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有机认证标识 寻找真正有机护肤品
近年「绿色」、「有机」等概念越来越盛行,不少个人护理用品也以「天然」或「有机」字眼挂帅,部份消费者可能认为这类用品有更显著的护理效果,又或较安全,可减少皮肤敏感。究竟这些护理用品是否真的较安全有效?你知道怎样识别真正的天然和有机个人护理用品吗?
消费者须注意,就算产品名称包含「天然」、「有机」、「草本」、「不含合成化学物质」等字眼,也不代表这产品是符合有机或天然制品的标准。想找出真正的天然和有机护肤品,请即参考精明选择三步曲。
第1步:检视有机认证标识
国际上已有不少认证机构专为农产品和加工制品作有机认证,如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包装可盖上天然或有机标识,以兹识别。不过,选购时你应留意产品标示的有机认证标识所认证的是产品本身、产品成分,还是种植某些成分的农场。如获认证的只是产品成分或有关的农场,未必代表产品本身符合天然或有机制品的标准。
部分认证系统分不同类别
各个认证机构对天然及有机护肤品的规定都不相同,并没有一套统一使用的标准,以下是部分认证机构系统及其分类类别:
认证机构 分类类别
欧洲NaTrue 1. natural cosmetics(天然护肤品)
2. natural cosmetics with an organic portion(含有机成分的天然护肤品)
3. organic cosmetics(有机护肤品)
法国ECOCERT 1. natural cosmetic(天然护肤品)
要求:须含95%或以上的天然或源自天然(natural origin)的成分,源自有机种植(organic agriculture)的植物成分须占最少50%;配方中获得有机认证的成分须占最少5%。
2. natural and organic cosmetic(天然及有机护肤品),标识为「organic cosmetic」
要求:须含95%或以上的天然或源自天然的成分,植物成分中最少95%源自有机种植;整个产品配方中最少10%的成分获得有机认证。
法国COSMEBIO 1. ECO(天然护肤品)
要求:须含95%或以上的天然或源自天然的成分,源自有机种植的植物成分须占最少50%。
2. BIO(天然及有机护肤品)
要求:须含95%或以上的天然或源自天然的成分,植物成分中最少95%源自有机种植。
美国的国家有机计划(National Organic Program,NOP) 1. USDA Organic
要求:产品含95%或以上的有机成分,可在包装上标示「USDA Organic」标识。
2. Made with Organic Ingredients
要求:有机成分含量为70%或以上,可标示「Made with Organic Ingredients」。
注:NOP是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系统,不过化妆品亦可向美国农业部(USDA)按NOP标准申请有机认证。
认证标识:有机/天然及有机护肤品
认证标识:天然护肤品
香港消委会发现,市面部分标榜天然或有机的护肤品都标有认证系统的标识,大部分已清楚说明产品属于「天然」还是「有机」类别,有的更详细说明获得有机认证的成分及/或签发认证的机构,亦有的标示了配方中源自天然及/或来自有机种植的成分比例。部分源自美国的产品标示「USDA Organic」或「Made with Certified Organic Ingredients」。
消费提示
认清标识:购买货品时,你可能会发现形形色色的标识,如「environmental earth friendly packaging(环保包装)」、「carbon neutral products(碳中和产品)」等,但这些标识只表示产品包装和碳排放量符合一定规定,并不代表产品符合天然或有机护肤品的标准。
第2步:参考成分列表
一般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都会在成分列表中,注明获得有机认证的成分,例如以符号标注获得有机认证的成分,或以数字注明该有机成分及签发有机认证的机构资料。在成分列表中排序较前的成分,所占的比例一般较高。
消费提示
留意有机成分的排列次序:我们检视过部分以「Organics」或与「Organic」有关联的字眼命名之产品,发现部分产品的配方只有少数成分是以有机种植,其所占比例很小,举例说,某个名为「有机糙米XXX乳液」的产品虽标明包含有机认证的糙米,不过在其成分列表中并无说明哪一成分获得有机认证,而在列出的成分中与「米」有关的成分之排序较后(在列出的27种成分中排列第23及26位),表示这些成分在配方中所占比例较少,产品所含的有机成分可能极有限。
留意有否石油制品、合成防腐剂成分:有些标示含有机植物成分的沐浴露产品,成分列表列明含有石油制品「paraffinum liquidum」、合成防腐剂「methylparaben」、「propylparaben」或「DMDM hydantoin」等,表示这些产品含有合成化学物质,可能只有个别植物成分源自有机种植。
第3步:参考其它说明资料
部分产品有说明成分中源自天然来源成分所占的百分比,以及配方或植物成分中源自有机种植的比例,透过检视这些资料,你就可知道产品中天然或有机成分所占的比例。
消费提示
未必可以直接比较百分比数值:不同认证系统对天然及有机成分比例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若产品所获的认证不同,他们列出的有机成分比例未必可直接比较。
不含某些化学物质不代表成分源自有机:有产品标示不含某些化学物质(如合成香料和着色剂等),但这些说明并不代表产品成分源自有机种植,或产品符合有机护肤品的标准。
有机护肤品多面观
1. 有机护肤品不容易引致敏感?
