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
“汽车之父”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在1886年1月29日获得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发明专利,汽车已经与人类携手走过126个年头了。在这126年中,汽车与德国人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与众不同的故事:汽车帮助德国夯实了现代工业的基础,汽车也成为战争狂人们的有力武器;德国汽车帮助德国创造了两次战后经济繁荣的奇迹,德国汽车也随着德国的战败而两次被荡为灰烬;热爱汽车的德国人促使德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热爱汽车的德国人又让德国成为唯一一个高速公路不设最高限速的国家……
德国高速公路不设最高限速肯定是它的原因的,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有良好汽车制造工艺,保证了在道路上行驶的安全性。
大家都知道严谨和负责是人们最熟悉的德国性格,德国人通过一条条精致的流水线将这种性格一个螺丝钉一个螺丝钉地拧进每一辆德国汽车中,让德国汽车在安全性能方面获得了长久不衰的声誉。德国汽车的低事故率和高安全性就是这种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德国人永远不会背离的汽车制造宗旨。在德国,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本国汽车,至少是欧洲国家的品牌,日系和美系很少见到,这可能在中国式不可想象的,哪一天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也造出和德国一样品质的汽车来,我想我们也会毫不犹豫选择自己的品牌。
2.有良好的驾驶技术和驾驶礼仪。
在德国拿驾照不是很容易的,不但要要求有熟练驾驶技术,还要有驾驶礼仪的教育,这一条我们深有体会,站在路边准备过马路,他们会很主动停下来招手致意让我们先走,哪怕他们是绿灯,有一次我们乘坐的大巴行驶在乡村道路上,路相对比较窄,远处过来的小汽车,在很远处就自己停到路边让我们先走,开大巴的驾驶员和她微笑着相互招手致意,我很受触动。德国人是非常守规矩的人,所以德国人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基础上,也十分遵守驾驶礼仪。在高速公路上,有良好驾驶技术和驾驶礼仪,尤为重要,快道永远留给比你还要快的汽车行驶,你可以超车,但是一定超完车就马上回到右道上来,快道的速度甚至达到或超过200km/h以上。所以没有好的技术和驾驶礼仪,在德国开车后果将不堪设想。
回想我们的驾校那绝对是速成班,5天练习倒桩,5天路上开车,一天差不多只有一个小时练习时间,然后等待考试,能蒙混过关就ok,难怪我们出来的新手被戏称为“马路杀手”,这一切还是源于我们缺乏的严谨态度和严厉的制度,甚至即使有按指纹这样的规定,很多驾校都是自己来搞定,形同虚设。所以什么远光灯一路开到底,变道不打灯,前方堵路就加塞等等丑态百出。
在小道上这辆车主动停下来为我们让路,其实他完全可以先走的。
3.有良好道路条件。
德国有非常自豪的在欧洲建设的最完备的高速公路网。德国的高速公路只在出入口处有速度的限制以外,几乎没有速度的限制,但是为了安全,建议行驶速度在130公里/时。最近由于臭氧层遭到破坏,因此行车速度全面减速。这是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广播和电视都播放交通信息。这是对环境问题敏感的规则。
有人说,在德国找到一条有坑坑洼洼的路,好比看到外星人那么难。话虽然夸张了点,但也是名副其实。同时德国的高速公路完全不收费,也保证了一路畅通。不像我们限速+电子眼=敛财工具。执法都不光明正大,很多电子眼是不易被发现的,在宽敞人少的路上限速50--60,严重浪费道路资源和能源,速度快+不遵守交通规则才是事故多发的原因。
此外,德国的一种名为“全景路”的公路也值得一提。所谓“全景路”就是一条能够路过许多美丽景点的道路。驾驶者在这种路上行驶,可以边驾车边欣赏眼前的秀丽风景,让旅途变得更加快乐,让心情更加放松。德国人并不是事事刻板,他们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如何享受汽车生活,如何把汽车文化融入到生活的乐趣中。在德国有很多高速路段是有比较简便的休息点,可供开车人下来休息,抽烟、方便的地方,并不是只有服务区才可以,是纯粹的休息点。
我们一路从德国黑森州的法兰克福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门登在到柏林,再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最后到奥地利,一路都是乘坐的雇来同一辆大巴,看了一路风景的同时,来多多少少了解了德国的交通状况,在这里补充几点看到或者听来的有意思的现象:
为了防止货车装的物品从车上掉到公路而造成事故,德国规定货车必须是封闭货箱运输,使人看不到车里面装运的货物。
周六和周日很少看到大货车在路上行驶,可能这是他们的休息的时间。
