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
上周去北京上了台湾来的洪南州老师的心室(识)解构的六堂课,以前的生命经历和困惑其实已经带领我往这条路走了,老师让我更明白清楚踏实地走在这条路上。虽然文字有很大的局限和自我限制的作用,但我依然想把它写下来。
所有的念都造业,无论好坏。天下事解决不完。单身有单身的困扰,结了婚的有生孩子的问题,生了孩子的还有养孩子的痛苦,一轮一轮因果循环。
那么这些事,真的是事吗?
仔细观想后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由我们的观念所主宰,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到的结论完全不一样。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但积极心理学仍然是被观念主宰的,只是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多地去看积极面,但是天下事那么多,你不可能对所有事情都抱有积极态度(这样就是阿Q了)。而这些观念或者说意识哪一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什么为美,什么是幸福,何为快乐,何为富有,社会的价值观一直在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无头苍蝇一样地去追逐?追求精神和追求物质有什么区别?你读多少书,时间管理地有多好,看了很多电影,懂很多又怎么样,你又何时停止过欲望?往外求除了带来更大的恐惧和不安,还能带来什么?
那么我之前做的事情没有意义吗?
物质到精神,这就好像是从有看到无,只是第一步。如果你不知道有无,有何去接近空?
空是什么,用文字粗劣表达,就是放得下有,放得下无,什么都放得下的圆满状态。也是老师说的,收受纳容。
如此你才明白,这个“有”的世界没有区别,没有对立。所以也就不带来任何情绪。情绪问题只是表象,观念在前,情绪在后。理解观念的主宰就了解原来我只是被观念控制的木偶人,原来我还有另外一个“我”。也许在人世间,我真只是一个演员,被安排了比较多的苦情戏,有时候太入戏而已。
所有的事都不要占着不放,大到金钱,亲情,爱情,友情,小到今天没有赶上末班车,所有这些都不曾是你的,一旦想要占有,就局限住了。只有放下才能放得下。只有接受了死亡,才发现活得那么轻松愉快。老师说,那些人间的有都会有,但是那只是附带送的。
我写以上这些的时候头很痛,总觉得没有逻辑,好多话都可以被推翻。以前总觉得每件事都会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总是在问,我对吗?我对吗?却不知道正确答案这种东西都是人造的。一旦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所谓的武功秘籍,我只是和我在一起,哪还有什么压力呢?很多人问老师,什么时候做功课,怎么做,多久我就可以证悟了?这怎么悟得了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老师不让记录,一旦写下来了,就限制了,就执了。
回头看,才发现所有的事都有其发生的道理,曾经痛苦纠结执着的都不算什么,这是后知后觉。等到快死了,才明白我这辈子追逐的都是无意义,那就晚了。所以你知道你该做什么。
说一个小插曲,那天回上海的火车上,我试图观察我的念头,发现我的脑袋没有一刻是空闲的,总有新的念头跳出来,想完老师讲课的内容,想过去的事情,想未来,做各种联接,没有安宁。我真的很想拜托它,停一停。
今天正好收到好友寄来的《禅》,附上她在我回沪火车上给我的一条短信。
亲爱的,我要谢谢你,让我更深刻地体验了缘起的神奇,不来北京,这个周末我也许就不出来,若不出来,回家也就不会遇上小区书架上的那几本结缘的书刊,河北省佛协的《禅》第130期,看了里面的内容,回想这小半年的种种,特别地感触,形形色色的人的修行心路历程总是如此相似,诵经打坐闭关求师,心力交瘁,到后来折腾累了,心死如灰,累得念头都起不来,世界好像安静许多,哦,生命原来这样,于是反观内心,开始逐渐认识自我。但之前的一切都不是浪费,都是因缘的铺垫和聚集,回头看,真的是贪嗔痴慢疑无非道场,吃喝拉撒睡尽是佛事,脚下是道,佛不出心,处处都可以参啊。不禁让我回想咱们聊的天,还有你这次来北京本身给我上了很好一课,姣姣,我该谢谢你:)那本书看到好的片段真想和你分享,想寄给你,作为你25岁的心灵之旅的ending。
天知道我看到这条短信有多感动。是受你影响我才看的佛经,吃的素,你说得那么好,是跟你聊天后我才了解我不是非去上内观课不可的,是你让我认识到我做这些事只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以为可以解决,以为别人可以帮到你。今年两次北上,都发生极其美妙的事,人世间我们有这样的缘分,你说美不美?
