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没有当医生
很多人知道我大学读临床医学系,都会很诧异地问我“你为什么没有当医生”,惊讶地居多,也有一部分是觉得念临床医学很牛,当医生很牛,不过这毕竟是少数。每次别人这样问我,我都会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原因很多,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一般都会说是自己的原因,回答是我自己没有好好学习,实在不敢行医。然后就把话题转到其他地方去。
关于我为什么没有当医生这个问题,问过我的人实在太多,大多数人都对我毕业后没有从事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很是不解。包括我的父母亲人,每次谈到我的工作,总会有人跳出来质问我为何要那么不安分,东跑西跑就是不肯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刚开始我会辩解,时间长了,我也渐渐麻木,再有人质疑甚至批评我的时候,我都选择沉默。大家见我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就也都觉得我实在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被认为是阿斗也好,起码不用再回答同样的问题。
可我爸妈不这样认为!他们所接触到的环境里,跟我年龄相仿家庭背景差不多的姑娘大多没有我念的书多,加上幼时我学习成绩极好,奖状年年拿到手软,他们一直对我寄予很高的期望。每次看到他们为此不开心,我就跟他们说以后再有人问就说是我学习不好,能力太差,把问题全推到我身上就可以了。我第一次这样说的时候,他们很是震怒,这两年家里发生好多事情,他们终于没有过多的心思管我了。
5月底,弟媳妇住院等待分娩,在医院的那几天,关于我为什么没有当医生的问题又被重新提起。弟弟半开玩笑的跟我说“你说你做医生多好,起码你弟媳妇生孩子的时候你能照顾下啊。”我笑笑没有接话。其实我很想说就算我当了医生,家里人住院的时候我也帮不上什么忙。现在医院都是计算机一体化,医院职工家属住院并不能得到什么具体的优惠。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觉得医院职工或者医院职工家属住院看病的话能享受不少优惠。其实真正从事医疗工作的人才会知道,这个真没有。可是大部分人都不这样认为。
前段时间电视剧《心术》热播,六六再次触碰社会热点,将矛头直指医患关系这一全民关注的敏感领域。据称,六六卧底上海数家知名医院半年,亲历各种案例,最终推出这部《心术》。但是毕竟她不是医护人员,她写到的只能是她所看到的,所以很多东西诠释的还不够好,但这本书能大卖,能拍成电视剧,已经很好了。
“现在的患者,有不少都在扮猪吃老虎,而媒体也并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任何事情,无论谁对谁错,只要一扣上医患关系的帽子,好像就是医生在欺负患者。
当然,所谓坏医生,一定有不少。别的不说,救说前不久在围脖上看到的一张图片,一个白发老人跪在地上哭求医生,抱着医生大腿。而医生淡定自若地在那里打电话。让人无语。
但是,这本书,或者说这部电视剧,将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医患关系这个问题,哪怕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但是让大家重新用一个较为公平的眼光去看待医生,这就够了”。
六六说是她改变对医生的看法是一万年她的母亲被查出乳腺癌住院,她通过在医院的所见所闻、和医生的接触之后才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她说“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对医生的了解,很肤浅,很片面,大多来源于报纸媒体等的宣扬,我们张口提及的都是医疗事故、掩盖、医药代表、过度医疗等。”
现在医患关系及其紧张,大部分人都认为医院很黑,特别黑,很多医生很不负责人,特别不负责任。我不否认有少数一部分害群之马,坏了医生队伍的素质。他们没有责任心,没有同情心,没有怜悯心,把病人当机器,把自己当操作员。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工厂产品都有2%的次品率,我们医生一天都看一百个病人,怎么不能错两三次?有这个态度放这里,他就不配当医生,这和你待遇高低、公平不公平没有任何关系。你增加了病患的痛苦,你拉长了治疗的过程,你多花了病患的钱,你就是坏人。
我从来不否认有那么一部分害群之马的存在,但绝大部分医生还是很有责任心,有医德的,是想让病人早些康复的。
我前前后后在县医院,市医院,省医院实习过,我所接触到的医护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合格的医生。我不能说他们是好医生,但我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坏医生。
我第一次实习时在县医院,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是外科,当时我还没有毕业,第一次上手术台只是观摩手术。就站在旁边看,什么都不做。可是我晕血,我看到血流出来的时候头晕眼花,差点没有晕过去。后来在带我的老师给我做思想工作,我天天吃西红柿,一星期之后克服了。
之后就经常跟着老师们上手术,虽然大多数时候我都只是站在旁边看,但就是看,也有很多要求。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戴手术帽的时候没有照镜子,有几根头发露在了外面,在手术室门口我被带我的老师大骂一顿。那是我跟他的四个月他唯一一次跟我发脾气,我当时就被吓着了,也不敢哭,强忍着眼泪重新把头发弄好,换了一套新的手术衣和手术帽。直到收拾完成,回到科室里,老师才跟我解释无菌观念有多么重要,手术台上面对的事病人,不得有一丝马虎。