若你认为有机护肤品较安全,不容易引致敏感,并且适合孕妇及皮肤较敏感人士的话,是时候改变观念了,因为专家告诉我们,其实不然!
香港化妆品同业协会表示,无论护肤品的成分是源自天然还是来自石油副产品,只要化学结构相同,其实并无分别。例如植物油脂经水解造成的甘油(glycerin),与由石油提炼所得的,本质、功能和安全等方面都相同。要经过测试认证,方可证实化妆品是否安全。
欧盟化妆品及非食品科学小组的资料显示,精油香料成分无论是来自合成或萃取自植物,在致敏性(allergenicity)方面并无分别。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 of Singapore)认为,「天然」护肤品不一定代表「更好」或「更安全」。部分植物和草本植物是有毒的,亦有些可能会令个别人士产生敏感反应。
香港医学会会董及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表示,苯甲醇(benzyl alcohol)、苯甲酸芐酯(benzyl benzoate)、柠檬醛(citral)、香茅醇(citronellol)、丁香酚(eugenol)、香叶醇(geraniol)、柠檬烯(limonene)及芳樟醇(linalool)等天然香料都是较常引致皮肤敏感的接触性致敏物,皮肤敏感人士应避免使用含香料成分的护肤品,即使是天然香料也不例外。
香港妇产科医生罗致廉表示,很多护肤品的成分复杂,但一般皮肤吸收程度有限,除非产品含有荷尔蒙成分,否则日常使用一般护肤品对胎儿的健康和发展影响不大。此外,孕妇于怀孕期间对气味会变得特别敏感,买护肤品时应留意产品的气味会否引致不适。
2. 有机护肤品效果特别理想?
产品标有认证系统的标识,只代表其生产程序符合特定要求,并不代表产品质量、效用较其它没有认证标识的好,其声称的效能或功效仍须另行验证。
香港化妆品同业协会表示,要符合「有机」护肤品级别,产品的组合成分受到很多条件限制,许多功能性成分不能采用,例如化学防晒剂、部分乳化剂、止汗剂及防腐剂等,故此「有机」护肤品的效用仍停留在较简单的功能。
使用有机护肤品的注意事项
部分标榜天然或有机的护肤品可能含有α-羟基酸(alpha hydroxy acids,简称AHAs),这种成分有去除皮肤部分角质层的作用。由于角质层既可反射亦可吸收紫外线,使用含AHAs的产品后应特别注重防晒措施,以免增加因紫外线照射而导致皮肤损伤的机会。
AHAs亦可能会刺激皮肤,你应先试用小剂量测试会否引致敏感,按指示使用,并留意产品标示停留在皮肤上的时间。
另外,使用含柑橘类精油成分的产品后,如佛手柑、葡萄柚、柠檬,应避免进行日光浴或照太阳灯,否则可能会增加皮肤灼伤和引致色斑的机会。
个别零售店会把不同品牌的各类型产品放于同一货架上,标榜货品有机、天然,容易令顾客误以为所有产品都是天然及有机制品。要买得精明,还得留意个别产品包装上的标识、成分列表和其它说明。
此外,不同产品的成分和配方各有不同,即使是标榜「有机」的品牌,并不代表其所有产品都是有机制品,可能某些是「天然」产品,部分是「有机」产品,所以买产品时,须留意产品包装上的标识,或向销售人员查询。
消费者须注意,就算产品名称包含「天然」、「有机」、「草本」、「不含合成化学物质」等字眼,也不代表这产品是符合有机或天然制品的标准。想找出真正的天然和有机护肤品,请即参考精明选择三步曲。
第1步:检视有机认证标识
国际上已有不少认证机构专为农产品和加工制品作有机认证,如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包装可盖上天然或有机标识,以兹识别。不过,选购时你应留意产品标示的有机认证标识所认证的是产品本身、产品成分,还是种植某些成分的农场。如获认证的只是产品成分或有关的农场,未必代表产品本身符合天然或有机制品的标准。
部分认证系统分不同类别
各个认证机构对天然及有机护肤品的规定都不相同,并没有一套统一使用的标准,以下是部分认证机构系统及其分类类别:
认证机构 分类类别
欧洲NaTrue 1. natural cosmetics(天然护肤品)
2. natural cosmetics with an organic portion(含有机成分的天然护肤品)
3. organic cosmetics(有机护肤品)
法国ECOCERT 1. natural cosmetic(天然护肤品)
