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istential emptiness:诸法空相
法,指规律、方式。诸法,指一切规律、方式;即世界间一切事物以及想法念头认识。比如,一张桌子。桌子本身并不是实在之物,而是许许多多的原子依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产生的形相而已。这种特定原子排列的规则,就是一种法。因此,世间一切所谓物质的东西,都可以归结为某个特定物质的规则。那么什么叫做物质呢?佛语称为“色”。物质可以细分,以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能量在特定的小区域内,以一定的概率不确定地出现,碎片叫做夸克,有相对固定形状的叫做基本粒子。所以,什么是物质呢?就是以一定概率不确定地冒出来的能量。这些能量相对固定的话,便成为基本粒子;倘若形相不固定,便成为碎片。再一次,什么是物质呢?嗯,说过了啊,以不确定的概率出现的能量啊。哦,对了,这就是法则、规律。所以,一切物质色法,皆是法。这物质能量从哪里来?虚空。这虚空呢?从哪里来?嗯?不知道。对了,就是从不知道里面来。倘若阁下认定物质是实际存在的,那么依量子物理学,就是说这些个概率是实际存在的,那么这个虚空呢?是不是实际存在的?倘若虚空不是实际存在的,那么这些物质从哪里来?这些物质是不是实际存在的呢?啊,还有一点。倘若物质出现了,这虚空还在不在?这虚空是不是就湮灭了?没有了?哦,不是的。依物理学,这虚空还在。为何呢?这虚空呢,是物质色法不断变化产生的根,没有一个虚空是固定产生了一颗能量而被填满了从而再也不会变为虚空了的。每一份虚空中间的能量是在不断地出生消灭出生消灭的,这个虚空,从来不动摇。量子力学里面讲,沸腾的真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这里说的这虚空是什么呢?这虚空不是物理标量的真空,我们没有用任何物理标量可以标示这个事实存在的空性,我们只能感知这个空性。而感知,是任何物理学所要极力避免的内容,因为物理学的根本出发点,是“有”,是可测量的存在。这个感知,没有办法测量,只有用人的知觉去测量,而知觉测量,是因人而异,因而没有统一标准的——很多人把这个标准不统一,说成了不可靠的,这是绝对的逻辑错误,因为这个感知的真实性,恰恰是最可靠的,倘若没有这种感知,你就死掉了,我们能够跟一个根本就没有出生过的人和已经死掉的人说这里有一张桌子吗?!
世尊在楞严经里面讲了如下内容:将大地粉碎成土石块,土石块再粉碎成粉末,粉末在细分,一直细分下去,我们得到什么?我们得到“色邻虚空,虚空邻色”;世尊问:这色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虚空吗?难道虚空组成色(物质)吗?那么色岂不就全是虚空了吗?那么虚空又是什么组成的呢?难道是色吗?那么这虚空岂不是全是跟物质一样全填满了吗?所以当知,色与虚空,皆是我们的空性中所发生的法相而已。色与虚空,皆是妄相,都是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一个空空如也的东西里面所产生的表相之法而已。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就是因为我们有感知,有一个感知能够感知这所谓的世界。这所谓的世界的存在,离开了了我们的感知,它存在不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感知是第一位的。有人讲:不对,你人死掉了,这世界还在。我说这观点不对,这观点的前提是:这个人出生过。什么叫做这世界还在?倘若你去跟一个临死的人去说,你去跟你周围的人去说,他们都可能会承认,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都已经是人了,他们都已经来体验过;但是你可以给一个从来没有出生过的人说:这世界是一个存在吗?你可以给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人说吗?不可能。为何?因为虚妄的东西不可能说给一个离虚妄之人听懂。如同电视机屏幕里面的人给电视剧里面的任何人讲,我们这个世界(屏幕里面)里面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啊,这屏幕里面的任何一个人哪怕快要死去了,他们都有可能承认;但是这屏幕里面的人讲给我们观众听,我们观众可能承认吗?你去把电视机一关,你的这个世界存在个屁!所以,我们的感知,让我们感知到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为何疑惑、为何提问的要害。世尊告诉我们,这些感知,是一种错觉,这种感知,全是法则,外头的世界,也是法则,这些法则,都是从空中来,本来就在空中。那个事实存在的空,就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根本。那个电视机屏幕,就是这个电视剧世界的根本。那个屏幕,是什么颜色都没有的,但是它可以显示无数色,它可以造山造河造生命造人物的思想念头造一切。但是电视剧里面的人,总是以为自己才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被自己的想法所固定住了,不知道这屏幕,才是他自己的主人。
空性,是事实存在的。此谓之事实空,存在空:existential emptiness
世尊在楞严经里面讲了如下内容:将大地粉碎成土石块,土石块再粉碎成粉末,粉末在细分,一直细分下去,我们得到什么?我们得到“色邻虚空,虚空邻色”;世尊问:这色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虚空吗?难道虚空组成色(物质)吗?那么色岂不就全是虚空了吗?那么虚空又是什么组成的呢?难道是色吗?那么这虚空岂不是全是跟物质一样全填满了吗?所以当知,色与虚空,皆是我们的空性中所发生的法相而已。色与虚空,皆是妄相,都是有一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一个空空如也的东西里面所产生的表相之法而已。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就是因为我们有感知,有一个感知能够感知这所谓的世界。这所谓的世界的存在,离开了了我们的感知,它存在不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感知是第一位的。有人讲:不对,你人死掉了,这世界还在。我说这观点不对,这观点的前提是:这个人出生过。什么叫做这世界还在?倘若你去跟一个临死的人去说,你去跟你周围的人去说,他们都可能会承认,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都已经是人了,他们都已经来体验过;但是你可以给一个从来没有出生过的人说:这世界是一个存在吗?你可以给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人说吗?不可能。为何?因为虚妄的东西不可能说给一个离虚妄之人听懂。如同电视机屏幕里面的人给电视剧里面的任何人讲,我们这个世界(屏幕里面)里面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啊,这屏幕里面的任何一个人哪怕快要死去了,他们都有可能承认;但是这屏幕里面的人讲给我们观众听,我们观众可能承认吗?你去把电视机一关,你的这个世界存在个屁!所以,我们的感知,让我们感知到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为何疑惑、为何提问的要害。世尊告诉我们,这些感知,是一种错觉,这种感知,全是法则,外头的世界,也是法则,这些法则,都是从空中来,本来就在空中。那个事实存在的空,就是这个世界存在的根本。那个电视机屏幕,就是这个电视剧世界的根本。那个屏幕,是什么颜色都没有的,但是它可以显示无数色,它可以造山造河造生命造人物的思想念头造一切。但是电视剧里面的人,总是以为自己才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被自己的想法所固定住了,不知道这屏幕,才是他自己的主人。
空性,是事实存在的。此谓之事实空,存在空:existential emptiness
-
美人鱼的小火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08 15:24:54
井观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书:解读“唯是一心” (1人喜欢)
- 读书:读大乘法之一
- 读书:唯识指意 (2人喜欢)
- 读书:《圆觉经》之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1人喜欢)
- 读书:唯是一心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