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
宿舍里不知道什么时候,爬来了那么多蚂蚁,密密麻麻地一团,糜集在桌子的一角上。蚂蚁很小,一只有眼睫毛那么大,细瘦伶仃的。在课桌上慌里慌张地爬着。偶尔,甚至有一两只爬到了我的手上,顺着胳膊一路往上爬。还有几只围着我的电脑,四处巡逻。一会儿爬到了屏幕上,噌噌地跑。一会儿钻进了键盘里,沟沟坎坎地爬。一会儿从耳机子插口里进进出出,也不亦乐乎。
望着那几只小不点,小逗号,我心里一阵热。还记得前一段,写过一句话“行走在世界边上的蚂蚁已经无须去寻找夏天昆虫的尸体,它们很真实地活着……特事儿”。现在看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任何一只蚂蚁都需要去寻找食物,时时刻刻,而且随时都有被捏死的危险。但是,它们确实活得很真实。它们目标明确,它们协同作战,它们众志成城。即使偶尔有一两只迷路的散兵游勇,但是,那种勇士般的视死如归却没有半点减退。
蚂蚁是英雄。
还记得小时候,夏天往往能看到暴雨来临前,蚁群的大迁徙。密密麻麻地蠕动,如一条黑色的河流,如一匹光滑的绸缎,那种场面足以让人震撼和战栗。而暴雨初停,就能看到有蚂蚁开始搬运昆虫的尸首,它们像大自然的入殓师。如果你能稍停下来,注视一下,你会发现,它们是极富有节奏的一群。那派头,那场面,给人感觉像是跟着某种号子,在动,在跑。
那只蚂蚁又爬到了我的胳膊上。它细细的触角,擦在胳膊上,痒痒的,滑滑的。我突然觉得,此时此刻,也许它并不像我以前想的那样,昂扬斗志,视死如归。或许,它正在焦急如焚,正在迫切地想回到族群中去。于是乎,它跑的更快了,节奏感被打破了。它怀着撞倒南墙的信念,一股脑儿地四处飞奔。在我的胳膊上,无疑如一片荒原。它感觉到,自己被放逐了。它渴望找到哪怕一个同伴。它越是焦急地前行,便越是无法厘清自己的思绪。最后,它终于被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它似乎要认输了。它放慢了脚步,它开始优哉游哉,开始学着享受这一段意外的旅程。它注意到了路旁风景。它学着把自己伪装到风景之中。它心里当然还记着那个伟大的回归。但是,在回归之前,它明白,最重要地是保住性命。
蚂蚁只有在蚂蚁之中时,它才是一个英雄。如果它被蚁群放逐,或者自我放逐,结果无疑只有死路一条。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苏武,那个被匈奴扣留在荒漠放羊二十余载的苏武。我想,当时,苏武肯定也深谙蚂蚁之道。与他经常一起被人们记起的还有一个叛了国的李陵。这无疑都是两只失了群的蚂蚁。只是,前一只知道,自己的力量来自哪里。而后一只却不知道。一旦切断了与族群精神上的联系,无疑掐断了自我回归的信念。而蚂蚁的伟大在于,它从不会怀疑自己的信念,它是纯粹地行动主义者。
于是乎,当我第一次走进成华实小时,第一次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开始我的下一段人生时,我总是能够感觉到,那种蚂蚁的召唤。似乎我就是一只蚂蚁,它的孤独,它的惶惑,它的信念,它的雄心.....我突然都了如指掌。仿佛一下子,全部一样了。即便前面纵有一道道坎,一条条沟,一次次嘲弄,一双双白眼,我必须抱定一个信念,充实着与“族群精神”的联系,最终化成一个无法动摇的图腾。
今天的掌声,如果没有蚂蚁,那么,明天可能就会是——奚落。
人们一听到,我是研究生,他们总要照顾我的情绪似的慨叹一下。真心或假意,似乎,如果不这样,就觉得对不起我的学历,就是对我莫大的羞辱。其实,这也算是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教育体制的一种尊重吧。但是,体制的存在就是对的吗?所以,等着吧,你这把刀,有没有锋利,迟早要被拖出来在时间的磨刀石上,溜溜。
而蚂蚁的幸福在于,它们不用怀疑这些,它们只管去做。所以,我今天顶着一个偌大的花冠,走进一座花园子。等到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盛开,我的花冠也便失去了对于观众的吸引。至于,你想不想在花园里被人观赏,这不是我能决定。而是,你一走进的那一刻,就应该知道的命运。同时,命运也让蚂蚁跑到了你的胳膊上,悠然悠哉,看你的了。
