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 老房子
老街
走在小时候的老街上,你突然能看到另一个你。那个你,还小,光着脚丫,留着铲子头,闷闷地在路上走。你赶过去,想和他说几句话。但是,你害怕。你不知道该说什么。你停下来,默默地望着,怀着神圣的心情,等那个你走过去,走远了。你还望着,那个小小的背影,终于成为一个逗号。在视野的尽头,一直那么挂着,跟“那个你”家里门框上挂着的玉米须须儿,蝈蝈笼子一样一样.......
这条老街,似乎永远不变的老街,这次回来,也变了。以前的泥地,换成了现在的水泥路面,硬邦邦的。以前,一到雨季,总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如两条蜿蜒盘绕的蛇。雨后,我们光着小脚丫,脑袋瓜上顶着一袭装过化肥的编织袋当雨衣。把小脚丫,一个一个踩进暖暖凉凉的泥窝子里去。有时候,踩得深了,要像拔萝卜似的把它拔出来。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能摔个大马趴。一身,又是泥又是水,胆怯怯地偷偷溜回家去......现在,雨季里,雨水充沛时,依旧积水,但是,已经没有深深的车辙了。即便水浸到膝盖了,也没有看到有几个小孩子跑去玩水的。似乎现在的小孩子都忙着坐在电脑前面去了。
老街的两旁,还有一些老房子,老房子的门口,偶尔还会坐着一些老头老太太。他们或者在悠闲地抽着旱烟锅儿,或者带着老花镜,做着永远没完没了的针线活,或者摆出小桌子打打扑克、下下棋,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单单坐在那里打打盹儿,发发呆。一晃眼,日头西斜,就是一天。每每,当夕阳斜斜从房角切过来,打在老人们质朴的身上,他们有的眯起眼,打望着西边天上那轮红红的可爱的日头,站起身,扑打扑打尘土,卷起烟袋锅,夹着小板凳,摘下老花镜,颤悠悠地回家去了......
老房子
清晨,你和村子一起醒来。醒来后,你才发现,已经习惯城市作息的你和你的梦还没有醒。你望望依旧躺在床上昏睡的那个你,突然有种很厌恶的感觉。你想走过去,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告诉他,该醒了。老妈已经在院子里开始了一天充满生命力的喊嚷。厨房里,炉灶上,早起的米粥,小火不急不躁地煨着。小院子里,菜地上空,各种鸟儿在欢快地叫着,偶尔像箭一样飞了出去。墨绿色的菜地,映着东方鱼肚白上的霞红,交错,杂陈。老妈走过来走过去的身影,如剪影般雕刻在细细的光阴上。而你,醒着,却睡了。昨天梦里的鹧鸪,从童年的某个清晨一直叫到了长大后的黄昏。突然,你就醒了。其时,老妈拿着扫把在你的窗台前,不经意大喊了一声。原来,买豆腐的吴老六,又开始在街口敲鼓了。
那条老老的胡同里,住着爷爷,住着奶奶。以前,住着我。自从我们搬出来之后,那条胡同愈加显得深了。慢慢地,不知道什么时候,胡同开始长草,疯了一样地长。跟我小时候,到处跑孩子一样,疯了似的。胡同的草,都能淹没到膝盖了。碧绿碧绿的,全是狗尾草,嘤嘤嗡嗡,像一群蜜蜂似的,叫个不停。记得小时候,这条胡同,总是光溜溜的。一下雨,就成了河。现在,估计一下雨要成湖了。胡同一旦空了,也就深了。爷爷和奶奶,住在我家老房子里。爷爷说,这老房子比我都要大。奶奶说,盖这座老房子时,还没有我小姑呢。说着,说着,天就黑了,房子也跟着大了......
现在,去一趟老房子。望着那些树啊,墙啊,总觉得它们都比我想象中的要小,要矮。我以为,它们都长成什么样了呢。原来,它们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台阶前的那棵歪脖子槐树,小时候经常抱着它哭。想要一个新玩具了,家里不给买,扔下饭碗,跑到树前就开始哭。哭啊哭啊,树也哭歪了,天也哭黑了,家里就是不给买。后来,就哭睡着了,倚着那棵槐树,眼角挂着泪珠,梦里还在哭......
