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跑局
7.3
哈密的太阳是出了名的毒。大文化组一行五人晃晃悠悠地从行署大院踱到时代广场。
广场上有一献血车,便跑过去问护士哈密文广局的地址。
“你是问地区文广局还是市文广局啊?”
“地区。”
“地区文广局早迁走了,这附近只有个二级单位体育馆。”
“那新的地区文广局在哪儿呢?”
漂亮的护士小姐摸出手机来,拨通了114的电话。
问清了地址后告诉我们公交路线。
旁边一位大叔更加好心,直接拨通了地区文广局局长的电话。
被告知体育馆有人接待后,我们谢过献血车的工作人员,穿过广场奔向体育馆。
在体育馆等了十分钟,负责人并不在馆,沿着建国北路,走了3站路。
路过公交站牌,我问秀秀:“要不要坐公交?”
“不要了吧,只有三站。”
“好。”
之所以问秀秀,是因为秀秀一路上都标榜自己是“忠于史队的人”。
“史队的人”都发话了,大家自然没有意见。
在文广局门口,我终于意识到行政区域常识的重要性了:之前开的介绍信是开给“哈密市”的,但实际上“哈密市”与“巴里坤县”是平级行政单位,我们需要找的单位是巴里坤县文广局的业务主管单位——哈密地区文广局。
门卫自然懂得这个常识,把我们拦了下来。
我从袋子里又取出一份空白介绍信,当着门卫的面,在介绍信的抬头上写上了“哈密地区文广局”,写好后朝门卫大哥晃晃。
“还是大学生脑子好使啊,好吧,你们进去吧。”
我们正要进去,门卫把手一拦。“只能进去两个。”
没辙。小鬼难缠。我和程小仨走进了办公楼。
文广局和电视台在同一栋办公楼。主管电视台的伊副局长是一位颇有气质的女官员。表明来意后,伊副局长很快拨通了巴里坤县文广局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纪检组长表示可以提供住宿和交通。
按捺不住喜悦,急忙向队长汇报了情况。
谢过伊局长后,队伍汇合。
午饭过后分组行动,刺绣组去群艺馆,医疗组去卫生局和医院,教育组去教育局。我和金冲作为教育组的“随行保镖”去了教育局。
在行署大院左侧我们发现了张墨含所说的那家户外店,和老板打了招呼后,毫不客气毫无廉耻地吃了一个西瓜。
擦擦嘴,奔隔壁!一墙之隔就是哈密地区教育局。
赶巧办公室王主任来上班,便直接在一楼把事儿办了:县教育局答应提供住宿和交通。
女官员真是干练爽快。
跑局上瘾,下一站是《哈密日报》社。
敲开副主编办公室,屋内有三样呈现在眼前:一张古旧的书桌、一套破沙发组合以及一个戴着眼镜穿灰色衬衫颇为斯文的中年男子。
和文人打交道容易,甚至没有拿出介绍信,三言两语后薛副主编便明白了我们的意图,准备拨通巴里坤县委宣传部的电话。被我们拦了下来,打扰各种机关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事实上后来证明薛副主编是正确的,在地方上,政府部门的文化口基本都统一归宣传部主管。
接下来是史志办。不虚此行,总算有了“干货”:张主任送了两本关于巴里坤的书籍。
回到户外店等着队伍汇合。户外店的二楼是一间小酒吧,书架上摆放着一些书。金冲对这家店的装修特别着迷,告诉我们等他退休了也要开这么一家店。
五点一刻,其他组的成员也陆续来到户外店等车。陆小凤、女神、小白、小仨和梦囧都拿着一本刺绣书,看来此趟大家收获都不小。
五点半的时候车来了。我们怀揣着吃大餐、洗热水澡的愿景回到了住处。
哈密的太阳是出了名的毒。大文化组一行五人晃晃悠悠地从行署大院踱到时代广场。
广场上有一献血车,便跑过去问护士哈密文广局的地址。
“你是问地区文广局还是市文广局啊?”
“地区。”
“地区文广局早迁走了,这附近只有个二级单位体育馆。”
“那新的地区文广局在哪儿呢?”
漂亮的护士小姐摸出手机来,拨通了114的电话。
问清了地址后告诉我们公交路线。
旁边一位大叔更加好心,直接拨通了地区文广局局长的电话。
被告知体育馆有人接待后,我们谢过献血车的工作人员,穿过广场奔向体育馆。
在体育馆等了十分钟,负责人并不在馆,沿着建国北路,走了3站路。
路过公交站牌,我问秀秀:“要不要坐公交?”
“不要了吧,只有三站。”
“好。”
之所以问秀秀,是因为秀秀一路上都标榜自己是“忠于史队的人”。
“史队的人”都发话了,大家自然没有意见。
在文广局门口,我终于意识到行政区域常识的重要性了:之前开的介绍信是开给“哈密市”的,但实际上“哈密市”与“巴里坤县”是平级行政单位,我们需要找的单位是巴里坤县文广局的业务主管单位——哈密地区文广局。
门卫自然懂得这个常识,把我们拦了下来。
我从袋子里又取出一份空白介绍信,当着门卫的面,在介绍信的抬头上写上了“哈密地区文广局”,写好后朝门卫大哥晃晃。
“还是大学生脑子好使啊,好吧,你们进去吧。”
我们正要进去,门卫把手一拦。“只能进去两个。”
没辙。小鬼难缠。我和程小仨走进了办公楼。
文广局和电视台在同一栋办公楼。主管电视台的伊副局长是一位颇有气质的女官员。表明来意后,伊副局长很快拨通了巴里坤县文广局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纪检组长表示可以提供住宿和交通。
按捺不住喜悦,急忙向队长汇报了情况。
谢过伊局长后,队伍汇合。
午饭过后分组行动,刺绣组去群艺馆,医疗组去卫生局和医院,教育组去教育局。我和金冲作为教育组的“随行保镖”去了教育局。
在行署大院左侧我们发现了张墨含所说的那家户外店,和老板打了招呼后,毫不客气毫无廉耻地吃了一个西瓜。
擦擦嘴,奔隔壁!一墙之隔就是哈密地区教育局。
赶巧办公室王主任来上班,便直接在一楼把事儿办了:县教育局答应提供住宿和交通。
女官员真是干练爽快。
跑局上瘾,下一站是《哈密日报》社。
敲开副主编办公室,屋内有三样呈现在眼前:一张古旧的书桌、一套破沙发组合以及一个戴着眼镜穿灰色衬衫颇为斯文的中年男子。
和文人打交道容易,甚至没有拿出介绍信,三言两语后薛副主编便明白了我们的意图,准备拨通巴里坤县委宣传部的电话。被我们拦了下来,打扰各种机关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事实上后来证明薛副主编是正确的,在地方上,政府部门的文化口基本都统一归宣传部主管。
接下来是史志办。不虚此行,总算有了“干货”:张主任送了两本关于巴里坤的书籍。
回到户外店等着队伍汇合。户外店的二楼是一间小酒吧,书架上摆放着一些书。金冲对这家店的装修特别着迷,告诉我们等他退休了也要开这么一家店。
五点一刻,其他组的成员也陆续来到户外店等车。陆小凤、女神、小白、小仨和梦囧都拿着一本刺绣书,看来此趟大家收获都不小。
五点半的时候车来了。我们怀揣着吃大餐、洗热水澡的愿景回到了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