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的一天
朋友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知道如何开始这些文字。我知道伴随这样拙劣文字的阅读,你们会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疑问,甚至会认为文不符题,经常读者看完会有这样的牢骚:这他妈叫什么苍蝇的一天啊,这玩意算苍蝇?
大家说的对,这玩意的确不是苍蝇,但它更不能叫小P。是的,小P不会自嘲的要用自己的名字为一只苍蝇命名。但作为苍蝇,它只能姑且叫自己小P,除非有时,那只苍蝇会产生幻觉,认为自己真的是一直苍蝇。
好吧,事情是这样的,大概一周前,小P变成了一直苍蝇。是这样的,难以置信,就连他自己也不信。
起初,他还欣喜若狂,这里有个小典故:工科男小P常年涌现出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说控制梦境。每次他打开手机,屏幕上都有那么一行字——这是梦么。他希望通过一切途径追求答案,而恰巧哪天早上,他成功了。不对,是他误以为他成功了。
我从未变成过苍蝇,所以接下来的描述不一定完全接近小P的真实感受。但利用科学,我们可以大致推导出那天的情形。当他一睁开眼,面前同一张图像被分成几百块,随着头部的转动,景物如在万花筒一般一片片越过眼前,同时视界变得极度开阔,甚至可以看得到左右两侧和上方的东西,一时间大半个球面的图像都投射到自己那几百个眼睛上,立体感变得尤为强烈,导致距离感的失真。随之而来的是降速带来的晕眩感,周围的动作变得缓慢,甚至日光灯的闪烁都可以轻松分辨。
太多的我不想说了,可能以后在别的地方还会提到,至少我现在懒得用这些向你们证明这一切的真实性。信不信由你,小P从那天起就活在一只苍蝇的躯壳中了。有人问我那原来的肉身怎么样了,住进一只苍蝇?如果事情这样简单的话,我也就没必要写出来了。是这样的,原来的小P未受任何影响,甚至不知道自己,或者说,另一个自己活在苍蝇里。
这对苍蝇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每天早上醒来,他都要确认自己的存在,躲在暖气或桌子后面,等大家一个个去上课时,他基本已经重拾活下去的信心然后飞出来觅食。在这样一个宿舍,被他独自一直苍蝇占有的宿舍,是永远不会饿死的,桌子上,地面,垃圾桶中,食物应有尽有。其实开始的几天,他还不肯吃,认为有失尊严。但如果你三天不吃不喝,就算作为一个人类,也会跑到垃圾桶翻东西的,挨饿真的太难受了,有些人可能不会赞同,但我只能从中推断出亲爱的朋友你没真正挨过饿。
今早,他在小崔桌子上找到一包全麦面包,他吃了自以为差不多的量之后便飞到一卷卫生纸上发呆。“为什么我当初没变成一只蛆呢。”他不由自主的搓起手来。“虽然肯定不喜欢和一大群蛆挤在一起的感觉,但不代表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这不是一次转生,我本尊既没有死,我也没有从一只幼虫开始过活,只是某天早上突然变成了一只苍蝇成虫。另一个问题,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一只苍蝇的机能能否支持一个人的思考?为什么我用了苍蝇的视角拥有苍蝇的反应却还是一个人的思维?想到这里,结果就再明显不过了,有人刻意为之,或者说有神刻意为之。”这会儿小P看到面前飞过一直小虫,那大小对他来讲好像一只兔子,一只小兔子吧。他懒散的飞过小虫面前,作完几个规定动作后,又懒散的飞回卫生纸卷上。那几个规定动作是他自己创造的。刚刚只是起步阶段,他飞出了一条线段,一个圆和一个正三角形。他也没太好的主意,毕竟他不能假设每个虫子都是大学生变的,有一次他飞出一套235,对面苍蝇果断回应了一个7,对,10以内素数,接下来这一个误会就叫他忙乎一下午,从勾股定理到元素周期表,最后到相对论,毫无反应,除了偶尔搓搓手。兔子大的小虫没搭理他转个方向飞向桌底,他便直接放弃了最后一个正四面体。“目前看来,真的只有我一只苍蝇是与众不同的。”想到这里他甚至开始高兴起来了。“看来我真的受到某些东西的注意了啊,呵呵,我当然会好好活下去,我得看看接下来会怎样。”对于他而言,这样的日子不算痛苦,享受飞行的快感和对世界新的认识,偶尔的精神上的痛苦对他来说过得去,一只苍蝇能活多久呢,几个月吧,况且直接当了成虫,什么样的日子才算好日子呢?变成苍蝇的日子不一定是最坏的日子,但一定是最与众不同的了。
说到这,给他带来精神痛苦的人回来了,很明显没到中午,小P又翘课了,又是马克思。
小P开门的动作对于苍蝇来说极为缓慢,但即使这样,他的出现还是吓了苍蝇一跳。每当苍蝇看到眼前的这个人时,都感到极为震惊。眼前的肉体曾属于自己,但这一整个人,还是我么。苍蝇这样想,同时飞到角落里。明显不是自己了,这几周里两个小P经历着不同的事,拥有不同的记忆,这样的灵魂是否还可以融合?
