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人都是由于被宠爱着
01 >>
飞机飞在云层上方的时候,她看到了晚霞。飞机窗狭窄,一眼望过去是一道无尽的深橙红色,像是天堂着了火。
那次旅行回来之后她就很少出门。但又学了吉他,只好三天两头地出去一次,回来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在与什么做伴。
02 >>
她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敢表达自己。她总是写了又退格,发表了又删除。她觉得惶恐啊,她只要想到自己某种程度上在被注视着——在网络上大家热络地分享心情时“顺便”被注视着——她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03 >>
父母带回来了消息,她还是被录取了。意料中的学校,不过是第四专业。她听到消息的时候很平静,可那一阵缓过去了反而想哭。不是因为失望。学校不差,专业完全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也很合她的分数。她想哭是因为突然觉得未来很茫茫。她意识到她真的就要和其他人走向不同的路,她就快要涉足一个特定的领域,而这个专业她不了解也不喜欢。她突然很怕自己会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碌碌地奔波一生。
其实在任何方面她都从来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她知道自己平常,所以只好不停地努力。任何方面都是。
她觉得自己永远都没办法成为那些发光的生命体。她没有办法轻松地征服课业,没有办法轻易地拥有一大堆朋友并且受他们喜欢,没有办法用撒娇一样乖巧的口吻对老师和不熟悉的大人开轻度的玩笑。她没有办法很快地记住吉他的音阶只能一首曲子一首曲子地积累,她没有办法做出一个像样的手工陶瓷而是差点死在了拉坯的转盘上,她没有办法对咖啡品种的英文名如数家珍何况她根本不喜欢喝咖啡。
她很希望自己变得信手拈来,变得优秀温暖。
04 >>
她看文章是很挑剔的。因为她太能察觉出和太在意不得体的小细节。有些抒情稍显酸腐,有些情绪又过于浓稠。有些抒情太松弛让人读起来忧心忡忡,有些情绪太黏稠让人看两句就觉得内伤。
所以她深知叙述的力量。她一直认为叙述是最有力的表达方式。以事物和场景作为铺叙,恰到好处地拿捏分寸,看上去是一条直线的情感,这时候其实最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每个阅读的人都可以从这样的叙述中获得感受,被渲染的气氛感染。这样的文章往往是很小清新的,所以大家喜欢。
这比那些私人化的抒情要保险多了。
可是不够淋漓。
她觉得自己的障碍就是在这里。她终于明白了自己也是个失败的抒情者,可又不甘心用文艺清新的叙述来掩盖自身,她觉得自己就快丧失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能力了。
她很想说点什么,可是又被大众的审美取向所左右——何必矫揉,谁会来关注你这无关痛痒的表达障碍呢。
05 >>
她总是想起四五年前的自己。那时她很胖,性格别扭,应该被人安着“无趣好学生”的标签,总之就是不太讨人喜欢的人。但那几年对她有决定性的影响。她现在性格里的疯狂任性自卑,都来源于那个时候。
现在想起来她其实是很心疼那个时候的自己的。极度渴望被容纳被喜爱可是很难,她只好自己和世界碰撞,被迫地每个细枝末节都要感受。
她现在总是惦记,十四五岁不快乐的自己。
但那时又极度纯粹。世界是草绿色的椰树叶,阳光和阴影都很分明。
当时班上的几个小群体之间微妙的相持和争执她都是明白的但她从来没有兴趣去关心。她的世界里的不快都是黑色的西瓜籽,很烦恼可是没有上升到他们那么复杂又无聊的程度。
她那时是很自持成熟懂事的。
她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忐忑不安又自得其乐的吧。她一直记得她给同桌传纸条说“以后你就叫我F”时心里的欢喜。
