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e vidal——iconoclast?全美国最高雅的作家!要扭动才光亮
![]() |
《辛普森一家》里有一集,一家人打算去海边,小女儿丽萨是个书呆子,她叹了口气,扭头对她妈说,看来我只能找本gore vidal 读了。说罢拿出本藏青色的硬皮书。
![]() |
![]() |
辛普森一家里,vidal举着“帝国叙事”系列7部曲的首章《burr》 |
Gore vidal是谁,他是一个文学符号,基本上再张扬张扬就到andy Warhol那个段数了。vidal西点军校毕业,红于40年代,也是美国文学黄金时代,这一辈的作家抹去了上一辈algonquin table 里dorothy parker的世俗气息(至少除了vidal以外),改头换面,脚踏实地。norman mailer 和卡波特,ayn rand,科特冯内古特都是那时的过来人。
有人说gore vidal是20世纪的王尔德,呵呵,两人除了一样不着边际之外,毫无相似之处。
王尔德显然比vidal的行为艺术更锐利尖刻,可有一点是真的,两人都能把作家吹成明星般的职业。
![]() |
1948年23岁的vidal荣幸和老一派作家、美国文学开山鼻祖们聚会,探讨文学。 |
上面这张图,乍一看一帮老人百无聊赖地看着镜头,您别急,我把名一报,你就知道vidal的人脉多四通八达了
顺时针方向W.H. Auden, Elizabeth Bishop, Marianne Moore, Delmore Schwartz, Randall Jarrell, Charles Henri Ford, William Rose Benet, Stephen Spender, Marya Zaturenska, Horace Gregory, Tennessee Williams, Richard Eberhart, Gore Vidal, and Jose Garcia Villa
这些都是美国文学史巨匠,比狄更斯年轻点,照完这相片瞬间,vidal就开始写他们之间发生的八卦轶事,elizabeth bishop是怎么在《纽约客》里混得好好的,后来被lillian ross气出来的;W.H auden 表面上说自己不读raymond chandler其实心里对这个晚辈作家羡慕嫉妒恨,等等等等
![]() |
后现代icon 左上norman mailer 下christopher hitchens 中gore vidal 右上ayn rand下andy warhol |
老头前天刚去世,享年80多岁,看到新闻后心里不免有些感伤,
如果说当年ayn rand,能从英语之字不识蜕变到写出一部经济危机圣经——《阿特拉斯耸耸肩》。那Gore vidal这一辈子,虽说不上相形见绌也算是过的真是金碧辉煌。身为作家,没多少人读过他的作品,也就只有christopher hitchens那样的文学疯子能对vidal的作品大段大段的倒背如流。而且vidal小说写得也不好看,40年代后出生的人,谈论其作品,基本上就是一句,“我记得《宾虚》好像是他拍的。。。。。”Ben-Hur (1959)
![]() |
1959年红翻天的电影宾虚 |
![]() |
和电影大师费里尼 |
一个作家,如果频繁出入好莱坞,在文学意义上还算作家吗?
这就好比让你回答aaron sorkin 算不算作家一样。如果这样讲,vidal自然不算作家,可讽刺的是,gore vidal一生写得作品,算起来比马克吐温还多!