为了保证驾驶员休息,在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上建有供驾驶员休息的场所,休息场所里有放着轻音乐的咖啡屋、简单的游乐场所等,以调节驾驶员的情绪。这里还设有购物店、加油站、快餐馆、卫生间等,方便驾驶员和乘客的需要。有的加油站还设有洗澡的地方,只要投币就可以了。
开大巴的都有一个GPS,凡是连续开车4小时驾驶员必须休息45分钟,一天内开车的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这条规定,德国的驾驶员都能严格执行。
在德国,摩托车是可以开在高速公路上的,这种摩托车不是我们中国大马路上常见的那种,那些摩托车是赛车级的车型,有些摩托车开的飞快,完全把高速公路当成了赛车场,驾驶摩托车者,全副武装,完全就是活脱脱的赛车手。难怪德国出了舒马赫这样的车王呢。
德国规定大巴车不得超过110公里的时速、大货车不得超过80公里的时速。这一规定除了驾驶员自觉遵守外,还有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在驾驶室内安装车速记录盘,记录盘是一张纸盘或磁盘。每天驾驶员在开车前将记录盘安装在仪表盘内,开车时记录盘开始记录下每天24小时车辆开停情况和每一时刻的行驶速度。驾驶员必须每天安装一张记录盘,并且在车上保留近3个月的记录盘供交通警察随时抽查,一旦被查出违反规定的现象,将给予重罚。
为了防止野生动物跑到公路上造成的事故,凡是有野生动物的地区,公路两边都设有铁丝网,还设有图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
在德国高速公路路牌上,常常会看到当地的景点提示图,图片采用通用的咖啡色,比较多出现的是古堡之类的建筑。
德国的乡村道路,并不是很宽敞,但是标志线却是非常清晰,即使你在晚间行驶在车灯的照射下也看得清楚,几乎就没有不清晰和随意变更标志线的情况。
乡村道路两旁几乎没有看到树木,十分奇怪,是不是害怕因为树木妨碍视线,不得而知。
在德国时候,常常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己开车,在德国平均两个人就拥有一辆车,只要同身体检查就可以开车。
再说一个看似和德国不相干的事,当我们从德国出来开往在波兰的高速公路上时,这两个国家明显就有比较,波兰这边是限速的,但是从道路的平整度,以及车祸造成损坏未来得及修复的高速公路护栏数量来看(德国几乎没有看到有护栏损坏),交通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你是否限速。
德国的交通安全好、交通事故少是世界有名的。这得益于德国科学的管理和高素质的德国人民。该国除了红绿灯和二系列的管理制度外,街上和道路上几乎看不到交通警察。交通安全的好坏、交通事故的多少,不是靠交通警察管出来的,而是靠高素质的人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来保证的。
当然德国也有限速路段,一般有一下几点:
1.路况变化的需要。双车道,会比四车道更容易限速,特别是由四车道变化到双车道的时候,还有动物出没的地段、修路等;
2.事故多发地带,提醒驾驶者注意安全;
3.遇到上下班高峰期间,高速公路显示器上提醒驾驶者;
4.跟各个州的执政党的政策有关。
德国高速公路不设最高限速肯定是它的原因的,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 |
1.有良好汽车制造工艺,保证了在道路上行驶的安全性。
大家都知道严谨和负责是人们最熟悉的德国性格,德国人通过一条条精致的流水线将这种性格一个螺丝钉一个螺丝钉地拧进每一辆德国汽车中,让德国汽车在安全性能方面获得了长久不衰的声誉。德国汽车的低事故率和高安全性就是这种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德国人永远不会背离的汽车制造宗旨。在德国,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本国汽车,至少是欧洲国家的品牌,日系和美系很少见到,这可能在中国式不可想象的,哪一天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也造出和德国一样品质的汽车来,我想我们也会毫不犹豫选择自己的品牌。
2.有良好的驾驶技术和驾驶礼仪。
在德国拿驾照不是很容易的,不但要要求有熟练驾驶技术,还要有驾驶礼仪的教育,这一条我们深有体会,站在路边准备过马路,他们会很主动停下来招手致意让我们先走,哪怕他们是绿灯,有一次我们乘坐的大巴行驶在乡村道路上,路相对比较窄,远处过来的小汽车,在很远处就自己停到路边让我们先走,开大巴的驾驶员和她微笑着相互招手致意,我很受触动。德国人是非常守规矩的人,所以德国人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基础上,也十分遵守驾驶礼仪。在高速公路上,有良好驾驶技术和驾驶礼仪,尤为重要,快道永远留给比你还要快的汽车行驶,你可以超车,但是一定超完车就马上回到右道上来,快道的速度甚至达到或超过200km/h以上。所以没有好的技术和驾驶礼仪,在德国开车后果将不堪设想。
回想我们的驾校那绝对是速成班,5天练习倒桩,5天路上开车,一天差不多只有一个小时练习时间,然后等待考试,能蒙混过关就ok,难怪我们出来的新手被戏称为“马路杀手”,这一切还是源于我们缺乏的严谨态度和严厉的制度,甚至即使有按指纹这样的规定,很多驾校都是自己来搞定,形同虚设。所以什么远光灯一路开到底,变道不打灯,前方堵路就加塞等等丑态百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小道上这辆车主动停下来为我们让路,其实他完全可以先走的。