其实那时也无非是想要被喜爱被欣赏。为了这个愿望她在掌心把自己囚困了十几年。
后来她也稍微变得明朗温和起来,收获了善意和称赞,收获了倾情的交谈,收获了不会褪色的情谊,收获了麦子的颜色,收获了驯养和被驯养。
06 >>
最近看到的句子,这几天一直在她脑子里跑字幕:
你好陌生人。很高兴不认识你。如果我知道了你的名字,就要开始关心你,就不能说出我所有的感受了。
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胡思乱想。
她希望生活是简单的,哪有什么大不了的悲伤。种种花弹弹琴散散步,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
她有一群很可爱的朋友。她并不知道他们有多爱她可是她很爱很爱他们爱他们每一个人,这就够了。
她也希望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她的愿望每天都像一朵花一样通俗易懂地绽放。
她从来都不喜欢胡思乱想思考人生。
07 >>
高二的数学老师是个很可爱也受大家欢迎的老师。他刚来教他们班级的时候她觉得他是有注意到自己的。她其实并不在意这些也不是想以此作为夸耀,但她那时是确实感受到了他的关注,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关注和希冀。可是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平平,她那时简直奔走在一条让他失望的康庄大道上。她记得某次他站在她的桌前看她演算,她心里波澜不惊镇定地画图,最后被他提醒才发现椭圆画错了坐标轴。
她到底不是他能够寄予厚望的学生,所以渐渐地他再没有向她投注过那种眼神。
高三的时候有一阵她的状态很不好,最开始班主任还能频繁耐心地询问关心她,可是那一阵她的功课一直上不去。有次她甚至去问了一道自己都觉得弱智的题。她看到班主任在一瞬间浮出的微怒的表情。在他三言两语说完那道题她心里正发麻的时候她听到他终于压抑不住怒火的一句“神经病”。
那一瞬间必定是有什么决堤了的。
心里泛上来巨大的酸楚和委屈,仿佛被什么胀满。她是第一次被老师用这样的语气说话。
但其实也都平常。
在不久后的诊断考试她终于考得还算过得去之后,他也照样对她亲切和蔼开开俏皮的小玩笑。她知道他对她有冀望,她只是很难过她辜负了部分期待。
她也是很感激的。班主任一直以来的扶持和信赖。她的数学老师,隔壁班的班主任,在她去请假时他一句话不问转身就为她开请假条。他对她的信任这些她都是很感激的。
很感激,所以一旦辜负了就会更加难过。
她要更加强大更加优秀,想要那些期待的眼神不会熄灭,想要变成值得骄傲的女儿和学生。因为她背负着指望背负着想象背负着安排背负着爱。
她一直都好努力好努力。努力地热爱生活。
08 >>
为了证明“叙述是最有力的”的论点,她决定顺手写一段叙述作为结尾。
09 >>
一点左右她出门上吉他课,三点回家。
回家路上她要穿过小半个广场,穿过人群。阳光很烈,人们看上去都很焦灼。她记得她离开去云南之前这里的人们还没有这样匆匆,那时他们还很从容。她觉得人群老了,比她走的时候老了。
然后要经过红绿灯,经过一家商场的侧门,可以感受到一刹那包裹上来的冷气。路过曾经的中学。下几个台阶再上几个。经过一条陈旧的巷子,里面是卖油炸小吃的小摊和很多杂货店。很破旧,可是很骄傲。十米外就是繁华的市中心,这条灰暗的巷子就像坐在藤椅上的老人摇着蒲扇在静静注视。
路过一座小学,路过文具店。路过水果店,路过常年坐在店门口的中年妇人,路过荔枝的纹路和西瓜的清甜。然后就到家了。
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乐事却是很久没吃过了。樱桃红茶比预想中樱桃味要浓。雷公根白果茶难以下咽。钢琴偶尔弹一弹。阅读灯每天都会开。之前种心形草的玻璃容器洗干净了放在窗台上,里面放着颜色好看的碳球。晚上一如既往地失眠,早上醒来时头一如既往地不在枕头上。羡慕削瘦的脸颊。想要一副白色的耳机。很想很想要单反。九连环好难怎么都解不开,就连说明书都看不懂。
她拉开窗帘望出去,外面是无孔不入的白光。一只白鸟飞过去,光和热夭折在她和它之间的距离,掐死了她眺望的视线。
