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缘起练习:他是怎样成为富翁的?
听说某某是富翁,每个人展开不同的思维:
因为他开宝马、提LV、穿阿玛尼:名言有
因为他勤奋、聪明、抓住时机、有贵人相助:业因缘起
因为他出席慈善晚会、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写书上电视传播百分之百稳妥的投资致富之道,从而赢得了大家的信赖,纷纷投资他的基金:相依缘起:因为有人投资
他富有是因为总有人减少钱
可以把相依有看作更高层次的名言有,两者的都是先把自己当成富翁,做成富翁的样子,别人也就把自己当富翁了。所谓假作真时假成真,要成富翁先装富。
相依缘起似乎讲的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互为因果,一物生起一物,互为充要条件
AB相依,AB可以形成爆发循环:做出有钱的样子,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更多的投资可以使自己的样子更富贵。
而业因缘起好像是制衡循环:勤奋-+-->富有--负--->勤奋(富有导致不勤奋)
名言有则是孤立地看问题
四重缘起是从现象推测本质的过程:
1.统计方法是名言有,通过特征统计来推测本质。由于它能自觉自身的局限性,所以过程和结论都很严谨客观;
2.业因缘起是因果方法
如果我们不能控制所有其它因素,就只能用统计方法推断因果,用名言推测业因,用低级方法研究高级规律。证悟的方法是否就是能够控制所有其他因素?
3.相依缘起是一个守恒问题,不需要统计推测:有增必有减
因为他小时候穷的来没裤子穿,所以他的人生目标就是穿最好的裤子,还要天天换新裤子:自身的相对缘起
因为我们没有宝马开,所以我们认为他是富翁:人我的相对缘起
他在中国是富翁,在美国就不是了;我们在中国不是富翁,在非洲就是富翁
我们在城里不是富翁(钱少),在沙漠上就是富翁(有个馕)
相对缘起似乎着重考察基本问题的定义:什么叫富翁,富翁的定义。
因为我们是基金的投资者,他是管理者:主客相对。但,这个”相对“并不必然使他成为富翁,所以这个”相对“并不是问题的答案。但它可以引出相碍缘起。
因为投资者签订协议委托管理者管理自己的资金,这个协议就是限制条件,使得管理者能够支配大量资金(以增值为目的),有很大的能力,至少看起来象富翁,过路财神。又由于投资者难以监督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真的以增值为目的),这个限制条件(外相碍),再加上如果管理者没有良心的限制(内相碍),使得管理者很可能成为真的富翁!
名言有讲的是富翁的特征,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名言有 :必要条件(概率意义上的,下同)
业因缘起:充分条件
相依缘起:充分必要条件
相对缘起:定义(问题本身)
名言有 :各个哈哈镜中的映射
业因缘起:各个零件,可组装出同一类玩具
相依缘起:模具,直接可以铸一个玩具
相对缘起:讨论玩具本身的存在与显现,需要在一个鲜明的背景中才能分辩,不然就如枯叶蝶或变色龙之难辨
相依缘起似乎讲的是自他关系、相对缘起是自身的关系
从名言有、业因有到相对有,一路上似乎是不断缩小问题,聚焦本质。而到了相碍缘起则突然峰回路转,抓住一个限制条件,任万物在其中千变万化,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这不正是止、观?
不正是收心、定心、随缘?
因为他开宝马、提LV、穿阿玛尼:名言有
因为他勤奋、聪明、抓住时机、有贵人相助:业因缘起
因为他出席慈善晚会、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写书上电视传播百分之百稳妥的投资致富之道,从而赢得了大家的信赖,纷纷投资他的基金:相依缘起:因为有人投资
他富有是因为总有人减少钱
可以把相依有看作更高层次的名言有,两者的都是先把自己当成富翁,做成富翁的样子,别人也就把自己当富翁了。所谓假作真时假成真,要成富翁先装富。
相依缘起似乎讲的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互为因果,一物生起一物,互为充要条件
AB相依,AB可以形成爆发循环:做出有钱的样子,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更多的投资可以使自己的样子更富贵。
而业因缘起好像是制衡循环:勤奋-+-->富有--负--->勤奋(富有导致不勤奋)
名言有则是孤立地看问题
四重缘起是从现象推测本质的过程:
1.统计方法是名言有,通过特征统计来推测本质。由于它能自觉自身的局限性,所以过程和结论都很严谨客观;
2.业因缘起是因果方法
如果我们不能控制所有其它因素,就只能用统计方法推断因果,用名言推测业因,用低级方法研究高级规律。证悟的方法是否就是能够控制所有其他因素?
3.相依缘起是一个守恒问题,不需要统计推测:有增必有减
因为他小时候穷的来没裤子穿,所以他的人生目标就是穿最好的裤子,还要天天换新裤子:自身的相对缘起
因为我们没有宝马开,所以我们认为他是富翁:人我的相对缘起
他在中国是富翁,在美国就不是了;我们在中国不是富翁,在非洲就是富翁
我们在城里不是富翁(钱少),在沙漠上就是富翁(有个馕)
相对缘起似乎着重考察基本问题的定义:什么叫富翁,富翁的定义。
因为我们是基金的投资者,他是管理者:主客相对。但,这个”相对“并不必然使他成为富翁,所以这个”相对“并不是问题的答案。但它可以引出相碍缘起。
因为投资者签订协议委托管理者管理自己的资金,这个协议就是限制条件,使得管理者能够支配大量资金(以增值为目的),有很大的能力,至少看起来象富翁,过路财神。又由于投资者难以监督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真的以增值为目的),这个限制条件(外相碍),再加上如果管理者没有良心的限制(内相碍),使得管理者很可能成为真的富翁!
名言有讲的是富翁的特征,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名言有 :必要条件(概率意义上的,下同)
业因缘起:充分条件
相依缘起:充分必要条件
相对缘起:定义(问题本身)
名言有 :各个哈哈镜中的映射
业因缘起:各个零件,可组装出同一类玩具
相依缘起:模具,直接可以铸一个玩具
相对缘起:讨论玩具本身的存在与显现,需要在一个鲜明的背景中才能分辩,不然就如枯叶蝶或变色龙之难辨
相依缘起似乎讲的是自他关系、相对缘起是自身的关系
从名言有、业因有到相对有,一路上似乎是不断缩小问题,聚焦本质。而到了相碍缘起则突然峰回路转,抓住一个限制条件,任万物在其中千变万化,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这不正是止、观?
不正是收心、定心、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