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我习得英语的能力
曾几何时,在大家普遍还是哑巴英语,极少有人学好英语的时代,少数学好的人往往会得到大家的崇拜。其中一部分人更是凭借自己超人的意志和疯狂,得到众人的崇拜,大肆宣传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不可否认,曾经那样的年代,这些英语英雄们鼓舞了我们的士气,有过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曾经的英语英雄们和他们的方法并没有解决大部分人学不好英语的问题,与此同时,各种跟风而来的英语方法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鱼龙混杂。英语好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普通人难以习得英语依旧是个普遍问题。曾经的英语英雄们有些淡出了我们视线,有些通过励志忽悠来苟延残喘,以致成为笑话。市场上各种英语学习方法和机构多入牛毛,而这些学习方法和机构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都是垃圾,想在这个混乱的市场分一杯羹。另外,少数优秀的方法和机构,也大多是以个人的经验和方法为基本,往往难以推及众人,如果完全按照他们的方法跟着他们学习,也永远是只有一部分人学好了英语,更多的人失败。
另外摆在成年人面前还有一个严峻的事实,因为错过了最佳习得语言的少年时期,习得英语的难度大大增大。成年人外学学习非常不容易,最终能够达到的外语水品高低分布差别很大。有的语言专家甚至认为很少有成年学外语的人能达到“接近母语的水品”。然而,终究是有大约5%能够达到很高的外语水品。这一小部分人成功的原因,绝对不是他们有“语言天赋”,而是采取了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些别的东西。
在我们不熟知的领域里,关于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也有了很多重大的发现。研究的学者们并不特别关注所谓个人的成功经历,而是希望探索语言习得的内在过程和提供适用于大众的语言教育学习的理论依据。这些学者并不看好个人经验,著名的语言学家ROD ELLis认为,学习外语成功的人一般都不明白或不记得自己实际的学习过程。我们自身的经历也是这样,向英语好的人请教时,要不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要不就是按照他们经验的做法达不到他们的效果。
这些学者们勤勤恳恳,全心全意的钻研学术,往往没有什么精力和动机去向大众直接宣传推广他们的发现。而相对于社会上那些宣称自己发明了外语学习方法的人,语言学家KrikHagen这样评价:“”存在着这样一个严重不公平的现象,主流学者和研究生们在努力找出语言学习的各种问题,尽最大努力设计出目前最好的研究过程,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让公众都看到,尽管很多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他们的预想。然而有一小部分在研究领域外的人,要不就是对主流科学研究随意奉承量具,要不就是完全忽视科学研究,厚颜无耻地向公众宣传自己的一些所谓:“神奇发现”。他们这种所做所谓背后获取的暴力,是真正做研究的人无法想象的。“
幸而,最近的年数,中国浮躁的英语市场里终于有了一些真正靠谱的学者,把世界上的靠谱语言学理论引进中国或自己进行研究。07年在天涯上一篇名为《英语学习方法与误区分析》的长贴横空出世,作者漏屋老师以谦逊,诚实的态度向大家介绍语言学习科学依据。面对提出的质疑,漏屋老师也以客观的态度与其进行探讨。帖子本身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方法,而是指出了很多普遍存在的观点和方法上的错误,并给与大家各阶段的英语学习以建议。本人虽没有当年就看到帖子,但是后来看到了别人整理的pdf文档后收益颇丰,了解了自己以前学习英语方法的各种错误之处,英语学习的轨道慢慢走向正轨。作者陋屋老师在2008年继续到北美进修,对原帖子修改,补充后出版成书,名曰《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22125/
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呢?根据语言学的研究和我们身边的现象,我们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外语的学习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最佳方法”,和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外语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受各种因素影响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的学习策略也绝不会相同,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答案。我曾经有段时间参阅了很多人的经验方法,最大感触是不同的人的学习经历方法都完全不一样,甚至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相互矛盾。
