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酿書灵素」
程灵素握着胡斐的手,心如刀割,自己虽然得脱大难,可是胡斐为了相救自己,手背上已沾上了碧蚕毒蛊、鹤顶红、孔雀胆三种刚毒,《药王神篇》上说得明明白白:“剧毒入心,无药可治。”难道挥刀立刻将他右手砍断,再让他服食“生生造化丹”,延续九年性命?三般剧毒入体,以“生生造化丹”延命九年,此后再服“生生造化丹”也是无效了。他是自己在这世界上唯一亲人,和他相处了这些日子之后,在她心底,早已将他的一切瞧得比自己重要得多。这样好的人,难道便只再活九年?
程灵素不加多想,脑海中念头一转,早已打定了主意,取出一颗白色药丸,放在胡斐口中,颤声道:“快吞下!”胡斐依言咽落,心神甫定,想起适才的惊险,犹是心有余怖,说
道:“好险,好险!”见那《药王神篇》掉在地下,一阵秋风过去,吹得书页不住翻转,说道:“可惜没杀了这三个恶贼!幸好他们也没将你的书抢去。二妹,倘若你手上沾了这三种
毒药,那可怎么办?”程灵素柔肠寸断,真想放声痛哭,可是却哭不出来。
胡斐见她脸色苍白,柔声道:“二妹,你累啦,快歇一歇吧!”程灵素听到他温柔体帖的说话,更是说不出的伤心,哽咽道:“我……我……”胡斐忽觉右手手背上略感麻痒,正
要伸左手去搔,程灵素一把抓住了他左手手腕,颤声道:“别动!”胡斐觉得她手掌冰凉,奇道:“怎么?”突然间眼前一黑,咕咚一声,仰天摔倒。胡斐这一交倒在地下,再也动弹
不得,可是神智却极为清明,只觉右手手背上一阵麻,一阵痒,越来越是厉害,惊问:“我也中了那三大剧毒么?”
程灵素泪水如珍珠断线般顺着面颊流下,扑簌簌的滴在胡斐衣上,缓缓点了点头。胡斐见此情景,不禁凉了半截,暗想:“她这般难过,我身上所中剧毒,定是无法救治了。”刹
时之间,心头涌上了许多往事:商家堡中和赵半山结拜、佛山北帝庙中的惨剧、潇湘道上结识袁紫衣、洞庭湖畔相遇程灵素,以及掌门人大会、红花会群雄、石万嗔……这一切都是过去了,过去了……他只觉全身渐渐僵硬,手指和脚趾寒冷彻骨,说道:“二妹,生死有命,你也不必难过。只可惜你一个人孤苦伶仃,做大哥的再也不能照料你了。那金面佛苗人凤虽
是我的杀父之仇,但他慷慨豪迈,实是个铁铮铮的好汉子。我……我死之后,你去投奔他吧,要不然……”说到这里,舌头大了起来,言语模糊不清,终于再也说不出来了。
程灵素跪在他身旁,低声道:“大哥,你别害怕,你虽中三种剧毒,但我有解救之法。你不会动弹,不会说话,那是服了那颗麻药药丸的缘故。”胡斐听了大喜,眼睛登时发亮。
程灵素取出一枚金针,刺破他右手手背上的血管,将口就上,用力吮吸。胡斐大吃一惊,心想:“毒血吸入你口,不是连你也沾上了剧毒么?”可是四肢寒气逐步上移,全身再也不听
使唤,哪里挣扎得了。
程灵素吸一口毒血,便吐在地下,若是寻常毒药,她可以用手指按捺,从空心金针中吸出毒质,便如替苗人凤治眼一般,但碧蚕毒蛊、鹤顶红、孔雀胆三大剧毒入体,又岂是此法
所能奏效?她直吸了四十多口,眼见吸出来的血液已全呈鲜红之色,这才放心,吁了一口长气,柔声道:“大哥,你和我都很可怜。你心中喜欢袁姑娘,那知道她却出家做了尼姑……
我……我心中……”
她慢慢站起身来,柔情无限的瞧着胡斐,从药囊中取出两种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黄色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
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
胡斐只想张口大叫:“我不要你这样,不要你这样!”但除了眼光中流露出反对的神色之外,实在无法表示。程灵素打开包裹,取出圆性送给她的那只玉凤,凄然瞧了一会,用一
块手帕包了,放在胡斐怀里。再取出一枝蜡烛,插在神像前的烛台之上,一转念间,从包中另取一枝较细的蜡烛,拗去半截,晃火摺点燃了,放在后院天井中,让蜡烛烧了一会,再取
回来放在烛台之旁,另行取一枝新烛插上烛台。
胡斐瞧着她这般细心布置,不知是何用意,只听她道:“大哥,有一件事我本来不想跟你说,以免惹起你伤心。现下咱们要分手了,不得不说。在掌门人大会之中,我那狠毒的师
叔和田归农相遇之时,你可瞧出蹊跷来么?他二人是早就相识的。田归农用来毒瞎苗大侠眼睛的断肠草,定是石万嗔给的。你爹爹妈妈所以中毒,那毒药多半也是石万嗔配制的。”胡
斐心中一凛,只想大叫一声:“不错!”程灵素道:“你爹爹妈妈去世之时,我尚未出生,我那几个师兄师姊,也还年纪尚小,未曾投师学艺。那时候当世擅于用毒之人,只有先师和
石万嗔二人。苗大侠疑心毒药是我师父给的,因之和他失和动手,我师父既然说不是,当然不是了。我虽疑心这个师叔,可是并无佐证,本来想慢慢查明白了,如果是他,再设法替你
报仇。今日事已如此,不管怎样,总之是要杀了他……”说到这里,体内毒性发作,身子摇晃了几下,摔在胡斐身边。
胡斐见她慢慢合上眼睛,口角边流出一条血丝,真如是万把钢锥在心中钻刺一般,张口大叫:“二妹,二妹!”可是便如深夜梦魇,不论如何大呼大号,总是喊不出半点声息,心
里虽然明白,却是一根小指头儿也转动不得。便是这样,胡斐并肩和程灵素的尸身躺在地下,从上午挨到下午,又从下午挨到黄昏。要知那碧蚕毒蛊、鹤顶红、孔雀胆三大剧毒的毒
性何等厉害,虽然程灵素替他吸出了毒血,但毒药已侵入过身体,全身肌肉僵硬,非等一日一夜,不能动弹。这几个时辰中他心中之苦,真非常人所能想象。眼见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他身子兀自不能转动,只知程灵素躺在自己身旁,可是想转头瞧她一眼,却是不能。
胡斐身旁躺着三具尸首,一个是他义结金兰的小妹子程灵素,两个是他义妹的对头、背叛师门的师兄师姊。破庙中一枝黯淡的蜡烛,随风摇曳,忽明忽暗,他身上说不出的寒冷,心中说不出的凄凉。
终于蜡烛点到了尽头,忽地一亮,火焰吐红,一声轻响,破庙中漆黑一团。
胡斐心想:“我二妹便如这蜡烛一样,点到了尽头,再也不能发出光亮了。她一切全算到了,料得石万嗔他们一定还要再来,料到他小心谨慎不敢点新蜡烛,便将那枚混有七心海棠花粉的蜡烛先行拗去半截,诱他上钩。她早已死了,在死后还是杀了两个仇人。她一生没害过一个人的性命,她虽是毒手药王的弟子,生平却从未杀过人。她是在自己死了之后,再来清理师父的门户,再来杀死这两个狼心狗肺的师兄师姊。
“她没跟我说自己的身世,我不知她父亲母亲是怎样的人,不知她为什么要跟无嗔大师学了这一身可惊可怖的本事。
我常向她说我自己的事,她总是关切的听着。我多想听她说说她自己的事,可是从今以后,那是再也听不到了。
“二妹总是处处想到我,处处为我打算。我有什么好,值得她对我这样?值得她用自己的性命,来换我的性命?其实,她根本不必这样,只须割了我的手臂,用他师父的丹药,让我在这世界上再活九年。九年的时光,那是足够足够了!我们一起快快乐乐的度过九年,就算她要陪着我死,那时候再死不好么?”
