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羊
大学同学打电话来说有只羊腿要送给我,我受宠若惊。不是很熟的同学,但有交情。
大学第五年,和另一位同学一起去崇明岛上这位同学家里玩。去她家并不容易,坐很长途的公交车到码头,搭两小时船到达崇明南门码头上岸,坐公交车到岛内某地,那位同学来接,她顺手带一辆自行车。农村孩子很早就会骑一辆自行车再带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走,接人更需要这项技术。我骑上她带来的自行车,同游者坐在车后座,我们跟着带路人一路颠簸骑过田埂,中途与一辆拖拉机迎面交错险些翻车,费了些周折与体力到了同学家里。
同学家里是彻底的农村,有三层楼房,桔园、柿子树、蟹塘和一些农田。楼房的阳台没有栏杆,墙壁上红砖裸露没有刷水泥和白粉。说是这楼接近完工时家里钱花完了,成了烂尾楼。楼后就是厕所,简易抽水马桶,在那个时代的农村来讲条件很好。厕所和牲口栏建在一起。如厕时羊在我脚边啃草,那时候她家的羊还是以吃草为主的。
当时也是深秋。树上挂着几只大而红的桔子,又几只柿子。老人们(那时候他们还不老)让我们俩去摘果子,说是特意留在枝头让我们玩的。我第一次接触修剪水果树的剪刀。并且知道桔子要齐根在果蒂处下剪,留叶子留梗子的做法虽好看,梗子的断口会刺穿别的桔子皮,属于大恶行,要不得。
晚餐吃崇明蟹,主人请了家里的亲威来陪饭,一桌七、八个人。又吃桔子。主人嘱我们不要吃柿子,怕胃中积石。我洗完脚上三楼一看,三楼地上铺了一地的柿子等着转熟,垂手可得,难怪要叮嘱切切。夜间地震,床动,远处看蟹塘的狗狂叫。同去的同学在梦中咕哝:“小风,你不要再摇床了。”
回城后我常留意修剪水果树的剪刀,在文化广场的鲜花铺里找到一把好的,请同学带回去给父母用。同学说用来极好,一是力学原理上更合科学,剪多了枝木手不易疲劳,二是钢好耐磨。我听了得意洋洋。同学每年回乡总要背上几把剪刀去供农用,按以往的质量标准来说还是正常,被我的剪刀一比就不行了,大为郁闷,在老娘对我剪刀的赞美声中立誓要买更好的回去,以争宠。这话是开玩笑,她家就她一个孩子,如何需要争宠?工作之后她有了自己的收入,自然可以批量购置好剪刀回去。
过几年,我在苏州的刀剪店里看到一柄更好的剪枝刀,兴兴头带回上海,寄给老人。更获赞美。其实这时候他们自己已经不下桔子地剪果子了,每年收成时节请人来收。但修枝的事还是要用到剪刀。看到这把新剪刀,我同学又一阵好恸,大意是说,好容易安抚了几年,你这样弄,又把我比下去。
她结婚生子。父母替她带孩子,等到孩子大起送回到上海来上学。母亲说孩子应该跟着她家姓。我同学不答应。老娘一气之下给孩子新取名字,改随了同学的姓,自说自话天天叫孙子的新名字,直到他离开崇明进城上学为止,过干瘾。
蟹的生意并不理想,农村里的小河被乡镇工业污染,蟹塘随之困难,索性填掉了种菜。反正两老种了一辈子菜,熟悉得很。小孩子上学后老娘经常来上海照顾孩子,农村的地不舍得荒,老头一个人在那里忙。老娘间或去住几天帮忙。这次也是类似的回乡。
回要送礼给上海的亲戚朋友,原打算送桔子,怕上海人不肯吃,改杀一只羊。早起活杀后片成四扇,坐摆渡到上海城里,女婿开车带着老人满城转悠,送羊。我接过来一看,哪里是羊腿,分明是四分之一扇羊!
