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灯光近视
![]() |
眼保健操关键穴位 |
网上时不时出现对眼保健操的质疑,
包括校友方舟子,也认为眼保健操缺乏科学的实验论证。
更有甚者认为“眼保健操残害青少年49年” ,围观者甚众。
这说明人们的确是深受近视之害,很有共鸣。
但有证据让人相信,近视不是眼保健操之害,而可能是照明之祸。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的急剧升高,正是开始于大力推广荧光灯的时候,
回想小时候,在油灯和黄昏的薄光中看书作业,
虽有长辈的警告,却无近视的困扰,
反而是用上代表新生活的日光灯管后,亮堂是亮堂了,但总觉得眼睛疲劳,
最后眼睛终于悲剧了,
近视源于光源污染,决不是个人感觉,而是有一定依据的:
(1)人眼不适应,易疲劳
假设人眼千百年来已经适应了自然光的环境,
新的荧光光源短波多,长波少,眼睛会疲劳。
事实上,白炽灯和荧光灯都没有实现对自然光的完全模拟。
尽管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与太阳相同,
但是借助纸张测定反射系数可知, 自然光平均比白炽灯高1/3,
这与白炽灯的色温(3000K)只能达到太阳的1/2有关。
同时, 虽然荧光灯色温 (6200K)可以达到与太阳接近,
但同样纸张反射系数甚至还低于白炽灯(白炽灯平均高 17.5%),
这与荧光灯的发光原理 (气体放电)与太阳不同有关。
相比之下,白炽灯更胜。
(2)荧光频闪,易疲劳
在大量人工照明替代自然光的室内,工作面照度较低,
人们普遍对荧光灯的灯光有不舒适感,
阅读时眩光高,视疲劳发生率大幅度提高,视力普遍下降。
荧光灯光让人眼晕,因为荧光灯一直是闪烁的,
现在所谓的“不闪的才是健康”的灯,照样闪,
只是高频地闪,不易觉察而已。
对眼睛的疲劳影响不可忽视。
相比之下,白炽灯由于热惯性,闪烁很小。
(3)紫外线强,易伤害
普遍使用的室内照明是冷白荧光灯,
其发散光中含有6%的UV光,使人们所处环境中UV光成分大量增加。
生物性损伤强, 严重的可导致白内障。
(4)统计研究也发现了很有趣的现象:
2000多名小学生数据显示,
普通小学教学条件差,照明差(甚至没有照明),
但近视眼的患病率却明显低于重点小学,
我们可以这样假想,
一些条件差的小学,多利用自然光、白炽灯甚至油灯进行阅读,
而明亮的现代化小学,多采用荧光灯(日光灯),
不知不觉之间,损害了学生的视力。
还有颇具科学精神的网友在亲戚朋友间做了实验,结果表明,
一直坚持使用白炽灯泡台灯的小孩没有近视,
凡是中途使用护眼灯的小孩都有不同程度的近视。
同时还调查了两个学校的中学生晚上用台灯情况,
使用护眼灯的近视率为77.1%,
使用普通节能灯近视率为80%,
使用LED灯的近视率为79.4%,
使用白炽灯泡的近视率为72%。
我们的视力在繁重课业和光污染下急剧衰退,
眼保健操无回天之力,螳臂挡车而被认为是近视祸首,
实在是大大的冤枉了。
【结论】眼保健操照做,但要弄清楚穴位;阅读关键是选好灯,学生应多用白炽灯。
【建议】自行比较,在白炽灯、荧光灯(包括LED灯)下阅读的舒适感。
【扩展】
(1)值得警惕的是,LED灯,光质差,显色性不佳,光谱不连续,
目前还不适合阅读照明,千万不要因为它节能就在家里不做区别地使用,
特别是给小朋友看书。
(2)还有一些科学事实:
与白炽灯相比, 冷白荧光灯推迟了鸡开始产蛋的时间, 并显著降低产蛋量。
在荧光灯下孤独症儿童做出的重复性动作比白炽灯下明显偏多。
在荧光灯下血浆标本中原卟啉半衰期短且光降解速度快,
而血浆卟啉在普通白炽灯下或贮存于暗处则能被保存数天。
荧光灯色温明显影响舒张压,高色温可以使舒张压增高。
荧光灯灯光还能引起血浆Alfa-MSH浓度的波动,
并使一些受试者血浆中的氢化可的松含量快速增加,即可诱导内分泌反应。
荧光灯产生的UV 光对沙门菌有致突变性,主要的致突变成分(254nm短波)是近紫外光(365nm)的104倍。此外,UV 光也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
(3)2008年9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希望“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两年后,近视率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从原来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跃居为世界第一。
原先普遍认为14岁以后,眼睛定型,不易再近视,
实际上成人群体中近视再次发育加深已是普遍现象。
===================================================================
部分资料来源:
王智勇 《照明与近视关联的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89-91
http://hb.qq.com/a/20120717/000576.htm
中国实用医药2011 年3 月第6 卷第9 期,271-272
沈阳部队医药 1998 第11卷 第5期 431-433
人民军医 2002 年第 45 卷第12 期 729-73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