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片断
阿兰·巴迪欧《爱之颂》里有这样一段话:在《浮士德》(Faust)的结尾,歌德已经断言:“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很抱歉,我觉得这个论述相当可憎。爱情并不引我“上升”或“下沉。”爱情是一种存在的谋划:从一个去中心化的视角,而不是生存或再次确证我自己之身份的纯粹冲动出发,来建构一个世界。
——这段话里关于爱情的观点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具有不可争辩的真理性,暂且不说。作者提到歌德的“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这句话,并且表示这个论述相当可憎,理由是爱情并不引他上升或下沉。对此,我不得不指出作者的轻率和草率:1、永恒的女性并不是狭隘的爱情象征;2、个人的好恶并不具有论证力;3、爱情作为存在的筹划,并不能否定掉爱情引人上升或者下沉;4、引人上升或下沉的爱情就是中心化的视角或确证自己的纯粹冲动吗?;5、“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并非歌德的断言,而是整部《浮士德》的结果;6、建构一个世界这个说法太模糊,难道为永恒女性所引的浮士德没有建构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吗?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作者关于歌德的“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这句话的判断,是随意的,个人性的,没有论证,因而没有说服力。另外,由这个现象稍微引申开去,说一下法国思想家容易犯的一些毛病,尤其涉及到性或者爱情这方面的主题。1、观点有余,论证不足;2、个人性的体验有余,普遍性的共通感不足;3、文学性有余,逻辑性不足,甚至是弱逻辑性;4、随意性有余,认真性不足;5、片面性或偏颇性有余,中庸性不足;6、修辞性有余,真实性不足。
2012年8月25日草就于哈勒
——这段话里关于爱情的观点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具有不可争辩的真理性,暂且不说。作者提到歌德的“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这句话,并且表示这个论述相当可憎,理由是爱情并不引他上升或下沉。对此,我不得不指出作者的轻率和草率:1、永恒的女性并不是狭隘的爱情象征;2、个人的好恶并不具有论证力;3、爱情作为存在的筹划,并不能否定掉爱情引人上升或者下沉;4、引人上升或下沉的爱情就是中心化的视角或确证自己的纯粹冲动吗?;5、“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并非歌德的断言,而是整部《浮士德》的结果;6、建构一个世界这个说法太模糊,难道为永恒女性所引的浮士德没有建构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吗?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作者关于歌德的“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这句话的判断,是随意的,个人性的,没有论证,因而没有说服力。另外,由这个现象稍微引申开去,说一下法国思想家容易犯的一些毛病,尤其涉及到性或者爱情这方面的主题。1、观点有余,论证不足;2、个人性的体验有余,普遍性的共通感不足;3、文学性有余,逻辑性不足,甚至是弱逻辑性;4、随意性有余,认真性不足;5、片面性或偏颇性有余,中庸性不足;6、修辞性有余,真实性不足。
2012年8月25日草就于哈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