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刀刃上跳舞的小人鱼
“在遥远遥远地方的海里,水是那样的蓝,就像最美丽的麦子花的花瓣一样,又是那样明亮,如同最洁净的玻璃。可是,它很深很深,深得不管多么长的锚链都够不到底,得有好多座教堂的钟楼摞起来才能从海底达到水面。在那里,居住着海国的人……”《小人鱼》在周晓枫看来,是最为优美、神秘和凄伤的童话,深处的灰凉给她造成一生修改。
小时候读的叫做《人鱼公主》,大了之后看到另一版的《小人鱼》,撕去童稚的浪漫唯美以及刻意而为之的善意温存,倒是突然明白童话为何并立于小说、戏剧而独为一种文学体裁,大气的作品总是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厚重与力量(其实就这一点,私下想多说一些:给儿童阅读的并不一定要是完全意义上的“真善美”,我们完全不需要也不应该给儿童假造一个“完美世界”。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们真实世界、完整人性中并不是那么美好的部分,要学会直面,要学会正视。大多时候,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正面应对)
当然,童话的主线是大致不差的。安静冥想的小人鱼接受契约,用曼妙的鱼尾换取人类的腿足。失去鱼尾的她,每一步的行走,艰难犹如行之刀刃,或许这是一种特殊的方式祭奠曾经作为海国人的骄傲与忠诚。可是放弃高贵身份、化身为人的小人鱼,发不出声音,无法表达沟通,卑贱地作为女仆,睡在门外的地板上。有时候,爱得有多痴,就有多勇敢。好像仙一里的彩蝶,为续刘晋元不多的阳寿,情愿灰飞烟灭,“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而双足行走在刀刃上,这是小人鱼必须承担的残忍,可爱情比体重更难于承担——王子要迎娶他的新娘。
不是小人鱼。
从前,总是对王子暗怀谴责。可他或许只是一个无辜的负者,他的选择来自他的无知。无知,不知道罢了。比起一个没有声音、无法表达的精致玩偶,选择活生生、实实在在的新娘也是一种人之常情。总好过发现身边的是一个异类,惊诧恐惧之余将其永镇雷锋塔下。
童话的最后,小人鱼放弃妒意和仇恨,跳下日出前冰冷的大海。似乎总是这样,先哲神圣从始到终地选择高贵,甚至情愿高贵地牺牲,殉道于秉持的信念或者理想。苏格拉底,甘地,莫不如是。上善若水,总是流向低处。就好像金庸笔下的英雄,大多是不世的豪杰,却也终不容于世,壮烈而死或者归隐海外,倒也是一个好的句号。忽然想起林夕为央视版《天龙八部》片尾曲作的词,《宽恕》。阿朱是,小人鱼是。
到最后,宽恕。
小时候读的叫做《人鱼公主》,大了之后看到另一版的《小人鱼》,撕去童稚的浪漫唯美以及刻意而为之的善意温存,倒是突然明白童话为何并立于小说、戏剧而独为一种文学体裁,大气的作品总是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厚重与力量(其实就这一点,私下想多说一些:给儿童阅读的并不一定要是完全意义上的“真善美”,我们完全不需要也不应该给儿童假造一个“完美世界”。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们真实世界、完整人性中并不是那么美好的部分,要学会直面,要学会正视。大多时候,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正面应对)
当然,童话的主线是大致不差的。安静冥想的小人鱼接受契约,用曼妙的鱼尾换取人类的腿足。失去鱼尾的她,每一步的行走,艰难犹如行之刀刃,或许这是一种特殊的方式祭奠曾经作为海国人的骄傲与忠诚。可是放弃高贵身份、化身为人的小人鱼,发不出声音,无法表达沟通,卑贱地作为女仆,睡在门外的地板上。有时候,爱得有多痴,就有多勇敢。好像仙一里的彩蝶,为续刘晋元不多的阳寿,情愿灰飞烟灭,“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而双足行走在刀刃上,这是小人鱼必须承担的残忍,可爱情比体重更难于承担——王子要迎娶他的新娘。
不是小人鱼。
从前,总是对王子暗怀谴责。可他或许只是一个无辜的负者,他的选择来自他的无知。无知,不知道罢了。比起一个没有声音、无法表达的精致玩偶,选择活生生、实实在在的新娘也是一种人之常情。总好过发现身边的是一个异类,惊诧恐惧之余将其永镇雷锋塔下。
童话的最后,小人鱼放弃妒意和仇恨,跳下日出前冰冷的大海。似乎总是这样,先哲神圣从始到终地选择高贵,甚至情愿高贵地牺牲,殉道于秉持的信念或者理想。苏格拉底,甘地,莫不如是。上善若水,总是流向低处。就好像金庸笔下的英雄,大多是不世的豪杰,却也终不容于世,壮烈而死或者归隐海外,倒也是一个好的句号。忽然想起林夕为央视版《天龙八部》片尾曲作的词,《宽恕》。阿朱是,小人鱼是。
到最后,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