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呀学语2
女儿现在已经快22个月大了。除了会说一些两个字、三个字的词语之外,她开始会说一些简单短句子。之前好几个月,她嘴里会发出很多音节的长句子,但是都是大人听不懂的火星文。现在,她长篇火星文说的少了,三个字到五个字的大人能听懂的短句多了。
有一段时间,宝宝常常把亲人称呼连起来一叫就是一大串:爸爸,妈妈,外婆,外公,阿姨,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就像唱儿歌一样。好多次,我下班回到家,宝宝跑过来把拖鞋递给我,叫道“妈妈!”。我乐呵呵地刚应道“哎!”。小家伙就自说自话向下继续叫“爸爸,外婆,外公,阿姨……”。现在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不过比以前好一点了,至少她知道叫谁就看着谁或者用手指着谁。而且叫“外公”的发音比以前要准一些了,从“阿克”进化到了“阿格”,不知道何时能发出“外公”的标准发音。
现在宝宝说的词语通常都彼此有联系。比如,学会“阳伞”这个词后,她看到我拿伞,就会指着伞说“阳伞,落雨。”。我给她穿戴的时候,她会按照正在进行的内容说“裤子,穿。”,“袜子,穿”,“鞋子,穿”。想看电视的时候,就把遥控器拿给大人,说“电视,开。”。有意思的是,家里好几个电视遥控器,她总是拿最常用的那个,从不会拿错,而且没有大人教过她应该拿哪一个。
现在宝宝会讲一些简单的短句。比如,看到我拿出笔记本电脑,就激动地冲过来,说“电脑,开啦!”。要大人抱的时候,以前总是抱着大人的腿仰视并且嘴里发出“嗯嗯嗯”的声音,现在她会说“妈妈,抱”,“外婆,抱”。原来只会用手势表示“再见”,现在她会一边摇手一边说“拜拜”。
宝宝已经认识并叫出很多物品的名称了:手机、电脑、屁屁膏、小熊(公仔)、巧虎(公仔)、杯子、奶瓶、饼干、黄瓜、西瓜、毛豆、碗、海宝(冰箱贴),狗狗(冰箱贴),狗,猫,鸭子,喜羊羊,镜子,各种瓶瓶罐罐的家化用品(她全都叫“香香”)、被子、肉,菜、面,朵望(一种乳钙胶囊),等等。而且她能准确讲出,这是“爸爸手机”,“妈妈手机”,“妈妈手表”,“妈妈杯子”,“爸爸裤子”,“妈妈鞋子”,从不会弄错。
她能准确指出以下身体部位:鼻子、眼睛、嘴巴、头发、眉毛,耳朵、牙齿、下巴、脖子、手、脚、屁股。除了指自己身体,还会按大人要求在公仔身上指。
我们常常教她一些小动物的叫声,做问答游戏。她熟练掌握了以下内容。“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小狗怎么叫?”“汪汪汪!”;“鸭子怎么叫?”“嘎嘎嘎!”;“小鸡怎么叫?”“叽叽叽!”。最近几天,教她小羊叫咩咩咩,小牛叫哞哞哞。教好之后,过了几分钟问她:“小羊怎么叫?”“羊羊羊!”;“小牛怎么叫?”“牛牛牛!”,真是太有才了!
宝宝看到某些东西,总是会说一些对应话,像是条件反射一样。比如,看到大人在用毛巾、抹布,她会说“绞绞干!”。奶喝完了,她会指着奶瓶盖子说“盖好!”。大人做家务时,她都会凑过去说“看看!看看!”。看到收音机,就会说“开!开!开!”。
说起“开”这个字,宝宝确实用的很多。电视要开,电脑要开,电灯要开,手机要开,收音机要开,爽身粉要开,饼干要开,杯子盖要开,玩具电子琴要开,玩具电话要开,门要开……
宝宝现在也会说一些动词。除了最常用的“开”,“抱”,“穿”,“拿”,“看看”,“外外去”,“香香”,“臭”之外,她还会说“脱掉”,“来啦”,“库库”(睡觉),“上来”,“下来”,“跳舞”。
对于宝宝来说,上海话和普通话似乎没有区别,全看大人是怎么教的,或者广播电视里是怎么说的。比如,她叫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等都用上海话,叫爷爷、奶奶、姑姑、姐姐(他们听不懂上海话)就用普通话。比如,数数字,我做仰卧起坐时,她会跟着我用上海话数“一,二,三,四”,一直到十。而广播操音乐响起,或者她自己自言自语时会用普通话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呀呀学语的孩子真是有趣又可爱!辛苦她外婆了,除了照顾吃喝拉撒,还要进行早教。