虽然高产,可质量不高,绝大数的文集,你叫散文也好,杂文也罢,可实质上就是堆砌辞藻发牢骚
![]() |
老了的vidal和老年的简方达 |
![]() |
年轻时的gore vidal,媒体搞笑评论道:“这和古代版的ryan gosling有什么区别!” |
身为作家,他不算文坛的点睛之笔;可就人而论,他可是个大红人。就像martin amis评论的:“ 他谁都不想认识,因为谁他都认识。”
随后我找出他一本回忆录读,名字叫《palimpsest》(羊皮卷),好家伙,这一辈子真值!400多页的书,光人名就占了100多页。vidal人情世故懂得早,从小就被大孩子带着玩,卡波特24岁发表处女作小说,gore vidal更胜一筹,21岁就出了两本文集, 23岁就出入各大灯红酒绿名流场合,他到哪儿去都是年龄最小的,最光鲜亮丽的,被老人和大孩子宠着。他还到处惹是生非,时间长了,你自然分不清他是戏子还是文人。
![]() |
中间,是《蒂凡尼早餐》《冷血》的作者:杜鲁门卡波特,vidal的死敌,当时vidal才20岁 |
![]() |
年纪轻轻的vidal被老作家tennessee williams 拽到家里和一帮名流吃饭 |
![]() |
vidal和肯尼迪夫妇,原书上是这样写的:“看完演出,肯尼迪夫人偏要载我去海边兜风。。” |
这点上他和安迪沃霍尔倒是如出一辙,无论是事业上还是形式上都是美国出了名的故弄玄虚。
犹记当年,vidal尊重之余不忘调侃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你这社交活动也太古怪了,不是纽约乌尔多夫百货中心电梯建成剪裁(当时电梯还少,百货大楼安个电梯是稀罕事),就是汉普顿海滩冰激凌大赛评委。。。太名不副实了”
当然这是私下里的玩笑,明面上谁都可以看出这两人是一丘之貉,名利场上的宠儿。vidal受安迪沃霍尔的影响也玩起了摄影,连自传的封面都是安迪沃霍尔照的。
![]() |
andy warhol 拍摄的vidal自传封面 |
![]() |
总统先生 |
![]() |
和总统肯尼迪 |
作家写作有习惯,尤其是评论家,总喜欢写着写着塞俩人名儿进去,这部书压缩起来,都够撰写一部文化史了。书里人名比句号都要多,目不暇接。如果你一开始惊叹,啊,他居然认识gary grant,到后来就自然见怪不怪了,这书就相当于一个明星户籍资料中心。虽然印刷极差,但还是能辨认出英俊的脸,他和保罗纽曼是死党。被肯尼迪夫妇硬拽着去看戏。马龙白兰度坐在他沙发上抠鼻子。他把肯尼迪一口一个老肯的叫着,罗斯福讲话,他就坐在旁边倒水,罗斯福的夫人极度认可他。他和所有作家都称兄道弟。莫由读者惊叹:“哇,他居然认识影帝保罗纽曼” ,他给罗斯福倒水的照片便马不停蹄地上来招呼。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他和索尔贝娄是忘年交,安迪沃霍尔赏识他,反正只要是你认识的红人,他就都认识。他还到处惹是生非,死党多死敌也不乏。
进入80年代,vidal的亲戚体系规模似乎也繁衍了,有人问,你怎么会和总统jimmy carter一起去钓鱼的?他说:“哦,他是我表弟啊”
他捧过的人比见过的人都多,“表弟”比表亲都多。这话尤为夸张但不为过,副总统al gore也是他远房亲戚。光保罗纽曼这段友情,在自传里就显摆了不下100次了。
下方那张黑白的图片,vidal是这样变相炫耀的:“joan(保罗纽曼的妻子)和我决定不结婚了,原因是,保罗纽曼决定抛弃前妻给joan一个名分。” 这在当时实在是羡煞旁人,令保罗纽曼的粉丝无不尖叫
![]() |
paul newman躺在vidal腿上,妻子joan woodward沙发后面 |
![]() |
铁三角在罗马 |
![]() |
保罗纽曼妻子和gore vidal,年轻时, “joan和我决定不结婚了,因为保罗答应给joan一个名分” |
![]() |
还是铁三角,只是老了 |
![]() |
放枪的是tennessee williams,vidal和肯尼迪在旁边观望,这种铁三角聚会自从vidal红了就1年一次 |
![]() |
vidal和肯尼迪、tennessee williams(vidal叫他“老虎”) |
人情世故懂得早,到哪儿去都是最小的。年少时就跟大孩子一起厮混。有一部电影叫《遮蔽的天空》,原作者paul bowles比他大十岁,1925年生人。两个美国人,却都是典型的“亲欧派”,vidal说:“paul讨厌意大利,我讨厌西班牙,所以我们互相写信。”就这句话,惹来一片骂名——“你既然那么喜欢欧洲为何跟美国政治纠缠不清?”
