstrom成为OR的新主人。危急时刻,OR逃过被巨型企业吞并而消失的结局,创新的激情、户外的血统得以维持并发展。
复兴
在Dan的领导下,OR公司度过短暂的低谷得以复兴,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坚持了Ron生前倡导的为人力户外探险活动提供真正的功能性解决方案的创造激情和奉献精神。从2003年夏天开始,OR公司的所有部门,从产品开发到客户服务到市场推广、物流等等,都进行了调整优化。所有的产品类别经过彻底拆分,经典产品得以升级和改进,Seattle Sombrero获得了BACKPACKER杂志2005年度编辑选择奖金奖,同时还涌现出许多第二代经典产品,如Alti Mitts,Alibi Gloves,DryComp Summit Sack,NightHaven,LightHaven,M's Chaos Jacket,M's Zealot Jacket,W's Enigma Jacket和W's Solitude Pants等。男装和女装统一归并在OR品牌下,成为公司研发的重点。
2003年,OR开始实施针对用户的Lab Rat方案。这套方案在产品研发人员和最终用户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交了他们对自己的OR产品的使用感受,这对OR产品发展趋势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众多反馈意见,独立产品得到了改进,系列产品也开发出来。Lab Rat方案的成功,表现了OR坚持的一条重要理念:我们相信通过听取和采纳用户对每一件产品的每一个真实而清楚的意见,我们的产品就能无限地得到改进。
OR品牌理念的核心所在Designed By Adventure,在OR产品的功能性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OR的辉煌也将继续下去。
2008年冬季,OR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深圳市喜马拉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OR中国大陆地区总代理商,首先在北京设立了OR产品专柜,并将在业界渠道内广泛拓展,把OR品牌、产品的辉煌延伸至中国市场。
![]() |
OSPREY无品牌简介
Osprey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厂商, 1974 年 MIKE PFOTENHAUER 和 LAURIE WHITE 开创了 Osprey 品牌的雏形,公司所在地是科罗拉多州的 Circle Cortez 。与众多传奇性的户外产品一样, MIKE PFOTENHAUER 和 LAURIE WHITE 既是公司的老板,也同样是产品最主要的设计师。经过持续的努力, Osprey 品牌成为与 Gregory , Dana design 齐名的一流背包品牌。
近几年 Osprey 已经把生产线移出到韩国和越南,由于品质控制做的不错, Osprey 的名声并未受到损伤。作为比较早进入中国的一流背包品牌, Osprey 在中国拥有为数众多的拥护者,享有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Osprey 的背包设计独树一格、创新的理念十足,敢于尝试新材料、新做法,可称为美式背包的代表作之一。 FOTENHAUER 和 LAURIE WHITE 最初是以修补背包、订制背包起家,因为与顾客接触的机会非常多,也越来越了解每个顾客所需的差异,於是两人便决定开始一边设计一边研发各种俱功能性、机动性的包包。 OSPREY 从外观上看起来,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包包两侧上的的保护垫,不论背包装了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都不会影响背著时的舒适感,而且不但可以更加的保护包包里的东西,活动式的带子也可以方便在固定东西时做压缩用,使其更牢固。而横式拉链的采用,则是为了能容纳更多的物品,以及在拿取时更容易。其实一个好的背包大多具有几种种特性:功能性 -- 可用於多种活动;耐用性 -- 材质坚固使用寿命延长;舒适性 -- 设计上符合人体工学,弧度上、材质上都与人体完全服贴;尺寸 -- 可调整的设计,男女老幼、高矮胖瘦都是用;重量分散 -- 让背负时没有负担。
OSPREY著名的个性化定型腰带
对于 OSPREY 的每一个员工来说,在 Four Corners 地区的生活完美诠释了对于户外及广袤无垠的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激情。因此,所有这些元素都构成了每一件 OSPREY 背包的重要部分。无论是最新掀起的贴合革命( CM 热力塑形)还是每一个设计上的细节,背包质量、耐用度以及实用的设计都是在崎岖的 San Juan 山以及美国西南部风光旖旎的大峡谷中形成并得到验证的。这里能激发我们无限的创意及灵感,因此您可以确信 OSPREY 的每一款新品都是最棒的。无论如何,您肩上背负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 |
OZARK奥索卡品牌简介
OZARK(奥索卡)是一个专业户外运动品牌,由瑞士户外爱好者Hans Shallenberger于1996年建立。奥索卡一直坚持“改变你的生活方式”的理念,提倡自然体验和挑战户外的精神,以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为基础,不断开发更先进、更舒适、更加专业化的登山及户外装备,以满足中国户外爱好者的需求。
OZARK的产品是我们对时尚潮流的感悟和对户外生活的体验集于一身的灵与韵的结晶。我们坚信这样的理念——“所有OZARK产品的使用者都是OZARK的伙伴”。因此我们力求自己的产品在安全及舒适两方面都达到最佳的效果。来自世界各地的户外产品设计师以中国人身体结构为设计模版,融入当年国际最新的流行元素,设计出适合中国人穿着的专业户外产品;OZARK还得到了全世界领先的面料商和附件供应商的共同支持,无论Gore的防水透气面料,还是YKK的拉链,或者ITW的扣件, 都为OZARK打造出具有国际一流质量品质的众多产品。同时,我们的生产工厂具有多年极为丰富的户外产品生产制作经验,每一个生产工艺环节的完美可靠成就了我们产品的顶级品质;最严格的实验室检测及实地环境测试更使我们的产品有信心面对任何极端环境的挑战。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探险和户外活动中,OZARK成为了户外爱好者的首选,也是因为OZARK在各种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经受住了考验。在短短的几年间,OZARK就以它出色的产品质量和可靠的专业保证,伴随着各个专业及民间登山队登上了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内的几十座高山,成功挑战了南北两极恶劣环境的考验,赢得了登山及探险专家的充分信赖。
多年来,OZARK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中国的户外登山事业的发展,在珠峰、在南北极,奥索卡以其卓越品质经受住了极限考验,见证了中国登山探险界的一个又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