平心而论,那个带我的老师不管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医生都是很有责任心,很合格的。可是就是那样的医生,在我实习的第五个月,因为一起医疗事故,被病人家属指着鼻子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出事的时候我在别的可是实习,我见到他的时候感觉他一下子苍老了十岁,胡子邋遢,眼睛里全是血丝,半边脸被打肿了。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他看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小王,你快把白大褂脱了,先离开这里。”他被人打成那样,先担心的竟然是我,怕我会收到伤害。
因为那起医疗事故,病人家属见到穿白大褂的就打,不管是医生护士,只要是穿白大褂的,不由分说,见到就打。可是那群被打了的医生护士,没有一个脱岗的,全部都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因为科室里还有别的病人。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那起医疗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听说责任不在医生。但最后医生还是赔了病人好几万(医院里出的钱,从医生工资里扣)。这件事情我并不熟悉过程,所以没有发言权,但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病人家属买了水晶棺放在科室里,看见穿白大褂的就打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水晶棺,第一次见到尸体。第一次差点被病人家属打(我跑的快,没被打着)。这件事情给我照成了严重的阴影。我能理解病人家属的心情,但我真的不能理解见到穿白大褂的就打的行为。
那件事情过去之后,有天晚上夜班我跟一个刚上班半年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小护士聊天,她说她人生中第一次挨打就是在医院,她两天一个夜班,一个月拿360元(我实习的那个县医院是二甲医院,上班不满一年的护士月薪都是360元),连吃饭都不够,还要被打。当时她的眼里有泪花,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讲。
后来在市医院实习的时候我在心电图科室呆的最久,经常半夜去各个科室做急诊心电图。半夜的急诊心电图大部分是病人结束心跳,做心电图放在病历里做死亡证明。通常我背着仪器到病人床前的时候病人已经没有心跳了,全身冰冷,大部分病人家属都在给其穿入棺的衣服。我要把他们已经穿好的衣服解开,然后再涂酒精,做心电图。这个时候病人家属多是不配合的,说什么话的都有。我都是边解释边做,有的时候解释没用就保持沉默,只工作。
现在想想我都佩服我自己,我是生性胆小怕黑的那种人,但在医院里,我无数次跟死者亲密接触。现在是凌晨一点多,我想想之前半夜背着仪器去做心电图的经历都觉得不寒而栗。
这也是我没有当医生的原因之一,我能克服晕血,能克服心理障碍跟死者亲密接触,但我事后想想还是很害怕,有的时候整夜睡不好觉。所以我一直都很佩服医生护士们。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克服的。
在省中医学院一附院进修的时候,跟着带我的老师8点前查完房,处理好医嘱。8点准时到门诊坐诊,给一个有一个病人看病,经常到中午1点还不能下班。规定是门诊大夫中午12点下班,但有时候看到千里迢迢到医院来看病的病人们请求的眼神,我见过的大多数医生都选择延迟下班时间。我经常饿的饥肠辘辘的,更别提坐诊的医生了。很多时候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他们大多选择不喝水(很多时候医生去上个厕所,就被病人职责是脱岗)。这个问题其实是这个悖论,我就不论了。
之所以大半夜不睡觉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两天看了一个网友写的一篇关于医德的文章。因为文中存在多处不客观、架空事实的描述,所以我评论的时候纠正了一些文中不客观的观点。但是第二天被她的朋友职责,说“空间只是一个抒发情感的天地 她写的这篇文章又没有去投稿赚钱 所以就算有错也不会残害读者 你又何必这样 ”。我知道她的文章并没有怎么样,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做过医生的我来说,看到那样不客观的文章,很是痛心,不住就纠正了。
在这里,我对她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不奢望她能理解我看到那样不客观的观点之后的痛楚,只希望她能更公平公正的看待问题。尤其是写文章,不要只看电视报纸上的报道。关于医患关系,我所见过的媒体报道多是指责医务人员的,不管有些东西是不是一方的责任,被指责的都是医生。
我的同学们,毕业之后做什么职业的都有,其中一部分进了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年轻的他们老早就有了白发长了皱纹。刚毕业的他们都是住院医师,所谓住院医师,就是所有医生里最差等的医生。他们每个月只拿着微薄的工资,有的甚至根本不够租房吃饭的;他们很多每隔两三天就要值一次夜班,有的是直接上24小时的班甚至更长;他们经常吃住都在医院;经常是大家都安睡了,他们还是独自去办公室查对一天的病历;他们一年365天都没有假期,没有休息日;他们中很多没有恋爱,因为整天泡在医院里,没有时间恋爱。他们是所有医生里面最辛苦的那一拨人,因为他们是住院医师,因为他们是刚毕业的。很多病人是根本不信任住院医师的,他们嫌住院医师经验太少,更别说送红包了。能坐门诊的能拿红包的大部分都是年纪大些有资历的老医生。
两年前,我男朋友看了一篇关于披露医院收红包的帖子,他很愤慨地指责医生。具体说的什么我忘记了,大意就是医务人员都很黑心,拿着工资还收红包。为此我们狠狠的吵了一架,我哭着对他说,我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呆在医院里,半夜还要背着仪器去给全身冰凉地病人做心电图。实习生进修生连一毛钱的工资都没有,还要自己租房子,自己解决生活问题,还要因为年轻看病人和病人家属脸色。我怎么就黑心了啊?