猪窝前一棵樗樗树。小时候,印象里,猪窝从来没有空过,里面大大小小,黑黑白白,总养着猪。所以,那时候的猪窝没有现在这么臭。现在家里已经好几年没养过猪了。我们这边传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抱着樗樗树,念一道咒语,就能长个儿。“樗樗快点长,你往粗里憋,我往高里长”,每年除夕,老妈都叮嘱我,初一早起,去抱樗樗树,千万别喊反了,那样子就成小胖墩了。恍似,我还真的这样喊过一次。
老房子是四间式平房。一间卧室,一间厅堂兼厨房,一间粮仓,一间存放杂物。满满当当。记忆里,房子被火烧过一次,被大雨冲刷过无数次,被强拆过一次,被改建过两次,被修葺过多次。老房子,和我们这个家一起,骨肉相连。时间匆忙,我已经忘了,我是怎么搬出去,离开老房子的。一晃,整整十五年。
那被砸烂的瓦片,至今没有修补好,雨水一大,雨就开始往窗户里灌;被我踢碎的玻璃窗,依旧糊着当初那张报纸,报纸上的字迹漫漶,蜘蛛网厚厚几层;小时候,踮着脚尖,写到墙面上的粉笔字,吱吱扭扭,模模糊糊,依然能瞧出来写的什么;东屋门口的青石板,依然静静地躺着,似乎现在还残留着那年夏天,我听着奶奶讲牛郎织女,沉沉进入梦乡后的体温;院子角的小炉子,小时候每年夏天,无数个夜晚,繁星满天,朗朗的蛐蛐鸣,烟熏火燎的记忆画面......
老房子真的老了。如今看上去,它挺立着,晃晃悠悠。早劝过许多次,让爷爷奶奶搬过去和我们一起住。两位老人舍不得老房子,说老房子住着舒坦,新房子里不习惯。他们还说,房子跟人一样,一没用了也就要报废了。只要有人住着,房子永远是房子。
这老房子里,满满的,全是回忆......
走在小时候的老街上,你突然能看到另一个你。那个你,还小,光着脚丫,留着铲子头,闷闷地在路上走。你赶过去,想和他说几句话。但是,你害怕。你不知道该说什么。你停下来,默默地望着,怀着神圣的心情,等那个你走过去,走远了。你还望着,那个小小的背影,终于成为一个逗号。在视野的尽头,一直那么挂着,跟“那个你”家里门框上挂着的玉米须须儿,蝈蝈笼子一样一样.......
这条老街,似乎永远不变的老街,这次回来,也变了。以前的泥地,换成了现在的水泥路面,硬邦邦的。以前,一到雨季,总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如两条蜿蜒盘绕的蛇。雨后,我们光着小脚丫,脑袋瓜上顶着一袭装过化肥的编织袋当雨衣。把小脚丫,一个一个踩进暖暖凉凉的泥窝子里去。有时候,踩得深了,要像拔萝卜似的把它拔出来。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能摔个大马趴。一身,又是泥又是水,胆怯怯地偷偷溜回家去......现在,雨季里,雨水充沛时,依旧积水,但是,已经没有深深的车辙了。即便水浸到膝盖了,也没有看到有几个小孩子跑去玩水的。似乎现在的小孩子都忙着坐在电脑前面去了。
老街的两旁,还有一些老房子,老房子的门口,偶尔还会坐着一些老头老太太。他们或者在悠闲地抽着旱烟锅儿,或者带着老花镜,做着永远没完没了的针线活,或者摆出小桌子打打扑克、下下棋,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单单坐在那里打打盹儿,发发呆。一晃眼,日头西斜,就是一天。每每,当夕阳斜斜从房角切过来,打在老人们质朴的身上,他们有的眯起眼,打望着西边天上那轮红红的可爱的日头,站起身,扑打扑打尘土,卷起烟袋锅,夹着小板凳,摘下老花镜,颤悠悠地回家去了......