姑且算作记忆可以叠加吧,但是不同于彼此的真的只有记忆么。不同的记忆明显会导致不一样的思想,肉体是什么?灵魂的载体么?那灵魂算什么?思想的载体?
他又陷入那种无法自拔的思考中,小P这时候打开电脑,准备和女友聊天。苍蝇觉得,刚刚自己所想的东西小P也许也想过,也许开电脑时就在想,但不同的记忆与经历导致两个灵魂间的思想总有差别,这样的两个灵魂还有机会融合么?如何处理灵魂重合时两种思想的冲突?
我们不再是同一个人了。苍蝇得出结论。就算忽略我这只苍蝇,小P也不再是几周前的小P。名字总会给人以错觉,让一个人以为他就是自己,事实上人就是在一点点的转变。名字总会给人以安慰,让人觉得自己曾经的存在以及未来也会存在。但可悲的是他只在此刻存在,每一天甚至说每一秒都轮不到他掌控自我,一个新生的思想很容易在瞬间被另一个思想取代。
自我的标志是什么?——此刻的思想与经验。
可悲的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去沉迷于自身的永在,企图活得更久,但此刻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下一个自己的出生做准备。一种不知不觉中的无私贡献,牺牲现在的自我,成全下一位,前赴后继的转变直至耗尽肉身,灵魂散尽。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是否还甘愿牺牲自我,去换来另一位差别不大,但确确实实不是自己的人?
苍蝇此刻感到了悲凉,因为不管自己愿不愿意,他都在被动前进。
这时苍蝇想起了曼哈顿博士的一句话:如果你像我一般看待时间,就不会纠结于这些渺小的问题。
诸神们,我该如何看待时间?
大家说的对,这玩意的确不是苍蝇,但它更不能叫小P。是的,小P不会自嘲的要用自己的名字为一只苍蝇命名。但作为苍蝇,它只能姑且叫自己小P,除非有时,那只苍蝇会产生幻觉,认为自己真的是一直苍蝇。
好吧,事情是这样的,大概一周前,小P变成了一直苍蝇。是这样的,难以置信,就连他自己也不信。
起初,他还欣喜若狂,这里有个小典故:工科男小P常年涌现出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说控制梦境。每次他打开手机,屏幕上都有那么一行字——这是梦么。他希望通过一切途径追求答案,而恰巧哪天早上,他成功了。不对,是他误以为他成功了。
我从未变成过苍蝇,所以接下来的描述不一定完全接近小P的真实感受。但利用科学,我们可以大致推导出那天的情形。当他一睁开眼,面前同一张图像被分成几百块,随着头部的转动,景物如在万花筒一般一片片越过眼前,同时视界变得极度开阔,甚至可以看得到左右两侧和上方的东西,一时间大半个球面的图像都投射到自己那几百个眼睛上,立体感变得尤为强烈,导致距离感的失真。随之而来的是降速带来的晕眩感,周围的动作变得缓慢,甚至日光灯的闪烁都可以轻松分辨。
太多的我不想说了,可能以后在别的地方还会提到,至少我现在懒得用这些向你们证明这一切的真实性。信不信由你,小P从那天起就活在一只苍蝇的躯壳中了。有人问我那原来的肉身怎么样了,住进一只苍蝇?如果事情这样简单的话,我也就没必要写出来了。是这样的,原来的小P未受任何影响,甚至不知道自己,或者说,另一个自己活在苍蝇里。
这对苍蝇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每天早上醒来,他都要确认自己的存在,躲在暖气或桌子后面,等大家一个个去上课时,他基本已经重拾活下去的信心然后飞出来觅食。在这样一个宿舍,被他独自一直苍蝇占有的宿舍,是永远不会饿死的,桌子上,地面,垃圾桶中,食物应有尽有。其实开始的几天,他还不肯吃,认为有失尊严。但如果你三天不吃不喝,就算作为一个人类,也会跑到垃圾桶翻东西的,挨饿真的太难受了,有些人可能不会赞同,但我只能从中推断出亲爱的朋友你没真正挨过饿。
