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刚升高中那时,看过余光的一则小说《古典爱情》,大概讲的是个书生进京赴考,与富家小姐私定终身。科举未中,又爆发了饥荒,书生便想回去找小姐再续前缘,无奈小姐家道中落,被卖到人肉铺子做米肉,书生救出小姐时,小姐已被切掉一只大腿,气绝身亡。书生就将小姐落葬,自己在小姐墓旁结庐而居。此后,每晚小姐魂魄来与书生共度良宵,人鬼夫妻,恩爱无二。故事结局是小姐死而复生,生而复死,亦喜亦悲。
看完了,迷迷糊糊,当时的感觉就是明白,明白,不明白,总觉得余光这篇没头没脑的小说似乎还想再说点什么,却又看不透他究竟还想再说点什么。
小时候爱看黄梅戏,母亲去北京手术那年,外婆带我过。每天早上六点,外婆要准时打开电视机收看央视的戏曲栏目。我跟着外婆看了《女驸马》,至今会哼一点“为救李郎离家乡,谁料皇榜中状元”。冯素贞跟白素贞,都是顶顶厉害的,李郎却和许仙一样却上不得台面。后来再看《天仙配》看《西厢记》看《牡丹亭》,再看唐传奇,古人的传奇戏曲里都要将女子塑造得刚烈又深情,男子则是风流倜傥,美目流盼间,一声公子,一声小姐,便生了情愫定了爱意。后来蒲松龄横插一脚,给故事里的公子小姐添上了青灯、添上了古佛、添上了鬼气。
看来看去,又有些气闷,故事里的公子都是先落难后成功,小姐们却非富即贵,有的为公子逃了家,有的为公子丢了命,有的变成鬼还要跟公子再续缘的。不管是许仙、李郎还是张生,甚至连《牡丹亭》里的柳梦梅,有时候都叫人想破口大骂:恁那女子这般对你!
故事毕竟是故事,故事里的公子们都太公子气,这个缺陷若放到现实里就是“即不能令,又不受命”,换句大白话叫“拿不起放不下”。故事里的小姐却有几分相当的胆气,人也不再是干巴巴的美女,仿佛鲜嫩嫩的有了生命。有时候疑惑大家看戏时究竟是喜欢看小姐多一些,还是看公子多一些,肯定是小姐罢。“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都是写给小姐们的赞词。李碧华的一色小说,倒有几分看透的样子。
后来喜欢上陈升的一首歌,听他那副破锣嗓子荒腔走板地唱:
李郎一梦已过往,
风流人物今在何方,
从古到今啊说来话,
不过是情而已,
这人间苦什么,
马不能越千里,
这世间有点假,
可我莫名爱上他,
黄粱一梦二十年,
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
写歌的人假正经啊,
听歌的人最无情。
看完了,迷迷糊糊,当时的感觉就是明白,明白,不明白,总觉得余光这篇没头没脑的小说似乎还想再说点什么,却又看不透他究竟还想再说点什么。
小时候爱看黄梅戏,母亲去北京手术那年,外婆带我过。每天早上六点,外婆要准时打开电视机收看央视的戏曲栏目。我跟着外婆看了《女驸马》,至今会哼一点“为救李郎离家乡,谁料皇榜中状元”。冯素贞跟白素贞,都是顶顶厉害的,李郎却和许仙一样却上不得台面。后来再看《天仙配》看《西厢记》看《牡丹亭》,再看唐传奇,古人的传奇戏曲里都要将女子塑造得刚烈又深情,男子则是风流倜傥,美目流盼间,一声公子,一声小姐,便生了情愫定了爱意。后来蒲松龄横插一脚,给故事里的公子小姐添上了青灯、添上了古佛、添上了鬼气。
看来看去,又有些气闷,故事里的公子都是先落难后成功,小姐们却非富即贵,有的为公子逃了家,有的为公子丢了命,有的变成鬼还要跟公子再续缘的。不管是许仙、李郎还是张生,甚至连《牡丹亭》里的柳梦梅,有时候都叫人想破口大骂:恁那女子这般对你!
故事毕竟是故事,故事里的公子们都太公子气,这个缺陷若放到现实里就是“即不能令,又不受命”,换句大白话叫“拿不起放不下”。故事里的小姐却有几分相当的胆气,人也不再是干巴巴的美女,仿佛鲜嫩嫩的有了生命。有时候疑惑大家看戏时究竟是喜欢看小姐多一些,还是看公子多一些,肯定是小姐罢。“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都是写给小姐们的赞词。李碧华的一色小说,倒有几分看透的样子。
后来喜欢上陈升的一首歌,听他那副破锣嗓子荒腔走板地唱:
李郎一梦已过往,
风流人物今在何方,
从古到今啊说来话,
不过是情而已,
这人间苦什么,
马不能越千里,
这世间有点假,
可我莫名爱上他,
黄粱一梦二十年,
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
写歌的人假正经啊,
听歌的人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