分羊的过程中闻了闻味道,一点点也无膻气,还有点肉香。甚至温热着。
问了同学,怎么这么肥硕又香甜的味道。她说今年的羊确实肥得离谱,又说近年老人没把地里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卖,大部分喂了这些羊,兴许西瓜、桔子或柿子吃多了,提香味。现在的羊生活水平也上去了。
啧啧。
大学第五年,和另一位同学一起去崇明岛上这位同学家里玩。去她家并不容易,坐很长途的公交车到码头,搭两小时船到达崇明南门码头上岸,坐公交车到岛内某地,那位同学来接,她顺手带一辆自行车。农村孩子很早就会骑一辆自行车再带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走,接人更需要这项技术。我骑上她带来的自行车,同游者坐在车后座,我们跟着带路人一路颠簸骑过田埂,中途与一辆拖拉机迎面交错险些翻车,费了些周折与体力到了同学家里。
同学家里是彻底的农村,有三层楼房,桔园、柿子树、蟹塘和一些农田。楼房的阳台没有栏杆,墙壁上红砖裸露没有刷水泥和白粉。说是这楼接近完工时家里钱花完了,成了烂尾楼。楼后就是厕所,简易抽水马桶,在那个时代的农村来讲条件很好。厕所和牲口栏建在一起。如厕时羊在我脚边啃草,那时候她家的羊还是以吃草为主的。
当时也是深秋。树上挂着几只大而红的桔子,又几只柿子。老人们(那时候他们还不老)让我们俩去摘果子,说是特意留在枝头让我们玩的。我第一次接触修剪水果树的剪刀。并且知道桔子要齐根在果蒂处下剪,留叶子留梗子的做法虽好看,梗子的断口会刺穿别的桔子皮,属于大恶行,要不得。
晚餐吃崇明蟹,主人请了家里的亲威来陪饭,一桌七、八个人。又吃桔子。主人嘱我们不要吃柿子,怕胃中积石。我洗完脚上三楼一看,三楼地上铺了一地的柿子等着转熟,垂手可得,难怪要叮嘱切切。夜间地震,床动,远处看蟹塘的狗狂叫。同去的同学在梦中咕哝:“小风,你不要再摇床了。”
回城后我常留意修剪水果树的剪刀,在文化广场的鲜花铺里找到一把好的,请同学带回去给父母用。同学说用来极好,一是力学原理上更合科学,剪多了枝木手不易疲劳,二是钢好耐磨。我听了得意洋洋。同学每年回乡总要背上几把剪刀去供农用,按以往的质量标准来说还是正常,被我的剪刀一比就不行了,大为郁闷,在老娘对我剪刀的赞美声中立誓要买更好的回去,以争宠。这话是开玩笑,她家就她一个孩子,如何需要争宠?工作之后她有了自己的收入,自然可以批量购置好剪刀回去。
过几年,我在苏州的刀剪店里看到一柄更好的剪枝刀,兴兴头带回上海,寄给老人。更获赞美。其实这时候他们自己已经不下桔子地剪果子了,每年收成时节请人来收。但修枝的事还是要用到剪刀。看到这把新剪刀,我同学又一阵好恸,大意是说,好容易安抚了几年,你这样弄,又把我比下去。
她结婚生子。父母替她带孩子,等到孩子大起送回到上海来上学。母亲说孩子应该跟着她家姓。我同学不答应。老娘一气之下给孩子新取名字,改随了同学的姓,自说自话天天叫孙子的新名字,直到他离开崇明进城上学为止,过干瘾。
蟹的生意并不理想,农村里的小河被乡镇工业污染,蟹塘随之困难,索性填掉了种菜。反正两老种了一辈子菜,熟悉得很。小孩子上学后老娘经常来上海照顾孩子,农村的地不舍得荒,老头一个人在那里忙。老娘间或去住几天帮忙。这次也是类似的回乡。
回要送礼给上海的亲戚朋友,原打算送桔子,怕上海人不肯吃,改杀一只羊。早起活杀后片成四扇,坐摆渡到上海城里,女婿开车带着老人满城转悠,送羊。我接过来一看,哪里是羊腿,分明是四分之一扇羊!
![]() |
分羊的过程中闻了闻味道,一点点也无膻气,还有点肉香。甚至温热着。
问了同学,怎么这么肥硕又香甜的味道。她说今年的羊确实肥得离谱,又说近年老人没把地里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卖,大部分喂了这些羊,兴许西瓜、桔子或柿子吃多了,提香味。现在的羊生活水平也上去了。
啧啧。
-
Rosal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8 10:23:23
-
风除雨攘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2 10:25:34
-
希望HOPE 赞了这篇日记 2008-12-08 10:13:42
-
StarKnight 赞了这篇日记 2008-12-07 18: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