忽然想起:“我说‘快快乐乐’,这九年之中,我是不是真的会快快乐乐?二妹知道我一直喜欢袁姑娘,虽然发觉她是个尼姑,但思念之情,并不稍减。那么她今日宁可一死,是不是为此呢?”
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心中思潮起伏,想起了许许多多事情。程灵素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当时漫不在意,此刻追忆起来,其中所含的柔情蜜意,才清清楚楚的显现出来。
“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
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
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
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王铁匠那首情歌,似乎又在耳边缠绕,“我要待她好,可是……可是……她已经死了。她活着的时候,我没待她好,我天天十七八遍挂在心上的,是另一个姑娘。”
天渐渐亮了,阳光从窗中射进来照在身上,胡斐却只感到寒冷,寒冷……
终于,他觉到身上的肌肉柔软起来,手臂可以微微抬一下了,大腿可以动一下了。他双手撑地,慢慢站起身来,深情无限地望着程灵素。突然之间,胸中热血沸腾。“我活在这世上有什么意思?二妹对我这么多情,我却是如此薄幸的待她!我不如跟她一齐死了!”
但一瞥眼看到慕容景岳和薛鹊的尸身,立时想起:“爹娘的大仇还未报,害死二妹的石万嗔还活在世上。我这么轻生一死,什么都撒手不管,岂是大丈夫的行径?”
却原来,程灵素在临死之时,这件事也料到了。她将七心海棠蜡烛换了一枝细身的,毒药份量较轻的,她不要石万嗔当场便死,要胡斐慢慢的去找他报仇。石万嗔眼睛瞎了,胡斐便永远不会再吃他的亏。她临死时对胡斐说道,害死他父母的毒药,多半是石万嗔配制的。那或许是事实,或许只是猜测,但这足够叫他记着父母之仇,使他不致于一时冲动,自杀殉情。
她什么都料到了,只是,她有一件事没料到。胡斐还是没遵照她的约法三章,在她危急之际,仍是出手和敌人动武,终致身中剧毒。
又或许,这也是在她意料之中。她知道胡斐并没爱她,更没有像自己爱他一般深切的爱着自己,不如就是这样了结。用情郎身上的毒血,毒死了自己,救了情郎的性命。
很凄凉,很伤心,可是干净利落,一了百了,那正不愧为“毒手药王”的弟子,不愧为天下第一毒物“七心海棠”的主人。
少女的心事本来是极难捉摸的,像程灵素那样的少女,更加永远没人能猜得透到底她心中在想些什么。
突然之间,胡斐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前天晚上在陶然亭畔,陈总舵主祭奠那个墓中姑娘时竟哭得那么伤心?”原来,当你想到最亲爱的人永远不能再见面时,不由得你不哭,不由得你不哭得这么伤心。
他将程灵素和马春花的尸身搬到破庙后院。心想:“两人尸身上都沾着剧毒,须得小心,别沾上了。我还没报仇,可死不得!”生起柴火,分别将两人火化了。他心中空空洞洞,似乎自己的身子,也随着火焰成烟成灰,随手在地下掘了个大坑,把慕容景岳和薛鹊夫妇葬了。
眼见日光西斜,程灵素和马春花尸骨成灰,于是在庙中找了两个小小瓦坛,将两人的骨灰收入坛内,心想:“我去将二妹的骨灰葬在我爹娘坟旁,她虽不是我亲妹子,但她如此待我,岂不比亲骨肉还亲么?马姑娘的骨灰,要带去湖北广水,葬在徐大哥的墓旁。”
回到厢房,但见程灵素的衣服包裹兀自放在桌上,凝目瞧了良久,忍不住又掉下泪来。
隔了半晌,这才伸手收拾,见到包中有几件易容改装的用具,胶水假须,一概具备,心想:“我若坦然以本来面目示人,走不上一天,便会遇上福康安派出来追捕的鹰爪,虽然不怕,但一路斗将过去,如何了局?”于是脸上搽了易容药水,粘上三绺长须,将两只骨灰坛包入包裹,扬长出庙。
金庸的作品中,《飞狐外传》算不得出色,但是在这部不长的小说中,金庸却塑造了一个与他笔下其他人物迥异的形象——程灵素,让这本小说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相当重的分量。
说程灵素不同于他人,最主要的一点是相貌。金庸笔下角色稍微重要一些的女子,无论正邪,不是清丽脱俗,就是娇媚如花;碰上年长些的,年轻时候也一定是名动江湖的大美人。好不容易出来一两个难看的,比如梅芳姑、殷离等,那也是因为种种曲折毁去了原本如花的容貌。
金庸笔下的程灵素一出场,却是一个形容憔悴的穷村贫女形象:… …。 见她除了一双眼睛外,容貌却是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似乎终年吃不饱饭似的,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显是穷村贫女,自幼便少了滋养。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岁,身形却如是个十四五岁的幼女。
除了一双眼如点漆、精光四射的眼睛让胡斐一怔之外,胡斐对她的印象甚是平淡,就连这一怔,他也很快放在了脑后。
可是这样一个相貌稀松平常的女子,却是金庸所有作品中真正担得起“冰雪聪明”四个字的人。从她第九章出场到第二十章死去,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是料事如神,从容应对:赠花救人,化解师兄师姐怨仇、救胡斐脱险、解救马春花、破掌门大会……赴死之前布的连环局,更是将她的聪明过人之处体现到了极点:一救胡斐;二清除慕容薛鹊,清理门户;三毒瞎石万嗔并告诉胡斐石万嗔可能才是害死胡一刀的真正凶手,以防胡斐感念她的情意自绝,并为他日后为父报仇扫清障碍。
相比之下,金庸笔下黄蓉之类的聪明女子,只能算得是小聪明。
所以尽管她出场的时候全书已经快过半了,可是,她出场之后,热血仗义的胡斐、飞扬洒脱的袁紫衣、顶天立地的苗人凤,都相形失色。