尽管没有标准的方法,但语言习得的本质是一致的,语言学的原理是共通的。所有成功的语言学习,都是自觉或不自觉运用了语言习得的原理。我们要做的,是参考自己的目标和环境,根据语言学的原理和自己的经验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任何的有效的学习,都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通过反馈进行调整。英语的学习当然也是这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知道自己学英语的目的。
2,根据自己的环境和阶段,针对目的设计学习方法。
3,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调整改进。
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必须要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而这一切,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将会顺利许多。但是现在很普遍的情况是,许多人不愿意学习语言学知识,就算略有涉足也不愿意多花时间研究。首先,是因为语言学对很多人来说是如此的枯燥,简直就是大学必逃课程的枯燥的教材。其次,就算有人真正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将会发现,相对于市面上的各种一看即懂的方法书和牛人经验,学习语言学是个较大的学习量。数个小时可能是不够的,十多个小时是正常的,甚至可能需要数十个小时才能有个较好的理解,当然上百甚至数百小时的专业学习对我们这些只是为了学英语的人而言就没必要了。再者,语言学的学习很难有直接快速的回报,一个人可能花了较多时间弄懂了一个专业术语,然后发现对目前的语言学习没有直接帮助。所以,对很多人来说,与其在这枯燥的语言学上花这么多时间而看不到直接快速的回报,还不如背一些单词和课文,这些能直接看得见自己的收获。但是,我们要明白,对语言学一些重要原则的理解的帮助是贯穿整个人生的英语学习的,也许刚开始很难看到效果,但是在设计自己的练习方式时,对自己英语学习的反馈和调整时,参考别人的学习经验时,这些重要原则的重要性将得以体现。另外,如果一个人真正想要学习好英语,动辄上千小时甚至数千小时的学习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英语语言学上数十个小时的学习将会帮助你少走数百甚至更多时间的弯路。要知道,以前那些靠自己蛮劲而不知方法学会英语的人,上万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付出是正常的。而你,有这个精力,时间,意志且愿意这样做吗?
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学并不能立刻交给你方法,它的的意义在于,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会给与参考和指导。而且,一个人刚开始也没有必要起步时完全弄懂,完全可以在整个学习地过程中不断地参阅以图改进。正如《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作者陋屋老师所言:这不是又一本“有关英语学习的方法书”,而是一本“有关英语学习方法的书”。
PS:除了陋屋老师,豆瓣里也有一个语言学大牛叫苗条的菜青虫,他的关于英语学习的日记都值得一读http://www.douban.com/people/1682802/
另外摆在成年人面前还有一个严峻的事实,因为错过了最佳习得语言的少年时期,习得英语的难度大大增大。成年人外学学习非常不容易,最终能够达到的外语水品高低分布差别很大。有的语言专家甚至认为很少有成年学外语的人能达到“接近母语的水品”。然而,终究是有大约5%能够达到很高的外语水品。这一小部分人成功的原因,绝对不是他们有“语言天赋”,而是采取了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些别的东西。
在我们不熟知的领域里,关于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也有了很多重大的发现。研究的学者们并不特别关注所谓个人的成功经历,而是希望探索语言习得的内在过程和提供适用于大众的语言教育学习的理论依据。这些学者并不看好个人经验,著名的语言学家ROD ELLis认为,学习外语成功的人一般都不明白或不记得自己实际的学习过程。我们自身的经历也是这样,向英语好的人请教时,要不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要不就是按照他们经验的做法达不到他们的效果。
这些学者们勤勤恳恳,全心全意的钻研学术,往往没有什么精力和动机去向大众直接宣传推广他们的发现。而相对于社会上那些宣称自己发明了外语学习方法的人,语言学家KrikHagen这样评价:“”存在着这样一个严重不公平的现象,主流学者和研究生们在努力找出语言学习的各种问题,尽最大努力设计出目前最好的研究过程,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让公众都看到,尽管很多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他们的预想。然而有一小部分在研究领域外的人,要不就是对主流科学研究随意奉承量具,要不就是完全忽视科学研究,厚颜无耻地向公众宣传自己的一些所谓:“神奇发现”。他们这种所做所谓背后获取的暴力,是真正做研究的人无法想象的。“
