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小杂感
作为一个东亚妹子——好吧,说得更细一点,中国内地妹子——我其实挺害怕和同类做同学的。这里说的同类,指的就是东亚妹子,特别是中国内地妹子;交朋友也有点害怕,不过更害怕成为同学,尽管去交换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了东亚妹子们的靠谱,比南欧妹子们靠谱一百倍。这种恐惧可能是从高中的时候种下来的。我高中在一个女生极其多男生极其少的环境里,再加上我当时疏于处理人际关系,最后的结果不算很愉快。到大学的时候本来以为有所改善,但是也只是有了一点点长进,远不够突飞猛进的地步。
身为女性而怕女同学,这算是我的一种奇怪特质。如果说得再地域歧视一点,我最怕的有两种:南欧妹子[特别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稍微带一点法国],每天玩到不学习,任务总是完不成;还有就是内地妹子。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树立起了这个刻板印象——内地妹子对同胞的依赖性太高,翻脸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我尽量能躲就躲。我目前觉得合作最舒心结果最好的搭档,还是德国姑娘,在香港也是[我们系里有位德国学妹],在英国交换的时候也是。
其实算下来四年大学,真正在学业方面表现得很依赖我的人也就是我在《告白》里提到的奇葩和傻逼两位,如果非要说第三个的话,那就是F年合作不成果断甩掉的那个转系生。不过一粒耗子屎都能坏一锅粥,更何况这俩重磅炸弹呢。从F年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如此,小组报告我准备,小组论文我写,最后到了毕业年,做参考文献的时候,一个问我要格式,一个管我借书。我当时是个包子,所以我不知道怎么拒绝这种人。当然到现在我说不定也不知道怎么拒绝这种人。
我脾气很怪,做事相对比较拧[这里是第四声],不太喜欢轻易去问同学琐碎事情[就算是大事情,只要只关系到我一个人,我也很少问],也不太喜欢和同学讨论个人作业,要有问题都是给老师发电子邮件。我猜这种脾气可能不能算内地女生的常态,因为我总是被缠着问问题,从写论文到修电脑到买火车飞机票。其实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有互联网还要问那么多事,要知道我很多东西也都是靠谷歌百度维基百科学出来的,但是她们就能给你一种感觉,“我问你问题是看得起你”。
我在这四年修炼出来的,是“你要有问题我会帮你答”的这种软趴趴的应对方式。我自己并不喜欢这种,但还是学出来了——为什么?如果我不答,人家一定会追着我说这人怎么那么高贵冷艳问你问题你都没反应你这人简直是糟糕透了,绝对占领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像某些人喷刘翔一样。我在入学的全人测试里拿到的结果是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低于同龄女生平均水平[其他分数全部高于平均水平];很好,所以我尽量学会去“人际交往”,如果大家定义的人际交往是这样的话。
不过,在这方面我过得不开心。我四年来第一次认真地以书面方式承认这一点。
其实这点从我习惯说“你多加油”“祝你好运”而别的内地女生都喜欢说“一起加油一起努力”“有问题就问你哦”这方面就可以看得差不多了,虽然这些都是客套话,但总能反映出一些态度。我不排斥小组作业,正相反我是那种组长组员能任意切换的类型,上到时间统筹下到端茶送水我都做得。但除非是小组作业,我一直坚信,学习和作业,肯定是自己的事。我没必要连加油努力都和别人一起,更没有义务非要回答别人的问题。说实话,有些课我投入个70%就能拿个不错的分数了,我凭什么要和人一起加油努力呢?
