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 -- 王朔
陈南燕很早就进入了我的生活, 早到记不清年代。当时我和她妹妹陈北燕床挨床一起睡在新北京一所军队大院的保育院里。那间寝室一望无尽, 睡着近百名昏昏沉沉的婴儿, 床上吃床上拉, 啼哭声不绝于耳。很多人经过我的床边,对我做出种种举动, 都被我忘了, 只认识并记住了陈南燕的脸。
先是一双眼睛,像刚被弹进洞的黑芯玻璃球滴溜溜转个不停, 一旦立定眸子中央顷刻出现针尖大小的亮点,仔细看发现那是两只活灵活现微缩的日光灯管。这两只灯管经常自上面下地向我逼近,直至眼前消失,与此同时我的脸蛋有时是嘴唇就会感到湿润的一触。这两只灯管的倏出没使我十分困惑, 每次都要抬头去找它们的踪影。我会看到天花板上真有一只一模一样的灯管, 只是巨大而且光芒四射, 稍一注视便照花了眼睛。很长时间我才明白那两只针尖大小的灯管是这只大灯管在她眼睛里的一分为二。
阳光明媚的早晨, 这双眼睛就会变得毛茸茸的, 半遮半掩。直射的晨光会把里面照得一片透明, 黑眼珠变成琥珀色, 眼白则变得蔚蓝, 两种颜色互相融合, 再也看不清那里面的想法。
这双眼睛是这张脸上最清晰的部分, 其余眉毛、鼻子、嘴都像用最硬的5H铅笔在白纸上飞快画出的淡淡线条, 一定要在深色的背景下才能托出来。光线稍一强,肌肤就被打透了,连头发也仿佛褪了色。
。。。
有时几觉醒来,还是白天,太阳仍在窗外。寝室里所有人在沉睡, 阿姨也在自己床上睡着了。我就瞪着天花板试图寻找一个可以停留视线的地方。巨大的天花板除了垂下几盏灯别无装饰, 素白的平面向四周极大延伸,连同素白的墙体也成了它的组成部分,一眼存不住, 目光会像子弹一样抛落到地。这时它就会轻轻拱起,像有生命一样弯曲了那个平面, 呈现出穹形。那上面常有人走动传来轻微脚步声和挪动椅子的磨擦声。我不能分辨声音出自二楼其他孩子,以为是天花板的窃窃私语。久而久之,天花板在我服中出现一些表情, 像是一个伪装成石头的怪兽活了过来。这使我顿时感到渺小。我怕那样一个沉重的意志高悬在我
的头顶。无遮无拦的空间使我格外体会出它的分量。我想它呆在那么高的位置, 只有一个目的:有朝一日坍塌下来。
它一般是在夜里悄悄下来。夜晚的到来首先是从一些黑色的暗影在天花板上聚集起来开始的。我童年一直以为:夜晚不是光线的消失,而是大量有质量的黑颜色的侵,如同墨汁灌进瓶子。这些黑颜色有穿墙本领,尤其能够轻易穿透薄薄的玻璃,当它们成群结队,越进多,白天就失守了。满屋阳光被打碎了,随着室外的光线一起逃得很远很远, 但还能看到它们。它们都在天上,最大的一块残片有时镜子大小,有时只剩下一牙西瓜那么丁点儿。
从我睡的床上可以看到灿烂星河和皎洁月亮。这些发光的星球使黑夜显得不平静。像在用力暗示我夜晚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安息了, 有一些东西反倒更活跃了。趁着夜色这些形状不明的东西正悄悄接近我,攀着天花扳中步步下降。结满黑物质的天花极不堪重负,像失事的轮船沉向海底,我都能听到它挤压墙壁, 划过玻璃的咔嚓声响。这一过程不可抗拒, 也从不自动中止, 它台一直落到我的鼻尖处,逼我举手去撑它。它是不会让我碰到它的。这时它会显示出一定弹性。要是我没表示, 它就继续欺负我, 只给我留出平躺身体的一线缝隙。
完整平均的黑暗使我瘫软,连翻身的力气也没有。明知园室还睡着那么多人也不能给我丝毫安慰, 四周此伏彼起的鼾声、磨牙声、梦话声更突出了我的孤立。本该大家一起害怕的东西全要我一个人面对,充满全室的压力也像漏斗一样向我汇聚流来。集体入睡后一个人醒着感觉真可怕。我想逃离这个现实, 回到我来的那个安全的地方。我想象自己一睡过去就从这个世界消失,只要能不再见眼前的景象, 什么都愿意。