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身为无嗔大师的关门弟子,有着天底下最厉害的下毒解毒功夫,却处处以德化怨,有着菩萨一般的善良心肠。她宽恕作恶的师兄师姐,救治作乱的小铁,替弱者王铁匠出气,援手替姬晓峰疗伤…… 身为毒手药王的弟子,她却从来没乱下一次药,生前也不曾杀死一个人。直至生命方休,她才出手布局,假手于一段蜡烛,在她死后替师父清理了门户——即便是这时,她也了那三个蛇蝎一般的人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他们不那么夺书心切、乘夜赶来,他们是不用点上那致命的七心海棠蜡烛的。
不仅如此,程灵素的宽容坦荡,也同样叫人难忘。
有两个细节很典型。
一是当程灵素讲起八岁时被姊姊骂丑八怪扔镜子的事情时,见胡斐脸有异色,猜中了他的心思,直截了当地说:“你怕我毒死姊姊吗?那时我还只八岁呢。嗯,第二天,家中的镜子通统不见啦。”
此时的程灵素和胡斐,已经经过了许多患难,胡斐已经说过当她是好朋友。若换一般女子,见到“好朋友”这样揣测自己年仅八岁时的举止,心中自然不快,可是程灵素并不曾有丝毫的怪罪和不快,更是坦然说出了胡斐的心思。
二是在为苗人凤治眼睛时。程灵素与苗人凤素不相识,只知他是胡斐要救的人,于是风尘仆仆离开药王庄,为苗人凤治病。但在她准备扎针,叫他“放松全身穴道”时,胡斐却是心中一动,生怕程灵素暗藏阴谋欲借机加害苗人凤。
聪明的程灵素又看出了胡斐的心思,她不仅没有怪他这样猜忌自己,反而问胡斐:你说我是好人呢,还是坏人? 在胡斐答她是好人时,她抱以一笑,再不提此事。
这一份磊落宽容的气度,在我看来,是胡斐所不及的。如果说苗人凤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那么,从替苗人凤治眼睛这样事情上,我觉得只有程灵素的磊落才可与之匹敌,就像俗语中的“英雄识英雄”一样,她问也不问就相信他会信任自己,问也不问就知道他忍受得住七心海棠叶带来的剧痛。整件事情当中,胡斐反而成了一个第三者。
可是,可再聪明之人,遇到了爱字,也会身不由己。聪明如程灵素,同样过不了一个“情”关。或许,比起“离于爱”的人生来说,即使忧怖一生,也是难以抗拒的。
程灵素生活在下毒高手当中,日日过着提防算计的生活。所以,胡斐行事的坦荡不羁,胡斐待人的善良厚道,深深吸引了程灵素)——程灵素本来就是识人高手,见她如何和苗人凤“英雄识英雄”便知——所以她会送他蓝花、做好饭等他回来,然后陪他去给苗人凤医治眼睛。只是程灵素第一缺乏美貌第二太过聪明,连犯两条一般男性择偶的天条,所以没有好收梢是肯定的了。我这样说,并不存损贬男读者之意。《飞狐外传》之中,我也曾试图站在男性的立场,揣测为什么胡斐没有爱上程灵素。结论就是上面提到的:缺乏美貌、太过聪明。
第一点不言自明,可是,为什么聪明反而也是致命伤呢?胡斐虽有一身好武艺,论心思缜密却远不及程灵素,程灵素对他的心思,可谓洞之若烛,一丝一毫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加之她个性坦白,所问之话,让胡斐很是“窘迫意外”了几回。留下蓝花之事,走神想起袁紫衣等等……。自己的小心思被别人看了个通透明白,坦荡如胡斐尚且“大窘”,何况常人?!所以胡斐曾有一段:他(胡斐)心中又想:“这位灵姑娘聪明才智,胜我十倍,武功也自不弱,但整日和毒物为伍,总是……”他自己也不知“总是……”甚么,心底只隐隐的觉得不妥。
这个不妥,其实就是对程灵素一切都了然的隐隐畏惧。
聪明如程灵素,自然对此不会毫无觉察。所以,细心的读者一定不难发现,情节越往后,程灵素冲口而出的话越少、含蓄深沉的话越多,原因何在?她也知道,自己的镜子般的清晰透彻给了胡斐无形的压力。
可是,爱情似乎总是这样,当一个痴心的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被爱的人似乎也总是心仪着另一个似乎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无论程灵素如何尽力而为,袁紫衣的影子何曾在他们中间消失片刻?但是,程灵素却一直不肯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所以,她曾自己提出来要离去、胡斐丝毫不曾挽留时,她还是留了下来。(如果她走了,这不又是一个郭襄的故事吗?)直到胡斐提出结拜为兄妹时,一向深藏不露、从容淡定的她,却是再也控制不住,“言语行动之中,突然间微带狂态”。——金庸于此只是淡淡一笔带过,便将无限的想象空间留给了看书的我们,真真叫人心碎。
自后,在往京城去的路上,程灵素睡得越来越少,人越来越憔悴。北京终于到了,胡斐和程灵素并骑进了都门。进城门时胡斐向程灵素望了一眼,隐隐约约间似乎看到一滴泪珠落在地上的尘土之中。胡斐心头也是一震:“这次到北京来,可来对了吗?”
他对于这个二妹执著痴情的前景,有了不详的预感。
爱是个多么变幻莫测的东西,有人要长相厮守,有人只求曾经拥有,程灵素呢,大概是但求不负我心吧。
而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到极深处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整天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人心头爱着另外一个人,这种“生离”的滋味,怕是比“死别”更加折磨人吧?!
所以在最后,这个忧郁沧桑的程灵素,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死亡,真正演绎了一曲用生命去爱一个人的情歌。
七心海棠的主人死在了爱人的面前,那盆不起眼的神奇的小花,也凋谢在清晨的微风里………
我自始至终都不欣赏金庸在程灵素死后、胡斐醒来的那一番评价,说程灵素自知得不到胡斐的爱,选择一死,以期在胡斐心中留一个永久的位置。这样的猜测,让药王庙里的这场变故,仿佛变成了程灵素的一场阴谋。聪敏的程灵素,早已知道胡斐的感情所在,袁紫衣也已出家,如果不死,活着的日子不会比袁紫衣出家前更难过。
我也不认为《雪山飞狐》里那个爱上了苗若兰的胡斐和《飞狐外传》里这个情深义重的胡斐是一个人。程灵素死后,胡斐在双亲墓前遇上了一度朝思暮想的圆性,圆性走得不是很坚决,可胡斐竟然没有再挽留她。我想,他或许开始明白,那个让他敬畏、让他怜惜的二妹,其实早已经在自己意识到之前,成为了这个世界上,自己最亲的亲人了!