我不是医生。很多人在网上,媒体抹黑,控诉医生的时候(当然有的确实是医疗事故等等),导向呈一边倒。以至于老百姓都认为医院是最黑的地方,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都是人云亦云的想当然的结果。
去年的一个谈话节目上,上海一个医院的老院长拍案而起,他对现在医患矛盾的总结我肯定会记得很长时间,未必是原话,但意思一定不错:医疗资源的供应和分配是一个矛盾,这是国家层面需要解决的矛盾,但是现在,这个矛盾被下放到医生和患者之间了。
无数惨烈的冲突,本应是共同面对病魔的战友,却对立到一根头发丝都能引发血案的地步。这是国家层面需要解决的矛盾,却被下放到了医患之间。 这是最无奈、无望的悲哀。医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希望好医生多一点,再多一点。患者也能理解,再理解一些。
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别人的态度就是自己的镜子。愿谈论医患关系的时候我们都能心平气和、客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愿所有本科5年,学费比别的专业贵了将近一倍的学子们,都心甘情愿的去当医生。,而不是像我一样,选择了别的行业。
关于我为什么没有当医生这个问题,问过我的人实在太多,大多数人都对我毕业后没有从事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很是不解。包括我的父母亲人,每次谈到我的工作,总会有人跳出来质问我为何要那么不安分,东跑西跑就是不肯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刚开始我会辩解,时间长了,我也渐渐麻木,再有人质疑甚至批评我的时候,我都选择沉默。大家见我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就也都觉得我实在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被认为是阿斗也好,起码不用再回答同样的问题。
可我爸妈不这样认为!他们所接触到的环境里,跟我年龄相仿家庭背景差不多的姑娘大多没有我念的书多,加上幼时我学习成绩极好,奖状年年拿到手软,他们一直对我寄予很高的期望。每次看到他们为此不开心,我就跟他们说以后再有人问就说是我学习不好,能力太差,把问题全推到我身上就可以了。我第一次这样说的时候,他们很是震怒,这两年家里发生好多事情,他们终于没有过多的心思管我了。
5月底,弟媳妇住院等待分娩,在医院的那几天,关于我为什么没有当医生的问题又被重新提起。弟弟半开玩笑的跟我说“你说你做医生多好,起码你弟媳妇生孩子的时候你能照顾下啊。”我笑笑没有接话。其实我很想说就算我当了医生,家里人住院的时候我也帮不上什么忙。现在医院都是计算机一体化,医院职工家属住院并不能得到什么具体的优惠。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觉得医院职工或者医院职工家属住院看病的话能享受不少优惠。其实真正从事医疗工作的人才会知道,这个真没有。可是大部分人都不这样认为。
前段时间电视剧《心术》热播,六六再次触碰社会热点,将矛头直指医患关系这一全民关注的敏感领域。据称,六六卧底上海数家知名医院半年,亲历各种案例,最终推出这部《心术》。但是毕竟她不是医护人员,她写到的只能是她所看到的,所以很多东西诠释的还不够好,但这本书能大卖,能拍成电视剧,已经很好了。
“现在的患者,有不少都在扮猪吃老虎,而媒体也并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任何事情,无论谁对谁错,只要一扣上医患关系的帽子,好像就是医生在欺负患者。
当然,所谓坏医生,一定有不少。别的不说,救说前不久在围脖上看到的一张图片,一个白发老人跪在地上哭求医生,抱着医生大腿。而医生淡定自若地在那里打电话。让人无语。
但是,这本书,或者说这部电视剧,将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医患关系这个问题,哪怕不能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但是让大家重新用一个较为公平的眼光去看待医生,这就够了”。
六六说是她改变对医生的看法是一万年她的母亲被查出乳腺癌住院,她通过在医院的所见所闻、和医生的接触之后才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她说“我有理由相信,我们对医生的了解,很肤浅,很片面,大多来源于报纸媒体等的宣扬,我们张口提及的都是医疗事故、掩盖、医药代表、过度医疗等。”