今早,他在小崔桌子上找到一包全麦面包,他吃了自以为差不多的量之后便飞到一卷卫生纸上发呆。“为什么我当初没变成一只蛆呢。”他不由自主的搓起手来。“虽然肯定不喜欢和一大群蛆挤在一起的感觉,但不代表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这不是一次转生,我本尊既没有死,我也没有从一只幼虫开始过活,只是某天早上突然变成了一只苍蝇成虫。另一个问题,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一只苍蝇的机能能否支持一个人的思考?为什么我用了苍蝇的视角拥有苍蝇的反应却还是一个人的思维?想到这里,结果就再明显不过了,有人刻意为之,或者说有神刻意为之。”这会儿小P看到面前飞过一直小虫,那大小对他来讲好像一只兔子,一只小兔子吧。他懒散的飞过小虫面前,作完几个规定动作后,又懒散的飞回卫生纸卷上。那几个规定动作是他自己创造的。刚刚只是起步阶段,他飞出了一条线段,一个圆和一个正三角形。他也没太好的主意,毕竟他不能假设每个虫子都是大学生变的,有一次他飞出一套235,对面苍蝇果断回应了一个7,对,10以内素数,接下来这一个误会就叫他忙乎一下午,从勾股定理到元素周期表,最后到相对论,毫无反应,除了偶尔搓搓手。兔子大的小虫没搭理他转个方向飞向桌底,他便直接放弃了最后一个正四面体。“目前看来,真的只有我一只苍蝇是与众不同的。”想到这里他甚至开始高兴起来了。“看来我真的受到某些东西的注意了啊,呵呵,我当然会好好活下去,我得看看接下来会怎样。”对于他而言,这样的日子不算痛苦,享受飞行的快感和对世界新的认识,偶尔的精神上的痛苦对他来说过得去,一只苍蝇能活多久呢,几个月吧,况且直接当了成虫,什么样的日子才算好日子呢?变成苍蝇的日子不一定是最坏的日子,但一定是最与众不同的了。
说到这,给他带来精神痛苦的人回来了,很明显没到中午,小P又翘课了,又是马克思。
小P开门的动作对于苍蝇来说极为缓慢,但即使这样,他的出现还是吓了苍蝇一跳。每当苍蝇看到眼前的这个人时,都感到极为震惊。眼前的肉体曾属于自己,但这一整个人,还是我么。苍蝇这样想,同时飞到角落里。明显不是自己了,这几周里两个小P经历着不同的事,拥有不同的记忆,这样的灵魂是否还可以融合?
姑且算作记忆可以叠加吧,但是不同于彼此的真的只有记忆么。不同的记忆明显会导致不一样的思想,肉体是什么?灵魂的载体么?那灵魂算什么?思想的载体?
他又陷入那种无法自拔的思考中,小P这时候打开电脑,准备和女友聊天。苍蝇觉得,刚刚自己所想的东西小P也许也想过,也许开电脑时就在想,但不同的记忆与经历导致两个灵魂间的思想总有差别,这样的两个灵魂还有机会融合么?如何处理灵魂重合时两种思想的冲突?
我们不再是同一个人了。苍蝇得出结论。就算忽略我这只苍蝇,小P也不再是几周前的小P。名字总会给人以错觉,让一个人以为他就是自己,事实上人就是在一点点的转变。名字总会给人以安慰,让人觉得自己曾经的存在以及未来也会存在。但可悲的是他只在此刻存在,每一天甚至说每一秒都轮不到他掌控自我,一个新生的思想很容易在瞬间被另一个思想取代。
自我的标志是什么?——此刻的思想与经验。
可悲的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去沉迷于自身的永在,企图活得更久,但此刻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下一个自己的出生做准备。一种不知不觉中的无私贡献,牺牲现在的自我,成全下一位,前赴后继的转变直至耗尽肉身,灵魂散尽。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是否还甘愿牺牲自我,去换来另一位差别不大,但确确实实不是自己的人?
苍蝇此刻感到了悲凉,因为不管自己愿不愿意,他都在被动前进。
这时苍蝇想起了曼哈顿博士的一句话:如果你像我一般看待时间,就不会纠结于这些渺小的问题。
诸神们,我该如何看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