所以,在下一本书里,写过这么一段:月黑风高,孤灯如豆,胡斐对剑自酌,窗外月华如水,寒意稍浓,不知从何处,飘来当年王铁匠唱过的小调:“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声音暗哑,如泣如诉,事隔这么多年,如今唱歌的又会是谁呢。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胡斐握刀的手许久未动,映射出五彩光环的锋刃上,不知何时,留下两滴四散的水珠……抬头遥看漆黑的天际,灿若流星的一双大眼睛,分明是程灵素在黯然不语,渐渐的似被这人间月色所感,眼中升腾起蒙蒙的雾气,长长的睫毛慢慢合上,而两行清泪——潸然而下。
——这是多年后,一个思念中的男人流下的眼泪
这么多年,我一直想知道海棠为何没有香气,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一切只能成为追忆。
两部古老的医经《灵枢》《素问》,在沉埋了千年的药气萦香之后,一同飞跃出一个灵动的名字:灵素。
程灵素 金庸先生虽吝于把美貌赐于灵素,但他无疑是很钟爱她的。
胡斐初次见到程灵素,印象是容貌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惟一可取之处是其一双眼睛明亮至极,眼珠黑得像漆。女人最大的悲剧便是没有美貌。程灵素不漂亮,所以这就是她致命的悲剧。尽管她聪明、能干、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但在爱情的天平上,砝码却不会向她倾斜。程灵素爱上了胡斐,但胡斐还是忘不了那个古怪、爱耍性子、捉摸不透但美丽的袁紫衣。
也许当那个高大的男子为她一担担挑水浇花时,她的心弦已经不自觉地被拨动。
少女最善钟情,最善怀春。胡斐说把程灵素当作好朋友,因此才让她感觉他的好处,这是胡斐的宅心仁厚,并非要讨姑娘的好。程灵素却想得太多了,你看她提问的方式:“胡大哥,你为什么一直待我这样好?”分明就是要证实,要引胡斐就范。这种少女的小小计谋,往往自以为聪明,其实只是误导自己和他人。
张爱玲说:没有一个女人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这句话在程灵素身上得到完整体现。
程灵素对胡斐倾心,早被王铁匠点破。对自己容貌的不漂亮,程灵素在心中或许是有些自卑的,世上不漂亮的女子在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鲜少有人不自卑。灵素也是个平常的女子。而后她们修炼自己的本领和内心,让自己坚强,将自己的自卑一点点的拔除,或是将其掩在心底,淡然处之。她谈吐不凡,她本领高超,她侠义心肠,她心地善良。这样的女子内心其实是很清高的,或许,她一直希冀有一个她爱的侠义之士,能忽略她的容貌,而看见她内心的好!然而,她爱上的胡斐不是!
这不知是程灵素的悲哀还是胡斐的悲哀?
程灵素曾问胡斐:“幸亏这蓝花好看,倘若不美,你便把它抛了,是不是?”这是聪明的试探,是有悟性的一问。胡斐没有答出来,他顾左右而言他。胡斐是诚实的,他实在没有肯定或否定回答的信心。
这是一个小小的寓言和暗示。程灵素不算美,虽然她和那蓝花一样有着许多可贵和可爱的品质,但胡斐会接受她的情意吗?胡斐的回答已给出了答案。他只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他有着男人的弱点,他宁愿喜欢美貌的女子,即使这女子的才德并不值得称赞。
当胡斐说她是好人时,她一笑之下,犹如春花初绽,枯黄的脸上也显出红晕。这个时候的灵素,也是美丽动人的。
倪匡先生推其为金大侠小说伤情女子之榜首,极有见地。
如果不是胡斐,程灵素仍然会在洞庭湖畔培植她的花草,平静的终了此生。而自从遇见了胡斐,她的身心似乎俱已不由己。她随他出来远离家园,为苗人凤医治眼睛;她助相救过他的恩人马春花,石屋中拒敌愿与他生死与共;湖南至北京路途遥远,长途跋涉,她一路相伴。
她是欢喜的,她心里愿意伴他走天涯。而他却说希望和她结拜为兄妹。她的脸刹那间由红变成苍白,翻身下马,言行癫狂。这是程灵素唯一的一次失态,一直以来,她隐忍冷静而沉着。那个时候她的心是怎样的苦呵!悲愤?酸痛?苦涩?难以名状?是不是还有真心被负的屈辱?他把她的真心丢在了风里。即便这样,她还是愿意伴着他,或许在他身边也是欢喜的。
他的北行原因之一是希望见到另外一个姑娘,程灵素心若明镜。
进城门时,胡斐隐隐约约间似乎看见她有一滴泪珠落在地上的尘土之中 程灵素, 也许这段路程是程灵素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许在城门口她希望这段路程一直没有终结,能永远走下去,也许她早已料到了结局,也许在此之前她的心里一直藏着美好的梦想。
在京城里,她冒险相助他救马春花及其两个孩子,闯龙潭虎穴;她助他大闹天下掌门人大会,他方能安然脱险;城郊破庙,她为他吮毒而香消魂断。
数月时光,短短不足百日。
每当看到程灵素为胡斐吮毒身亡那一段,总是不禁为之黯然泪下。
她只有以死来成全自已未完成的情爱,甘愿拿自己生命换他生命,死前还要替他安排一个活下去的大好理由,好让他不必内疚。他在事后追悔,要对她好,可是她已经不在了,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她在他身边分担他的忧愁,排解他的难题了,不管他用任何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他都已经再也找不到她了........
