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演出】杨丽萍舞剧《孔雀》,2012.10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
杨丽萍大型舞剧《孔雀》
全球巡演·石家庄站
从《雀之灵》到《孔雀》一跨三十年,
从十八九岁青春婀娜到五十岁炉火纯青,
杨丽萍的《孔雀》的用最原生态的舞台艺术留给人们最深的震撼。
演出时间:2012年10月13日 晚19:40
演出场馆:河北省艺术中心
演出票价:VIP/1280/880/680/480/380/280
双人套票:1280×2=2200; 880×2=1500; 680×2=1200
订票热线:4006-331-028
石家庄站票务总代:天天大麦票务 www.piaodamai.com
点击显示全图——
主创人员
艺术总监/总编导:杨丽萍
美术总监/服装造型:叶锦添
副总编导:高成明
总策划:王焱武
编导:念云华 李鸿钧
音乐总监:黄荟
音响设计:宋多多
视觉总监/平面设计:王涵
灯光设计:冯国基
文学统筹:杨丽萍 王涵 高成明 蒋明初 张臻 张婕
艺术顾问:叶永青 张苛
总监制:赵金 谢新松
领衔主演
杨丽萍 王迪 陈谢维
主演
杨彩旗 杨伍 虾嘎 岩金
——孔雀公主百炼巨作,再塑民族舞蹈的经典
以大自然为主题,根据民间神话传说改编
采用现场伴奏形式,将呈现“雀系列”完整作品
这是一场灵魂之舞,信仰之舞,创造性的舞出韵律与生命感
媲美西方“天鹅”,受众没有任何界限,东方“孔雀”将开屏在世界每个角落……
西方有“天鹅”,东方有“孔雀”
事实上,早在2010年记者采访杨丽萍时,就获知她开始筹备大型舞剧《孔雀》。而素有“孔雀公主”之称的杨丽萍,对孔雀的情有独钟也是众人皆知。1979年,杨丽萍就跳过舞剧《孔雀公主》,1986年的成名作独舞《雀之灵》也是孔雀题材。“当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绎神话,舞剧《孔雀》更强调创新和技艺,不是《雀之灵》的简单放大。”之前《云南的响声》在广州上演,有观众反映,杨丽萍在舞台上的时间太短了,没看过瘾。对于这次在《孔雀》中她是否会有更多的表演,记者得到的答案是,杨丽萍一定是《孔雀》的领衔主演,同时也会有其他明星舞蹈演员加盟进来。与《云南映象》等讲求“原生态”不同,《孔雀》追求的是“新东方美学”,杨丽萍将与现代舞者同台演出。“原生态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孔雀》会追求这背后的精神上的东西。”据悉,《孔雀》将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并聚集各领域最顶尖阵容。“《孔雀》不会有任何观众界限,老少男女、外国人都应该能接受。西方舞蹈的代表作是‘天鹅’,经久不衰;那么,东方舞蹈的代表就应该是‘孔雀’,我希望能做成一个独特的、中国感特别纯粹的舞剧,绝对不掺杂芭蕾那些西方元素。但是,我们的《孔雀》也要像西方的‘天鹅’一样飞到世界各地。”
云南实地观察,远非简单模仿
“与西方芭蕾相比,民族舞更讲求的是有感而发。我没进过舞蹈学校,但在我的家乡,舞蹈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经常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我属于比较敏感的人,特别欣赏自然的点点滴滴,我的舞蹈也基本取材于大自然,比如蚂蚁怎么爬、向日葵怎么会转头、云怎样飘动……这些东西都可以用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除了向大自然学习,民间的好东西也很多。民族的舞蹈生长在好多民间艺人的血液里,我教他们的同时,也向他们学习。”杨丽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当年《雀之灵》的灵感就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孔雀公主,传说里有一个美丽的金湖,金湖里有孔雀栖息的地方。“有一次我们真的找到了一个非常美的湖,湖边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孔雀一只接一只地争着开屏,特别美。”在那里,杨丽萍经常躲在菩提树后看孔雀散步,观察它们怎么走路、抖肩。她说,作品最终的完成还是靠自己20多年的积累,举手投足之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而是“孔雀”灵与肉的交融、呈现。今年《雀之恋》再次大获成功,除了两位舞者精湛的表演,视觉效果也非比寻常。据悉,仅杨丽萍身上的孔雀服,设计费就高达7万元,在舞蹈界十分罕见。而杨丽萍透露,她1986年表演《雀之灵》时所穿的服装,价格仅700元。
