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解不开的真相
《杀人回忆》影评
实在无聊,看了豆瓣的评论,好评居多,说好其实正常,但加个没有之一,变成最好,成为吸引我看看的主要原因。
韩国的片子其实看的不多,这部片子符合韩国影片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1、情节简单,围绕一个连环奸杀女人案展开。几个警察一次次锁定嫌疑犯,却一次次被现实抽耳光,开始下一次的线索分析;
2、剧情细腻时间长。情节简单的电影,导演却用了130分钟来讲述,却不让你觉得冗长无味,不知该说是导演的高手笔还是韩国特有的风格。
作为一部刑侦悬疑电影,导演在谁是真凶这一块,到最后都没有给出答案。看了大家的评论,各抒己见。看完电影,回头想想,一个个锁定,一个个推翻,或许,总有解不开的真相。
第一个疑犯,二傻子(看电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看完了不记得主角配角的名字),就是那个左半边脸受伤被火车撞死的小孩。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直接排除他,蹒跚的动作,残障的手指,混乱的思维,决定了他不可能是这起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一定是目击证人。
第二个疑犯,夜间手淫的工人。一个半夜三更跑到凶杀现场进行手淫的工地工人会是凶手吗?好吧,我承认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不是凶手,但却也无法证明他是凶手。一些心理变态者对于死亡死尸奸杀相关细节确实容易产生高潮,参照其在监狱里的猥琐表现,我觉得他不可能是一个高智商连环杀人犯,充其量是个表面老实实则性生活不和谐心理变态的猥琐大叔。
第三个疑犯,沉默的帅气哥哥。这个最纠结,冷静的表现,光滑细腻的双手,案发时间切合的点播歌曲,跟踪略有放松即出现的杀人案件,种种证据表明他就是杀人凶手。就在我拍手叫快舒口长气喊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打算把憋了半小时的尿洒出来的时候,最具说服力的DNA检测竟然否定了这个结论——不是他。凶手究竟是谁?(有斗友说凶手是外来警察这个推论,尽管刑侦电影的特点是凶手往往是最不像换人最不起眼的那个,但我只想说哥们,洗洗睡吧)
看这种电影,你需要想象力加上证据,错了,应该是证据加上想象力,证据是接点,你可以通过想象力来自圆其说。电影里面有两个地方,其实是带有疑惑的:
1、是二傻子在鉴定杀人凶手的时候,突然发疯似的说“火,好热”等等,然后自杀。我个人觉得这里的情况应该是:警察强迫二傻子几次三番去回忆杀人现场,凶手确实是帅气哥哥,只是当照片出现在二傻子面前时,无形的压力终于让他崩盘崩溃,他选择了轨道自杀。但是终究我们没有从二傻子嘴里得到真相,或者这里另有解释?
2、电影最后,还有一位很普通的人也曾光顾杀人现场,于是主角瞬间瞪大眼睛是豁然开朗,还是陷入沉思?我觉得结局不一定是编剧对凶手是谁给出线索,或者答案。86年到03年,17年的时间,第三嫌疑犯还会帅吗?小姑娘用普通人形容说的过去吧?另两个警察会不会也和主角一样路过的时候顺便来看一下,自责一下自己的无能?
整部电影最深层次应该是对案发时代的抨击,民众游行抗议,驻军残酷镇压,警察庸碌无能,冤案谜案不断。几个小地方的警察的不断转变也依旧抵挡不住美好事物的一次又一次凋零,那个时代,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正义的那么的无力,邪恶势力横行。
每个时代总有一些解不开的真相,但只要我们尽力了,无愧于心,够了。
实在无聊,看了豆瓣的评论,好评居多,说好其实正常,但加个没有之一,变成最好,成为吸引我看看的主要原因。
韩国的片子其实看的不多,这部片子符合韩国影片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1、情节简单,围绕一个连环奸杀女人案展开。几个警察一次次锁定嫌疑犯,却一次次被现实抽耳光,开始下一次的线索分析;
2、剧情细腻时间长。情节简单的电影,导演却用了130分钟来讲述,却不让你觉得冗长无味,不知该说是导演的高手笔还是韩国特有的风格。
作为一部刑侦悬疑电影,导演在谁是真凶这一块,到最后都没有给出答案。看了大家的评论,各抒己见。看完电影,回头想想,一个个锁定,一个个推翻,或许,总有解不开的真相。
第一个疑犯,二傻子(看电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看完了不记得主角配角的名字),就是那个左半边脸受伤被火车撞死的小孩。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直接排除他,蹒跚的动作,残障的手指,混乱的思维,决定了他不可能是这起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一定是目击证人。
第二个疑犯,夜间手淫的工人。一个半夜三更跑到凶杀现场进行手淫的工地工人会是凶手吗?好吧,我承认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不是凶手,但却也无法证明他是凶手。一些心理变态者对于死亡死尸奸杀相关细节确实容易产生高潮,参照其在监狱里的猥琐表现,我觉得他不可能是一个高智商连环杀人犯,充其量是个表面老实实则性生活不和谐心理变态的猥琐大叔。
第三个疑犯,沉默的帅气哥哥。这个最纠结,冷静的表现,光滑细腻的双手,案发时间切合的点播歌曲,跟踪略有放松即出现的杀人案件,种种证据表明他就是杀人凶手。就在我拍手叫快舒口长气喊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打算把憋了半小时的尿洒出来的时候,最具说服力的DNA检测竟然否定了这个结论——不是他。凶手究竟是谁?(有斗友说凶手是外来警察这个推论,尽管刑侦电影的特点是凶手往往是最不像换人最不起眼的那个,但我只想说哥们,洗洗睡吧)
看这种电影,你需要想象力加上证据,错了,应该是证据加上想象力,证据是接点,你可以通过想象力来自圆其说。电影里面有两个地方,其实是带有疑惑的:
1、是二傻子在鉴定杀人凶手的时候,突然发疯似的说“火,好热”等等,然后自杀。我个人觉得这里的情况应该是:警察强迫二傻子几次三番去回忆杀人现场,凶手确实是帅气哥哥,只是当照片出现在二傻子面前时,无形的压力终于让他崩盘崩溃,他选择了轨道自杀。但是终究我们没有从二傻子嘴里得到真相,或者这里另有解释?
2、电影最后,还有一位很普通的人也曾光顾杀人现场,于是主角瞬间瞪大眼睛是豁然开朗,还是陷入沉思?我觉得结局不一定是编剧对凶手是谁给出线索,或者答案。86年到03年,17年的时间,第三嫌疑犯还会帅吗?小姑娘用普通人形容说的过去吧?另两个警察会不会也和主角一样路过的时候顺便来看一下,自责一下自己的无能?
整部电影最深层次应该是对案发时代的抨击,民众游行抗议,驻军残酷镇压,警察庸碌无能,冤案谜案不断。几个小地方的警察的不断转变也依旧抵挡不住美好事物的一次又一次凋零,那个时代,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正义的那么的无力,邪恶势力横行。
每个时代总有一些解不开的真相,但只要我们尽力了,无愧于心,够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