望着那几只小不点,小逗号,我心里一阵热。还记得前一段,写过一句话“行走在世界边上的蚂蚁已经无须去寻找夏天昆虫的尸体,它们很真实地活着……特事儿”。现在看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任何一只蚂蚁都需要去寻找食物,时时刻刻,而且随时都有被捏死的危险。但是,它们确实活得很真实。它们目标明确,它们协同作战,它们众志成城。即使偶尔有一两只迷路的散兵游勇,但是,那种勇士般的视死如归却没有半点减退。
蚂蚁是英雄。
还记得小时候,夏天往往能看到暴雨来临前,蚁群的大迁徙。密密麻麻地蠕动,如一条黑色的河流,如一匹光滑的绸缎,那种场面足以让人震撼和战栗。而暴雨初停,就能看到有蚂蚁开始搬运昆虫的尸首,它们像大自然的入殓师。如果你能稍停下来,注视一下,你会发现,它们是极富有节奏的一群。那派头,那场面,给人感觉像是跟着某种号子,在动,在跑。
那只蚂蚁又爬到了我的胳膊上。它细细的触角,擦在胳膊上,痒痒的,滑滑的。我突然觉得,此时此刻,也许它并不像我以前想的那样,昂扬斗志,视死如归。或许,它正在焦急如焚,正在迫切地想回到族群中去。于是乎,它跑的更快了,节奏感被打破了。它怀着撞倒南墙的信念,一股脑儿地四处飞奔。在我的胳膊上,无疑如一片荒原。它感觉到,自己被放逐了。它渴望找到哪怕一个同伴。它越是焦急地前行,便越是无法厘清自己的思绪。最后,它终于被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它似乎要认输了。它放慢了脚步,它开始优哉游哉,开始学着享受这一段意外的旅程。它注意到了路旁风景。它学着把自己伪装到风景之中。它心里当然还记着那个伟大的回归。但是,在回归之前,它明白,最重要地是保住性命。
蚂蚁只有在蚂蚁之中时,它才是一个英雄。如果它被蚁群放逐,或者自我放逐,结果无疑只有死路一条。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苏武,那个被匈奴扣留在荒漠放羊二十余载的苏武。我想,当时,苏武肯定也深谙蚂蚁之道。与他经常一起被人们记起的还有一个叛了国的李陵。这无疑都是两只失了群的蚂蚁。只是,前一只知道,自己的力量来自哪里。而后一只却不知道。一旦切断了与族群精神上的联系,无疑掐断了自我回归的信念。而蚂蚁的伟大在于,它从不会怀疑自己的信念,它是纯粹地行动主义者。
于是乎,当我第一次走进成华实小时,第一次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开始我的下一段人生时,我总是能够感觉到,那种蚂蚁的召唤。似乎我就是一只蚂蚁,它的孤独,它的惶惑,它的信念,它的雄心.....我突然都了如指掌。仿佛一下子,全部一样了。即便前面纵有一道道坎,一条条沟,一次次嘲弄,一双双白眼,我必须抱定一个信念,充实着与“族群精神”的联系,最终化成一个无法动摇的图腾。
今天的掌声,如果没有蚂蚁,那么,明天可能就会是——奚落。
人们一听到,我是研究生,他们总要照顾我的情绪似的慨叹一下。真心或假意,似乎,如果不这样,就觉得对不起我的学历,就是对我莫大的羞辱。其实,这也算是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教育体制的一种尊重吧。但是,体制的存在就是对的吗?所以,等着吧,你这把刀,有没有锋利,迟早要被拖出来在时间的磨刀石上,溜溜。
而蚂蚁的幸福在于,它们不用怀疑这些,它们只管去做。所以,我今天顶着一个偌大的花冠,走进一座花园子。等到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盛开,我的花冠也便失去了对于观众的吸引。至于,你想不想在花园里被人观赏,这不是我能决定。而是,你一走进的那一刻,就应该知道的命运。同时,命运也让蚂蚁跑到了你的胳膊上,悠然悠哉,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