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里的守望——缅甸的翡翠矿床
缅甸翡翠矿区位于北部密支勇眦区,在克钦邦西部与实阶省交界线一带,亦即沿乌龙河上游向中游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长约250km,宽约10~15 km,面积3,000km2余。
经过几百年的采掘,在这个约3,000km2的矿区范围内,翡翠矿口星罗棋布。由于弃旧开新,所以大大小小的新老坑口多得难以计数。根据成因,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次生矿床:残积矿床、坡积矿床、洪冲积矿床(主要)、冲积矿床(阶地型、河漫滩型);
b.原生矿床。
1.缅甸北部的次生翡翠矿床——新场、老场之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在阅读了有关缅甸翡翠矿床的文献后,对缅甸翡翠矿床印象不很清晰。直至1999年初有机会亲临现场一一缅甸翡翠矿老场考察,印象十分深刻。
它主要分布在缅甸帕敢场区、会卡场区、香洞场区、达木坎场区、沿乌龙河两侧的盆地。这些星罗棋布的矿坑有许许多多名字,但无论如何您可以看出这些矿坑不是在乌龙河主要两侧,是与其支流密切有关。由于较早发现的翡翠矿坑也比较容易开采,当地人称之为老场。除少量坡积、残积砂矿床之外,缅甸翡翠主要为次生砂矿床。可分为:1)沿乌龙河河床的河漫滩砂矿;2)远离河床的高地砾石石层砂矿,即洪积砂矿床。
次生{现代河流砂矿、高地砾石及砂矿}
(1)高地砾石层翡翠砂矿,该砾石层堆积厚度100~300m,应属洪冲积成因。
过去资料认为是河流阶地砾石层不够贴切。据笔者研究,它在地形上虽分布于河流两侧,但地貌上已分割成为丘陵,不具备河流阶地的形态特征。
砾石层的结构,除了表面属残坡积物外,自上至下,大致可分为三层。各个地区可能稍有变化。
1)上层为黄色含翡翠的砂砾石层:当地人称为头层,易开采,经常发现鲜艳的豆种翡翠,砾石的圆度为次圆至次棱角状,排列方向不明显。砾石成分有变质砂岩、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它们与翡翠砾石混合在一起,分选中等,直径为10~20c m不等,大的可达100cm。胶结物为黄色的砂、泥,胶结不十分坚硬,用锤子击之,易分离。翡翠砾石在该层中分布并不均匀,也不集中,本层总厚度变化于20~50m之间,上部被剥蚀。
2)中层为红色砂砾石层:颜色呈黄色一棕红色,与上面一层往往呈过渡关系。砾石网度与上层类似,为次棱角状至次圆状;胶结物为亚黏土至亚砂土,含有较多的翡翠砾石,厚度不一。
3)下层为深灰色至灰黑色砾石层:此层可找到色好的翡翠。该层总体外观为深灰一暗绿色,估计与含绿色高岭石、绿泥石有关。砾石的个体大小不一,翡翠矿石夹在其中,几乎没有定向排列。砾石圆度也较差,多为次棱角状,砾石成分有绿泥石片岩、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等,直径大小不一,质量高低参差,胶结物为深灰色黏土及砂,为半胶结。本层底部往往含有砂金矿,现今主要开采了这一层。厚度较大,称为底层。
(2)河漫滩沉积翡翠砂矿比较简单:主要分布在乌龙河主河道的两侧,在帕敢场区最为发育。这种沉积砂矿在洪水期淹没在河水之中,枯水期露出水面。翡翠砾石与其他废石如漂砾、卵石、砂混在一起,十分松散,未有胶结,基本上没有分层结构。
但这些翡翠砾石的滚圆度较好,以次圆状到滚圆状为主。由于未经胶结风化,翡翠砾石表面均比较光滑,所以人们称这种在河漫滩上沉积的翡翠为水石。河漫滩堆积层厚度不一,在老帕敢地区,厚度巨大,未见到基岩,往往采取时用铲土车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然后进行水选和人手分选。在有水时,要采取引水、隔河的方法,将河水抽干再进行开采。
