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飞鸿——观记
黄宾虹 浙江博物馆藏品55件 在苏博现代馆展厅展出
和Z某 同行
观感
作为不懂国画笔墨的我
只能用自己的观点去感受了
一 需远看
原因是黄老先生前期的画,细节还很多。整体当然很好。但是到了后期,由于眼睛视力问题,及年纪问题画得很整体。失去了细节,用色更深,笔触更“放”。走近看都是笔触了。(这个和看印象派的很多画家后期作品是一样的,近看只是堆着的色块颜料。甚至包括更早的伦勃朗、鲁本斯等)
二 需远看
55件 全是长轴
长轴画 上为远处 下为近处 远近墨色块面分布 中间S型视觉引导线
“亥”位 空(画面右下角)是气口 东大展厅 北墙的 几乎每一副都是这样的
三 再近看
凡是 墨色深 笔触焦的 无落款的 (用的一枚章 应该是后加的)几乎大部分都是写生的
那些画 纸张都比较糙 笔墨明显没有用水色晕染的那层次 就简单 皴了一层 再浓墨画了一层
和题字带款的 送人的画 有很大区别
创作 和 写生 的区别
四 想
从细节 到整体
从繁琐 到极简
从晕色 到黑白
从有多个前后层次 到最后整个大黑色块
是画面语言的提炼
是回归自然
是遵循写实叙事 跟着自己的状态来(包括身体状态)
。。。。。。
和Z某 同行
观感
作为不懂国画笔墨的我
只能用自己的观点去感受了
一 需远看
原因是黄老先生前期的画,细节还很多。整体当然很好。但是到了后期,由于眼睛视力问题,及年纪问题画得很整体。失去了细节,用色更深,笔触更“放”。走近看都是笔触了。(这个和看印象派的很多画家后期作品是一样的,近看只是堆着的色块颜料。甚至包括更早的伦勃朗、鲁本斯等)
二 需远看
55件 全是长轴
长轴画 上为远处 下为近处 远近墨色块面分布 中间S型视觉引导线
“亥”位 空(画面右下角)是气口 东大展厅 北墙的 几乎每一副都是这样的
三 再近看
凡是 墨色深 笔触焦的 无落款的 (用的一枚章 应该是后加的)几乎大部分都是写生的
那些画 纸张都比较糙 笔墨明显没有用水色晕染的那层次 就简单 皴了一层 再浓墨画了一层
和题字带款的 送人的画 有很大区别
创作 和 写生 的区别
四 想
从细节 到整体
从繁琐 到极简
从晕色 到黑白
从有多个前后层次 到最后整个大黑色块
是画面语言的提炼
是回归自然
是遵循写实叙事 跟着自己的状态来(包括身体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