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奶奶
祖籍台山的奶奶做得一手好菜。春节里的萝卜糕、端午节的咸肉粽、过冬时的咸汤丸,这三样是奶奶的拿手作品,这些咸鲜滋味也成为我童年回忆的一部分镌刻在我生命里。后来离开奶奶独自生活的那几年,每逢这些节日,心里首先浮现的便是奶奶所做的这几样食物的味道,虽不是什么珍馐百味,也并非真的比别家美味百倍,只是那份扑鼻的熟悉香气、那份入口后的舒适味道、入肚后的窝心温暖,无旁人能敌。
凌晨三点,还无法入睡,感觉饿了。于是独自在厨房把冰箱里冷着的速冻饺子煮熟。看着在沸腾水中浮动翻滚的饺子,锅上升起的缕缕白烟,小时候帮奶奶做饭煮菜的情景走马灯似从记忆的深处浮起。或许是因为性格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气场的关系,自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的我自九岁那年回到爷爷奶奶家生活,直至大学毕业,这十二年的岁月,与奶奶的相处其实并不是特别和睦。小时候的自己性格倔强且有主见,固执而叛逆,是一个自由散漫不喜被约束的小孩。奶奶早年随家人到香港做车衣女谋生,大约是受过不少的苦楚,因此俭约便颇为根深蒂固地成为她价值观的最重要一部分,甚至在某些情形下会变成一种令人无所适从的执拗。年少的自己往往自以为是,与奶奶的这种执拗处处相左,时至今日,对老人家处事为人的很有些方式同观念依旧无法认同。只是,这些都不在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今以后那些伴随我成长的味道,随着奶奶的离去,只能成为舌尖上的回忆了。
咸虾酱蒸五花肉、干煎咸鱼仔、支竹炆鹅、自家制盐焗鸡、红烧鲶鱼……这些都是奶奶爱吃爱做的菜肴,也是那十二年间吃得最多的菜式。一量杯米两大杯水,是奶奶教我的煮饭口诀;一半糯米粉一半粘米粉用生水兑匀猜开;再混入事前用五香粉调好味道的肉末,是奶奶教我制作咸汤丸的诀窍;煮牛奶的时候要放些许的盐末这样牛奶会更加鲜甜,是奶奶教我煮牛奶的方法……诸如种种,在若干年之后,或许我也有了自己的儿孙时,我亦会如此告诉他们,然后再骄傲地加上一句“这是你老爸的奶奶当年教我的方法”。
这些味道,这些舌尖上的记忆,或许便是奶奶留给我的宝贵传承。
三年前外婆走了,留给我善良和坚强的性格;两年前爷爷走了,留给我是他一生勤劳的榜样;现在,奶奶也走了,留给我的将是一辈子怀念的舌尖上的回忆。
奶奶,一路走好。——2012.7.4写于奶奶出殡前夜
凌晨三点,还无法入睡,感觉饿了。于是独自在厨房把冰箱里冷着的速冻饺子煮熟。看着在沸腾水中浮动翻滚的饺子,锅上升起的缕缕白烟,小时候帮奶奶做饭煮菜的情景走马灯似从记忆的深处浮起。或许是因为性格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气场的关系,自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的我自九岁那年回到爷爷奶奶家生活,直至大学毕业,这十二年的岁月,与奶奶的相处其实并不是特别和睦。小时候的自己性格倔强且有主见,固执而叛逆,是一个自由散漫不喜被约束的小孩。奶奶早年随家人到香港做车衣女谋生,大约是受过不少的苦楚,因此俭约便颇为根深蒂固地成为她价值观的最重要一部分,甚至在某些情形下会变成一种令人无所适从的执拗。年少的自己往往自以为是,与奶奶的这种执拗处处相左,时至今日,对老人家处事为人的很有些方式同观念依旧无法认同。只是,这些都不在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今以后那些伴随我成长的味道,随着奶奶的离去,只能成为舌尖上的回忆了。
咸虾酱蒸五花肉、干煎咸鱼仔、支竹炆鹅、自家制盐焗鸡、红烧鲶鱼……这些都是奶奶爱吃爱做的菜肴,也是那十二年间吃得最多的菜式。一量杯米两大杯水,是奶奶教我的煮饭口诀;一半糯米粉一半粘米粉用生水兑匀猜开;再混入事前用五香粉调好味道的肉末,是奶奶教我制作咸汤丸的诀窍;煮牛奶的时候要放些许的盐末这样牛奶会更加鲜甜,是奶奶教我煮牛奶的方法……诸如种种,在若干年之后,或许我也有了自己的儿孙时,我亦会如此告诉他们,然后再骄傲地加上一句“这是你老爸的奶奶当年教我的方法”。
这些味道,这些舌尖上的记忆,或许便是奶奶留给我的宝贵传承。
三年前外婆走了,留给我善良和坚强的性格;两年前爷爷走了,留给我是他一生勤劳的榜样;现在,奶奶也走了,留给我的将是一辈子怀念的舌尖上的回忆。
奶奶,一路走好。——2012.7.4写于奶奶出殡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