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建筑
“我养了一条苏格兰牧羊犬,大家叫它柯布西耶。一开始,我想给它取名丹下健三(丹下健三,1913~2005年,日本建筑大师之一,作品风格师承柯布西耶),但我事务所的员工说丹下健三知道后一定会不理我。我想了想,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于是将小狗改名柯布西耶。小狗身上的斑点毛色也与柯布西耶设计的家具风格如出一辙。”安藤忠雄一边说,一边亮出“柯布西耶”的照片。他的笑话总是带有调侃的意味。
安藤忠雄没有上过正规大学,近20岁的时候开始自学建筑。他在长期旅行中考察各地出色的建筑,大师们的作品给予安藤巨大的影响,15岁时,他与家乡的工匠们一起进行了自家房屋的改建,这使得安藤第一次品尝到建筑的乐趣,并且从此立志当一名职业的建筑师。
17岁时他偶然在大阪旧市区的一家旧书店里发现了瑞士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建筑作品集,于是立刻被这些具有纯粹主义风格的设计草图吸引。那时的安藤忠雄刚刚高中毕业,没有进大学,靠干些家具制作或室内装潢的工作谋生,经济十分拮据。
“我当时想,即使是省一顿饭,也不能不买这本书。”于是,安藤匆匆买下了这本图册,回家后便开始反复不停地琢磨这些草图。
“对于想通过自学进入建筑领域的我而言,对于同样自学成才并最终成为现代建筑运动代表人物的勒·柯布西耶,就不单单只是一种仰慕。”从模仿草图开始,安藤逐渐阅读了大量有关勒·柯布西耶的书籍,从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求学方向。他说:“柯布西耶从20多岁时便开始了长途旅行,在旅行中探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根源。他的著作叙述了自己如何从旅行中进行学习的经历。受其影响,旅行也从此成为我终生受用的自学方式。”
直到今天,有关柯布西耶的论著仍然占据了安藤家中书架上的重要位置。从1962年至1969年的7年间,安藤忠雄在美国、欧洲和非洲旅行并自学建筑,这为他日后创立建筑师事务所并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建筑。
———————————————————————————————————————————
以上是最近看到的关于安藤忠雄的文字(《建筑家的20岁年代》),比较感慨,立志要趁早呀~~
他说:人二十岁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它决定了你一生的发展。
他就是在20岁时用做职业拳手(so cool~~)的奖金游历欧洲,自学建筑。
看看大师的建筑吧,个人比较喜欢的三个
祈祷室三面为实墙,一面完全敞开,面临水池,水池中立着十字架,以远处优美的山坡树木为背景,这面敞开的“虚墙”装有移动的玻璃隔断,无论风雨昼夜,大自然的景色都能透入室内。
梁静茹的崇拜就在这里拍摄的,虚墙缓缓合上的那一幕相当震撼。
水御堂其实是藏在莲花池之下﹐要进入建筑物﹐需要在莲花池中央的楼梯拾级而下﹐犹如进入水中。常见的宗教建筑大多是向上走﹐以表达宗教修养的提升和对神匍匐崇拜式的接近﹔水御堂的设计﹐在莲花池的包围中慢慢进入庙宇﹐有种洗涤心灵的意味,莲花池也带有禅意。
据说本城植物园有座公厕,完全模仿它建造它,入口也一样,不过是到达那样的彼端。真不知建造者的心态目的何在,囧。
旅行与建筑一直喜欢的,但是却走着不搭边儿的路线。不知人生的轨迹到底会指向何方,立志要趁早呀~~ 首先把本城的建筑拍个遍吧,嗯,就这样!!!
安藤忠雄没有上过正规大学,近20岁的时候开始自学建筑。他在长期旅行中考察各地出色的建筑,大师们的作品给予安藤巨大的影响,15岁时,他与家乡的工匠们一起进行了自家房屋的改建,这使得安藤第一次品尝到建筑的乐趣,并且从此立志当一名职业的建筑师。
17岁时他偶然在大阪旧市区的一家旧书店里发现了瑞士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建筑作品集,于是立刻被这些具有纯粹主义风格的设计草图吸引。那时的安藤忠雄刚刚高中毕业,没有进大学,靠干些家具制作或室内装潢的工作谋生,经济十分拮据。
“我当时想,即使是省一顿饭,也不能不买这本书。”于是,安藤匆匆买下了这本图册,回家后便开始反复不停地琢磨这些草图。
“对于想通过自学进入建筑领域的我而言,对于同样自学成才并最终成为现代建筑运动代表人物的勒·柯布西耶,就不单单只是一种仰慕。”从模仿草图开始,安藤逐渐阅读了大量有关勒·柯布西耶的书籍,从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求学方向。他说:“柯布西耶从20多岁时便开始了长途旅行,在旅行中探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根源。他的著作叙述了自己如何从旅行中进行学习的经历。受其影响,旅行也从此成为我终生受用的自学方式。”
直到今天,有关柯布西耶的论著仍然占据了安藤家中书架上的重要位置。从1962年至1969年的7年间,安藤忠雄在美国、欧洲和非洲旅行并自学建筑,这为他日后创立建筑师事务所并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建筑。
———————————————————————————————————————————
以上是最近看到的关于安藤忠雄的文字(《建筑家的20岁年代》),比较感慨,立志要趁早呀~~
他说:人二十岁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它决定了你一生的发展。
他就是在20岁时用做职业拳手(so cool~~)的奖金游历欧洲,自学建筑。
看看大师的建筑吧,个人比较喜欢的三个
![]() |
时间:1988年 地点:北海道 名称:水之教堂 |
![]() |
可以移动的“墙” |
祈祷室三面为实墙,一面完全敞开,面临水池,水池中立着十字架,以远处优美的山坡树木为背景,这面敞开的“虚墙”装有移动的玻璃隔断,无论风雨昼夜,大自然的景色都能透入室内。
梁静茹的崇拜就在这里拍摄的,虚墙缓缓合上的那一幕相当震撼。
![]() |
时间:1989年 地点:大阪 名称:光之教堂 |
![]() |
时间:1991年 地点:淡路岛 名称: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
![]() |
内里大不同 |
![]() |
很强烈的色彩对比 |
![]() |
水御堂入口 |
水御堂其实是藏在莲花池之下﹐要进入建筑物﹐需要在莲花池中央的楼梯拾级而下﹐犹如进入水中。常见的宗教建筑大多是向上走﹐以表达宗教修养的提升和对神匍匐崇拜式的接近﹔水御堂的设计﹐在莲花池的包围中慢慢进入庙宇﹐有种洗涤心灵的意味,莲花池也带有禅意。
据说本城植物园有座公厕,完全模仿它建造它,入口也一样,不过是到达那样的彼端。真不知建造者的心态目的何在,囧。
旅行与建筑一直喜欢的,但是却走着不搭边儿的路线。不知人生的轨迹到底会指向何方,立志要趁早呀~~ 首先把本城的建筑拍个遍吧,嗯,就这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