10月石家庄站,杨丽萍仅演这一轮,而该剧的音乐、舞美、服饰较几分钟的《雀之恋》将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孔雀象征着世间最美好的生物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昆明“一雨成秋”,17摄氏度的温度,想必让身处火炉的杭州人艳羡不已。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鲜花满城,明艳浓烈的颜色,就像杨丽萍衣饰上那些张扬的红绿刺绣一样,充满了生命的个性与色彩。
“对于我来说,孔雀是一个图腾,更是一种信仰。西方人热爱天鹅,而在东方,对于我们少数民族而言,孔雀象征着世间最美好的生物。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惊叹世间居然有如此美丽又真实的生物,它是爱情的象征。上帝给了我舞蹈的才能,而我则要将孔雀这种信仰,呈现在我的血液和肢体里。”
杨丽萍透露,早在三四年前,她便有了创排《孔雀》的计划,如今终将这个梦想付诸实施。对于之前盛传这是她的谢幕之作,杨丽萍笑着表示:“其实我觉得谢幕演出这个说法太过极端,当初的想法是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是到了退居幕后的时候,应该让更多新鲜血液有一个表现的天地。不过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当成我的谢幕演出吧。”
至于谁将来接替她挑起大梁,杨丽萍表示,从2003年《云南映象》开始,一大批的年轻舞蹈人才就开始加入这个团队。“像虾嘎、彩旗,如今都已经成长起来。现在又加入了王迪、陈谢维这些优秀的舞者,我们的队伍就更大了。”
这次杨丽萍足足跳满40分钟
“我的学习方式是跟一条河学习,跟一朵向日葵学习;我的编舞方式是跟一只蚂蚁学习,跟一只老鹰学习;我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我喜欢琢磨风怎么吹出叶子发出的声音。”从没上过一堂专业舞蹈课的杨丽萍,舞蹈的最大特点便在于她的灵动与不拘一格。想必这和她的舞蹈源头来自民间和土地有着莫大的关系,“我喜欢观察大自然,倾听大自然,表现大自然。” 而随着她人生阅历的积累和不断从各种艺术形式中吸取养分,这个大自然的观察者,形成了自己的舞蹈风格。因此,杨丽萍跳的孔雀,没有去模仿传统的傣族孔雀舞,而是亲自去观察孔雀。
杨丽萍说:“《孔雀》是会让人感觉奇妙的舞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然、生命、成长、人性和爱的故事。它在我身体里涌动、流淌,有感而发地表现出来。” 如果说当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绎古老神话,而如今的《孔雀》则更像一个现代人的寓言;如果说以前的《雀之灵》、《雀之恋》只是作为单个舞蹈作品展示了极致的美,那么《孔雀》作为叙事完整的舞剧所表达的,则是生命的哲学;如果说《云南映象》和《云南的响声》是杨丽萍上一个创作阶段着力于民族文化挖掘和传承的力作,那么《孔雀》则走出了地域和民族,直抵人类共通的灵魂家园。
上次来杭演出过的《云南的响声》,因为杨丽萍只有几分钟的演出而让观众意犹未尽,没看过瘾。让人兴奋的是,这次的《孔雀》杨丽萍绝对是领衔主演。“这次一个半小时的舞剧,我的戏份相当大,既有独舞、双人舞,也有三人舞,四人舞,还要领舞和跳群舞,大概有六七段,因此我至少会跳满40分钟到一个小时。”
叶锦添、萨顶顶负责服装剧尾曲
这次的舞剧,杨丽萍不仅力邀到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作为美术总监和舞美服装造型,而且还盛邀了歌手萨顶顶为《孔雀》创作并演唱剧尾曲《神雀》。
操刀过很多演出和影视剧服装的叶锦添,昨日却连连感慨:“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难做的衣服!”对此,杨丽萍赶紧解释,“你知道我们有很多舞蹈动作,抬手、踢尾、下腰动作一做,就会把叶帅刚做好的衣服绷开,让他心疼不已。于是叶帅不得不把衣服精确到一针一线,他甚至都在想要用什么箱子来装这批服装,因为实在太耗费心血了。”杨丽萍坦言,她从来没看见过一个大牌设计师,会为了一件衣服的一根羽毛、一根线跪在地上反复琢磨,事无巨细。
而萨顶顶则表达了她对杨丽萍的崇拜。“在我心里,杨老师就是我的挚爱,是永远闪亮的灯塔。当我接到杨老师的邀请来创作《孔雀》的结束曲时,我特别激动。”萨顶顶说,连续在录音棚熬了几个通宵之后,结束编曲的那天凌晨5点,当她走出房间,阳光突然照进,让她灵感突发,脑海中浮现出3句话:“光明是无限量的,寿命是无限量的,希望你获得永远不死的生命。”她当即又回到录音棚,把这段歌词翻译成梵文,作为歌曲的结尾献给杨丽萍。
