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神与祭祀:形先或诚先
上午终于把《红楼梦》的上册看完了, 这是拖了极久的一件事,本在高二上学期就该结束的,现在却以等到高三才合上这本书,实有惭愧,怪自己太懒了,拖延症是个很坏的毛病。
我这本《红楼梦》是老师所推荐买的,延边出版社的,分上下两册,所以现在才看完上册,离“终结”实在是远了去的。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这是上册的最后一回,这一回的最后一段话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里宝玉和他只二人,宝玉便将方才从火光发起,如何见了藕官,又如何谎言护庇,又如何藕官叫我问你,从头至尾,细细的告诉他一遍,又问他祭的果系何人。芳官听了,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说道:“这事说来可笑又可叹。”宝玉听了,忙问如何。芳官笑道:“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因又忙拉芳官嘱道:“既如此说,我也有一句话嘱咐他,我若亲对面与他讲未免不便,须得你告诉他。”芳官问何事。宝玉道:“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芳官听了,便答应着。一时吃过饭,便有人回:“老太太,太太回来了。”──
上面说藕官是为了纪念死去的菂官才在大观园里烧纸的,但前面还有一段是说藕官在大观园里烧纸被老妈子捉住的事,可见在大观园里烧纸是不被允许的事,那老妈子威胁藕官要去见太太,治她的罪,幸而被路过的宝玉所救,所以才会发生下面的这一段事,也引出了宝玉的这一段话::“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个人觉得这是极其有理的一段话,尤其是放在现在一个已经被物质化了的社会中,这对我们是有警醒作用的。我们常从新闻中看见关于天价祭祀,豪奢拜神的事,也许祭祀或拜神者觉着这是他们诚意的所表现,却不知这简直是对神的,对列祖列宗的侮辱。我们花大笔的人民币去买冥币,妄想用漫天的烟火去祈到神或祖先的祝福,满足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欲望,古时“清明冷萧瑟”的意味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到处都是火光,飞烟,乱舞的鞭炮,墓地前人头攒动,或站或跪,口中念念有词,企图把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逝去的亲人的保佑上,并生怕所谓“诚意”不够,一定要用更多的纸钱,红香,鞭炮来体现自己的“诚意”所在,于是,整个中国都在烟熏火绕中获得了光明的未来。这是极其荒唐的!
我们祭祀拜神原的目的是缅怀先人,表达对神的尊敬的,却不曾有听说过有以神的权力来满足人在世俗社会中的欲望的,所谓的烧钱祭祀,都是后人的异端,古人却未如此过。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形式,反倒是不明就以的人不知,胡乱瞎诌出来的,拜神拜祖,皆以诚心为重,现在的铺张浪费之流皆可定义为“愚昧之人”,自以为是,却不想所作所为已成笑柄,可悲可叹!
现在大家都在推行“绿色祭祀”,“网上祭祀”,这是很好的,只要诚意到了,也就不需劳神费力的到处去烧钱烧香了,既省了钱财,也为环保出了一份力,这简直才是对了的选择。
还是宝玉的话,是极其有道理的,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必去做”愚人“呢?
“ 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
(M的个人网站www.mchaoo.com)
我这本《红楼梦》是老师所推荐买的,延边出版社的,分上下两册,所以现在才看完上册,离“终结”实在是远了去的。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这是上册的最后一回,这一回的最后一段话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里宝玉和他只二人,宝玉便将方才从火光发起,如何见了藕官,又如何谎言护庇,又如何藕官叫我问你,从头至尾,细细的告诉他一遍,又问他祭的果系何人。芳官听了,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说道:“这事说来可笑又可叹。”宝玉听了,忙问如何。芳官笑道:“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因又忙拉芳官嘱道:“既如此说,我也有一句话嘱咐他,我若亲对面与他讲未免不便,须得你告诉他。”芳官问何事。宝玉道:“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芳官听了,便答应着。一时吃过饭,便有人回:“老太太,太太回来了。”──
上面说藕官是为了纪念死去的菂官才在大观园里烧纸的,但前面还有一段是说藕官在大观园里烧纸被老妈子捉住的事,可见在大观园里烧纸是不被允许的事,那老妈子威胁藕官要去见太太,治她的罪,幸而被路过的宝玉所救,所以才会发生下面的这一段事,也引出了宝玉的这一段话::“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个人觉得这是极其有理的一段话,尤其是放在现在一个已经被物质化了的社会中,这对我们是有警醒作用的。我们常从新闻中看见关于天价祭祀,豪奢拜神的事,也许祭祀或拜神者觉着这是他们诚意的所表现,却不知这简直是对神的,对列祖列宗的侮辱。我们花大笔的人民币去买冥币,妄想用漫天的烟火去祈到神或祖先的祝福,满足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欲望,古时“清明冷萧瑟”的意味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到处都是火光,飞烟,乱舞的鞭炮,墓地前人头攒动,或站或跪,口中念念有词,企图把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逝去的亲人的保佑上,并生怕所谓“诚意”不够,一定要用更多的纸钱,红香,鞭炮来体现自己的“诚意”所在,于是,整个中国都在烟熏火绕中获得了光明的未来。这是极其荒唐的!
我们祭祀拜神原的目的是缅怀先人,表达对神的尊敬的,却不曾有听说过有以神的权力来满足人在世俗社会中的欲望的,所谓的烧钱祭祀,都是后人的异端,古人却未如此过。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形式,反倒是不明就以的人不知,胡乱瞎诌出来的,拜神拜祖,皆以诚心为重,现在的铺张浪费之流皆可定义为“愚昧之人”,自以为是,却不想所作所为已成笑柄,可悲可叹!
现在大家都在推行“绿色祭祀”,“网上祭祀”,这是很好的,只要诚意到了,也就不需劳神费力的到处去烧钱烧香了,既省了钱财,也为环保出了一份力,这简直才是对了的选择。
还是宝玉的话,是极其有道理的,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必去做”愚人“呢?
“ 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
(M的个人网站www.mchaoo.com)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