格子曾经在F版讲过一件事:她去美国交换的时候,隔壁是个在那里读本科的中国籍女生。那个女生拜托格子给她改论文,希望能拿A[我个人觉得从这一句开始就充满了深深的不靠谱]。格子以为当时就要改,刚好当时没什么事,于是就答应下来了,结果一直没收到论文,等到快到放假大家都要赶自己的ddl的时候,那个女生把论文拿来了,全篇七七八八都是抄的,要什么没什么,她还一直在拜托格子说“帮我改改吧,我想拿A”。我当时看完了只能觉得哭笑不得。我倒是没碰见改论文的事,每次都以英文不好的理由躲过去,但类似这种带着点“不劳而获”性质的事情,我没少见内地女生做过,而且——也受到我目前交际圈的限制——我也只见到内地女生做过,更糟心的是如果我不让她们做她们还会翻脸。
有些内地妹子似乎不太明白一点:你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她们却不知道,不是她们做不到,只是她们懒得去做罢了。这也算是我总想在学校里对内地妹子敬而远之的原因吧。
只是一点小杂感,没想开地图炮,如果不幸误伤了什么人,我要道歉。我只是觉得委屈:我也是个内地妹子,我的英文也是外语,为什么我做得到,你们就要依赖别人才能做到?这不科学,你不觉得奇怪么?一定都是体制的错![……]
身为女性而怕女同学,这算是我的一种奇怪特质。如果说得再地域歧视一点,我最怕的有两种:南欧妹子[特别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稍微带一点法国],每天玩到不学习,任务总是完不成;还有就是内地妹子。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树立起了这个刻板印象——内地妹子对同胞的依赖性太高,翻脸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我尽量能躲就躲。我目前觉得合作最舒心结果最好的搭档,还是德国姑娘,在香港也是[我们系里有位德国学妹],在英国交换的时候也是。
其实算下来四年大学,真正在学业方面表现得很依赖我的人也就是我在《告白》里提到的奇葩和傻逼两位,如果非要说第三个的话,那就是F年合作不成果断甩掉的那个转系生。不过一粒耗子屎都能坏一锅粥,更何况这俩重磅炸弹呢。从F年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如此,小组报告我准备,小组论文我写,最后到了毕业年,做参考文献的时候,一个问我要格式,一个管我借书。我当时是个包子,所以我不知道怎么拒绝这种人。当然到现在我说不定也不知道怎么拒绝这种人。
我脾气很怪,做事相对比较拧[这里是第四声],不太喜欢轻易去问同学琐碎事情[就算是大事情,只要只关系到我一个人,我也很少问],也不太喜欢和同学讨论个人作业,要有问题都是给老师发电子邮件。我猜这种脾气可能不能算内地女生的常态,因为我总是被缠着问问题,从写论文到修电脑到买火车飞机票。其实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有互联网还要问那么多事,要知道我很多东西也都是靠谷歌百度维基百科学出来的,但是她们就能给你一种感觉,“我问你问题是看得起你”。
我在这四年修炼出来的,是“你要有问题我会帮你答”的这种软趴趴的应对方式。我自己并不喜欢这种,但还是学出来了——为什么?如果我不答,人家一定会追着我说这人怎么那么高贵冷艳问你问题你都没反应你这人简直是糟糕透了,绝对占领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像某些人喷刘翔一样。我在入学的全人测试里拿到的结果是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低于同龄女生平均水平[其他分数全部高于平均水平];很好,所以我尽量学会去“人际交往”,如果大家定义的人际交往是这样的话。
不过,在这方面我过得不开心。我四年来第一次认真地以书面方式承认这一点。
其实这点从我习惯说“你多加油”“祝你好运”而别的内地女生都喜欢说“一起加油一起努力”“有问题就问你哦”这方面就可以看得差不多了,虽然这些都是客套话,但总能反映出一些态度。我不排斥小组作业,正相反我是那种组长组员能任意切换的类型,上到时间统筹下到端茶送水我都做得。但除非是小组作业,我一直坚信,学习和作业,肯定是自己的事。我没必要连加油努力都和别人一起,更没有义务非要回答别人的问题。说实话,有些课我投入个70%就能拿个不错的分数了,我凭什么要和人一起加油努力呢?
格子曾经在F版讲过一件事:她去美国交换的时候,隔壁是个在那里读本科的中国籍女生。那个女生拜托格子给她改论文,希望能拿A[我个人觉得从这一句开始就充满了深深的不靠谱]。格子以为当时就要改,刚好当时没什么事,于是就答应下来了,结果一直没收到论文,等到快到放假大家都要赶自己的ddl的时候,那个女生把论文拿来了,全篇七七八八都是抄的,要什么没什么,她还一直在拜托格子说“帮我改改吧,我想拿A”。我当时看完了只能觉得哭笑不得。我倒是没碰见改论文的事,每次都以英文不好的理由躲过去,但类似这种带着点“不劳而获”性质的事情,我没少见内地女生做过,而且——也受到我目前交际圈的限制——我也只见到内地女生做过,更糟心的是如果我不让她们做她们还会翻脸。
有些内地妹子似乎不太明白一点:你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她们却不知道,不是她们做不到,只是她们懒得去做罢了。这也算是我总想在学校里对内地妹子敬而远之的原因吧。
只是一点小杂感,没想开地图炮,如果不幸误伤了什么人,我要道歉。我只是觉得委屈:我也是个内地妹子,我的英文也是外语,为什么我做得到,你们就要依赖别人才能做到?这不科学,你不觉得奇怪么?一定都是体制的错![……]
-
__黑暗之心__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12 23: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