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福
大约摸是一九三七年,或是是一九三八年,法币发行之前的故事。上海街上还有黄包车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小汽车来来去去接送着穿着华美的妇人。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几年,虽然外面打的如火如荼,这个城市的表面,还是很平静。
在一条老式石库门弄堂的亭子间里,躺着一个虚弱的女子。我不知道她是做什么工作来养育她的儿女,因为她的丈夫早已离世,所有的开销都压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女儿大约十五六岁,儿子大概十一二岁,两人都瘦的皮包骨头,临近春节,但家里也没半个钱来买点米面下锅。
她有时候会清醒过来,唤着儿女的名字。有时候只是迷迷糊糊的闭着眼,嘴里念叨着“面,我想吃面。。。”之类的。全福愣愣地看着妈妈,肚子里很饿,姐姐不知道去哪里了,自己该上哪里弄面呢。
熬了几天,都靠着邻居的接济。其实大家的条件都挺半斤八两的。一幢石库门房子里,你几平他几平的狭小空间里挤满了穷苦的人们。穷人的孩子总是穷人,除非女孩子嫁给有钱人家做小,但总也会被看不起。全福家只有妈妈了,好心的邻居有时候会招呼他给点吃的。年三十的晚上,邻居正好煮了碗面,给了他两勺,小全福小心地托着碗,走到妈妈的床旁。
“妈妈,起来,起来,吃面,我们有面了!”
床上的女人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他上去推了推,人已经凉了。“妈妈你不吃面么”
“我把面拿回来了”
全福没有哭,也许是不明白,总之他放下面碗就去喊了邻居。大家挤挤挨挨的到了门口,一言一语的操办着后事,但全福弄不明白。妈妈不会再来吃那两勺面了么?
那时候的穷人家,好像都是直接到哪里去烧了的,然后一个公共的墓地竖一块小牌子。家里放个照片,上三炷香两根蜡烛,守夜三天,过了头七也就算了。
冬天的夜晚很长。周围三三两两的鞭炮声,远处飘来的饭菜香味陪伴着小全福守着妈妈的灵位。一天,两天,三天
第七天的晚上,邻居让他抱着照片,跟在一群大妈的背后,穿过堆满杂物的走道,陡峭的阶梯,来到顶楼的平台上。
“你别说话,什么都别说。”大妈如是嘱咐道。
全福紧紧地抱着胸前的相框,邻居们要做什么呢?
“全福妈!全福妈你回来看看你家全福呀” 大妈的声音嘶哑的传了开去。于是响起更多的召唤声“”全福妈~你回来看看你家全福啊“
”全福妈~~“
邻居们此起彼伏地的喊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声声唤,声声唤。全福被夜里的寒风吹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新年的风好冻耳啊,可是没有空手去温一下。
过了半小时,大妈做了个手势让全福下楼。他照办了。一行人又原路返回亭子间,把照片仍旧挂到墙上。嘱咐他说”全福,你看好了,等蜡烛上的火笔笔直的,那就是你妈回来看你了。你别怕,是你自己妈妈,没什么可怕的。“
留下脑中一片迷糊的孩子,邻居们各回各家了。时值夜晚十点也或许是十一点,困顿的全福顾不得思考邻居的话中有什么深意,趴在桌上睡着了。梦里的他,在开心的吃一大碗面,或许上面还有点肉末,那已经够让人开心的了。
窗关着,火苗直立。窗缝透过的微风也不能使之移动分毫。
孩子梦着那个不愁吃的世界,突然之间一声巨响惊醒了他。墙上的母亲相框已经跌落到了桌上,压断了三炷香,直接敲到了香炉上。他揉揉眼睛,相框背后的绳子好端端的,墙上的钉子也在老地方。
为什么会跌下来呢?