要求:须含95%或以上的天然或源自天然(natural origin)的成分,源自有机种植(organic agriculture)的植物成分须占最少50%;配方中获得有机认证的成分须占最少5%。
2. natural and organic cosmetic(天然及有机护肤品),标识为「organic cosmetic」
要求:须含95%或以上的天然或源自天然的成分,植物成分中最少95%源自有机种植;整个产品配方中最少10%的成分获得有机认证。
法国COSMEBIO 1. ECO(天然护肤品)
要求:须含95%或以上的天然或源自天然的成分,源自有机种植的植物成分须占最少50%。
2. BIO(天然及有机护肤品)
要求:须含95%或以上的天然或源自天然的成分,植物成分中最少95%源自有机种植。
美国的国家有机计划(National Organic Program,NOP) 1. USDA Organic
要求:产品含95%或以上的有机成分,可在包装上标示「USDA Organic」标识。
2. Made with Organic Ingredients
要求:有机成分含量为70%或以上,可标示「Made with Organic Ingredients」。
注:NOP是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系统,不过化妆品亦可向美国农业部(USDA)按NOP标准申请有机认证。
认证标识:有机/天然及有机护肤品
![]() |
认证标识:天然护肤品
![]() |
香港消委会发现,市面部分标榜天然或有机的护肤品都标有认证系统的标识,大部分已清楚说明产品属于「天然」还是「有机」类别,有的更详细说明获得有机认证的成分及/或签发认证的机构,亦有的标示了配方中源自天然及/或来自有机种植的成分比例。部分源自美国的产品标示「USDA Organic」或「Made with Certified Organic Ingredients」。
消费提示
认清标识:购买货品时,你可能会发现形形色色的标识,如「environmental earth friendly packaging(环保包装)」、「carbon neutral products(碳中和产品)」等,但这些标识只表示产品包装和碳排放量符合一定规定,并不代表产品符合天然或有机护肤品的标准。
第2步:参考成分列表
一般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都会在成分列表中,注明获得有机认证的成分,例如以符号标注获得有机认证的成分,或以数字注明该有机成分及签发有机认证的机构资料。在成分列表中排序较前的成分,所占的比例一般较高。
消费提示
留意有机成分的排列次序:我们检视过部分以「Organics」或与「Organic」有关联的字眼命名之产品,发现部分产品的配方只有少数成分是以有机种植,其所占比例很小,举例说,某个名为「有机糙米XXX乳液」的产品虽标明包含有机认证的糙米,不过在其成分列表中并无说明哪一成分获得有机认证,而在列出的成分中与「米」有关的成分之排序较后(在列出的27种成分中排列第23及26位),表示这些成分在配方中所占比例较少,产品所含的有机成分可能极有限。
留意有否石油制品、合成防腐剂成分:有些标示含有机植物成分的沐浴露产品,成分列表列明含有石油制品「paraffinum liquidum」、合成防腐剂「methylparaben」、「propylparaben」或「DMDM hydantoin」等,表示这些产品含有合成化学物质,可能只有个别植物成分源自有机种植。
第3步:参考其它说明资料
部分产品有说明成分中源自天然来源成分所占的百分比,以及配方或植物成分中源自有机种植的比例,透过检视这些资料,你就可知道产品中天然或有机成分所占的比例。
消费提示
未必可以直接比较百分比数值:不同认证系统对天然及有机成分比例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若产品所获的认证不同,他们列出的有机成分比例未必可直接比较。
不含某些化学物质不代表成分源自有机:有产品标示不含某些化学物质(如合成香料和着色剂等),但这些说明并不代表产品成分源自有机种植,或产品符合有机护肤品的标准。
有机护肤品多面观
1. 有机护肤品不容易引致敏感?