全球巡演·石家庄站
从《雀之灵》到《孔雀》一跨三十年,
从十八九岁青春婀娜到五十岁炉火纯青,
杨丽萍的《孔雀》的用最原生态的舞台艺术留给人们最深的震撼。
演出时间:2012年10月13日 晚19:40
演出场馆:河北省艺术中心
演出票价:VIP/1280/880/680/480/380/280
双人套票:1280×2=2200; 880×2=1500; 680×2=1200
订票热线:4006-331-028
石家庄站票务总代:天天大麦票务 www.piaodamai.com
点击显示全图——
主创人员
艺术总监/总编导:杨丽萍
美术总监/服装造型:叶锦添
副总编导:高成明
总策划:王焱武
编导:念云华 李鸿钧
音乐总监:黄荟
音响设计:宋多多
视觉总监/平面设计:王涵
灯光设计:冯国基
文学统筹:杨丽萍 王涵 高成明 蒋明初 张臻 张婕
艺术顾问:叶永青 张苛
总监制:赵金 谢新松
领衔主演
杨丽萍 王迪 陈谢维
主演
杨彩旗 杨伍 虾嘎 岩金
——孔雀公主百炼巨作,再塑民族舞蹈的经典
以大自然为主题,根据民间神话传说改编
采用现场伴奏形式,将呈现“雀系列”完整作品
这是一场灵魂之舞,信仰之舞,创造性的舞出韵律与生命感
媲美西方“天鹅”,受众没有任何界限,东方“孔雀”将开屏在世界每个角落……
西方有“天鹅”,东方有“孔雀”
事实上,早在2010年记者采访杨丽萍时,就获知她开始筹备大型舞剧《孔雀》。而素有“孔雀公主”之称的杨丽萍,对孔雀的情有独钟也是众人皆知。1979年,杨丽萍就跳过舞剧《孔雀公主》,1986年的成名作独舞《雀之灵》也是孔雀题材。“当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绎神话,舞剧《孔雀》更强调创新和技艺,不是《雀之灵》的简单放大。”之前《云南的响声》在广州上演,有观众反映,杨丽萍在舞台上的时间太短了,没看过瘾。对于这次在《孔雀》中她是否会有更多的表演,记者得到的答案是,杨丽萍一定是《孔雀》的领衔主演,同时也会有其他明星舞蹈演员加盟进来。与《云南映象》等讲求“原生态”不同,《孔雀》追求的是“新东方美学”,杨丽萍将与现代舞者同台演出。“原生态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孔雀》会追求这背后的精神上的东西。”据悉,《孔雀》将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并聚集各领域最顶尖阵容。“《孔雀》不会有任何观众界限,老少男女、外国人都应该能接受。西方舞蹈的代表作是‘天鹅’,经久不衰;那么,东方舞蹈的代表就应该是‘孔雀’,我希望能做成一个独特的、中国感特别纯粹的舞剧,绝对不掺杂芭蕾那些西方元素。但是,我们的《孔雀》也要像西方的‘天鹅’一样飞到世界各地。”
云南实地观察,远非简单模仿
“与西方芭蕾相比,民族舞更讲求的是有感而发。我没进过舞蹈学校,但在我的家乡,舞蹈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经常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我属于比较敏感的人,特别欣赏自然的点点滴滴,我的舞蹈也基本取材于大自然,比如蚂蚁怎么爬、向日葵怎么会转头、云怎样飘动……这些东西都可以用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除了向大自然学习,民间的好东西也很多。民族的舞蹈生长在好多民间艺人的血液里,我教他们的同时,也向他们学习。”杨丽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当年《雀之灵》的灵感就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孔雀公主,传说里有一个美丽的金湖,金湖里有孔雀栖息的地方。“有一次我们真的找到了一个非常美的湖,湖边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孔雀一只接一只地争着开屏,特别美。”在那里,杨丽萍经常躲在菩提树后看孔雀散步,观察它们怎么走路、抖肩。她说,作品最终的完成还是靠自己20多年的积累,举手投足之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而是“孔雀”灵与肉的交融、呈现。今年《雀之恋》再次大获成功,除了两位舞者精湛的表演,视觉效果也非比寻常。据悉,仅杨丽萍身上的孔雀服,设计费就高达7万元,在舞蹈界十分罕见。而杨丽萍透露,她1986年表演《雀之灵》时所穿的服装,价格仅700元。
10月石家庄站,杨丽萍仅演这一轮,而该剧的音乐、舞美、服饰较几分钟的《雀之恋》将带给观众更多惊喜。
