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莱可德(ROLLEICORD)相机(转)
禄莱可德Ⅲ型双镜头反光相机,是原联邦德国费兰克—海德克公司,于1950—1953年间生产的一款普及型120型相机,它采用的是OMPUR——RAPID“康般瑞普德”镜间快门,取景镜头为Heidosmat“希多斯曼特”3片3组1:3.2F=75mm镜组,成像镜头为CarI Zeiss Jena Triotar“吹澳塔”4片3组式(也有使用Xenar“仙那”镜组)1:3.5F=75mm,均有镀膜,快门速度设有B、1、1/2、5、10、25、50、100、250、1/500秒共十挡,光圈设有六级,22、11、8、5.6、4、3.5,快门扳手设在镜头正下方,当扳手向右扳时为快门上弦,向左推为快门释放。调焦旋钮与卷片手轮设计在右侧,由于该机卷片与快门上弦为分离式,故每拍完一张须揿按卷片手轮中间的过片按钮后,方可再卷片,可任意多次曝光。该机取景器中带有能覆盖整个磨砂玻璃画面的大型调焦放大镜,有快门线和闪光灯插口、有景深表和后背曝光参照表,自动计数,开盖回“0”,拍6X6厘米12张。
由于Ⅲ型相机是“禄莱可德”系列相机中生产的第一架不带胶片红窗,并能自动计数的相机,另外由于装配有Triotar“吹澳塔”镜头的数量少于同型号装有Xenar“西那”镜头的数量,故该机在相机藏领域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
小资料:
禄莱可德Ⅰ型,1933—1935年生产,物镜为F3.8吹澳塔(Triotar)镜头,康般快门1—1/300秒,有计数器。
禄莱可德ⅠA型1935—1941年生产,物镜为F3.8Triotar镜头,齿环设定速度。
禄莱可德Ⅱ型1938—1951年生产,物镜为F3.5Triotar镜头,1950年开始生产的产品用镀膜F3.5Triotar或Xenar(仙那)镜头,1945年后产品采用快速康般快门1—1/500秒加B门。
禄莱可德Ⅲ型为第一架不带红窗的禄莱可德,后背带安全锁。
禄莱可德Ⅳ型1953—1955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是第一架带MX闪光选择杆的禄莱双镜相机。
禄莱可德Ⅴ型1955—1957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有闪光插口锁开关杆,设有感光度指示器。禄莱可德Va型1957—1960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自动校正视差可拍五种画面,计数器可拆卸。
由于Ⅲ型相机是“禄莱可德”系列相机中生产的第一架不带胶片红窗,并能自动计数的相机,另外由于装配有Triotar“吹澳塔”镜头的数量少于同型号装有Xenar“西那”镜头的数量,故该机在相机藏领域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
小资料:
禄莱可德Ⅰ型,1933—1935年生产,物镜为F3.8吹澳塔(Triotar)镜头,康般快门1—1/300秒,有计数器。
禄莱可德ⅠA型1935—1941年生产,物镜为F3.8Triotar镜头,齿环设定速度。
禄莱可德Ⅱ型1938—1951年生产,物镜为F3.5Triotar镜头,1950年开始生产的产品用镀膜F3.5Triotar或Xenar(仙那)镜头,1945年后产品采用快速康般快门1—1/500秒加B门。
禄莱可德Ⅲ型为第一架不带红窗的禄莱可德,后背带安全锁。
禄莱可德Ⅳ型1953—1955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是第一架带MX闪光选择杆的禄莱双镜相机。
禄莱可德Ⅴ型1955—1957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有闪光插口锁开关杆,设有感光度指示器。禄莱可德Va型1957—1960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自动校正视差可拍五种画面,计数器可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