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阅读经典》(Why Read the Classics? )
近来一位读者来信表示,对我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称作“巅峰的经典之作”(cult-classics)颇有微词,他觉得代用稍低一等的评价——“必读经典”(required reading)更为合适。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典?我们为何要关心一部作品是否为经典呢?
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J. Smith)在讨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易经》时,提出“四点罗列式定义”;西蒙·凯绪利(Simon Crtichley)则告诉我们如何去阅读经典。不过最为本质的问题也许是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
这恰恰就是备受爱戴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他1991年写作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Why Read the Classics? )一书中所述的内容——a sort of “classic” in its own right。在这部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论文集中,卡尔维诺对“经典”做出以下14个定义:
1. 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绝不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
2. 经典是这样的书籍,它给予已经阅读过或钟爱它们的人们以一种如获珍宝的体会;同时对于保留机会等到阅读的最佳时机来临的读者而言,经典所蕴含的丰富体会也丝毫不减。
3. 经典之书能带来特别的影响,无论是它们深深铭刻在我们想象之中难以忘却,还是隐隐藏匿于层层记忆之下伪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
4. 经典是每次重读都会带来初读时满满的发现的快意的书。
5. 经典是初读却感觉像重读的书。
6. 经典之书对其读者所述永无止尽。
7. 经典之书带着前人理解的光环来到我们面前,尾随其后的又是他们穿过时光长河在各文化中(或者是不同的语言和风俗)所留下的痕迹。
8. 经典就是能在其周围造就一团批评争议云雾的作品,然而它却能抖落其中的尘埃。
9. 经典是我们道听途说自以为知之甚多,却在真正阅读时发现它们愈加独一无二、出乎意料并且独具创意。
10. 经典之名可赋予那些代表整个宇宙,如同古代附身符一般的书籍。
11. 你的经典便是你决不能置之不理的书,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或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12. 经典之作走在其他经典之前,然则读过其他经典的人会立刻认识到它在经典著作谱系中的地位。
13. 经典就是将当下的嘈杂之音化作嗡嗡背景声的作品,而这背景声同时也是经典存在所不可或缺的。
14. 经典是作为时代的背景音而存续的作品——即使处支配地位的当下与之格格不入。
也许其中最为诗意的是卡尔维诺的第11个定义,意味着:即使是像“经典”这一具有普遍确定性的名词,具有主观色彩的定义仍有一席之地;这句话也给那些挑剔的读者做出了机智的回答:“你的经典便是你决不能置之不理的书,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或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典?我们为何要关心一部作品是否为经典呢?
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J. Smith)在讨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易经》时,提出“四点罗列式定义”;西蒙·凯绪利(Simon Crtichley)则告诉我们如何去阅读经典。不过最为本质的问题也许是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
这恰恰就是备受爱戴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他1991年写作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Why Read the Classics? )一书中所述的内容——a sort of “classic” in its own right。在这部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论文集中,卡尔维诺对“经典”做出以下14个定义:
1. 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绝不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
2. 经典是这样的书籍,它给予已经阅读过或钟爱它们的人们以一种如获珍宝的体会;同时对于保留机会等到阅读的最佳时机来临的读者而言,经典所蕴含的丰富体会也丝毫不减。
3. 经典之书能带来特别的影响,无论是它们深深铭刻在我们想象之中难以忘却,还是隐隐藏匿于层层记忆之下伪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
4. 经典是每次重读都会带来初读时满满的发现的快意的书。
5. 经典是初读却感觉像重读的书。
6. 经典之书对其读者所述永无止尽。
7. 经典之书带着前人理解的光环来到我们面前,尾随其后的又是他们穿过时光长河在各文化中(或者是不同的语言和风俗)所留下的痕迹。
8. 经典就是能在其周围造就一团批评争议云雾的作品,然而它却能抖落其中的尘埃。
9. 经典是我们道听途说自以为知之甚多,却在真正阅读时发现它们愈加独一无二、出乎意料并且独具创意。
10. 经典之名可赋予那些代表整个宇宙,如同古代附身符一般的书籍。
11. 你的经典便是你决不能置之不理的书,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或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12. 经典之作走在其他经典之前,然则读过其他经典的人会立刻认识到它在经典著作谱系中的地位。
13. 经典就是将当下的嘈杂之音化作嗡嗡背景声的作品,而这背景声同时也是经典存在所不可或缺的。
14. 经典是作为时代的背景音而存续的作品——即使处支配地位的当下与之格格不入。
也许其中最为诗意的是卡尔维诺的第11个定义,意味着:即使是像“经典”这一具有普遍确定性的名词,具有主观色彩的定义仍有一席之地;这句话也给那些挑剔的读者做出了机智的回答:“你的经典便是你决不能置之不理的书,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或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