在河水淹及的地方,过去采用浸水捞石的方法进行开采,十分辛苦,现在基本上采取半机械化方法进行开采。一般认为翡翠水石质量较高。根据笔者研究,这些河漫滩翡翠砂矿多数是高地砾石层物质再搬运的产物。
2.缅甸的原生翡翠矿床
缅甸的原生翡翠矿床的开采历史远比河流冲积矿床的开采历史短。缅甸原生翡翠矿床直到1871年才被发现。比次生矿迟了一百多年才开采,当地人称为新坑。原生矿是成脉状出现在围岩中,比较坚硬,比较难开采,过去一段时间内开采得较少。
缅甸翡翠原生矿床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即雷打场区和龙肯场区的西部和北部。不少学者对缅甸翡翠原生矿有一定描述。例如:美国H.S.Yorder于1950年在发表的《有关硬玉问题》一文中指出,缅甸北部的一个硬玉原生矿床长450m,宽180m,假若第三空间延伸深度为150m,矿床中矿石将有450万吨,即225万吨硬玉玉矿。根据R.韦帕斯特(1962)的资料,度冒(磨)矿床的翡翠矿体沿走向长达270m,如同缅甸其他矿床一样,度冒的翡翠矿体也呈对称条带状产出,条带由硬玉岩、钠长石岩和角闪石岩组成。
缅甸学者苏温(Soe一Win)1968年发表了有关缅甸翡翠矿床的文章“地质学应用于玉的开采”中指出:缅甸翡翠的原生矿是含硬玉的岩墙沿着东北——西南方向侵入于蛇纹石化橄榄岩的产物。裂隙、矿脉、矿体的分布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性分布,而含硬玉岩墙与碱性角闪石——蓝闪石又有密切的关系。岩墙包含长石和角闪石,它们之间是逐渐过渡的。
龙肯地区、度冒矿床,属于原生矿床。现在主要以竖井开采,“八三花青”诗玛矿床属于原生矿床,翡翠矿床以岩墙形状产出,近年发现的铁龙生矿床均属于原生矿床,即所谓新场。
原生翡翠矿床由于长期深埋在地表以下,未遭受外力地质作用的侵蚀和运移,所以比较坚硬,因而开采也比较艰难。原生翡翠矿床是河流冲积矿床中矿石的原岩,对它们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来源:中国玉库(www.yukucn.com)
经过几百年的采掘,在这个约3,000km2的矿区范围内,翡翠矿口星罗棋布。由于弃旧开新,所以大大小小的新老坑口多得难以计数。根据成因,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次生矿床:残积矿床、坡积矿床、洪冲积矿床(主要)、冲积矿床(阶地型、河漫滩型);
b.原生矿床。
1.缅甸北部的次生翡翠矿床——新场、老场之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在阅读了有关缅甸翡翠矿床的文献后,对缅甸翡翠矿床印象不很清晰。直至1999年初有机会亲临现场一一缅甸翡翠矿老场考察,印象十分深刻。
它主要分布在缅甸帕敢场区、会卡场区、香洞场区、达木坎场区、沿乌龙河两侧的盆地。这些星罗棋布的矿坑有许许多多名字,但无论如何您可以看出这些矿坑不是在乌龙河主要两侧,是与其支流密切有关。由于较早发现的翡翠矿坑也比较容易开采,当地人称之为老场。除少量坡积、残积砂矿床之外,缅甸翡翠主要为次生砂矿床。可分为:1)沿乌龙河河床的河漫滩砂矿;2)远离河床的高地砾石石层砂矿,即洪积砂矿床。
次生{现代河流砂矿、高地砾石及砂矿}
(1)高地砾石层翡翠砂矿,该砾石层堆积厚度100~300m,应属洪冲积成因。
过去资料认为是河流阶地砾石层不够贴切。据笔者研究,它在地形上虽分布于河流两侧,但地貌上已分割成为丘陵,不具备河流阶地的形态特征。
砾石层的结构,除了表面属残坡积物外,自上至下,大致可分为三层。各个地区可能稍有变化。
1)上层为黄色含翡翠的砂砾石层:当地人称为头层,易开采,经常发现鲜艳的豆种翡翠,砾石的圆度为次圆至次棱角状,排列方向不明显。砾石成分有变质砂岩、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它们与翡翠砾石混合在一起,分选中等,直径为10~20c m不等,大的可达100cm。胶结物为黄色的砂、泥,胶结不十分坚硬,用锤子击之,易分离。翡翠砾石在该层中分布并不均匀,也不集中,本层总厚度变化于20~50m之间,上部被剥蚀。
