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乱”
《论语 泰伯篇》四处见“乱”字,意思径不同。抄录如下。
1,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
2,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
以上两个“乱”字都做“祸”解。是“乱”的常意。杨伯峻先生用白话翻译第一个“乱”为“闯祸”,第二个“乱”为“祸害”。
3,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结束,由始及乱,称为乐曲的“一成”。杨伯峻先生又解释“乱”是合奏之乐,不过以我听戏的直觉来看,“乱”似乎近似无节奏的散板。
4,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这个“乱”的解释最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在这里“乱”解释为“治”,乱臣就是能治理天下的大臣。
1,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
2,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
以上两个“乱”字都做“祸”解。是“乱”的常意。杨伯峻先生用白话翻译第一个“乱”为“闯祸”,第二个“乱”为“祸害”。
3,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结束,由始及乱,称为乐曲的“一成”。杨伯峻先生又解释“乱”是合奏之乐,不过以我听戏的直觉来看,“乱”似乎近似无节奏的散板。
4,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这个“乱”的解释最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在这里“乱”解释为“治”,乱臣就是能治理天下的大臣。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