七心海棠的主人死了,安静地死在了爱人的身旁,那盆不起眼的神奇的小花,也凋谢在清晨的微风里………
程灵素,金庸小说《飞狐外传》之女主角。为医学名宿“毒手药王”无嗔大师之关门弟子,名字由《灵枢》、《素问》两本医学经典而来。程灵素继承了毒手药王的遗作《药王神篇》,成功培育至毒七心海棠。她机智聪敏,料事如神。可惜她身段瘦小如幼女,面有菜色,只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她答应医治苗人凤的眼伤。后来钟情于胡斐,但却发觉胡斐只一心向着袁紫衣,与她以兄妹相称。在福康安的掌门人大会上,用精妙的施毒法门下毒。后为救胡斐,牺牲自己替他啜毒而中毒而死。临死前仍设计用七心海棠蜡烛害死师门败类石万嗔等人。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十四部中我最爱的当数《飞狐外传》。只因程灵素。她真正担得起善良宽容冰雪聪明蕙质兰心。唯有她,有着一颗素心。海棠七心成灰烬,君心偏欲傍紫衣。一片幽情冷处浓。
「蜜酿書灵素」的深意在此。这就是为何我爱这个名字。
程灵素不加多想,脑海中念头一转,早已打定了主意,取出一颗白色药丸,放在胡斐口中,颤声道:“快吞下!”胡斐依言咽落,心神甫定,想起适才的惊险,犹是心有余怖,说
道:“好险,好险!”见那《药王神篇》掉在地下,一阵秋风过去,吹得书页不住翻转,说道:“可惜没杀了这三个恶贼!幸好他们也没将你的书抢去。二妹,倘若你手上沾了这三种
毒药,那可怎么办?”程灵素柔肠寸断,真想放声痛哭,可是却哭不出来。
胡斐见她脸色苍白,柔声道:“二妹,你累啦,快歇一歇吧!”程灵素听到他温柔体帖的说话,更是说不出的伤心,哽咽道:“我……我……”胡斐忽觉右手手背上略感麻痒,正
要伸左手去搔,程灵素一把抓住了他左手手腕,颤声道:“别动!”胡斐觉得她手掌冰凉,奇道:“怎么?”突然间眼前一黑,咕咚一声,仰天摔倒。胡斐这一交倒在地下,再也动弹
不得,可是神智却极为清明,只觉右手手背上一阵麻,一阵痒,越来越是厉害,惊问:“我也中了那三大剧毒么?”
程灵素泪水如珍珠断线般顺着面颊流下,扑簌簌的滴在胡斐衣上,缓缓点了点头。胡斐见此情景,不禁凉了半截,暗想:“她这般难过,我身上所中剧毒,定是无法救治了。”刹
时之间,心头涌上了许多往事:商家堡中和赵半山结拜、佛山北帝庙中的惨剧、潇湘道上结识袁紫衣、洞庭湖畔相遇程灵素,以及掌门人大会、红花会群雄、石万嗔……这一切都是过去了,过去了……他只觉全身渐渐僵硬,手指和脚趾寒冷彻骨,说道:“二妹,生死有命,你也不必难过。只可惜你一个人孤苦伶仃,做大哥的再也不能照料你了。那金面佛苗人凤虽
是我的杀父之仇,但他慷慨豪迈,实是个铁铮铮的好汉子。我……我死之后,你去投奔他吧,要不然……”说到这里,舌头大了起来,言语模糊不清,终于再也说不出来了。
程灵素跪在他身旁,低声道:“大哥,你别害怕,你虽中三种剧毒,但我有解救之法。你不会动弹,不会说话,那是服了那颗麻药药丸的缘故。”胡斐听了大喜,眼睛登时发亮。
程灵素取出一枚金针,刺破他右手手背上的血管,将口就上,用力吮吸。胡斐大吃一惊,心想:“毒血吸入你口,不是连你也沾上了剧毒么?”可是四肢寒气逐步上移,全身再也不听
使唤,哪里挣扎得了。
程灵素吸一口毒血,便吐在地下,若是寻常毒药,她可以用手指按捺,从空心金针中吸出毒质,便如替苗人凤治眼一般,但碧蚕毒蛊、鹤顶红、孔雀胆三大剧毒入体,又岂是此法
所能奏效?她直吸了四十多口,眼见吸出来的血液已全呈鲜红之色,这才放心,吁了一口长气,柔声道:“大哥,你和我都很可怜。你心中喜欢袁姑娘,那知道她却出家做了尼姑……
我……我心中……”
她慢慢站起身来,柔情无限的瞧着胡斐,从药囊中取出两种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黄色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
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
胡斐只想张口大叫:“我不要你这样,不要你这样!”但除了眼光中流露出反对的神色之外,实在无法表示。程灵素打开包裹,取出圆性送给她的那只玉凤,凄然瞧了一会,用一
块手帕包了,放在胡斐怀里。再取出一枝蜡烛,插在神像前的烛台之上,一转念间,从包中另取一枝较细的蜡烛,拗去半截,晃火摺点燃了,放在后院天井中,让蜡烛烧了一会,再取
回来放在烛台之旁,另行取一枝新烛插上烛台。
胡斐瞧着她这般细心布置,不知是何用意,只听她道:“大哥,有一件事我本来不想跟你说,以免惹起你伤心。现下咱们要分手了,不得不说。在掌门人大会之中,我那狠毒的师
叔和田归农相遇之时,你可瞧出蹊跷来么?他二人是早就相识的。田归农用来毒瞎苗大侠眼睛的断肠草,定是石万嗔给的。你爹爹妈妈所以中毒,那毒药多半也是石万嗔配制的。”胡
斐心中一凛,只想大叫一声:“不错!”程灵素道:“你爹爹妈妈去世之时,我尚未出生,我那几个师兄师姊,也还年纪尚小,未曾投师学艺。那时候当世擅于用毒之人,只有先师和
石万嗔二人。苗大侠疑心毒药是我师父给的,因之和他失和动手,我师父既然说不是,当然不是了。我虽疑心这个师叔,可是并无佐证,本来想慢慢查明白了,如果是他,再设法替你
报仇。今日事已如此,不管怎样,总之是要杀了他……”说到这里,体内毒性发作,身子摇晃了几下,摔在胡斐身边。
胡斐见她慢慢合上眼睛,口角边流出一条血丝,真如是万把钢锥在心中钻刺一般,张口大叫:“二妹,二妹!”可是便如深夜梦魇,不论如何大呼大号,总是喊不出半点声息,心
里虽然明白,却是一根小指头儿也转动不得。便是这样,胡斐并肩和程灵素的尸身躺在地下,从上午挨到下午,又从下午挨到黄昏。要知那碧蚕毒蛊、鹤顶红、孔雀胆三大剧毒的毒
性何等厉害,虽然程灵素替他吸出了毒血,但毒药已侵入过身体,全身肌肉僵硬,非等一日一夜,不能动弹。这几个时辰中他心中之苦,真非常人所能想象。眼见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他身子兀自不能转动,只知程灵素躺在自己身旁,可是想转头瞧她一眼,却是不能。
胡斐身旁躺着三具尸首,一个是他义结金兰的小妹子程灵素,两个是他义妹的对头、背叛师门的师兄师姊。破庙中一枝黯淡的蜡烛,随风摇曳,忽明忽暗,他身上说不出的寒冷,心中说不出的凄凉。
终于蜡烛点到了尽头,忽地一亮,火焰吐红,一声轻响,破庙中漆黑一团。
胡斐心想:“我二妹便如这蜡烛一样,点到了尽头,再也不能发出光亮了。她一切全算到了,料得石万嗔他们一定还要再来,料到他小心谨慎不敢点新蜡烛,便将那枚混有七心海棠花粉的蜡烛先行拗去半截,诱他上钩。她早已死了,在死后还是杀了两个仇人。她一生没害过一个人的性命,她虽是毒手药王的弟子,生平却从未杀过人。她是在自己死了之后,再来清理师父的门户,再来杀死这两个狼心狗肺的师兄师姊。
“她没跟我说自己的身世,我不知她父亲母亲是怎样的人,不知她为什么要跟无嗔大师学了这一身可惊可怖的本事。
我常向她说我自己的事,她总是关切的听着。我多想听她说说她自己的事,可是从今以后,那是再也听不到了。
“二妹总是处处想到我,处处为我打算。我有什么好,值得她对我这样?值得她用自己的性命,来换我的性命?其实,她根本不必这样,只须割了我的手臂,用他师父的丹药,让我在这世界上再活九年。九年的时光,那是足够足够了!我们一起快快乐乐的度过九年,就算她要陪着我死,那时候再死不好么?”