--《风景》策展笔记
先是一双眼睛,像刚被弹进洞的黑芯玻璃球滴溜溜转个不停, 一旦立定眸子中央顷刻出现针尖大小的亮点,仔细看发现那是两只活灵活现微缩的日光灯管。这两只灯管经常自上面下地向我逼近,直至眼前消失,与此同时我的脸蛋有时是嘴唇就会感到湿润的一触。这两只灯管的倏出没使我十分困惑, 每次都要抬头去找它们的踪影。我会看到天花板上真有一只一模一样的灯管, 只是巨大而且光芒四射, 稍一注视便照花了眼睛。很长时间我才明白那两只针尖大小的灯管是这只大灯管在她眼睛里的一分为二。
阳光明媚的早晨, 这双眼睛就会变得毛茸茸的, 半遮半掩。直射的晨光会把里面照得一片透明, 黑眼珠变成琥珀色, 眼白则变得蔚蓝, 两种颜色互相融合, 再也看不清那里面的想法。
这双眼睛是这张脸上最清晰的部分, 其余眉毛、鼻子、嘴都像用最硬的5H铅笔在白纸上飞快画出的淡淡线条, 一定要在深色的背景下才能托出来。光线稍一强,肌肤就被打透了,连头发也仿佛褪了色。
。。。
有时几觉醒来,还是白天,太阳仍在窗外。寝室里所有人在沉睡, 阿姨也在自己床上睡着了。我就瞪着天花板试图寻找一个可以停留视线的地方。巨大的天花板除了垂下几盏灯别无装饰, 素白的平面向四周极大延伸,连同素白的墙体也成了它的组成部分,一眼存不住, 目光会像子弹一样抛落到地。这时它就会轻轻拱起,像有生命一样弯曲了那个平面, 呈现出穹形。那上面常有人走动传来轻微脚步声和挪动椅子的磨擦声。我不能分辨声音出自二楼其他孩子,以为是天花板的窃窃私语。久而久之,天花板在我服中出现一些表情, 像是一个伪装成石头的怪兽活了过来。这使我顿时感到渺小。我怕那样一个沉重的意志高悬在我
的头顶。无遮无拦的空间使我格外体会出它的分量。我想它呆在那么高的位置, 只有一个目的:有朝一日坍塌下来。
它一般是在夜里悄悄下来。夜晚的到来首先是从一些黑色的暗影在天花板上聚集起来开始的。我童年一直以为:夜晚不是光线的消失,而是大量有质量的黑颜色的侵,如同墨汁灌进瓶子。这些黑颜色有穿墙本领,尤其能够轻易穿透薄薄的玻璃,当它们成群结队,越进多,白天就失守了。满屋阳光被打碎了,随着室外的光线一起逃得很远很远, 但还能看到它们。它们都在天上,最大的一块残片有时镜子大小,有时只剩下一牙西瓜那么丁点儿。
从我睡的床上可以看到灿烂星河和皎洁月亮。这些发光的星球使黑夜显得不平静。像在用力暗示我夜晚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安息了, 有一些东西反倒更活跃了。趁着夜色这些形状不明的东西正悄悄接近我,攀着天花扳中步步下降。结满黑物质的天花极不堪重负,像失事的轮船沉向海底,我都能听到它挤压墙壁, 划过玻璃的咔嚓声响。这一过程不可抗拒, 也从不自动中止, 它台一直落到我的鼻尖处,逼我举手去撑它。它是不会让我碰到它的。这时它会显示出一定弹性。要是我没表示, 它就继续欺负我, 只给我留出平躺身体的一线缝隙。
完整平均的黑暗使我瘫软,连翻身的力气也没有。明知园室还睡着那么多人也不能给我丝毫安慰, 四周此伏彼起的鼾声、磨牙声、梦话声更突出了我的孤立。本该大家一起害怕的东西全要我一个人面对,充满全室的压力也像漏斗一样向我汇聚流来。集体入睡后一个人醒着感觉真可怕。我想逃离这个现实, 回到我来的那个安全的地方。我想象自己一睡过去就从这个世界消失,只要能不再见眼前的景象, 什么都愿意。
--《风景》策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