她决定换上她最喜欢的那条裙子。表达障碍什么的都是那只小怪物作祟。
她才不要被打倒。
飞机飞在云层上方的时候,她看到了晚霞。飞机窗狭窄,一眼望过去是一道无尽的深橙红色,像是天堂着了火。
那次旅行回来之后她就很少出门。但又学了吉他,只好三天两头地出去一次,回来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在与什么做伴。
02 >>
她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敢表达自己。她总是写了又退格,发表了又删除。她觉得惶恐啊,她只要想到自己某种程度上在被注视着——在网络上大家热络地分享心情时“顺便”被注视着——她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03 >>
父母带回来了消息,她还是被录取了。意料中的学校,不过是第四专业。她听到消息的时候很平静,可那一阵缓过去了反而想哭。不是因为失望。学校不差,专业完全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也很合她的分数。她想哭是因为突然觉得未来很茫茫。她意识到她真的就要和其他人走向不同的路,她就快要涉足一个特定的领域,而这个专业她不了解也不喜欢。她突然很怕自己会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碌碌地奔波一生。
其实在任何方面她都从来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她知道自己平常,所以只好不停地努力。任何方面都是。
她觉得自己永远都没办法成为那些发光的生命体。她没有办法轻松地征服课业,没有办法轻易地拥有一大堆朋友并且受他们喜欢,没有办法用撒娇一样乖巧的口吻对老师和不熟悉的大人开轻度的玩笑。她没有办法很快地记住吉他的音阶只能一首曲子一首曲子地积累,她没有办法做出一个像样的手工陶瓷而是差点死在了拉坯的转盘上,她没有办法对咖啡品种的英文名如数家珍何况她根本不喜欢喝咖啡。
她很希望自己变得信手拈来,变得优秀温暖。
04 >>
她看文章是很挑剔的。因为她太能察觉出和太在意不得体的小细节。有些抒情稍显酸腐,有些情绪又过于浓稠。有些抒情太松弛让人读起来忧心忡忡,有些情绪太黏稠让人看两句就觉得内伤。
所以她深知叙述的力量。她一直认为叙述是最有力的表达方式。以事物和场景作为铺叙,恰到好处地拿捏分寸,看上去是一条直线的情感,这时候其实最游刃有余。最重要的是,每个阅读的人都可以从这样的叙述中获得感受,被渲染的气氛感染。这样的文章往往是很小清新的,所以大家喜欢。
这比那些私人化的抒情要保险多了。
可是不够淋漓。
她觉得自己的障碍就是在这里。她终于明白了自己也是个失败的抒情者,可又不甘心用文艺清新的叙述来掩盖自身,她觉得自己就快丧失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能力了。
她很想说点什么,可是又被大众的审美取向所左右——何必矫揉,谁会来关注你这无关痛痒的表达障碍呢。
05 >>
她总是想起四五年前的自己。那时她很胖,性格别扭,应该被人安着“无趣好学生”的标签,总之就是不太讨人喜欢的人。但那几年对她有决定性的影响。她现在性格里的疯狂任性自卑,都来源于那个时候。
现在想起来她其实是很心疼那个时候的自己的。极度渴望被容纳被喜爱可是很难,她只好自己和世界碰撞,被迫地每个细枝末节都要感受。
她现在总是惦记,十四五岁不快乐的自己。
但那时又极度纯粹。世界是草绿色的椰树叶,阳光和阴影都很分明。
当时班上的几个小群体之间微妙的相持和争执她都是明白的但她从来没有兴趣去关心。她的世界里的不快都是黑色的西瓜籽,很烦恼可是没有上升到他们那么复杂又无聊的程度。
她那时是很自持成熟懂事的。
她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忐忑不安又自得其乐的吧。她一直记得她给同桌传纸条说“以后你就叫我F”时心里的欢喜。
其实那时也无非是想要被喜爱被欣赏。为了这个愿望她在掌心把自己囚困了十几年。
后来她也稍微变得明朗温和起来,收获了善意和称赞,收获了倾情的交谈,收获了不会褪色的情谊,收获了麦子的颜色,收获了驯养和被驯养。