是的,自从他落选参议员后,就和政治纠结不清了,不是和简方达一起在1978年加州大肆进行反税率游行,要么就是和比利怀德一起在电影公司门口抗议示威,总之越来越反社会。
![]() |
1981年6月,和比利怀德billy wilder,站在20世纪福克斯公司门口“大罢工”(也真不嫌热) |
可确实,老头极其能写,平均一本散文集1500多页,一出就是八卷,戏剧方面也是高产,百老汇基本上就是他自己家。估计和戏剧化性格有关,老头闲来无事两台戏剧就出来了
![]() |
1985年NBC电视台迷你剧,左边的是年轻版时的阿列克鲍德温——《我为喜剧狂》(30rock)的男主角 |
他满嘴诳语,william buckley“ 算个屁,john updike也脑残, 卡波特是什么玩意儿, Norman mailer更是一塌糊涂。”
如今连中国人都会说“Gay”,这词儿就是老头23岁引进纽约城的的。末了还添一句:“男人不应该有儿子,只应该有孙子”令人叹为观止。 他这一辈子就没消停过,自称睡过《在路上》的作者杰克凯鲁亚克,后来又说垮掉的一代里6个人5个他都睡过。说他是天之骄子一点不差,即使在人生低谷,被排挤到瓜地马拉,那么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仍然有明星陪伴,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情人Anaïs Nin跟他打情骂俏。美国所有的参议员都是他亲戚,所以即使是在瓜地马拉也是吃着葡萄听着曲的舒坦日子。
但凡从60年代过来的人,都忘不了,1968年他在黑白电视节目上大声呵斥william buckley,说他好战,反越共,vidal也想借机突出形象。不过如此职责尚不为过,“给我闭嘴!安静一会儿!”vidal 字字珠玑毫不客气。连观众都感觉到气氛不对了,vidal 毫不在乎,继续品头论足,“把那些年轻的士兵送到越南去,你们简直是脑积水!”。
本以为就这么息事宁人了,谁知william buckley是个支持党内大清洗的共和党怪人,不折不扣的保守派。美国除了麦卡锡就是他意识形态上最硬了。当年美国所有的节目都将此段子奉为钴镍,争相报道,william buckley 表面上不动声色,惹急了,要告vidal诽谤,还要挟任何报道此段子的媒体都要赔偿。Vidal一赔就是115,000美金。这在当时够买10多套房了。
william buckley死了n多年了,william buckley的儿子christopher buckley跟gore vidal混的挺瓷实,毕竟两人不是保守派。他儿子如今在电视机前说,不好意思了老爸,我要投票给奥巴马了。。
![]() |
vidal说:“我憎恨卡波特,因为他撒谎!” |
![]() |
1978年,vidal上mike wallace的电台节目,嘟囔着说:“我曾经红极一时,现在被下放民间了” |
这不是他第一次闹事儿了,
当年,Vidal为了气卡波特,公开发表言论,‘卡波特大费周章的想进个上流圈子,哪个上流圈子?老子费尽心机想摆脱的那个’。他还专门收买卡波特最好的朋友,肯尼迪老婆的姐姐, 卡波特那边本来就吸着毒呢,本来精神就紊乱,这下正中靶心般气疯了,1978年,卡波特特地到nbc电视台预约了采访,上去大说自己与肯尼迪老婆有一腿。
![]() |
1968年william buckley 和gore vidal |
![]() |
打完官司后再聚首 |
没歇几年,他又造次。
1971年。Dick cavett的脱口秀,主持人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屁孩混到了综艺节目大当家。当时的节目文化水准还维持着一定高度,不像现在花里胡哨的电影明星连轴转,当时还请一些学者作家过去,靠不靠谱咱不提,至少增色不少。
这一期的节目,请了vidal,Janet flanner,还有Norman mailer, Norman mailer先生可是战争小说的开山鼻祖,生活中也久经沙场,他仿佛形单影只的在疯癫的世界晃悠,这里所说的疯癫,可不是您在脑子里胡思乱想,而是真正的胆大,1968年的时候和诗人robert lowell带头到政府大楼反越战,诗人就是诗人,反到一半突然又觉得想活不想死就跑了,留下mailer自己被打的头破血流,五花大绑压到了号子。这么说吧,当Vidal先生和安迪沃霍尔畅谈风月时,拳王阿里牙龈里的血就溅了mailer先生一身。他当时实在是血气方刚,使不完了劲。
![]() |
文坛最有名的那场口角,1971年dick cavett脱口秀,vidal,flanner,cavett和mailer |
就这样一个硬汉,也免不了荒唐。Mailer一上台,驾驶就冒着股涔涔的霸气,不愧是写拳击报道写了,单刀直入,丢出来一句吼叫:“你是不是写了篇我虐妻的报道,啊!”
