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信快乐(5)--北京
为了不使我感到寂寞。
A同学从清华跑到北师来陪我逛我考了两年都落榜的学校,还拉着我溜进一楼一间正上课的教室旁听了一整节课,最好笑的是,我开始问他,这男老师上的什么课?A同学推推眼镜仔细瞄了一眼黑板,无比肯定都对我说,英国文学。结果等我俩双双坐进教室最后一排,才发现其实是一堂叫作“法律谈判”的课,讲课的老师只是时不时崩几个英文单词而已。
这个误会差点叫我笑出声来,关于高深的课堂内容门外汉哪里会仔细听呢,我不停地东看西看,看完长头发的漂亮女生,又看高个子长腿的头发竖起来的男孩子,我是多么喜欢课堂啊,尤其这群没有一个人带书,全都懒洋洋靠着椅子背,大喇喇得伸直双腿听课的年轻人的样子,我觉得,唉,我老了。
我总是没有精神,驼着背,走路低着头,好像再不能有什么事提起我的兴趣,我离题万里地想到我工作的场所与我工作时的状态。好像就是梦里的事。直到支起胳臂托着下巴看得痴了,只觉得我多么喜欢这里啊,还有这个不时推一下眼镜,看久了会觉得还不错的中年老师啊,他说什么,信托与证券是么?风投与金融业是不是?
唉,如果我有机会坐在这里,即使是这些我从前觉得无比枯燥的财务统计数据分析,我都会听得认真吧。还能歪在椅子上,也和男生一样,大喇喇地伸直双腿。学校最迷人的地方是这里吧。
A同学在实验室做模型,津贴比我这个上班两年之久的人还要高很多,听到我讲我的薪资,他把嘴张大成O型,这很考验他的想象力。他的老板是个雷厉风行的人,A同学接起电话来只听到一句话,十分钟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就急得猴子似的跳上了出租车。
也好。
我可以不必在他们小心翼翼地陪同下不得不挤出来一个笑,如果我想哭,在几千万人聚集的巨型城市里面,被擦肩的陌生人看到总好过这些关心我的人看到,唉,大家都司空见惯,见过不怪。多么好。
A同学的大学同学的高中同学是个小个子的东北女孩,短发,笑起来有可爱的酒窝,她在北师的生命科学院念研,和他也是第一次见面,准PHD们一见面就能就各个领域聊得不亦乐乎,我在一旁丝毫听不懂,末了,A同学把我丢给这个看起来不错的女孩子,她送我到铁狮子坟公交站,一直到我上了车才与我挥手告别。
我自己去听说很火的南锣鼓去,去看胡同老槐树枝干分明地伸向蓝天,文艺情结让我很难不想起黄磊在似水年华里一遍一遍念过的聂鲁达,“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也历历可见。是不是我们的爱情也能像北方冬天的枝干一样,清晰,勇敢,坚强……”
我就念着这诗,走过了黑芝麻胡同,炒豆胡同几乎是南锣鼓那里所有的胡同,一心想着或许能撞到半步腰胡同或者北官坊胡同,走到刘若英哭着将玫瑰花放在不认识的那家人的门口去,也和她一样鞠个躬。我们有着几乎相同的不知该如何决断的感情纠葛。要寻回本初的自己或者告别她,就在这里,这个父辈口耳相传的祖宅地界拜祭,掩起脸来哭,当做是仪式,以求一个答案。
终于还是不遇,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后门外面,我歇了歇脚,看着楼上女生穿着睡衣下楼去买一碗双皮奶。不知里面会有哪一个将来会红遍长江南北。
七拐八拐地兀自走到一条窄巷里,青砖砌墙上面挂着几幅宣传画,淡绿色字体写着——蓬蒿剧场。原来这就是蓬蒿剧场的演出地,我一心想要看小剧场的戏,无奈找不到同行的人,我在晃悠的时候,别人不是在图书馆备考就是在实验室盯着仪器,或者是晓云,她一定在外出采访的路上。
手指已经被风吹得通红,我哆哆嗦嗦拿出来相机,拍下了其中一幅画报,一个女孩子,细眉细眼的秀丽样子。
就这样来来回回不停地走,不停地走,我想起来自己的荒唐。在我们的城市,说起来,是要有多寂寞才会做那样的等待,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我走路累了,站立街边或是十字路口的一瞬,都不可避免地想到这样的场景:以为只要我闭上眼睛一秒钟,等到睁开眼的时候就能看到对面朝着我笑的你。即使是后来我们变得生分,故意不讲话,我也还是会想到,即便是只能看到你在人群里离去也好啊。
我原来最痛恨目送别人离开这件事。但那些时候,我想,即便是要你背对我一点一点走到我不知道的方向去,能让我看见这一幕,也行啊。
我果然是得了神经病!
