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食,关于成都
在我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就充分确认了自己是个吃货。而且是个鼻子很灵,嘴巴很刁的吃货。
那时候家里住在7楼,90年代的顶楼,放学时,我在一楼深深的嗅嗅鼻子,就大概猜的到妈妈晚上烧的是红烧鲤鱼,还是排骨豆角。
确实很奇怪,那么多家,为什么就不会闻错呢?
一个北方姑娘留在成都,千里迢迢的,是不是如果说只是因为太好吃了,不想走,真的有点说不过去呢?可也真的是因为成都好吃的太多,一直没吃厌,就真的一直吃下去,吃到走不脱了。
上周才和朋友大中午的穿城去吃鸭脑壳,然后人家中午档只开外卖,就顺理成章的去加吃了蜀九香,还是成都的第一家蜀九香--家家福。两个人吃的酣畅淋漓,末了还去打包了10几个鸭脑壳,回公司打发那一窝吃货,才罢休。
说起蜀九香,的确是我和闺蜜的最爱。成都好吃的火锅很多,但似乎我们独独钟情这个牌子。鲜红油亮的九宫格,灰白的千层肚丢进去滚30秒,仿佛被施展了魔法,鲜香麻辣,嫩中有韧,馋虫上脑,顾不上别的,默默的举案大嚼。第一轮大家吃的奋不顾身,待锅底熬了近半,服务员续汤的时候,才顾得上加菜,加碟料。
成都的火锅蘸碟和北方的涮羊肉大大的不同。大半碗的油碟,开始我是吃不惯的,总觉得太油了。折中的吃法是匀一些出来,就好吃很多。现在已经完全习惯,加一堆香菜蒜碎,一小勺耗油,好吃到爆。
蜀九香有几个必点菜,九香午餐肉,比梅林什么的好吃太多,肉粒清晰可见,煮多久都不粉,也没普通午餐肉咸。九香牛肉,汕头的公公本是吃的不惯辣的,汕头的饮食又极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可牛肉完全破了他的例,那次去吃,连叫了三盘,大呼过瘾。还有就是苕皮,香滑极了,似肉香,赛肉润。至于藕啊,土豆啊,黄瓜片,年糕这些常规必点菜目,进了锅,晚了就被人占了先。
蜀九香的确是南北通杀。无论我北方的父母,南方的公公婆婆大姑小侄儿,都在此地找到了满足感,拍着滚圆的肚子,嘟囔着,火锅还要吃这家嘛。临离蜀地,送别的那一顿,断断还是要吃这个才罢休。
那时候家里住在7楼,90年代的顶楼,放学时,我在一楼深深的嗅嗅鼻子,就大概猜的到妈妈晚上烧的是红烧鲤鱼,还是排骨豆角。
确实很奇怪,那么多家,为什么就不会闻错呢?
一个北方姑娘留在成都,千里迢迢的,是不是如果说只是因为太好吃了,不想走,真的有点说不过去呢?可也真的是因为成都好吃的太多,一直没吃厌,就真的一直吃下去,吃到走不脱了。
上周才和朋友大中午的穿城去吃鸭脑壳,然后人家中午档只开外卖,就顺理成章的去加吃了蜀九香,还是成都的第一家蜀九香--家家福。两个人吃的酣畅淋漓,末了还去打包了10几个鸭脑壳,回公司打发那一窝吃货,才罢休。
说起蜀九香,的确是我和闺蜜的最爱。成都好吃的火锅很多,但似乎我们独独钟情这个牌子。鲜红油亮的九宫格,灰白的千层肚丢进去滚30秒,仿佛被施展了魔法,鲜香麻辣,嫩中有韧,馋虫上脑,顾不上别的,默默的举案大嚼。第一轮大家吃的奋不顾身,待锅底熬了近半,服务员续汤的时候,才顾得上加菜,加碟料。
成都的火锅蘸碟和北方的涮羊肉大大的不同。大半碗的油碟,开始我是吃不惯的,总觉得太油了。折中的吃法是匀一些出来,就好吃很多。现在已经完全习惯,加一堆香菜蒜碎,一小勺耗油,好吃到爆。
蜀九香有几个必点菜,九香午餐肉,比梅林什么的好吃太多,肉粒清晰可见,煮多久都不粉,也没普通午餐肉咸。九香牛肉,汕头的公公本是吃的不惯辣的,汕头的饮食又极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可牛肉完全破了他的例,那次去吃,连叫了三盘,大呼过瘾。还有就是苕皮,香滑极了,似肉香,赛肉润。至于藕啊,土豆啊,黄瓜片,年糕这些常规必点菜目,进了锅,晚了就被人占了先。
蜀九香的确是南北通杀。无论我北方的父母,南方的公公婆婆大姑小侄儿,都在此地找到了满足感,拍着滚圆的肚子,嘟囔着,火锅还要吃这家嘛。临离蜀地,送别的那一顿,断断还是要吃这个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