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本】《鲤——嫉妒》
对一个安分守己的母亲来说,有一个信仰“残酷比爱更值得探索”的女儿大概是终极噩梦。但如果是一个自认失败的母亲,有一个风光无限的女儿大概也是终极噩梦。
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天,与母亲的裂变刚刚成型。然后,成长中的幼女拥有对过错的豁免权。再然后,经血意味着第二场裂变大规模开始,母女如同一对情敌,共同面对和青春有关的情感。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母亲的没落也不会有豁免权。但母亲常常干涉女儿的爱情,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权利。而女儿也能将人生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母亲,似乎心甘情愿遭受母亲的独裁。
我想要完美的世界、完美的妈妈,却不知道什么是完美。所以就把这种对完美的渴求尽数发泄到她身上。那是对完美本身的嫉恨,盲目,却执拗。可是,孩子没有别的人可以折磨,只有母亲。反之,亦然。
麦卡勒斯是个爱能吝啬的孩子气的作家,她如此行事,只是怕妹妹分走自己一份母爱。她是一个消耗型的孩子,以勒索和独占他人感情为生,就像温暖的火光需要耗掉空气里的水分和氧气一样,她必须要被别人关注、照顾和崇拜营养着才能存活。
我想起另一本书里说,侦探小说的原型就是偷情罗曼史。刺探情敌与爱人的来龙去脉,可以养活很多私人侦探,以及畅销作家。其实每一个被偷情的女人和男人,都试图完成这样的刺探,说得好听是知己知彼,说的难听便是自虐强迫症,把爱人的背叛当做强心剂的毒品,把对情敌的嫉妒建立在鄙视的基础上。波澜越大,生活越有滋味。
江户时期,是日本性文化非常发达的阶段,男女混浴的澡堂大行其道,老百姓家的女孩经常几天不回家在外面过夜,父母也不会过问。当时的人甚至认为,不好色的人,犹如没底的玉杯,人格上存在根本的缺陷,而好色的人,则被视为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整个社会开放的程度可见一斑。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出现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国宝“艺妓”。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网络上搜到太多马骅的朋友们纪念他的文章。还可以搜到一大段一大段他们的书信,这些书信,朋友们称之为“雪山来信”。从哪里,我看到了他们过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一起脱光了在复旦某个废弃的仓库里,摆上一些乐器,跟着Reggae跳舞,念诗歌,即兴戏剧,将冰冷的啤酒浇到皮肤上。这种在疯狂中成长起来的友谊,捶打着我单薄的身体。这些友谊太真挚了,就像公园里的长颈鹿,慢慢悠悠,扑腾着大眼睛,细细咀嚼着树上的叶子。长颈鹿不吃肉,很干净,很细腻,很温柔,很美好。细水长流。
而我们呢,听听摇滚,唱唱卡拉ok,看看苏珊.桑塔格,上上豆瓣,秀秀自己看过多少电影,读过多少书,听过多少唱片,聊聊MSN,自以为生活过得很写意,春风拂面。可是和他们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枯燥乏味,多么乏善可陈呢?这些依靠MSN连接起来的友谊,说破就破。
而马骅,你的朋友们,你们之间的爱到死大概还是那么的牢不可破的。
我想这是因为你们在诗一样的年代里认识,诗一般的生活,像诗一样的真实。而我正在时光的这一头,苦笑的看着你们。
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天,与母亲的裂变刚刚成型。然后,成长中的幼女拥有对过错的豁免权。再然后,经血意味着第二场裂变大规模开始,母女如同一对情敌,共同面对和青春有关的情感。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母亲的没落也不会有豁免权。但母亲常常干涉女儿的爱情,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权利。而女儿也能将人生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母亲,似乎心甘情愿遭受母亲的独裁。
我想要完美的世界、完美的妈妈,却不知道什么是完美。所以就把这种对完美的渴求尽数发泄到她身上。那是对完美本身的嫉恨,盲目,却执拗。可是,孩子没有别的人可以折磨,只有母亲。反之,亦然。
麦卡勒斯是个爱能吝啬的孩子气的作家,她如此行事,只是怕妹妹分走自己一份母爱。她是一个消耗型的孩子,以勒索和独占他人感情为生,就像温暖的火光需要耗掉空气里的水分和氧气一样,她必须要被别人关注、照顾和崇拜营养着才能存活。
我想起另一本书里说,侦探小说的原型就是偷情罗曼史。刺探情敌与爱人的来龙去脉,可以养活很多私人侦探,以及畅销作家。其实每一个被偷情的女人和男人,都试图完成这样的刺探,说得好听是知己知彼,说的难听便是自虐强迫症,把爱人的背叛当做强心剂的毒品,把对情敌的嫉妒建立在鄙视的基础上。波澜越大,生活越有滋味。
江户时期,是日本性文化非常发达的阶段,男女混浴的澡堂大行其道,老百姓家的女孩经常几天不回家在外面过夜,父母也不会过问。当时的人甚至认为,不好色的人,犹如没底的玉杯,人格上存在根本的缺陷,而好色的人,则被视为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整个社会开放的程度可见一斑。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出现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国宝“艺妓”。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网络上搜到太多马骅的朋友们纪念他的文章。还可以搜到一大段一大段他们的书信,这些书信,朋友们称之为“雪山来信”。从哪里,我看到了他们过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一起脱光了在复旦某个废弃的仓库里,摆上一些乐器,跟着Reggae跳舞,念诗歌,即兴戏剧,将冰冷的啤酒浇到皮肤上。这种在疯狂中成长起来的友谊,捶打着我单薄的身体。这些友谊太真挚了,就像公园里的长颈鹿,慢慢悠悠,扑腾着大眼睛,细细咀嚼着树上的叶子。长颈鹿不吃肉,很干净,很细腻,很温柔,很美好。细水长流。
而我们呢,听听摇滚,唱唱卡拉ok,看看苏珊.桑塔格,上上豆瓣,秀秀自己看过多少电影,读过多少书,听过多少唱片,聊聊MSN,自以为生活过得很写意,春风拂面。可是和他们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枯燥乏味,多么乏善可陈呢?这些依靠MSN连接起来的友谊,说破就破。
而马骅,你的朋友们,你们之间的爱到死大概还是那么的牢不可破的。
我想这是因为你们在诗一样的年代里认识,诗一般的生活,像诗一样的真实。而我正在时光的这一头,苦笑的看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