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人教喝酒,八贤王授秘辛(二)

酒不断地喝,场面不断地更加热闹。王爷打发那女子先回去,她似乎也不爱这种场面,拎着包就走了。 桌上还剩四个人,我酒量还可以,但跟剩下这仨人比起来,一点儿底没有。刚才那轮敬酒的时候,我已经走路有些晃。一桌人我以为白玉堂酒量最好,但我跟随包大人这么久,有些场合他也必须敞开了喝,我没见过他醉。至于这位王爷,我估计是天天都在酒桌上,就是经常坐上位喝得少,酒量也得了得。想想今天晚上这场恶战就头痛,不想了,端起酒杯继续。 等到四个人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已经不清楚时间了。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房间里的一箱酒都喝完了,服务员又被我们赶出去。估计每个人都头痛,暗地里觉得没酒最好。王爷似乎看起来兴致很好,拿起一段黄瓜,咬了一口,对包大人说:“老包哥,你这两个小兄弟都很有意思嘛。玉堂我见过多次了,没想到小补也这么能喝。” 包大人看起来已经有些醉了,勉力撑着脑袋:“王爷手下才是人才济济,我这,不过几个家丁而已,上不了台面的。” 白玉堂低头在揉太阳穴,我盯着包大人和王爷,摆出一副认真听教诲的表现。 王爷突然把黄瓜搁下:“老包啊,你不实在。我看你这两个手下,都是可造之才,将来不可限量。外界都说我赵某人手下五虎十狗,个个精悍。在我看来,十中有八,不及白李。”白玉堂还在揉脑袋,我看包大人也一脸意外的表情。 王爷估计是真喝多了。我赶忙端起酒杯:“王爷言重了,我们不过帮包大人为您办事,跟您手下各位大人比差远了。我们干了这杯,谢王爷谬赞。”白玉堂这会儿也端起来酒杯,与我一起干了。 王爷说了声好,举杯与包大人喝了:“包大人,此处没有外人,你也为官多年,你说,为官之道,最重何事?”没想到,一场酒喝出这么火爆的话题,我赶紧闭上嘴巴竖起耳朵。 包大人放下酒杯,顿了顿,说:“包某不才,食君之俸,最紧要是为主上分忧,为万民做主。” 王爷笑着晃了晃酒杯,转向白玉堂:“玉堂,你最机警能干,你说。” 白玉堂忙说:“属下不知什么为官之道,总觉得为人属下,做好大人吩咐的事情最重要。” 王爷又是一笑,又从盘子里把黄瓜拿起了咬了一口:“你们呐。” “要我说,做官,三件事,拎包倒水开车门,足够!”王爷吃完黄瓜,吐出这么一句。 包大人端着杯子在喝茶。我和白玉堂都没敢跟王爷眼神接触,他政声优异,有“八贤王”的名号,虽说学历背景出身都略有瑕疵,也没有想到他能在酒后说出这么一段话。 “你们不要不信,包大人是我兄长,玉堂和小补都是年轻人 。包大哥你知道,我像他俩这年纪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是。那会儿谁理我?后来我蒙今上赏识赏饭吃,那些自称铁笔的史官都求上门来,要称我为八贤王。其实谁不知道?我连这赵姓,也不过今上赏的。” 包大人扶了扶王爷:“王爷,不早了。咱回去打牌吧。” 王爷挣开了包大人:“别急,我教教你手下这年轻人。我怎么有的今天?我没有像玉堂一样毕业于北京大学,我也没有包大哥这种显赫的家世和业务能力。小补怎么坐在这儿的,我不知道,但你肯定也有过人之处。我凭的什么,我凭的就是拎包倒水开车门!今上还在外面当王爷的时候,无人问津,我就跟着他。别的我不敢说,我这层次的官员,包括我见到他们那些不中用的世家秘书,这三件事,都没有比我做得好的。包拯是我大哥,他凭着官声就能做官。你们年轻人,你们要向我学。我..”说着王爷竟趴在桌子上了。我好不懊恼没能听王爷继续讲下去,白玉堂也愤愤地跺了一下脚。 包大人跟我们一起把王爷送回了21号楼。回去的路上,风一吹,竟有些头痛难忍,一下子在路边吐了起来。玉堂给我拍了拍背。 包大人站在旁边说:“小李,你还年轻,要注意身体,不要像王爷,喝醉了,多麻烦。” 我连连称是,赶忙收拾起身。 晚上睡觉的时候,白玉堂对我说:“今上最信任的,还真就是王爷。他说那三件事,我还真没见哪个年轻人做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