忽然想起:“我说‘快快乐乐’,这九年之中,我是不是真的会快快乐乐?二妹知道我一直喜欢袁姑娘,虽然发觉她是个尼姑,但思念之情,并不稍减。那么她今日宁可一死,是不是为此呢?”
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心中思潮起伏,想起了许许多多事情。程灵素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当时漫不在意,此刻追忆起来,其中所含的柔情蜜意,才清清楚楚的显现出来。
“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
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
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
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王铁匠那首情歌,似乎又在耳边缠绕,“我要待她好,可是……可是……她已经死了。她活着的时候,我没待她好,我天天十七八遍挂在心上的,是另一个姑娘。”
天渐渐亮了,阳光从窗中射进来照在身上,胡斐却只感到寒冷,寒冷……
终于,他觉到身上的肌肉柔软起来,手臂可以微微抬一下了,大腿可以动一下了。他双手撑地,慢慢站起身来,深情无限地望着程灵素。突然之间,胸中热血沸腾。“我活在这世上有什么意思?二妹对我这么多情,我却是如此薄幸的待她!我不如跟她一齐死了!”
但一瞥眼看到慕容景岳和薛鹊的尸身,立时想起:“爹娘的大仇还未报,害死二妹的石万嗔还活在世上。我这么轻生一死,什么都撒手不管,岂是大丈夫的行径?”
却原来,程灵素在临死之时,这件事也料到了。她将七心海棠蜡烛换了一枝细身的,毒药份量较轻的,她不要石万嗔当场便死,要胡斐慢慢的去找他报仇。石万嗔眼睛瞎了,胡斐便永远不会再吃他的亏。她临死时对胡斐说道,害死他父母的毒药,多半是石万嗔配制的。那或许是事实,或许只是猜测,但这足够叫他记着父母之仇,使他不致于一时冲动,自杀殉情。
她什么都料到了,只是,她有一件事没料到。胡斐还是没遵照她的约法三章,在她危急之际,仍是出手和敌人动武,终致身中剧毒。
又或许,这也是在她意料之中。她知道胡斐并没爱她,更没有像自己爱他一般深切的爱着自己,不如就是这样了结。用情郎身上的毒血,毒死了自己,救了情郎的性命。
很凄凉,很伤心,可是干净利落,一了百了,那正不愧为“毒手药王”的弟子,不愧为天下第一毒物“七心海棠”的主人。
少女的心事本来是极难捉摸的,像程灵素那样的少女,更加永远没人能猜得透到底她心中在想些什么。
突然之间,胡斐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前天晚上在陶然亭畔,陈总舵主祭奠那个墓中姑娘时竟哭得那么伤心?”原来,当你想到最亲爱的人永远不能再见面时,不由得你不哭,不由得你不哭得这么伤心。
他将程灵素和马春花的尸身搬到破庙后院。心想:“两人尸身上都沾着剧毒,须得小心,别沾上了。我还没报仇,可死不得!”生起柴火,分别将两人火化了。他心中空空洞洞,似乎自己的身子,也随着火焰成烟成灰,随手在地下掘了个大坑,把慕容景岳和薛鹊夫妇葬了。
眼见日光西斜,程灵素和马春花尸骨成灰,于是在庙中找了两个小小瓦坛,将两人的骨灰收入坛内,心想:“我去将二妹的骨灰葬在我爹娘坟旁,她虽不是我亲妹子,但她如此待我,岂不比亲骨肉还亲么?马姑娘的骨灰,要带去湖北广水,葬在徐大哥的墓旁。”
回到厢房,但见程灵素的衣服包裹兀自放在桌上,凝目瞧了良久,忍不住又掉下泪来。
隔了半晌,这才伸手收拾,见到包中有几件易容改装的用具,胶水假须,一概具备,心想:“我若坦然以本来面目示人,走不上一天,便会遇上福康安派出来追捕的鹰爪,虽然不怕,但一路斗将过去,如何了局?”于是脸上搽了易容药水,粘上三绺长须,将两只骨灰坛包入包裹,扬长出庙。
![]() |
金庸的作品中,《飞狐外传》算不得出色,但是在这部不长的小说中,金庸却塑造了一个与他笔下其他人物迥异的形象——程灵素,让这本小说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相当重的分量。
说程灵素不同于他人,最主要的一点是相貌。金庸笔下角色稍微重要一些的女子,无论正邪,不是清丽脱俗,就是娇媚如花;碰上年长些的,年轻时候也一定是名动江湖的大美人。好不容易出来一两个难看的,比如梅芳姑、殷离等,那也是因为种种曲折毁去了原本如花的容貌。
金庸笔下的程灵素一出场,却是一个形容憔悴的穷村贫女形象:… …。 见她除了一双眼睛外,容貌却是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似乎终年吃不饱饭似的,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显是穷村贫女,自幼便少了滋养。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岁,身形却如是个十四五岁的幼女。
除了一双眼如点漆、精光四射的眼睛让胡斐一怔之外,胡斐对她的印象甚是平淡,就连这一怔,他也很快放在了脑后。
可是这样一个相貌稀松平常的女子,却是金庸所有作品中真正担得起“冰雪聪明”四个字的人。从她第九章出场到第二十章死去,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是料事如神,从容应对:赠花救人,化解师兄师姐怨仇、救胡斐脱险、解救马春花、破掌门大会……赴死之前布的连环局,更是将她的聪明过人之处体现到了极点:一救胡斐;二清除慕容薛鹊,清理门户;三毒瞎石万嗔并告诉胡斐石万嗔可能才是害死胡一刀的真正凶手,以防胡斐感念她的情意自绝,并为他日后为父报仇扫清障碍。
相比之下,金庸笔下黄蓉之类的聪明女子,只能算得是小聪明。
所以尽管她出场的时候全书已经快过半了,可是,她出场之后,热血仗义的胡斐、飞扬洒脱的袁紫衣、顶天立地的苗人凤,都相形失色。