在场的人都被吓了个眼直,后现代作家就是这点不好——不靠谱,主持人dick cavett再后来的回忆录里写:“我他妈当时怎么也不信,这位狂风怒吼的作家,当年曾在复印社温柔的鼓励我,‘孩子,找个体面的工作’”。不能全怪mailer无理,事情得往前倒倒,mailer一辈子取了5个老婆,可被他用刀在宴会上捅过的,只有一位。Vidal就接着这风雨想再红一把,便从中作梗,在纽约客杂志上写文章兴风作浪:“美国有三大M,henry miller(亨利米勒,作家,色情虐妻狂),charles manson(杀人狂通缉犯),还有norman mailer,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爱好捅女人。”
Vidal上次赔惨了,这次就长记性了,低眉顺眼,可就这样,norman mailer还是忍不住想打他。Janet小姐,当时70高龄了,自打上世纪20年代就行文流水,叱咤于巴黎各大刊物,等她颤颤巍巍的走到台前这节目2分钟就过去了,老太太不疾不徐的坐下,估计是被吼了,来了一句:你们太无聊了
Mailer听到这话,嗔怒地把椅子往前搓了搓,还未等他发话,主持人扔出一句:“你可别是第一个在我节目上打老太太的人。。。”
观众们笑了,虽然有些尴尬,这句话仍是没触到N先生的笑点,他淡淡的来了句:“我保证不打任何人。因为你们在智商上都低我一筹”
Mailer不断搬弄着椅子,
主持人问了句“是不是不舒服,得需要两张椅子才能支撑您那巨大的智商?”
Mailer先生急了:“最恶心的就是你添油加醋,你说吧!说出来!我他妈不就是把我老婆捅了吗?怎么啦?啊?!”
Vidal也没添油加醋,他就是喜欢戏剧化而已,他所有作品的第一过目人,不是出版社的编辑,而是好莱坞的导演,老是想从影视圈异军突起。任何人打起来了他都会插一脚进去。您瞧,Vidal可是从纽约客杂志混出来的,这就在脸上打上了“雅致”俩字。Mailer呢,也经营着自己的杂志,现在他死了杂志依旧红火,听名就立遭嫌弃了,叫“村声”(village voice)
俩人就这么结下仇了。就这么过了5年,dick cavett的脱口秀就是靠口角红的。这次主角不是gore vidal 和norman mailer 了。别急,换成了女版的。lillian hellman 和mary mccarthy美国一对女性上流作家,这次是mary mccarthy上dick cavett节目大放厥词:“lillian hellman 吞云吐雾故作姿态,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假的,包括“the”和“a” 。” 这还了得,lillian hellman到法院连同dick cavett节目一起告诽谤。就这么掀起了70年代里的一场腥风血雨。此时半路突然杀出来vidal 和mailer解围,说是解围,可越解越乱,gore vidal劝着劝着架突然看着mary mccarthy老公,文学评论员edmund wilson不顺眼,说他断章取义,欺世盗名。。
这下更是乱了阵营。当年nora ephron(当哈里遇见萨利的导演) 拍了一部lillian hellman的电影,这阵势大到nora ephron考虑要不要延期拍摄。搞到最后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joan didion,甚至连老一派dorothy parker和影星lauren bacall、等一票人都搅和进来。吓得dick cavett赶紧打圆场:“误会误会啊。”最后是和事老kurt vonnegut插进来,打得圆场才息事宁人,mailer和vidal也冰释前嫌。
![]() |
nora ephron 到dick cavett节目上为vidal打圆场 |
可就因为这事儿,mailer似乎没齿难忘,比起vidal,我更真心喜欢mailer,70年代至少有好几百万个小青年喜欢他,他实在是太自我、太自信了。
![]() |
dick cavett就是一个火药桶节目,没几年又再次开战 |
![]() |
冰释前嫌后和苏珊桑塔格照相 |
如今美国税制问题炒得如火如荼,共和党民主党打得不可开交,可想想当年vidal的政治主张,罗姆尼显得精明多了。
有专家说,进化论其实不合理,除了生产力进化外,古人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没什么区别。呵呵,至少政治上不是这样,回顾70年代,vidal和一系列政治人士在barbara walter的节目上大放厥词,句句都如天方夜谭般不靠谱,跟说梦话一样:“国家应该取消税收,我们交了这么多年的税了,应该有些回报。”时而又说:“财政预算,省钱省在哪儿?当然省在国防上了,建那么些个兵,迟早要打仗。”Barbara walter,这个有名的大舌头主持人,吊着嗓子在电视机里喊:“我们要智由(自由)!”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你不能怪他,政治这词,在vidal的生活里,就等同于自己家里人玩玩大富翁。的确,从他爷爷那里就跟罗斯福混的铁磁。
那这么得天独厚,干嘛不自己去竞选一番?
