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语录 (翁乃群)
“文化再生产”的准确概念是什么?
因为社会被想象成是永恒的,但是作为社会的主体—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这个社会的延续,要靠有限的个体生命不断地再生产才能够延续下来,这就是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因为作为个体生命的人不是机器,他在传承过程中会有所创造,所以文化再生产是一个继承、传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创造的问题。
实际上,文化,横向来说是传播的,纵向来说则是传承的 ;也就是说,从空间来说它是传播的,从时间来说它是传承的。传承是有创造性的,传承不是说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东西,文化不是机器的一个模子 ;如果从模子里出来,前面的跟后面的就没有差异。但文化不是这样,因为是个体的人在那里传承,每个人都要为文化附加上他自己的痕迹……
学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有批判性,要不然这个学者的价值就没有了。我就认为“原生态”的发明是消费主义的结果——一方面,在当下,文化产业化固然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但是另一个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文化产业化、文化商品化以后,会产生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说文化的异化的问题。批判它的目的是要尽量减少这个负面的东西。
当我们忧虑的时候我们是把很多东西固化了 ;你把传统当作固定不变的东西,你就会觉得它会丢失。不要以为工业化对于我们的传统冲击很大,实际上在工业社会到来前传统已经就在变化的过程中。
费先生讲“文化自觉”,我想学者既要有文化自觉,也要有学术自觉。我们人类学的学术根底很深了,很强了,干嘛我们要把一个广告词变成一个学理概念呢?我们不乏各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再生产过程的理论概念……都是大人类学家写出来的东西,并且是大量民族志已经证明了的东西。我们依附到商业这些东西,实际上是在降低我们的学术水平!
因为社会被想象成是永恒的,但是作为社会的主体—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这个社会的延续,要靠有限的个体生命不断地再生产才能够延续下来,这就是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因为作为个体生命的人不是机器,他在传承过程中会有所创造,所以文化再生产是一个继承、传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创造的问题。
实际上,文化,横向来说是传播的,纵向来说则是传承的 ;也就是说,从空间来说它是传播的,从时间来说它是传承的。传承是有创造性的,传承不是说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东西,文化不是机器的一个模子 ;如果从模子里出来,前面的跟后面的就没有差异。但文化不是这样,因为是个体的人在那里传承,每个人都要为文化附加上他自己的痕迹……
学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有批判性,要不然这个学者的价值就没有了。我就认为“原生态”的发明是消费主义的结果——一方面,在当下,文化产业化固然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但是另一个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文化产业化、文化商品化以后,会产生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说文化的异化的问题。批判它的目的是要尽量减少这个负面的东西。
当我们忧虑的时候我们是把很多东西固化了 ;你把传统当作固定不变的东西,你就会觉得它会丢失。不要以为工业化对于我们的传统冲击很大,实际上在工业社会到来前传统已经就在变化的过程中。
费先生讲“文化自觉”,我想学者既要有文化自觉,也要有学术自觉。我们人类学的学术根底很深了,很强了,干嘛我们要把一个广告词变成一个学理概念呢?我们不乏各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再生产过程的理论概念……都是大人类学家写出来的东西,并且是大量民族志已经证明了的东西。我们依附到商业这些东西,实际上是在降低我们的学术水平!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