现在医患关系及其紧张,大部分人都认为医院很黑,特别黑,很多医生很不负责人,特别不负责任。我不否认有少数一部分害群之马,坏了医生队伍的素质。他们没有责任心,没有同情心,没有怜悯心,把病人当机器,把自己当操作员。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工厂产品都有2%的次品率,我们医生一天都看一百个病人,怎么不能错两三次?有这个态度放这里,他就不配当医生,这和你待遇高低、公平不公平没有任何关系。你增加了病患的痛苦,你拉长了治疗的过程,你多花了病患的钱,你就是坏人。
我从来不否认有那么一部分害群之马的存在,但绝大部分医生还是很有责任心,有医德的,是想让病人早些康复的。
我前前后后在县医院,市医院,省医院实习过,我所接触到的医护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合格的医生。我不能说他们是好医生,但我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坏医生。
我第一次实习时在县医院,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是外科,当时我还没有毕业,第一次上手术台只是观摩手术。就站在旁边看,什么都不做。可是我晕血,我看到血流出来的时候头晕眼花,差点没有晕过去。后来在带我的老师给我做思想工作,我天天吃西红柿,一星期之后克服了。
之后就经常跟着老师们上手术,虽然大多数时候我都只是站在旁边看,但就是看,也有很多要求。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戴手术帽的时候没有照镜子,有几根头发露在了外面,在手术室门口我被带我的老师大骂一顿。那是我跟他的四个月他唯一一次跟我发脾气,我当时就被吓着了,也不敢哭,强忍着眼泪重新把头发弄好,换了一套新的手术衣和手术帽。直到收拾完成,回到科室里,老师才跟我解释无菌观念有多么重要,手术台上面对的事病人,不得有一丝马虎。
平心而论,那个带我的老师不管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医生都是很有责任心,很合格的。可是就是那样的医生,在我实习的第五个月,因为一起医疗事故,被病人家属指着鼻子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出事的时候我在别的可是实习,我见到他的时候感觉他一下子苍老了十岁,胡子邋遢,眼睛里全是血丝,半边脸被打肿了。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他看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小王,你快把白大褂脱了,先离开这里。”他被人打成那样,先担心的竟然是我,怕我会收到伤害。
因为那起医疗事故,病人家属见到穿白大褂的就打,不管是医生护士,只要是穿白大褂的,不由分说,见到就打。可是那群被打了的医生护士,没有一个脱岗的,全部都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因为科室里还有别的病人。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那起医疗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听说责任不在医生。但最后医生还是赔了病人好几万(医院里出的钱,从医生工资里扣)。这件事情我并不熟悉过程,所以没有发言权,但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病人家属买了水晶棺放在科室里,看见穿白大褂的就打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水晶棺,第一次见到尸体。第一次差点被病人家属打(我跑的快,没被打着)。这件事情给我照成了严重的阴影。我能理解病人家属的心情,但我真的不能理解见到穿白大褂的就打的行为。
那件事情过去之后,有天晚上夜班我跟一个刚上班半年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小护士聊天,她说她人生中第一次挨打就是在医院,她两天一个夜班,一个月拿360元(我实习的那个县医院是二甲医院,上班不满一年的护士月薪都是360元),连吃饭都不够,还要被打。当时她的眼里有泪花,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讲。
后来在市医院实习的时候我在心电图科室呆的最久,经常半夜去各个科室做急诊心电图。半夜的急诊心电图大部分是病人结束心跳,做心电图放在病历里做死亡证明。通常我背着仪器到病人床前的时候病人已经没有心跳了,全身冰冷,大部分病人家属都在给其穿入棺的衣服。我要把他们已经穿好的衣服解开,然后再涂酒精,做心电图。这个时候病人家属多是不配合的,说什么话的都有。我都是边解释边做,有的时候解释没用就保持沉默,只工作。
