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访谈项目”#2 009 咖小西——青年摄影师的无限可能
咖小西——青年摄影师的无限可能
《文艺风赏》2012年6月刊
每每和朋友聊到中国青年创意文化时,难免要把北京和上海拎出来做个比较:前者是陈冠中笔下的“波希米亚之都”,在这座艺术交流频繁、出版业发达和剧场文化浓厚的城市,北京混杂着无数北漂的年轻艺术家、摇滚青年和文化精英;而后者,则被更多人理解成东方的巴黎。无庸置疑,上海聚集了中国最多的雅癖、创意设计师和时尚弄潮儿,相比北京文化产业的乌托邦,上海的创意文化产业已形成颇具规格的商业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创意人参与其中。曾任新茶锋潮中文主编,咖小西在过去几年间见证了上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他作为青年摄影师和Goooodie.com的创始人,正身体力行地为推动本土青年创意文化作出努力。
上海的初夏时节,雨淅淅沥沥地淋在法租界梧桐小道上,访谈便在长乐路Studio Timeless二楼的画廊中进行。这个名为Last Gallery的小画廊里正在展出青年插画师张慧俊的系列作品,展览正是由咖小西所策划和推广。楼下的设计品商店里,咖小西同Studio Timeless合作拍摄的一组作品被印成名信片,照片中摩登的上海女郎们穿起男装,中性中透露出大都市女性的抚魅。我们从私出版的话题开始,从中国青年文化、当代艺术和摄影聊到音乐和旅行,紧接着北京和上海的文化活动梳理了一通,不亦乐乎。
在一本视觉杂志上看到咖小西的摄影作品,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在过去的一年间,咖小西的工作开始从文字和摄影的创作转向摄影私出版、独立策展和青年文化推广的范畴,成绩显著。毕业于天津大学英文和管理专业,咖小西毕业不久加入上海创意团体新茶锋潮,担任中文编辑,并为《Surface》(中文版),《Vision》和《Face》等多本杂志撰文。在接触最视觉、时尚之后,咖小西开始拿起相机拍摄身边年轻人的生活。2011年,瑞士独立出版社Sandmeier选中咖小西的2009-2011年期间拍摄的作品,为他出版了一本名为《A Fragment of China’s Youth》的摄影书。书中收录了咖小西的42张黑白印刷作品,出版人别有用心地采用了散装地装订方式,并用一根红色皮筋固定,如果你对书中某一张作品情有独钟,还可以把它取下来单独装裱。 2011年底,一本叫做《馆子》的摄影书面世,这本收录十七位中国年轻摄影师作品的摄影书由咖小西一手策划、编排和出版。同期,名为《馆子》的摄影展和一系列访谈活动在上海和北京掀起一阵私出版和独立摄影策展的风潮。《馆子》的出版为中国年轻摄影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舞台,也浓缩了咖小西对中国新摄影更深层的感悟:“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注定了他们的细腻敏感,青春被消费在了一个精神廉价的时代,他们面对的世界更辽阔了,却也更听不见回声。因此在这百幅影像作品里,我们看到一个个生命个体对自我存在的早慧的质疑,面对生活既充满隔阂,也深深沉溺。” Goooodie.com由咖小西和壹萬(DINZ)共同创立,于2011年5月正是上线。咖小西试图通过这个在线的平台呈现一种精炼后的独立创作气质, 并长期致力于设计、摄影、音乐、时装和写作等领域的项目。一年以来,Goooodie.com通过对话年轻创作人、介绍国外创意文化、独立策展等方式为中国创意文化给予了充足养分和无限的可能性。
回到开篇的话题,在咖小西看来,上海的创意文化产业机会很多,运行相对健康有序。但问题时有存在,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要把纯粹的商业行为与创业产业区分开。“青年创作人先要把自己的作品做好,保持旺盛创作欲,环境好了自然能出来。环境再好,你没作品也白搭。然后,还要注意版权问题,上个月我的二幅作品被盗用作为商业用途,要尊重创作人,创意产业才能健康发展。”。谈到咖小西在新茶风潮的工作经历,“NeochaEDGE是一个很开放的创意公司,完全专注青年文化,一直以来都在为本土创作人争取权益并大力推广,它是我的启蒙老师。” 今年6月,咖小西的工作计划是为几个本土品牌拍摄关于青年文化的照片,与瑞士设计师Didier的SNDMR继续合作出版一册影集,并预期在法国爱丽舍摄影美术馆书展首发。访谈最后,咖小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多做自己喜欢的!”,与大家共勉。
咖小西x STUDIO TIMELESS
![]() |
![]() |
![]() |
咖小西:http://www.kaxiaoxi.com/
Goooodie.com: http://www.gooood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