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身为无嗔大师的关门弟子,有着天底下最厉害的下毒解毒功夫,却处处以德化怨,有着菩萨一般的善良心肠。她宽恕作恶的师兄师姐,救治作乱的小铁,替弱者王铁匠出气,援手替姬晓峰疗伤…… 身为毒手药王的弟子,她却从来没乱下一次药,生前也不曾杀死一个人。直至生命方休,她才出手布局,假手于一段蜡烛,在她死后替师父清理了门户——即便是这时,她也了那三个蛇蝎一般的人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他们不那么夺书心切、乘夜赶来,他们是不用点上那致命的七心海棠蜡烛的。
不仅如此,程灵素的宽容坦荡,也同样叫人难忘。
有两个细节很典型。
一是当程灵素讲起八岁时被姊姊骂丑八怪扔镜子的事情时,见胡斐脸有异色,猜中了他的心思,直截了当地说:“你怕我毒死姊姊吗?那时我还只八岁呢。嗯,第二天,家中的镜子通统不见啦。”
此时的程灵素和胡斐,已经经过了许多患难,胡斐已经说过当她是好朋友。若换一般女子,见到“好朋友”这样揣测自己年仅八岁时的举止,心中自然不快,可是程灵素并不曾有丝毫的怪罪和不快,更是坦然说出了胡斐的心思。
二是在为苗人凤治眼睛时。程灵素与苗人凤素不相识,只知他是胡斐要救的人,于是风尘仆仆离开药王庄,为苗人凤治病。但在她准备扎针,叫他“放松全身穴道”时,胡斐却是心中一动,生怕程灵素暗藏阴谋欲借机加害苗人凤。
聪明的程灵素又看出了胡斐的心思,她不仅没有怪他这样猜忌自己,反而问胡斐:你说我是好人呢,还是坏人? 在胡斐答她是好人时,她抱以一笑,再不提此事。
这一份磊落宽容的气度,在我看来,是胡斐所不及的。如果说苗人凤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那么,从替苗人凤治眼睛这样事情上,我觉得只有程灵素的磊落才可与之匹敌,就像俗语中的“英雄识英雄”一样,她问也不问就相信他会信任自己,问也不问就知道他忍受得住七心海棠叶带来的剧痛。整件事情当中,胡斐反而成了一个第三者。
可是,可再聪明之人,遇到了爱字,也会身不由己。聪明如程灵素,同样过不了一个“情”关。或许,比起“离于爱”的人生来说,即使忧怖一生,也是难以抗拒的。
程灵素生活在下毒高手当中,日日过着提防算计的生活。所以,胡斐行事的坦荡不羁,胡斐待人的善良厚道,深深吸引了程灵素)——程灵素本来就是识人高手,见她如何和苗人凤“英雄识英雄”便知——所以她会送他蓝花、做好饭等他回来,然后陪他去给苗人凤医治眼睛。只是程灵素第一缺乏美貌第二太过聪明,连犯两条一般男性择偶的天条,所以没有好收梢是肯定的了。我这样说,并不存损贬男读者之意。《飞狐外传》之中,我也曾试图站在男性的立场,揣测为什么胡斐没有爱上程灵素。结论就是上面提到的:缺乏美貌、太过聪明。
第一点不言自明,可是,为什么聪明反而也是致命伤呢?胡斐虽有一身好武艺,论心思缜密却远不及程灵素,程灵素对他的心思,可谓洞之若烛,一丝一毫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加之她个性坦白,所问之话,让胡斐很是“窘迫意外”了几回。留下蓝花之事,走神想起袁紫衣等等……。自己的小心思被别人看了个通透明白,坦荡如胡斐尚且“大窘”,何况常人?!所以胡斐曾有一段:他(胡斐)心中又想:“这位灵姑娘聪明才智,胜我十倍,武功也自不弱,但整日和毒物为伍,总是……”他自己也不知“总是……”甚么,心底只隐隐的觉得不妥。
这个不妥,其实就是对程灵素一切都了然的隐隐畏惧。
聪明如程灵素,自然对此不会毫无觉察。所以,细心的读者一定不难发现,情节越往后,程灵素冲口而出的话越少、含蓄深沉的话越多,原因何在?她也知道,自己的镜子般的清晰透彻给了胡斐无形的压力。
可是,爱情似乎总是这样,当一个痴心的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被爱的人似乎也总是心仪着另一个似乎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无论程灵素如何尽力而为,袁紫衣的影子何曾在他们中间消失片刻?但是,程灵素却一直不肯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所以,她曾自己提出来要离去、胡斐丝毫不曾挽留时,她还是留了下来。(如果她走了,这不又是一个郭襄的故事吗?)直到胡斐提出结拜为兄妹时,一向深藏不露、从容淡定的她,却是再也控制不住,“言语行动之中,突然间微带狂态”。——金庸于此只是淡淡一笔带过,便将无限的想象空间留给了看书的我们,真真叫人心碎。
自后,在往京城去的路上,程灵素睡得越来越少,人越来越憔悴。北京终于到了,胡斐和程灵素并骑进了都门。进城门时胡斐向程灵素望了一眼,隐隐约约间似乎看到一滴泪珠落在地上的尘土之中。胡斐心头也是一震:“这次到北京来,可来对了吗?”
他对于这个二妹执著痴情的前景,有了不详的预感。
爱是个多么变幻莫测的东西,有人要长相厮守,有人只求曾经拥有,程灵素呢,大概是但求不负我心吧。
而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到极深处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整天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人心头爱着另外一个人,这种“生离”的滋味,怕是比“死别”更加折磨人吧?!
所以在最后,这个忧郁沧桑的程灵素,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死亡,真正演绎了一曲用生命去爱一个人的情歌。
七心海棠的主人死在了爱人的面前,那盆不起眼的神奇的小花,也凋谢在清晨的微风里………
我自始至终都不欣赏金庸在程灵素死后、胡斐醒来的那一番评价,说程灵素自知得不到胡斐的爱,选择一死,以期在胡斐心中留一个永久的位置。这样的猜测,让药王庙里的这场变故,仿佛变成了程灵素的一场阴谋。聪敏的程灵素,早已知道胡斐的感情所在,袁紫衣也已出家,如果不死,活着的日子不会比袁紫衣出家前更难过。
我也不认为《雪山飞狐》里那个爱上了苗若兰的胡斐和《飞狐外传》里这个情深义重的胡斐是一个人。程灵素死后,胡斐在双亲墓前遇上了一度朝思暮想的圆性,圆性走得不是很坚决,可胡斐竟然没有再挽留她。我想,他或许开始明白,那个让他敬畏、让他怜惜的二妹,其实早已经在自己意识到之前,成为了这个世界上,自己最亲的亲人了!