2)中层为红色砂砾石层:颜色呈黄色一棕红色,与上面一层往往呈过渡关系。砾石网度与上层类似,为次棱角状至次圆状;胶结物为亚黏土至亚砂土,含有较多的翡翠砾石,厚度不一。
3)下层为深灰色至灰黑色砾石层:此层可找到色好的翡翠。该层总体外观为深灰一暗绿色,估计与含绿色高岭石、绿泥石有关。砾石的个体大小不一,翡翠矿石夹在其中,几乎没有定向排列。砾石圆度也较差,多为次棱角状,砾石成分有绿泥石片岩、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等,直径大小不一,质量高低参差,胶结物为深灰色黏土及砂,为半胶结。本层底部往往含有砂金矿,现今主要开采了这一层。厚度较大,称为底层。
(2)河漫滩沉积翡翠砂矿比较简单:主要分布在乌龙河主河道的两侧,在帕敢场区最为发育。这种沉积砂矿在洪水期淹没在河水之中,枯水期露出水面。翡翠砾石与其他废石如漂砾、卵石、砂混在一起,十分松散,未有胶结,基本上没有分层结构。
但这些翡翠砾石的滚圆度较好,以次圆状到滚圆状为主。由于未经胶结风化,翡翠砾石表面均比较光滑,所以人们称这种在河漫滩上沉积的翡翠为水石。河漫滩堆积层厚度不一,在老帕敢地区,厚度巨大,未见到基岩,往往采取时用铲土车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然后进行水选和人手分选。在有水时,要采取引水、隔河的方法,将河水抽干再进行开采。
在河水淹及的地方,过去采用浸水捞石的方法进行开采,十分辛苦,现在基本上采取半机械化方法进行开采。一般认为翡翠水石质量较高。根据笔者研究,这些河漫滩翡翠砂矿多数是高地砾石层物质再搬运的产物。
2.缅甸的原生翡翠矿床
缅甸的原生翡翠矿床的开采历史远比河流冲积矿床的开采历史短。缅甸原生翡翠矿床直到1871年才被发现。比次生矿迟了一百多年才开采,当地人称为新坑。原生矿是成脉状出现在围岩中,比较坚硬,比较难开采,过去一段时间内开采得较少。
缅甸翡翠原生矿床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即雷打场区和龙肯场区的西部和北部。不少学者对缅甸翡翠原生矿有一定描述。例如:美国H.S.Yorder于1950年在发表的《有关硬玉问题》一文中指出,缅甸北部的一个硬玉原生矿床长450m,宽180m,假若第三空间延伸深度为150m,矿床中矿石将有450万吨,即225万吨硬玉玉矿。根据R.韦帕斯特(1962)的资料,度冒(磨)矿床的翡翠矿体沿走向长达270m,如同缅甸其他矿床一样,度冒的翡翠矿体也呈对称条带状产出,条带由硬玉岩、钠长石岩和角闪石岩组成。
缅甸学者苏温(Soe一Win)1968年发表了有关缅甸翡翠矿床的文章“地质学应用于玉的开采”中指出:缅甸翡翠的原生矿是含硬玉的岩墙沿着东北——西南方向侵入于蛇纹石化橄榄岩的产物。裂隙、矿脉、矿体的分布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性分布,而含硬玉岩墙与碱性角闪石——蓝闪石又有密切的关系。岩墙包含长石和角闪石,它们之间是逐渐过渡的。
龙肯地区、度冒矿床,属于原生矿床。现在主要以竖井开采,“八三花青”诗玛矿床属于原生矿床,翡翠矿床以岩墙形状产出,近年发现的铁龙生矿床均属于原生矿床,即所谓新场。
原生翡翠矿床由于长期深埋在地表以下,未遭受外力地质作用的侵蚀和运移,所以比较坚硬,因而开采也比较艰难。原生翡翠矿床是河流冲积矿床中矿石的原岩,对它们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来源:中国玉库(www.yuk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