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张嘉佳》练笔1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读大学。
其实就是随大众的自己。从小到大,一日三餐,两点一线,生活模式固定,内心的声音听不见所以吵不到随大众的自己。
每天我们醒来,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怎么安排自己24小时中睡剩的时间。不浪费时间是件看似简单实际很难的事情,因为你只有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才能不继续从众,才能不如昨日一样迷茫,才会不会有一个毫无来源更无明天的未来。然而无论你怎么想,怎么渴望改变,今天能做的,完全取决你的本质你的所向你的行动力你的坚持力,缺少任何一个,你的生活仍会按部就班,不会升华为生命,更无法提高到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拥有的生命的精彩和丰度。而你,仍然是,该抱怨的是抱怨,该努力的时候还仍在抱怨。
高三的时候,学习生活惨绝人寰,坦白说也是我享受其中的,因为我深知,在i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阶段,不会好好享受奋斗与拼命,以后是会有各种程度的后悔的。当时,内心对考入一所差劲的学校遇到差劲的人的恐惧胜过一切,更是怕自己的梦想话与生活一团糟糕后彻底与环境融为一体。我很努力,每天在极度疲惫和接着坚持努力中走着精神上的钢丝线,即是内心仅有一丝丝偷懒的欲望,但我年轻而强大的内心会时刻谴责与鞭策自己。
后来一天高考结束了,那是所有高三学子的解放日,两个月看似不够过起来却比世纪还长的暑假,天气与人心一样躁动。大家四处结伴奔走,胡闹而放纵地挥霍自己的欲望。我记得考完那一天,我很高兴,但是也很平静,因为我可以回去看我想看的书了。那天晚上,找不到人陪得我去了图书馆借了两本书,拿回家空调房里幸福的看,我想,高中,终于,结束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喜欢的是确定的,是会一直陪伴我的。内心有些人是重要的,是会彼此心领神会的。但是,一切都好像不如我所想,也不是时间的原因,而是我不知道,不清楚的东西,浅浅的开始浮起,就像一开始我就不理解的东西一样。可是还好,我随了大众,上了大学,而不是用生命在做自己的决定,用青春在疯狂地活着。永远不自深知得我,无法相信自己不会达到任何目标的我,从来就不会停止思考,假设我不出身在这个家庭,不上学,不上大学,不在深圳,没遇见你们,我的生活会怎样?会更接近我想要的,还是会离满足我的越来越远?
也许我会是个富家千金,从小被宠着惯着,对物质极不容易满足,在精神上极度偏颇或洁癖。也许我会在农家,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朋友一堆,亲戚一群,生活简单,追求不难,一辈子乐观而单薄。 但是,绝对还是现在的你。
同一个学院的一个男生,你做了我不敢做却内心极度支持的事。你因为在我们学院找不到你眼中的希望,所以你申请退学,打工挣钱去了新加坡,寻找起你想要的。
如果你的行动代表了我的内心,为什么我不行动,而是坐在泱泱大国华南一角小小荒岛上继续着我还将继续三年的222?如果你做的是对的,为什么大家都不会怀疑自己做的上大学的决定,而是不管自己专业好或不好都硬是混了四年下来?