所以,在下一本书里,写过这么一段:月黑风高,孤灯如豆,胡斐对剑自酌,窗外月华如水,寒意稍浓,不知从何处,飘来当年王铁匠唱过的小调:“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声音暗哑,如泣如诉,事隔这么多年,如今唱歌的又会是谁呢。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胡斐握刀的手许久未动,映射出五彩光环的锋刃上,不知何时,留下两滴四散的水珠……抬头遥看漆黑的天际,灿若流星的一双大眼睛,分明是程灵素在黯然不语,渐渐的似被这人间月色所感,眼中升腾起蒙蒙的雾气,长长的睫毛慢慢合上,而两行清泪——潸然而下。
——这是多年后,一个思念中的男人流下的眼泪
这么多年,我一直想知道海棠为何没有香气,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一切只能成为追忆。
两部古老的医经《灵枢》《素问》,在沉埋了千年的药气萦香之后,一同飞跃出一个灵动的名字:灵素。
程灵素 金庸先生虽吝于把美貌赐于灵素,但他无疑是很钟爱她的。
胡斐初次见到程灵素,印象是容貌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惟一可取之处是其一双眼睛明亮至极,眼珠黑得像漆。女人最大的悲剧便是没有美貌。程灵素不漂亮,所以这就是她致命的悲剧。尽管她聪明、能干、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但在爱情的天平上,砝码却不会向她倾斜。程灵素爱上了胡斐,但胡斐还是忘不了那个古怪、爱耍性子、捉摸不透但美丽的袁紫衣。
也许当那个高大的男子为她一担担挑水浇花时,她的心弦已经不自觉地被拨动。
少女最善钟情,最善怀春。胡斐说把程灵素当作好朋友,因此才让她感觉他的好处,这是胡斐的宅心仁厚,并非要讨姑娘的好。程灵素却想得太多了,你看她提问的方式:“胡大哥,你为什么一直待我这样好?”分明就是要证实,要引胡斐就范。这种少女的小小计谋,往往自以为聪明,其实只是误导自己和他人。
张爱玲说:没有一个女人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这句话在程灵素身上得到完整体现。
程灵素对胡斐倾心,早被王铁匠点破。对自己容貌的不漂亮,程灵素在心中或许是有些自卑的,世上不漂亮的女子在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鲜少有人不自卑。灵素也是个平常的女子。而后她们修炼自己的本领和内心,让自己坚强,将自己的自卑一点点的拔除,或是将其掩在心底,淡然处之。她谈吐不凡,她本领高超,她侠义心肠,她心地善良。这样的女子内心其实是很清高的,或许,她一直希冀有一个她爱的侠义之士,能忽略她的容貌,而看见她内心的好!然而,她爱上的胡斐不是!
这不知是程灵素的悲哀还是胡斐的悲哀?
程灵素曾问胡斐:“幸亏这蓝花好看,倘若不美,你便把它抛了,是不是?”这是聪明的试探,是有悟性的一问。胡斐没有答出来,他顾左右而言他。胡斐是诚实的,他实在没有肯定或否定回答的信心。
这是一个小小的寓言和暗示。程灵素不算美,虽然她和那蓝花一样有着许多可贵和可爱的品质,但胡斐会接受她的情意吗?胡斐的回答已给出了答案。他只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他有着男人的弱点,他宁愿喜欢美貌的女子,即使这女子的才德并不值得称赞。
当胡斐说她是好人时,她一笑之下,犹如春花初绽,枯黄的脸上也显出红晕。这个时候的灵素,也是美丽动人的。
倪匡先生推其为金大侠小说伤情女子之榜首,极有见地。
如果不是胡斐,程灵素仍然会在洞庭湖畔培植她的花草,平静的终了此生。而自从遇见了胡斐,她的身心似乎俱已不由己。她随他出来远离家园,为苗人凤医治眼睛;她助相救过他的恩人马春花,石屋中拒敌愿与他生死与共;湖南至北京路途遥远,长途跋涉,她一路相伴。
她是欢喜的,她心里愿意伴他走天涯。而他却说希望和她结拜为兄妹。她的脸刹那间由红变成苍白,翻身下马,言行癫狂。这是程灵素唯一的一次失态,一直以来,她隐忍冷静而沉着。那个时候她的心是怎样的苦呵!悲愤?酸痛?苦涩?难以名状?是不是还有真心被负的屈辱?他把她的真心丢在了风里。即便这样,她还是愿意伴着他,或许在他身边也是欢喜的。
他的北行原因之一是希望见到另外一个姑娘,程灵素心若明镜。
进城门时,胡斐隐隐约约间似乎看见她有一滴泪珠落在地上的尘土之中 程灵素, 也许这段路程是程灵素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许在城门口她希望这段路程一直没有终结,能永远走下去,也许她早已料到了结局,也许在此之前她的心里一直藏着美好的梦想。
在京城里,她冒险相助他救马春花及其两个孩子,闯龙潭虎穴;她助他大闹天下掌门人大会,他方能安然脱险;城郊破庙,她为他吮毒而香消魂断。
数月时光,短短不足百日。
每当看到程灵素为胡斐吮毒身亡那一段,总是不禁为之黯然泪下。
她只有以死来成全自已未完成的情爱,甘愿拿自己生命换他生命,死前还要替他安排一个活下去的大好理由,好让他不必内疚。他在事后追悔,要对她好,可是她已经不在了,从此再也没有一个她在他身边分担他的忧愁,排解他的难题了,不管他用任何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他都已经再也找不到她了........
七心海棠的主人死了,安静地死在了爱人的身旁,那盆不起眼的神奇的小花,也凋谢在清晨的微风里………
程灵素,金庸小说《飞狐外传》之女主角。为医学名宿“毒手药王”无嗔大师之关门弟子,名字由《灵枢》、《素问》两本医学经典而来。程灵素继承了毒手药王的遗作《药王神篇》,成功培育至毒七心海棠。她机智聪敏,料事如神。可惜她身段瘦小如幼女,面有菜色,只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她答应医治苗人凤的眼伤。后来钟情于胡斐,但却发觉胡斐只一心向着袁紫衣,与她以兄妹相称。在福康安的掌门人大会上,用精妙的施毒法门下毒。后为救胡斐,牺牲自己替他啜毒而中毒而死。临死前仍设计用七心海棠蜡烛害死师门败类石万嗔等人。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十四部中我最爱的当数《飞狐外传》。只因程灵素。她真正担得起善良宽容冰雪聪明蕙质兰心。唯有她,有着一颗素心。海棠七心成灰烬,君心偏欲傍紫衣。一片幽情冷处浓。
「蜜酿書灵素」的深意在此。这就是为何我爱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