若你认为有机护肤品较安全,不容易引致敏感,并且适合孕妇及皮肤较敏感人士的话,是时候改变观念了,因为专家告诉我们,其实不然!
香港化妆品同业协会表示,无论护肤品的成分是源自天然还是来自石油副产品,只要化学结构相同,其实并无分别。例如植物油脂经水解造成的甘油(glycerin),与由石油提炼所得的,本质、功能和安全等方面都相同。要经过测试认证,方可证实化妆品是否安全。
欧盟化妆品及非食品科学小组的资料显示,精油香料成分无论是来自合成或萃取自植物,在致敏性(allergenicity)方面并无分别。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 of Singapore)认为,「天然」护肤品不一定代表「更好」或「更安全」。部分植物和草本植物是有毒的,亦有些可能会令个别人士产生敏感反应。
香港医学会会董及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表示,苯甲醇(benzyl alcohol)、苯甲酸芐酯(benzyl benzoate)、柠檬醛(citral)、香茅醇(citronellol)、丁香酚(eugenol)、香叶醇(geraniol)、柠檬烯(limonene)及芳樟醇(linalool)等天然香料都是较常引致皮肤敏感的接触性致敏物,皮肤敏感人士应避免使用含香料成分的护肤品,即使是天然香料也不例外。
香港妇产科医生罗致廉表示,很多护肤品的成分复杂,但一般皮肤吸收程度有限,除非产品含有荷尔蒙成分,否则日常使用一般护肤品对胎儿的健康和发展影响不大。此外,孕妇于怀孕期间对气味会变得特别敏感,买护肤品时应留意产品的气味会否引致不适。
2. 有机护肤品效果特别理想?
产品标有认证系统的标识,只代表其生产程序符合特定要求,并不代表产品质量、效用较其它没有认证标识的好,其声称的效能或功效仍须另行验证。
香港化妆品同业协会表示,要符合「有机」护肤品级别,产品的组合成分受到很多条件限制,许多功能性成分不能采用,例如化学防晒剂、部分乳化剂、止汗剂及防腐剂等,故此「有机」护肤品的效用仍停留在较简单的功能。
使用有机护肤品的注意事项
部分标榜天然或有机的护肤品可能含有α-羟基酸(alpha hydroxy acids,简称AHAs),这种成分有去除皮肤部分角质层的作用。由于角质层既可反射亦可吸收紫外线,使用含AHAs的产品后应特别注重防晒措施,以免增加因紫外线照射而导致皮肤损伤的机会。
AHAs亦可能会刺激皮肤,你应先试用小剂量测试会否引致敏感,按指示使用,并留意产品标示停留在皮肤上的时间。
另外,使用含柑橘类精油成分的产品后,如佛手柑、葡萄柚、柠檬,应避免进行日光浴或照太阳灯,否则可能会增加皮肤灼伤和引致色斑的机会。
个别零售店会把不同品牌的各类型产品放于同一货架上,标榜货品有机、天然,容易令顾客误以为所有产品都是天然及有机制品。要买得精明,还得留意个别产品包装上的标识、成分列表和其它说明。
此外,不同产品的成分和配方各有不同,即使是标榜「有机」的品牌,并不代表其所有产品都是有机制品,可能某些是「天然」产品,部分是「有机」产品,所以买产品时,须留意产品包装上的标识,或向销售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