孔雀象征着世间最美好的生物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昆明“一雨成秋”,17摄氏度的温度,想必让身处火炉的杭州人艳羡不已。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鲜花满城,明艳浓烈的颜色,就像杨丽萍衣饰上那些张扬的红绿刺绣一样,充满了生命的个性与色彩。
“对于我来说,孔雀是一个图腾,更是一种信仰。西方人热爱天鹅,而在东方,对于我们少数民族而言,孔雀象征着世间最美好的生物。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惊叹世间居然有如此美丽又真实的生物,它是爱情的象征。上帝给了我舞蹈的才能,而我则要将孔雀这种信仰,呈现在我的血液和肢体里。”
杨丽萍透露,早在三四年前,她便有了创排《孔雀》的计划,如今终将这个梦想付诸实施。对于之前盛传这是她的谢幕之作,杨丽萍笑着表示:“其实我觉得谢幕演出这个说法太过极端,当初的想法是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是到了退居幕后的时候,应该让更多新鲜血液有一个表现的天地。不过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当成我的谢幕演出吧。”
至于谁将来接替她挑起大梁,杨丽萍表示,从2003年《云南映象》开始,一大批的年轻舞蹈人才就开始加入这个团队。“像虾嘎、彩旗,如今都已经成长起来。现在又加入了王迪、陈谢维这些优秀的舞者,我们的队伍就更大了。”
这次杨丽萍足足跳满40分钟
“我的学习方式是跟一条河学习,跟一朵向日葵学习;我的编舞方式是跟一只蚂蚁学习,跟一只老鹰学习;我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我喜欢琢磨风怎么吹出叶子发出的声音。”从没上过一堂专业舞蹈课的杨丽萍,舞蹈的最大特点便在于她的灵动与不拘一格。想必这和她的舞蹈源头来自民间和土地有着莫大的关系,“我喜欢观察大自然,倾听大自然,表现大自然。” 而随着她人生阅历的积累和不断从各种艺术形式中吸取养分,这个大自然的观察者,形成了自己的舞蹈风格。因此,杨丽萍跳的孔雀,没有去模仿传统的傣族孔雀舞,而是亲自去观察孔雀。
杨丽萍说:“《孔雀》是会让人感觉奇妙的舞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然、生命、成长、人性和爱的故事。它在我身体里涌动、流淌,有感而发地表现出来。” 如果说当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绎古老神话,而如今的《孔雀》则更像一个现代人的寓言;如果说以前的《雀之灵》、《雀之恋》只是作为单个舞蹈作品展示了极致的美,那么《孔雀》作为叙事完整的舞剧所表达的,则是生命的哲学;如果说《云南映象》和《云南的响声》是杨丽萍上一个创作阶段着力于民族文化挖掘和传承的力作,那么《孔雀》则走出了地域和民族,直抵人类共通的灵魂家园。
上次来杭演出过的《云南的响声》,因为杨丽萍只有几分钟的演出而让观众意犹未尽,没看过瘾。让人兴奋的是,这次的《孔雀》杨丽萍绝对是领衔主演。“这次一个半小时的舞剧,我的戏份相当大,既有独舞、双人舞,也有三人舞,四人舞,还要领舞和跳群舞,大概有六七段,因此我至少会跳满40分钟到一个小时。”
叶锦添、萨顶顶负责服装剧尾曲
这次的舞剧,杨丽萍不仅力邀到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得主、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作为美术总监和舞美服装造型,而且还盛邀了歌手萨顶顶为《孔雀》创作并演唱剧尾曲《神雀》。
操刀过很多演出和影视剧服装的叶锦添,昨日却连连感慨:“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难做的衣服!”对此,杨丽萍赶紧解释,“你知道我们有很多舞蹈动作,抬手、踢尾、下腰动作一做,就会把叶帅刚做好的衣服绷开,让他心疼不已。于是叶帅不得不把衣服精确到一针一线,他甚至都在想要用什么箱子来装这批服装,因为实在太耗费心血了。”杨丽萍坦言,她从来没看见过一个大牌设计师,会为了一件衣服的一根羽毛、一根线跪在地上反复琢磨,事无巨细。
而萨顶顶则表达了她对杨丽萍的崇拜。“在我心里,杨老师就是我的挚爱,是永远闪亮的灯塔。当我接到杨老师的邀请来创作《孔雀》的结束曲时,我特别激动。”萨顶顶说,连续在录音棚熬了几个通宵之后,结束编曲的那天凌晨5点,当她走出房间,阳光突然照进,让她灵感突发,脑海中浮现出3句话:“光明是无限量的,寿命是无限量的,希望你获得永远不死的生命。”她当即又回到录音棚,把这段歌词翻译成梵文,作为歌曲的结尾献给杨丽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