现在想想我都佩服我自己,我是生性胆小怕黑的那种人,但在医院里,我无数次跟死者亲密接触。现在是凌晨一点多,我想想之前半夜背着仪器去做心电图的经历都觉得不寒而栗。
这也是我没有当医生的原因之一,我能克服晕血,能克服心理障碍跟死者亲密接触,但我事后想想还是很害怕,有的时候整夜睡不好觉。所以我一直都很佩服医生护士们。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克服的。
在省中医学院一附院进修的时候,跟着带我的老师8点前查完房,处理好医嘱。8点准时到门诊坐诊,给一个有一个病人看病,经常到中午1点还不能下班。规定是门诊大夫中午12点下班,但有时候看到千里迢迢到医院来看病的病人们请求的眼神,我见过的大多数医生都选择延迟下班时间。我经常饿的饥肠辘辘的,更别提坐诊的医生了。很多时候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他们大多选择不喝水(很多时候医生去上个厕所,就被病人职责是脱岗)。这个问题其实是这个悖论,我就不论了。
之所以大半夜不睡觉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两天看了一个网友写的一篇关于医德的文章。因为文中存在多处不客观、架空事实的描述,所以我评论的时候纠正了一些文中不客观的观点。但是第二天被她的朋友职责,说“空间只是一个抒发情感的天地 她写的这篇文章又没有去投稿赚钱 所以就算有错也不会残害读者 你又何必这样 ”。我知道她的文章并没有怎么样,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做过医生的我来说,看到那样不客观的文章,很是痛心,不住就纠正了。
在这里,我对她表示诚挚的歉意,我不奢望她能理解我看到那样不客观的观点之后的痛楚,只希望她能更公平公正的看待问题。尤其是写文章,不要只看电视报纸上的报道。关于医患关系,我所见过的媒体报道多是指责医务人员的,不管有些东西是不是一方的责任,被指责的都是医生。
我的同学们,毕业之后做什么职业的都有,其中一部分进了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年轻的他们老早就有了白发长了皱纹。刚毕业的他们都是住院医师,所谓住院医师,就是所有医生里最差等的医生。他们每个月只拿着微薄的工资,有的甚至根本不够租房吃饭的;他们很多每隔两三天就要值一次夜班,有的是直接上24小时的班甚至更长;他们经常吃住都在医院;经常是大家都安睡了,他们还是独自去办公室查对一天的病历;他们一年365天都没有假期,没有休息日;他们中很多没有恋爱,因为整天泡在医院里,没有时间恋爱。他们是所有医生里面最辛苦的那一拨人,因为他们是住院医师,因为他们是刚毕业的。很多病人是根本不信任住院医师的,他们嫌住院医师经验太少,更别说送红包了。能坐门诊的能拿红包的大部分都是年纪大些有资历的老医生。
两年前,我男朋友看了一篇关于披露医院收红包的帖子,他很愤慨地指责医生。具体说的什么我忘记了,大意就是医务人员都很黑心,拿着工资还收红包。为此我们狠狠的吵了一架,我哭着对他说,我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呆在医院里,半夜还要背着仪器去给全身冰凉地病人做心电图。实习生进修生连一毛钱的工资都没有,还要自己租房子,自己解决生活问题,还要因为年轻看病人和病人家属脸色。我怎么就黑心了啊?
我不是医生。很多人在网上,媒体抹黑,控诉医生的时候(当然有的确实是医疗事故等等),导向呈一边倒。以至于老百姓都认为医院是最黑的地方,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都是人云亦云的想当然的结果。
去年的一个谈话节目上,上海一个医院的老院长拍案而起,他对现在医患矛盾的总结我肯定会记得很长时间,未必是原话,但意思一定不错:医疗资源的供应和分配是一个矛盾,这是国家层面需要解决的矛盾,但是现在,这个矛盾被下放到医生和患者之间了。
无数惨烈的冲突,本应是共同面对病魔的战友,却对立到一根头发丝都能引发血案的地步。这是国家层面需要解决的矛盾,却被下放到了医患之间。 这是最无奈、无望的悲哀。医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希望好医生多一点,再多一点。患者也能理解,再理解一些。
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别人的态度就是自己的镜子。愿谈论医患关系的时候我们都能心平气和、客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愿所有本科5年,学费比别的专业贵了将近一倍的学子们,都心甘情愿的去当医生。,而不是像我一样,选择了别的行业。
-
爱你不是两三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0 20: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