06 >>
最近看到的句子,这几天一直在她脑子里跑字幕:
你好陌生人。很高兴不认识你。如果我知道了你的名字,就要开始关心你,就不能说出我所有的感受了。
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胡思乱想。
她希望生活是简单的,哪有什么大不了的悲伤。种种花弹弹琴散散步,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
她有一群很可爱的朋友。她并不知道他们有多爱她可是她很爱很爱他们爱他们每一个人,这就够了。
她也希望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她的愿望每天都像一朵花一样通俗易懂地绽放。
她从来都不喜欢胡思乱想思考人生。
07 >>
高二的数学老师是个很可爱也受大家欢迎的老师。他刚来教他们班级的时候她觉得他是有注意到自己的。她其实并不在意这些也不是想以此作为夸耀,但她那时是确实感受到了他的关注,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关注和希冀。可是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平平,她那时简直奔走在一条让他失望的康庄大道上。她记得某次他站在她的桌前看她演算,她心里波澜不惊镇定地画图,最后被他提醒才发现椭圆画错了坐标轴。
她到底不是他能够寄予厚望的学生,所以渐渐地他再没有向她投注过那种眼神。
高三的时候有一阵她的状态很不好,最开始班主任还能频繁耐心地询问关心她,可是那一阵她的功课一直上不去。有次她甚至去问了一道自己都觉得弱智的题。她看到班主任在一瞬间浮出的微怒的表情。在他三言两语说完那道题她心里正发麻的时候她听到他终于压抑不住怒火的一句“神经病”。
那一瞬间必定是有什么决堤了的。
心里泛上来巨大的酸楚和委屈,仿佛被什么胀满。她是第一次被老师用这样的语气说话。
但其实也都平常。
在不久后的诊断考试她终于考得还算过得去之后,他也照样对她亲切和蔼开开俏皮的小玩笑。她知道他对她有冀望,她只是很难过她辜负了部分期待。
她也是很感激的。班主任一直以来的扶持和信赖。她的数学老师,隔壁班的班主任,在她去请假时他一句话不问转身就为她开请假条。他对她的信任这些她都是很感激的。
很感激,所以一旦辜负了就会更加难过。
她要更加强大更加优秀,想要那些期待的眼神不会熄灭,想要变成值得骄傲的女儿和学生。因为她背负着指望背负着想象背负着安排背负着爱。
她一直都好努力好努力。努力地热爱生活。
08 >>
为了证明“叙述是最有力的”的论点,她决定顺手写一段叙述作为结尾。
09 >>
一点左右她出门上吉他课,三点回家。
回家路上她要穿过小半个广场,穿过人群。阳光很烈,人们看上去都很焦灼。她记得她离开去云南之前这里的人们还没有这样匆匆,那时他们还很从容。她觉得人群老了,比她走的时候老了。
然后要经过红绿灯,经过一家商场的侧门,可以感受到一刹那包裹上来的冷气。路过曾经的中学。下几个台阶再上几个。经过一条陈旧的巷子,里面是卖油炸小吃的小摊和很多杂货店。很破旧,可是很骄傲。十米外就是繁华的市中心,这条灰暗的巷子就像坐在藤椅上的老人摇着蒲扇在静静注视。
路过一座小学,路过文具店。路过水果店,路过常年坐在店门口的中年妇人,路过荔枝的纹路和西瓜的清甜。然后就到家了。
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乐事却是很久没吃过了。樱桃红茶比预想中樱桃味要浓。雷公根白果茶难以下咽。钢琴偶尔弹一弹。阅读灯每天都会开。之前种心形草的玻璃容器洗干净了放在窗台上,里面放着颜色好看的碳球。晚上一如既往地失眠,早上醒来时头一如既往地不在枕头上。羡慕削瘦的脸颊。想要一副白色的耳机。很想很想要单反。九连环好难怎么都解不开,就连说明书都看不懂。
她拉开窗帘望出去,外面是无孔不入的白光。一只白鸟飞过去,光和热夭折在她和它之间的距离,掐死了她眺望的视线。
她决定换上她最喜欢的那条裙子。表达障碍什么的都是那只小怪物作祟。
她才不要被打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