你以为他没有啊,1960年的时候他就亲自出山去选国会议员,虽然还是53%对44%落选,输给了Edmund Brown 。
你看,这就是40年代和60年代作家的不同路了,当年hunter thompson选市长,也是选下来了,这小子想,我落选了,世界就别想消停!
于是动用媒体嚷嚷的全美国都知道hunter thompson这个自由作家落选了,美国梦荒芜了!世界奔赴尽头了!
同样是民主党,自由派,反越战,可gore vidal选参议员落选了后,连一点动静都没有,风平浪静,到现在如果不搜索百科,人们连这茬事儿都不知道。
![]() |
总统肯尼迪为参选时的vidal加油,这两人也是老朋友了 |
![]() |
落选之后的vidal |
![]() |
参选失败后,vidal延续了“激进分子”的身份,说话更加词不达意 |
老也要老有所为,貌似所有的老作家都持有一种执念,就是要突出自己与时俱进。进入1990年代照样抢戏。他把斯汀、苏珊萨兰登等一票名人隔三差五地请到家里来,夜夜欢歌,就是为了留张照片证明自己备受爱戴。
老了也不能放任自流,老也要老的畸形!老头为证明自己与众不同,90年代跑到以色列等各个兵荒马乱的国家,进行反对核武器活动。
![]() |
1987年vidal在莫斯科电视台宣传反核武器活动(老当益壮。。) |
这老头到死也不忘展示自己四通八达的人脉,临死前也垂死挣扎着虚荣一把。他是如此结束自己自传最后一章的,“保罗纽曼打电话来,他想和我一起去看克林顿在白宫的演说。”
![]() |
![]() |
和雪莉麦克连恩,比利怀德一起 |
前一阵子,《will&grace》里演will的演员Eric McCormack到stephen colbert节目上宣传,
“我现在在百老汇演gore vidal的作品the best man”
听后心里一喜,啊,原来他还没有被忘记
![]() |
Eric McCormack在百老汇出演vidal的戏剧 the best man |
![]() |
Celebrate Opening Night of Gore Vidal’s The Best Man With James Earl Jones, Angela Lansbu |
2003年,vidal从意大利Ravello的家里搬出来,移到了好莱坞,想想当年christopher hitchens评论的:“gore vidal要是出版一本小说,第一过目的不是出版社,是好莱坞,gore vidal不是搬进好莱坞,他本身就是好莱坞!”
kurt vonnegut 死了truman capote死了joseph heller死了 Norman mailer、 paul newman都死光了,唯有vidal心宽体胖86了摇摇欲坠。可就当你觉得他理应益寿延年时,他就这么一闪而去了。萧萧之世更掷出几把凄凉。有人在纽约时报上评论说,christopher hitchens 死了,vidal也死了,世界没有声色了。
回首往事,流光几度,当你看到照片中的老爷子时,便惊颤:“难以想象,这样嶙峋褶皱的一张脸孔,怎样撑起以前辉煌的风云往事。”
![]() |
kurt vonnegut ,norman mailer 和gore vidal |
少年一去不复返,人生真是他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