幸而,最近的年数,中国浮躁的英语市场里终于有了一些真正靠谱的学者,把世界上的靠谱语言学理论引进中国或自己进行研究。07年在天涯上一篇名为《英语学习方法与误区分析》的长贴横空出世,作者漏屋老师以谦逊,诚实的态度向大家介绍语言学习科学依据。面对提出的质疑,漏屋老师也以客观的态度与其进行探讨。帖子本身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方法,而是指出了很多普遍存在的观点和方法上的错误,并给与大家各阶段的英语学习以建议。本人虽没有当年就看到帖子,但是后来看到了别人整理的pdf文档后收益颇丰,了解了自己以前学习英语方法的各种错误之处,英语学习的轨道慢慢走向正轨。作者陋屋老师在2008年继续到北美进修,对原帖子修改,补充后出版成书,名曰《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22125/
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呢?根据语言学的研究和我们身边的现象,我们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外语的学习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最佳方法”,和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外语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受各种因素影响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的学习策略也绝不会相同,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答案。我曾经有段时间参阅了很多人的经验方法,最大感触是不同的人的学习经历方法都完全不一样,甚至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相互矛盾。
尽管没有标准的方法,但语言习得的本质是一致的,语言学的原理是共通的。所有成功的语言学习,都是自觉或不自觉运用了语言习得的原理。我们要做的,是参考自己的目标和环境,根据语言学的原理和自己的经验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任何的有效的学习,都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通过反馈进行调整。英语的学习当然也是这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知道自己学英语的目的。
2,根据自己的环境和阶段,针对目的设计学习方法。
3,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调整改进。
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必须要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而这一切,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将会顺利许多。但是现在很普遍的情况是,许多人不愿意学习语言学知识,就算略有涉足也不愿意多花时间研究。首先,是因为语言学对很多人来说是如此的枯燥,简直就是大学必逃课程的枯燥的教材。其次,就算有人真正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将会发现,相对于市面上的各种一看即懂的方法书和牛人经验,学习语言学是个较大的学习量。数个小时可能是不够的,十多个小时是正常的,甚至可能需要数十个小时才能有个较好的理解,当然上百甚至数百小时的专业学习对我们这些只是为了学英语的人而言就没必要了。再者,语言学的学习很难有直接快速的回报,一个人可能花了较多时间弄懂了一个专业术语,然后发现对目前的语言学习没有直接帮助。所以,对很多人来说,与其在这枯燥的语言学上花这么多时间而看不到直接快速的回报,还不如背一些单词和课文,这些能直接看得见自己的收获。但是,我们要明白,对语言学一些重要原则的理解的帮助是贯穿整个人生的英语学习的,也许刚开始很难看到效果,但是在设计自己的练习方式时,对自己英语学习的反馈和调整时,参考别人的学习经验时,这些重要原则的重要性将得以体现。另外,如果一个人真正想要学习好英语,动辄上千小时甚至数千小时的学习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英语语言学上数十个小时的学习将会帮助你少走数百甚至更多时间的弯路。要知道,以前那些靠自己蛮劲而不知方法学会英语的人,上万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付出是正常的。而你,有这个精力,时间,意志且愿意这样做吗?
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学并不能立刻交给你方法,它的的意义在于,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会给与参考和指导。而且,一个人刚开始也没有必要起步时完全弄懂,完全可以在整个学习地过程中不断地参阅以图改进。正如《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作者陋屋老师所言:这不是又一本“有关英语学习的方法书”,而是一本“有关英语学习方法的书”。
PS:除了陋屋老师,豆瓣里也有一个语言学大牛叫苗条的菜青虫,他的关于英语学习的日记都值得一读http://www.douban.com/people/168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