如果新中国需要的是有远见有看法独立的新青年,为什么培养的都是从众能忍不深思熟虑视野不宽的大学生。
如果以上一切都是数以千计的中国公民在做的事,在活的命,请让我逃离,让年轻人学会,并且声讨这里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
活出自己,才是我想要的。每一个自由人真正追求的。
我一直怀揣着尚未爆发的热情,该有的少量优点,不同人看着不同程度喜欢的缺点。有人说人无权批判地位平等的他人。但只有在大家追求相同的时候,每一个人才是真的平等。
不论现在的我想的是什么,你想的是什么,最后的最后,我们可能相遇在时间轴的某一点。
但是,时间一定可以改变你我的内心,我也将永远记得我曾独自走过的或者有你陪伴的路,因为没有任何人需要为此负责任。
其实就是随大众的自己。从小到大,一日三餐,两点一线,生活模式固定,内心的声音听不见所以吵不到随大众的自己。
每天我们醒来,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怎么安排自己24小时中睡剩的时间。不浪费时间是件看似简单实际很难的事情,因为你只有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才能不继续从众,才能不如昨日一样迷茫,才会不会有一个毫无来源更无明天的未来。然而无论你怎么想,怎么渴望改变,今天能做的,完全取决你的本质你的所向你的行动力你的坚持力,缺少任何一个,你的生活仍会按部就班,不会升华为生命,更无法提高到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拥有的生命的精彩和丰度。而你,仍然是,该抱怨的是抱怨,该努力的时候还仍在抱怨。
高三的时候,学习生活惨绝人寰,坦白说也是我享受其中的,因为我深知,在i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阶段,不会好好享受奋斗与拼命,以后是会有各种程度的后悔的。当时,内心对考入一所差劲的学校遇到差劲的人的恐惧胜过一切,更是怕自己的梦想话与生活一团糟糕后彻底与环境融为一体。我很努力,每天在极度疲惫和接着坚持努力中走着精神上的钢丝线,即是内心仅有一丝丝偷懒的欲望,但我年轻而强大的内心会时刻谴责与鞭策自己。
后来一天高考结束了,那是所有高三学子的解放日,两个月看似不够过起来却比世纪还长的暑假,天气与人心一样躁动。大家四处结伴奔走,胡闹而放纵地挥霍自己的欲望。我记得考完那一天,我很高兴,但是也很平静,因为我可以回去看我想看的书了。那天晚上,找不到人陪得我去了图书馆借了两本书,拿回家空调房里幸福的看,我想,高中,终于,结束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喜欢的是确定的,是会一直陪伴我的。内心有些人是重要的,是会彼此心领神会的。但是,一切都好像不如我所想,也不是时间的原因,而是我不知道,不清楚的东西,浅浅的开始浮起,就像一开始我就不理解的东西一样。可是还好,我随了大众,上了大学,而不是用生命在做自己的决定,用青春在疯狂地活着。永远不自深知得我,无法相信自己不会达到任何目标的我,从来就不会停止思考,假设我不出身在这个家庭,不上学,不上大学,不在深圳,没遇见你们,我的生活会怎样?会更接近我想要的,还是会离满足我的越来越远?
也许我会是个富家千金,从小被宠着惯着,对物质极不容易满足,在精神上极度偏颇或洁癖。也许我会在农家,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朋友一堆,亲戚一群,生活简单,追求不难,一辈子乐观而单薄。 但是,绝对还是现在的你。
同一个学院的一个男生,你做了我不敢做却内心极度支持的事。你因为在我们学院找不到你眼中的希望,所以你申请退学,打工挣钱去了新加坡,寻找起你想要的。
如果你的行动代表了我的内心,为什么我不行动,而是坐在泱泱大国华南一角小小荒岛上继续着我还将继续三年的222?如果你做的是对的,为什么大家都不会怀疑自己做的上大学的决定,而是不管自己专业好或不好都硬是混了四年下来?
如果新中国需要的是有远见有看法独立的新青年,为什么培养的都是从众能忍不深思熟虑视野不宽的大学生。
如果以上一切都是数以千计的中国公民在做的事,在活的命,请让我逃离,让年轻人学会,并且声讨这里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
活出自己,才是我想要的。每一个自由人真正追求的。
我一直怀揣着尚未爆发的热情,该有的少量优点,不同人看着不同程度喜欢的缺点。有人说人无权批判地位平等的他人。但只有在大家追求相同的时候,每一个人才是真的平等。
不论现在的我想的是什么,你想的是什么,最后的最后,我们可能相遇在时间轴的某一点。
但是,时间一定可以改变你我的内心,我也将永远记得我曾独自走过的或者有你陪伴的路,因为没有任何人需要为此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