现在最盼望的事情之一,就是希望她能够早日学会在大小便叫大人。现在她非常抗拒大人给她把屎把尿,看到幼儿座便器就哭着逃开。
有一段时间,宝宝常常把亲人称呼连起来一叫就是一大串:爸爸,妈妈,外婆,外公,阿姨,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就像唱儿歌一样。好多次,我下班回到家,宝宝跑过来把拖鞋递给我,叫道“妈妈!”。我乐呵呵地刚应道“哎!”。小家伙就自说自话向下继续叫“爸爸,外婆,外公,阿姨……”。现在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不过比以前好一点了,至少她知道叫谁就看着谁或者用手指着谁。而且叫“外公”的发音比以前要准一些了,从“阿克”进化到了“阿格”,不知道何时能发出“外公”的标准发音。
现在宝宝说的词语通常都彼此有联系。比如,学会“阳伞”这个词后,她看到我拿伞,就会指着伞说“阳伞,落雨。”。我给她穿戴的时候,她会按照正在进行的内容说“裤子,穿。”,“袜子,穿”,“鞋子,穿”。想看电视的时候,就把遥控器拿给大人,说“电视,开。”。有意思的是,家里好几个电视遥控器,她总是拿最常用的那个,从不会拿错,而且没有大人教过她应该拿哪一个。
现在宝宝会讲一些简单的短句。比如,看到我拿出笔记本电脑,就激动地冲过来,说“电脑,开啦!”。要大人抱的时候,以前总是抱着大人的腿仰视并且嘴里发出“嗯嗯嗯”的声音,现在她会说“妈妈,抱”,“外婆,抱”。原来只会用手势表示“再见”,现在她会一边摇手一边说“拜拜”。
宝宝已经认识并叫出很多物品的名称了:手机、电脑、屁屁膏、小熊(公仔)、巧虎(公仔)、杯子、奶瓶、饼干、黄瓜、西瓜、毛豆、碗、海宝(冰箱贴),狗狗(冰箱贴),狗,猫,鸭子,喜羊羊,镜子,各种瓶瓶罐罐的家化用品(她全都叫“香香”)、被子、肉,菜、面,朵望(一种乳钙胶囊),等等。而且她能准确讲出,这是“爸爸手机”,“妈妈手机”,“妈妈手表”,“妈妈杯子”,“爸爸裤子”,“妈妈鞋子”,从不会弄错。
她能准确指出以下身体部位:鼻子、眼睛、嘴巴、头发、眉毛,耳朵、牙齿、下巴、脖子、手、脚、屁股。除了指自己身体,还会按大人要求在公仔身上指。
我们常常教她一些小动物的叫声,做问答游戏。她熟练掌握了以下内容。“小猫怎么叫?”“喵喵喵!”;“小狗怎么叫?”“汪汪汪!”;“鸭子怎么叫?”“嘎嘎嘎!”;“小鸡怎么叫?”“叽叽叽!”。最近几天,教她小羊叫咩咩咩,小牛叫哞哞哞。教好之后,过了几分钟问她:“小羊怎么叫?”“羊羊羊!”;“小牛怎么叫?”“牛牛牛!”,真是太有才了!
宝宝看到某些东西,总是会说一些对应话,像是条件反射一样。比如,看到大人在用毛巾、抹布,她会说“绞绞干!”。奶喝完了,她会指着奶瓶盖子说“盖好!”。大人做家务时,她都会凑过去说“看看!看看!”。看到收音机,就会说“开!开!开!”。
说起“开”这个字,宝宝确实用的很多。电视要开,电脑要开,电灯要开,手机要开,收音机要开,爽身粉要开,饼干要开,杯子盖要开,玩具电子琴要开,玩具电话要开,门要开……
宝宝现在也会说一些动词。除了最常用的“开”,“抱”,“穿”,“拿”,“看看”,“外外去”,“香香”,“臭”之外,她还会说“脱掉”,“来啦”,“库库”(睡觉),“上来”,“下来”,“跳舞”。
对于宝宝来说,上海话和普通话似乎没有区别,全看大人是怎么教的,或者广播电视里是怎么说的。比如,她叫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等都用上海话,叫爷爷、奶奶、姑姑、姐姐(他们听不懂上海话)就用普通话。比如,数数字,我做仰卧起坐时,她会跟着我用上海话数“一,二,三,四”,一直到十。而广播操音乐响起,或者她自己自言自语时会用普通话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呀呀学语的孩子真是有趣又可爱!辛苦她外婆了,除了照顾吃喝拉撒,还要进行早教。
现在最盼望的事情之一,就是希望她能够早日学会在大小便叫大人。现在她非常抗拒大人给她把屎把尿,看到幼儿座便器就哭着逃开。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