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禅
![]() |
很有意思的是,今天在阿惠的朋友那里看到了“和光同尘”的词,记忆的盒子就这样被打开了。翻开去年的日记:
·和光同尘· (2007-05-08 05:16:12)
《道德经》有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做到很难。是大智慧。最近恶补小知识,有点当年看《十万个为什么》的激情。
这两天的明白小知识:
1 兔子是可以洗的。
2 兔子有牙28颗。大门牙上两对下一对。
3 黑米不是紫米。黑米是粳米,又称“药糯”,黑米营养丰富,堪称米中一绝。它含有18种氨基酸及硒、铁、锌、钙、锰、钼等元素和维生素b1、b2、b6,有益胃肠消化,增强造血功能,可使血红蛋白升高。紫米是稻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有补血、健脾、理中及治疗神经衰弱等多种作用。
4 “二百五”有两个典故呢。一个出于战国,和齐王与苏秦有关;另一个说法源于推牌九,香港人说“二五仔”。
5 Super Dollfie 简称SD,是日本volks公司制造生产的1/3球型关节可动人偶,是由圆句昭浩大师开发塑造的。不懂的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过咱们国内没有卖的,专门代购的店家也没有。
以前的思维,真的是非常的跳跃,有时候回过头去看看过去的文字,竟然也会觉得惊讶,怎么会有这么多好玩的事儿可以写呢。再看看今日的笔记,苍白,乏味,充满着强调与口号,满眼都是大字报。我们随着时间漂流,是前进,也是冲刷。很多无型的东西在无形地退化,对新事物的敏感,对生活的激情,对自我意志的坚持,以及那些总是不合时宜却弥足珍贵的尖锐。感官,正在被钝化和抽空。在现实的世界里,无法抽离,悲哀的被同化着。而这“悲哀”二字,却也仅仅担着旧日的期许。应该这样走下去吗?我困顿起来,忘记了过去的自己,看不见未来的自己,迷失于此时此刻胡思乱想的自己。
是不以为然,还是不以为意。一时无法分辨。坐下来,开始静静思考。
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思维的日渐丰满,为何看上去却越发平庸。昔日,或者是为了念想,今日,看着念想由高远变成世俗,为何还在微笑。不经自嘲,周星星,你一直以为自己很懂得,一直以为懂得了就能慈悲,原来,你还在小小的圈子里困顿不已。看不见美丽,不想看见美丽,把不美丽的事物看得如此的美丽,自鸣得意却又妄自菲薄,自我膨胀却又自我排斥。一盏老茶的时间,就能把你的庸俗看得如此通透。一天三次抱怨生活,一天三次抱怨穷困,一天三次抱怨睡不够,一天三次抱怨自己有太多的抱怨。
很少有人,能够去坚持。大多数的人,都在背叛。你跑回去,问问当初的自己,自己是否顺着当年计划的轨道走到了现在。即便物是,究竟人非。所谓的“人”,小至衣着发型,大至思维与理想。人生的道路拐了弯,不是客观,而是主观。我们都会问,改变,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你的那些写在小条子上小本子上的小心愿,是一一实现了,还是一一沉沦了。你不能控制脸上的皱纹,你亦不能控制心中的皱纹。
你以为,你的年龄可以掩饰出你的那颗老心?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重的境界,刚刚才勉强修炼了一重,并且,由于不适不能理解和消化,反而因为失去了锐气而开始困扰。
矛盾着的人,就像独自一人生活在无法平衡的跷跷板上。理想与现实,改变和不能接受的改变,问号还是破折号。我跑到了左边,也是重重落下,跑到了右边,也是重重落下,两厢平衡,是最高的层次,却无法看破其与中庸的区别。中庸,不是难事。然而,如果你学会将自己中庸化,并且看懂了,理解了,感动了,平和了,才是难事。真正“和其光,同其尘”就更加是禅的境界。
哲理是一样的,由于个体不一样,套路自然也就不一样。
于我,也许最好的套路,便是相信。
不如索性相信,这是岁月的礼物。那么所有的变化,都会被装裱成恰如其分顺其自然的进化,不是刻意而为的别扭。感慨,让我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感恩,却带来了更加宽和的心。
我在努力的过着一个坎。也许并非人人都会遇到这个坎,可是,于我相当重要。这篇胡写乱画,自然不是乞求理解。槛内人的槛外话。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