我更相信老师说的所有人都要回家(找回本我),只是有的早有的晚。如果你的人生和普世价值观不同,那么恭喜你,那份大残缺就是你回家的时光门。
以上都只是我此刻观念的截图,不是我。请勿和我讨论为什么是这样,不是那样这些问题。如果对洪老师的课有兴趣,请自行搜索,课程免费,非传教非洗脑。
所有的念都造业,无论好坏。天下事解决不完。单身有单身的困扰,结了婚的有生孩子的问题,生了孩子的还有养孩子的痛苦,一轮一轮因果循环。
那么这些事,真的是事吗?
仔细观想后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由我们的观念所主宰,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到的结论完全不一样。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但积极心理学仍然是被观念主宰的,只是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多地去看积极面,但是天下事那么多,你不可能对所有事情都抱有积极态度(这样就是阿Q了)。而这些观念或者说意识哪一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什么为美,什么是幸福,何为快乐,何为富有,社会的价值观一直在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无头苍蝇一样地去追逐?追求精神和追求物质有什么区别?你读多少书,时间管理地有多好,看了很多电影,懂很多又怎么样,你又何时停止过欲望?往外求除了带来更大的恐惧和不安,还能带来什么?
那么我之前做的事情没有意义吗?
物质到精神,这就好像是从有看到无,只是第一步。如果你不知道有无,有何去接近空?
空是什么,用文字粗劣表达,就是放得下有,放得下无,什么都放得下的圆满状态。也是老师说的,收受纳容。
如此你才明白,这个“有”的世界没有区别,没有对立。所以也就不带来任何情绪。情绪问题只是表象,观念在前,情绪在后。理解观念的主宰就了解原来我只是被观念控制的木偶人,原来我还有另外一个“我”。也许在人世间,我真只是一个演员,被安排了比较多的苦情戏,有时候太入戏而已。
所有的事都不要占着不放,大到金钱,亲情,爱情,友情,小到今天没有赶上末班车,所有这些都不曾是你的,一旦想要占有,就局限住了。只有放下才能放得下。只有接受了死亡,才发现活得那么轻松愉快。老师说,那些人间的有都会有,但是那只是附带送的。
我写以上这些的时候头很痛,总觉得没有逻辑,好多话都可以被推翻。以前总觉得每件事都会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总是在问,我对吗?我对吗?却不知道正确答案这种东西都是人造的。一旦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所谓的武功秘籍,我只是和我在一起,哪还有什么压力呢?很多人问老师,什么时候做功课,怎么做,多久我就可以证悟了?这怎么悟得了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老师不让记录,一旦写下来了,就限制了,就执了。
回头看,才发现所有的事都有其发生的道理,曾经痛苦纠结执着的都不算什么,这是后知后觉。等到快死了,才明白我这辈子追逐的都是无意义,那就晚了。所以你知道你该做什么。
说一个小插曲,那天回上海的火车上,我试图观察我的念头,发现我的脑袋没有一刻是空闲的,总有新的念头跳出来,想完老师讲课的内容,想过去的事情,想未来,做各种联接,没有安宁。我真的很想拜托它,停一停。
今天正好收到好友寄来的《禅》,附上她在我回沪火车上给我的一条短信。
亲爱的,我要谢谢你,让我更深刻地体验了缘起的神奇,不来北京,这个周末我也许就不出来,若不出来,回家也就不会遇上小区书架上的那几本结缘的书刊,河北省佛协的《禅》第130期,看了里面的内容,回想这小半年的种种,特别地感触,形形色色的人的修行心路历程总是如此相似,诵经打坐闭关求师,心力交瘁,到后来折腾累了,心死如灰,累得念头都起不来,世界好像安静许多,哦,生命原来这样,于是反观内心,开始逐渐认识自我。但之前的一切都不是浪费,都是因缘的铺垫和聚集,回头看,真的是贪嗔痴慢疑无非道场,吃喝拉撒睡尽是佛事,脚下是道,佛不出心,处处都可以参啊。不禁让我回想咱们聊的天,还有你这次来北京本身给我上了很好一课,姣姣,我该谢谢你:)那本书看到好的片段真想和你分享,想寄给你,作为你25岁的心灵之旅的ending。
天知道我看到这条短信有多感动。是受你影响我才看的佛经,吃的素,你说得那么好,是跟你聊天后我才了解我不是非去上内观课不可的,是你让我认识到我做这些事只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以为可以解决,以为别人可以帮到你。今年两次北上,都发生极其美妙的事,人世间我们有这样的缘分,你说美不美?
我更相信老师说的所有人都要回家(找回本我),只是有的早有的晚。如果你的人生和普世价值观不同,那么恭喜你,那份大残缺就是你回家的时光门。
以上都只是我此刻观念的截图,不是我。请勿和我讨论为什么是这样,不是那样这些问题。如果对洪老师的课有兴趣,请自行搜索,课程免费,非传教非洗脑。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