他大叫着去敲隔壁家,一时间小破房子的宁静都被他的喊声撕破了。门纷纷打开,亭子间和门口的走廊再度挤满了人。
”你妈妈走了,这是跟你告别“ 一个邻居在屋内转了一圈后如此说道。
”以后只有你和你姐姐了。你妈妈真走了,不会回来了。“
周围的声音都在重复的告诉全福,他妈妈彻底的离开了他。彻底的。
然后,积聚了好几天的泪水,弥漫了双眼,不可遏制地夺眶而出。在邻居纷纷散去的寒冷的夜里,只留下他一人的哭声。
几天之后,姐姐回来了,把他带去了一家工厂做学徒工。老板娶了她当小,终于不用过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了。然而小老婆的弟弟虽然算是老板亲戚,但苦出身留给他的却是更多的白眼和嘲讽,诬陷和存心的刁难。全福的另一段苦日子拉开了序幕。然而那又是另外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了。
在一条老式石库门弄堂的亭子间里,躺着一个虚弱的女子。我不知道她是做什么工作来养育她的儿女,因为她的丈夫早已离世,所有的开销都压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女儿大约十五六岁,儿子大概十一二岁,两人都瘦的皮包骨头,临近春节,但家里也没半个钱来买点米面下锅。
她有时候会清醒过来,唤着儿女的名字。有时候只是迷迷糊糊的闭着眼,嘴里念叨着“面,我想吃面。。。”之类的。全福愣愣地看着妈妈,肚子里很饿,姐姐不知道去哪里了,自己该上哪里弄面呢。
熬了几天,都靠着邻居的接济。其实大家的条件都挺半斤八两的。一幢石库门房子里,你几平他几平的狭小空间里挤满了穷苦的人们。穷人的孩子总是穷人,除非女孩子嫁给有钱人家做小,但总也会被看不起。全福家只有妈妈了,好心的邻居有时候会招呼他给点吃的。年三十的晚上,邻居正好煮了碗面,给了他两勺,小全福小心地托着碗,走到妈妈的床旁。
“妈妈,起来,起来,吃面,我们有面了!”
床上的女人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他上去推了推,人已经凉了。“妈妈你不吃面么”
“我把面拿回来了”
全福没有哭,也许是不明白,总之他放下面碗就去喊了邻居。大家挤挤挨挨的到了门口,一言一语的操办着后事,但全福弄不明白。妈妈不会再来吃那两勺面了么?
那时候的穷人家,好像都是直接到哪里去烧了的,然后一个公共的墓地竖一块小牌子。家里放个照片,上三炷香两根蜡烛,守夜三天,过了头七也就算了。
冬天的夜晚很长。周围三三两两的鞭炮声,远处飘来的饭菜香味陪伴着小全福守着妈妈的灵位。一天,两天,三天
第七天的晚上,邻居让他抱着照片,跟在一群大妈的背后,穿过堆满杂物的走道,陡峭的阶梯,来到顶楼的平台上。
“你别说话,什么都别说。”大妈如是嘱咐道。
全福紧紧地抱着胸前的相框,邻居们要做什么呢?
“全福妈!全福妈你回来看看你家全福呀” 大妈的声音嘶哑的传了开去。于是响起更多的召唤声“”全福妈~你回来看看你家全福啊“
”全福妈~~“
邻居们此起彼伏地的喊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声声唤,声声唤。全福被夜里的寒风吹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新年的风好冻耳啊,可是没有空手去温一下。
过了半小时,大妈做了个手势让全福下楼。他照办了。一行人又原路返回亭子间,把照片仍旧挂到墙上。嘱咐他说”全福,你看好了,等蜡烛上的火笔笔直的,那就是你妈回来看你了。你别怕,是你自己妈妈,没什么可怕的。“
留下脑中一片迷糊的孩子,邻居们各回各家了。时值夜晚十点也或许是十一点,困顿的全福顾不得思考邻居的话中有什么深意,趴在桌上睡着了。梦里的他,在开心的吃一大碗面,或许上面还有点肉末,那已经够让人开心的了。
窗关着,火苗直立。窗缝透过的微风也不能使之移动分毫。
孩子梦着那个不愁吃的世界,突然之间一声巨响惊醒了他。墙上的母亲相框已经跌落到了桌上,压断了三炷香,直接敲到了香炉上。他揉揉眼睛,相框背后的绳子好端端的,墙上的钉子也在老地方。
为什么会跌下来呢?
他大叫着去敲隔壁家,一时间小破房子的宁静都被他的喊声撕破了。门纷纷打开,亭子间和门口的走廊再度挤满了人。
”你妈妈走了,这是跟你告别“ 一个邻居在屋内转了一圈后如此说道。
”以后只有你和你姐姐了。你妈妈真走了,不会回来了。“
周围的声音都在重复的告诉全福,他妈妈彻底的离开了他。彻底的。
然后,积聚了好几天的泪水,弥漫了双眼,不可遏制地夺眶而出。在邻居纷纷散去的寒冷的夜里,只留下他一人的哭声。
几天之后,姐姐回来了,把他带去了一家工厂做学徒工。老板娶了她当小,终于不用过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了。然而小老婆的弟弟虽然算是老板亲戚,但苦出身留给他的却是更多的白眼和嘲讽,诬陷和存心的刁难。全福的另一段苦日子拉开了序幕。然而那又是另外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了。
-
心源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24 20: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