3.有良好道路条件。
德国有非常自豪的在欧洲建设的最完备的高速公路网。德国的高速公路只在出入口处有速度的限制以外,几乎没有速度的限制,但是为了安全,建议行驶速度在130公里/时。最近由于臭氧层遭到破坏,因此行车速度全面减速。这是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广播和电视都播放交通信息。这是对环境问题敏感的规则。
有人说,在德国找到一条有坑坑洼洼的路,好比看到外星人那么难。话虽然夸张了点,但也是名副其实。同时德国的高速公路完全不收费,也保证了一路畅通。不像我们限速+电子眼=敛财工具。执法都不光明正大,很多电子眼是不易被发现的,在宽敞人少的路上限速50--60,严重浪费道路资源和能源,速度快+不遵守交通规则才是事故多发的原因。
此外,德国的一种名为“全景路”的公路也值得一提。所谓“全景路”就是一条能够路过许多美丽景点的道路。驾驶者在这种路上行驶,可以边驾车边欣赏眼前的秀丽风景,让旅途变得更加快乐,让心情更加放松。德国人并不是事事刻板,他们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如何享受汽车生活,如何把汽车文化融入到生活的乐趣中。在德国有很多高速路段是有比较简便的休息点,可供开车人下来休息,抽烟、方便的地方,并不是只有服务区才可以,是纯粹的休息点。
我们一路从德国黑森州的法兰克福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门登在到柏林,再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最后到奥地利,一路都是乘坐的雇来同一辆大巴,看了一路风景的同时,来多多少少了解了德国的交通状况,在这里补充几点看到或者听来的有意思的现象:
为了防止货车装的物品从车上掉到公路而造成事故,德国规定货车必须是封闭货箱运输,使人看不到车里面装运的货物。
周六和周日很少看到大货车在路上行驶,可能这是他们的休息的时间。
为了保证驾驶员休息,在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上建有供驾驶员休息的场所,休息场所里有放着轻音乐的咖啡屋、简单的游乐场所等,以调节驾驶员的情绪。这里还设有购物店、加油站、快餐馆、卫生间等,方便驾驶员和乘客的需要。有的加油站还设有洗澡的地方,只要投币就可以了。
开大巴的都有一个GPS,凡是连续开车4小时驾驶员必须休息45分钟,一天内开车的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这条规定,德国的驾驶员都能严格执行。
在德国,摩托车是可以开在高速公路上的,这种摩托车不是我们中国大马路上常见的那种,那些摩托车是赛车级的车型,有些摩托车开的飞快,完全把高速公路当成了赛车场,驾驶摩托车者,全副武装,完全就是活脱脱的赛车手。难怪德国出了舒马赫这样的车王呢。
德国规定大巴车不得超过110公里的时速、大货车不得超过80公里的时速。这一规定除了驾驶员自觉遵守外,还有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在驾驶室内安装车速记录盘,记录盘是一张纸盘或磁盘。每天驾驶员在开车前将记录盘安装在仪表盘内,开车时记录盘开始记录下每天24小时车辆开停情况和每一时刻的行驶速度。驾驶员必须每天安装一张记录盘,并且在车上保留近3个月的记录盘供交通警察随时抽查,一旦被查出违反规定的现象,将给予重罚。
为了防止野生动物跑到公路上造成的事故,凡是有野生动物的地区,公路两边都设有铁丝网,还设有图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
在德国高速公路路牌上,常常会看到当地的景点提示图,图片采用通用的咖啡色,比较多出现的是古堡之类的建筑。
德国的乡村道路,并不是很宽敞,但是标志线却是非常清晰,即使你在晚间行驶在车灯的照射下也看得清楚,几乎就没有不清晰和随意变更标志线的情况。
乡村道路两旁几乎没有看到树木,十分奇怪,是不是害怕因为树木妨碍视线,不得而知。
在德国时候,常常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己开车,在德国平均两个人就拥有一辆车,只要同身体检查就可以开车。
再说一个看似和德国不相干的事,当我们从德国出来开往在波兰的高速公路上时,这两个国家明显就有比较,波兰这边是限速的,但是从道路的平整度,以及车祸造成损坏未来得及修复的高速公路护栏数量来看(德国几乎没有看到有护栏损坏),交通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你是否限速。
德国的交通安全好、交通事故少是世界有名的。这得益于德国科学的管理和高素质的德国人民。该国除了红绿灯和二系列的管理制度外,街上和道路上几乎看不到交通警察。交通安全的好坏、交通事故的多少,不是靠交通警察管出来的,而是靠高素质的人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来保证的。
当然德国也有限速路段,一般有一下几点:
1.路况变化的需要。双车道,会比四车道更容易限速,特别是由四车道变化到双车道的时候,还有动物出没的地段、修路等;
2.事故多发地带,提醒驾驶者注意安全;
3.遇到上下班高峰期间,高速公路显示器上提醒驾驶者;
4.跟各个州的执政党的政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