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革命
“风暴即将来临。”
8月27日深夜,我的小城将迎来“布拉万”台风的袭击。当晚6时许,台风将到未到之际,我选择走进影院,去感受另一场的所谓风暴——《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
我不知道诺兰本人到底怎样定义他讲的这个故事。是革命吗?如果是,为什么要革命?革谁的命?革命后重建什么样的新制度?
要我说,这根本就不是革命。
从影片中,我完全没有看到革命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局势。由身处社会底层但却“白富美”的安妮童鞋,在富丽堂皇的舞会上,和标准“高帅富”韦恩少爷边谈情说爱边喊几句口号,这实在没说服力了点。直到“球场事件”发生,即所谓革命正式爆发这之前的时间里,没有一个镜头用来展示上岑社会对下层的压榨或暴政,也没有表现劳苦大众与上层社会的对立、冲突,更没有表现普遍意义上的普通市民心中是否已酝酿着革命的种子。一句话,“革命时机尚未成熟”。更确切地说,根本不存在大众层面上的革命动机。
接下来,悲催的高谭市民在中子弹的威胁和贝恩的煽动下开始了革命,这多少有点末日狂欢的感觉。他们的革命对象是富人、原体制、上层社会。但革命的发起者,“屌丝”贝恩和他的卧底小女友,他们的目的是彻底摧毁这座城市,当然,也包括被他们发动起来的市民。那么,这场所谓革命如果成功了,到底革掉了谁的命?
很明显,贝恩他们是为复仇而要毁灭这座城市,他们并不预备建立何种解放市民的新制度——且不说市民似乎并不需要什么所谓解放——作为这场运动的发起者,他们只要革故,不要鼎新,更何况这革故是要毁灭千万人和他们的城市。这完全是赤裸裸的恐怖主义,又有谁会把一次恐怖袭击看作革命呢?
民众没有自发的革命意愿,发起者的目标是统统毁灭,城市彻底消失而不重建是其前景。这样的一场运动,不是革命。
我同意一位网友的调侃话:这只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恶势力”发起的反人类的恐怖主义袭击。贝恩的扮演者汤姆•哈迪总结得好:“稻草人是疯子,小丑是无政府主义者,而贝恩是言语和行动一致的恐怖主义。”
那么,诺兰到底想通过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革命”表达什么呢?
我甚至认为,诺兰是在为美国的维稳做贡献。简单来说,就是要美国佬看到,神马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极端自由主义都是靠不住的,好警察才是最靠谱的。
其实我个人也同意这个观点。
愚人愚见,点到为止吧。
8月27日深夜,我的小城将迎来“布拉万”台风的袭击。当晚6时许,台风将到未到之际,我选择走进影院,去感受另一场的所谓风暴——《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
我不知道诺兰本人到底怎样定义他讲的这个故事。是革命吗?如果是,为什么要革命?革谁的命?革命后重建什么样的新制度?
要我说,这根本就不是革命。
从影片中,我完全没有看到革命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局势。由身处社会底层但却“白富美”的安妮童鞋,在富丽堂皇的舞会上,和标准“高帅富”韦恩少爷边谈情说爱边喊几句口号,这实在没说服力了点。直到“球场事件”发生,即所谓革命正式爆发这之前的时间里,没有一个镜头用来展示上岑社会对下层的压榨或暴政,也没有表现劳苦大众与上层社会的对立、冲突,更没有表现普遍意义上的普通市民心中是否已酝酿着革命的种子。一句话,“革命时机尚未成熟”。更确切地说,根本不存在大众层面上的革命动机。
接下来,悲催的高谭市民在中子弹的威胁和贝恩的煽动下开始了革命,这多少有点末日狂欢的感觉。他们的革命对象是富人、原体制、上层社会。但革命的发起者,“屌丝”贝恩和他的卧底小女友,他们的目的是彻底摧毁这座城市,当然,也包括被他们发动起来的市民。那么,这场所谓革命如果成功了,到底革掉了谁的命?
很明显,贝恩他们是为复仇而要毁灭这座城市,他们并不预备建立何种解放市民的新制度——且不说市民似乎并不需要什么所谓解放——作为这场运动的发起者,他们只要革故,不要鼎新,更何况这革故是要毁灭千万人和他们的城市。这完全是赤裸裸的恐怖主义,又有谁会把一次恐怖袭击看作革命呢?
民众没有自发的革命意愿,发起者的目标是统统毁灭,城市彻底消失而不重建是其前景。这样的一场运动,不是革命。
我同意一位网友的调侃话:这只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恶势力”发起的反人类的恐怖主义袭击。贝恩的扮演者汤姆•哈迪总结得好:“稻草人是疯子,小丑是无政府主义者,而贝恩是言语和行动一致的恐怖主义。”
那么,诺兰到底想通过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革命”表达什么呢?
我甚至认为,诺兰是在为美国的维稳做贡献。简单来说,就是要美国佬看到,神马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极端自由主义都是靠不住的,好警察才是最靠谱的。
其实我个人也同意这个观点。
愚人愚见,点到为止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