老房子
清晨,你和村子一起醒来。醒来后,你才发现,已经习惯城市作息的你和你的梦还没有醒。你望望依旧躺在床上昏睡的那个你,突然有种很厌恶的感觉。你想走过去,给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告诉他,该醒了。老妈已经在院子里开始了一天充满生命力的喊嚷。厨房里,炉灶上,早起的米粥,小火不急不躁地煨着。小院子里,菜地上空,各种鸟儿在欢快地叫着,偶尔像箭一样飞了出去。墨绿色的菜地,映着东方鱼肚白上的霞红,交错,杂陈。老妈走过来走过去的身影,如剪影般雕刻在细细的光阴上。而你,醒着,却睡了。昨天梦里的鹧鸪,从童年的某个清晨一直叫到了长大后的黄昏。突然,你就醒了。其时,老妈拿着扫把在你的窗台前,不经意大喊了一声。原来,买豆腐的吴老六,又开始在街口敲鼓了。
那条老老的胡同里,住着爷爷,住着奶奶。以前,住着我。自从我们搬出来之后,那条胡同愈加显得深了。慢慢地,不知道什么时候,胡同开始长草,疯了一样地长。跟我小时候,到处跑孩子一样,疯了似的。胡同的草,都能淹没到膝盖了。碧绿碧绿的,全是狗尾草,嘤嘤嗡嗡,像一群蜜蜂似的,叫个不停。记得小时候,这条胡同,总是光溜溜的。一下雨,就成了河。现在,估计一下雨要成湖了。胡同一旦空了,也就深了。爷爷和奶奶,住在我家老房子里。爷爷说,这老房子比我都要大。奶奶说,盖这座老房子时,还没有我小姑呢。说着,说着,天就黑了,房子也跟着大了......
现在,去一趟老房子。望着那些树啊,墙啊,总觉得它们都比我想象中的要小,要矮。我以为,它们都长成什么样了呢。原来,它们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台阶前的那棵歪脖子槐树,小时候经常抱着它哭。想要一个新玩具了,家里不给买,扔下饭碗,跑到树前就开始哭。哭啊哭啊,树也哭歪了,天也哭黑了,家里就是不给买。后来,就哭睡着了,倚着那棵槐树,眼角挂着泪珠,梦里还在哭......
猪窝前一棵樗樗树。小时候,印象里,猪窝从来没有空过,里面大大小小,黑黑白白,总养着猪。所以,那时候的猪窝没有现在这么臭。现在家里已经好几年没养过猪了。我们这边传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抱着樗樗树,念一道咒语,就能长个儿。“樗樗快点长,你往粗里憋,我往高里长”,每年除夕,老妈都叮嘱我,初一早起,去抱樗樗树,千万别喊反了,那样子就成小胖墩了。恍似,我还真的这样喊过一次。
老房子是四间式平房。一间卧室,一间厅堂兼厨房,一间粮仓,一间存放杂物。满满当当。记忆里,房子被火烧过一次,被大雨冲刷过无数次,被强拆过一次,被改建过两次,被修葺过多次。老房子,和我们这个家一起,骨肉相连。时间匆忙,我已经忘了,我是怎么搬出去,离开老房子的。一晃,整整十五年。
那被砸烂的瓦片,至今没有修补好,雨水一大,雨就开始往窗户里灌;被我踢碎的玻璃窗,依旧糊着当初那张报纸,报纸上的字迹漫漶,蜘蛛网厚厚几层;小时候,踮着脚尖,写到墙面上的粉笔字,吱吱扭扭,模模糊糊,依然能瞧出来写的什么;东屋门口的青石板,依然静静地躺着,似乎现在还残留着那年夏天,我听着奶奶讲牛郎织女,沉沉进入梦乡后的体温;院子角的小炉子,小时候每年夏天,无数个夜晚,繁星满天,朗朗的蛐蛐鸣,烟熏火燎的记忆画面......
老房子真的老了。如今看上去,它挺立着,晃晃悠悠。早劝过许多次,让爷爷奶奶搬过去和我们一起住。两位老人舍不得老房子,说老房子住着舒坦,新房子里不习惯。他们还说,房子跟人一样,一没用了也就要报废了。只要有人住着,房子永远是房子。
这老房子里,满满的,全是回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