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 Bird’s eye view
![]() |
古人登高, 留下千古绝句。30年前,我登西安大雁塔浮图7级,从塔洞外望,是800里秦川;从杭州六和塔外望,钱塘江浩荡,火车吐着烟,从大桥上驶过。如今再去西安,大雁塔在林立的高楼里,像个小盆景;再去杭州,早已是‘钱江时代’,江边犹如上海浦东陆家嘴般热闹。
1995年去纽约,曼哈顿市内有几处可以登高。我们选择到帝国大厦去看看。帝国大厦是1930年代的摩天楼,高到300多米。登上观景台,可以出到露天向外眺望。高空天色和远近景色看得真切,往南是Battery Park, 海上高擎火炬的自由女神像,往北是高楼群里挖出的中央公园。1920 年代 Chrysler 大楼那样的复杂摩登顶冠,闪着银光。
以后去过许多的大楼观景,都少有露天的平台。隔着玻璃,真切感总是少了许多。东京新宿的双塔政府大楼,顶层免费开放。到了这个高度,你可以看见,东京的街区,只是在边缘有高楼大厦,街区的里面,是密如蛛网的窄巷和小屋。大阪车站新梅田的顶部,200多米,在大阪已经是眺望四方的平台。这倒又是个露天的平台,你可以吹着傍晚强烈的晚风,看河流山川,如何渐渐地过渡到城市。台北101大楼鹤立鸡群,周边全是矮房子。这个城市除了101, 其他房子好像都只有10几层高。去到澳大利亚黄金海岸,那里造了75层高公寓,号称 Q1,昆士兰第1。当地朋友介绍说,这是世界最高的住宅,我说,香港的住宅80多层啊。我有幸在Q1住了几 晚,够豪华,但高楼的擦玻璃窗,总是问题。住户自己擦不了,只能等那半年一次的服务。而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加拿大的温哥华,都在竞相建造3-40层高的水边公寓,买家全是龙的传人。
![]() |
![]() |
上海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和环球中心顶层,都去过了。论票价,比我走过的那些世界城市高楼观景台,都要昂贵。最清晰的一次,视线勉强到苏州河。另外两次,隔着玻璃窗往外拍,照片上的景色,犹如涂了泥浆。这还是顺光拍的,逆光的,则一片光亮惨灰。
2003年,港岛IFC造好,我去77层参观。最近,又花100元买票,登 九龙ICC。这两个4-500米高的塔楼,都是新鸿基郭家兄弟的伟业。它们把本来不高的山峦都压倒了。所以以后香港的城规会,不会再批准这样的高度。
在环境认知中,人的本能是隐蔽自己,面向前瞻,也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登高望远,符合了人的心理需要。其实,从谷歌地球发明以来,人在电脑前,已经可以在地球的上空任意飞翔、俯冲、升高、快慢。这个景色,和在飞机上看是一样的。高楼里,penthouse 卖得最贵,但真要在这个高度住下来,脚踏实地的感觉就没有了。现在有钱造房子的人,都想越造越高。武汉要搞个606,开始谦称中国第2。最近就要做中国第1,或是世界第1。比杜拜还要杜拜了。
![]() |
![]() |
![]() |
![]() |
![]() |
拾贝岛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长沙看但丁 《神曲》 (11人喜欢)
- 中环行走 Walk in Central (36人喜欢)
- 现代在心 古典在手 - 阅读李华武 (Remo Riva) 先生的建筑设计 (8人喜欢)
- 看海的图书馆 (18人喜欢)
- 陆谦受的上海和香港 (1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