喜好自我折磨与毁损。
不愿从你给的伤痛里走出来。以为事情总会有后来。
但其实我是知道的。
不会有什么后来了。
在你说不要在试图走近你心里去,这样会伤害我这样的话之后。
我就该知道的。
我本来什么都应该知道的。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还是无法停止想念你……
无法停止,如同夏日里每天必降的一场雨。
A同学从清华跑到北师来陪我逛我考了两年都落榜的学校,还拉着我溜进一楼一间正上课的教室旁听了一整节课,最好笑的是,我开始问他,这男老师上的什么课?A同学推推眼镜仔细瞄了一眼黑板,无比肯定都对我说,英国文学。结果等我俩双双坐进教室最后一排,才发现其实是一堂叫作“法律谈判”的课,讲课的老师只是时不时崩几个英文单词而已。
这个误会差点叫我笑出声来,关于高深的课堂内容门外汉哪里会仔细听呢,我不停地东看西看,看完长头发的漂亮女生,又看高个子长腿的头发竖起来的男孩子,我是多么喜欢课堂啊,尤其这群没有一个人带书,全都懒洋洋靠着椅子背,大喇喇得伸直双腿听课的年轻人的样子,我觉得,唉,我老了。
我总是没有精神,驼着背,走路低着头,好像再不能有什么事提起我的兴趣,我离题万里地想到我工作的场所与我工作时的状态。好像就是梦里的事。直到支起胳臂托着下巴看得痴了,只觉得我多么喜欢这里啊,还有这个不时推一下眼镜,看久了会觉得还不错的中年老师啊,他说什么,信托与证券是么?风投与金融业是不是?
唉,如果我有机会坐在这里,即使是这些我从前觉得无比枯燥的财务统计数据分析,我都会听得认真吧。还能歪在椅子上,也和男生一样,大喇喇地伸直双腿。学校最迷人的地方是这里吧。
A同学在实验室做模型,津贴比我这个上班两年之久的人还要高很多,听到我讲我的薪资,他把嘴张大成O型,这很考验他的想象力。他的老板是个雷厉风行的人,A同学接起电话来只听到一句话,十分钟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就急得猴子似的跳上了出租车。
也好。
我可以不必在他们小心翼翼地陪同下不得不挤出来一个笑,如果我想哭,在几千万人聚集的巨型城市里面,被擦肩的陌生人看到总好过这些关心我的人看到,唉,大家都司空见惯,见过不怪。多么好。
A同学的大学同学的高中同学是个小个子的东北女孩,短发,笑起来有可爱的酒窝,她在北师的生命科学院念研,和他也是第一次见面,准PHD们一见面就能就各个领域聊得不亦乐乎,我在一旁丝毫听不懂,末了,A同学把我丢给这个看起来不错的女孩子,她送我到铁狮子坟公交站,一直到我上了车才与我挥手告别。
我自己去听说很火的南锣鼓去,去看胡同老槐树枝干分明地伸向蓝天,文艺情结让我很难不想起黄磊在似水年华里一遍一遍念过的聂鲁达,“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也历历可见。是不是我们的爱情也能像北方冬天的枝干一样,清晰,勇敢,坚强……”
我就念着这诗,走过了黑芝麻胡同,炒豆胡同几乎是南锣鼓那里所有的胡同,一心想着或许能撞到半步腰胡同或者北官坊胡同,走到刘若英哭着将玫瑰花放在不认识的那家人的门口去,也和她一样鞠个躬。我们有着几乎相同的不知该如何决断的感情纠葛。要寻回本初的自己或者告别她,就在这里,这个父辈口耳相传的祖宅地界拜祭,掩起脸来哭,当做是仪式,以求一个答案。
终于还是不遇,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后门外面,我歇了歇脚,看着楼上女生穿着睡衣下楼去买一碗双皮奶。不知里面会有哪一个将来会红遍长江南北。
七拐八拐地兀自走到一条窄巷里,青砖砌墙上面挂着几幅宣传画,淡绿色字体写着——蓬蒿剧场。原来这就是蓬蒿剧场的演出地,我一心想要看小剧场的戏,无奈找不到同行的人,我在晃悠的时候,别人不是在图书馆备考就是在实验室盯着仪器,或者是晓云,她一定在外出采访的路上。
手指已经被风吹得通红,我哆哆嗦嗦拿出来相机,拍下了其中一幅画报,一个女孩子,细眉细眼的秀丽样子。
就这样来来回回不停地走,不停地走,我想起来自己的荒唐。在我们的城市,说起来,是要有多寂寞才会做那样的等待,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我走路累了,站立街边或是十字路口的一瞬,都不可避免地想到这样的场景:以为只要我闭上眼睛一秒钟,等到睁开眼的时候就能看到对面朝着我笑的你。即使是后来我们变得生分,故意不讲话,我也还是会想到,即便是只能看到你在人群里离去也好啊。
我原来最痛恨目送别人离开这件事。但那些时候,我想,即便是要你背对我一点一点走到我不知道的方向去,能让我看见这一幕,也行啊。
我果然是得了神经病!
喜好自我折磨与毁损。
不愿从你给的伤痛里走出来。以为事情总会有后来。
但其实我是知道的。
不会有什么后来了。
在你说不要在试图走近你心里去,这样会伤害我这样的话之后。
我就该知道的。
我本来什么都应该知道的。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还是无法停止想念你……
无法停止,如同夏日里每天必降的一场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