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车的二三事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
北方一座小城的火车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它。
崭新的“东风号”内燃机组,连带着十多节绿皮车厢,裹挟着巨大的气流和热量坚定而迅猛地向我靠近,我躲在爷爷的身后,只留给它一只眼睛。
伴随着刹车的轰鸣,它不情愿地停了下来,像是不驯服的兽,嘶嘶地叫嚣着,发出威胁的声响。爷爷牵我我也不敢走,一双小手早就汗津津的——我小时是个胆小的孩子。爷爷索性一手抱了我,一手提了大包小包上了火车。与其说抱,不如说是用胳膊和身体夹了我,我又哭又闹挥手踢脚,像是被筷子加住的活虾。那时爷爷还年轻,满头也挑出不几根白发,一口气能扛100斤大米。
我像是被带进了另一个世界,绿色蒙皮的车座将车划成了一个个的小格子,座子中间的小桌子上摆满了水果和饮料,车窗很干净,阳光可以轻松地透过它们在车厢里留下好看的轮廓。我好奇地趴在窗户边上看着铁轨和站台,好奇地试着要数枕木上的石子,但又很颓丧地发现我的世界容不下这么大的数目——我当时只能掌握1到10的阿拉伯计数。
车子一震,车里面一阵喧哗,各种稀奇古怪的方言在车厢里此起彼落,但更吸引我的是视野里不断后退并不断变小的电线杆子,铁轨和月台。
“他们哪去了啊”。
“让怪物吃了”爷爷答得有些敷衍,于是这绿皮车在我幼稚的心灵里就真成了吞吃东西的怪物。
爷爷在给邻座的小伙子报着将至的站名。不多不少,总是比播音员领先几秒。小伙子崇拜的眼神使爷爷得了鼓舞,一脸的皱纹都笑开了,或许还会微微有些脸红。“滦县,狼窝铺,后封台,九龙山.......”这些有些奇怪的偏僻地名,在我来说是一连串冰冷的抽象,对于爷爷确是一个个活色生香的好故事,和一串温暖的风土人情。他如数家珍,他乐此不疲,久而久之,时至今日,这些地名,也沾上了我爷爷的温度,用眼睛摸摸,就感到暖和。
十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在肮脏的候车室里等待着M城的的火车。十几年了,什么都在变,时间是无情的婊子,疯狂地抛弃一切,时间也是最毒的腐蚀,稀稀拉拉地泼洒下去,事物就都丑了。爷爷老了,绿皮车和火车站变得又破又脏。
但我胆子变大了。见过了太多火车的来来往往,早已明白了它们不过是一堆会飞的铁,对它们没了畏惧和怯懦,却越发的怀念起小时候爷爷那个不经心的谎——“怪物,吃人的”
绿皮车在冬天的冷空气里一摇一摆地来了。病怏怏的像是也怕了冷,又或者,也是上了年纪,终于没有了年轻时的腿脚。
绿皮车很脏,角角落落都积得厚厚的泥污。玻璃斑斑驳驳的,是生了玻璃锈,把冬天本已可怜奢侈的阳光都弄脏了。
心里像是沉了下去,目睹老朋友的故去或衰颓,终究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吧。
看了被打了孔的火车票,我又偷着笑起来,它就是一个保证,保证在三十多个小时之后之后我和她的相逢。它是签字画押的证据,字面上的东西总是让我感到踏实。
尽管我们隔了大半个中国。
我掏出茶叶蛋和啤酒,分了一些给身边的哥们。我眉飞色舞的讲着我的故事,他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吃着蛋。偶尔抬头,礼貌地笑笑,然后咕哝一大口啤酒。
倾诉本身给我满足,而不是谁来听。我和这个哥们来自这座大城市的两个角落,本来互不相识,短暂的相逢后挥手告别,自此再无瓜葛。他听我的故事,我给他啤酒和鸡蛋——谁也不亏。
我想把我的幸福讲给整个世界,但那个摇摇晃晃的冬夜只有两个人听。一个是那个不知道叫什么的哥们。一个是驮着我的绿皮车。
中国的发展太快了。老迈的绿皮车哼哧哼哧也跟不上中国的步伐了。这一架驮着中国走了几十年的绿皮火车终于要寿终正寝了。一台台的绿皮车在各个城市被下架,绿皮车迅速地在共和国的运输版图上整齐的消失,退缩在怀旧的人们心里,成为一个鲜明的小记号。
有了新的,人们很快忘了旧的。谁也别说谁无情。
和谐号的奔跑才能配上这个浮躁的时代。
对于每个单身的男人来说,每张火车票,就是一枚彩票。当你上了车,看到了身边的人,你就知道,你有没有中奖。
我湿淋淋的上了车,夏天头上的汗腺总是特别敏感,受到一点温度的刺激就稀里哗啦的。我有些尴尬的对号入座,发现中了大奖了。
她看着窗外的眼睛,一明一灭,不断调整对焦,有种疏离的美感。她眉毛微微蹙着,显得有点认真,是我钟爱的神情。她嘴角有好看的弧度,笑得温驯而安静。她随意的穿了牛仔短裤和人字拖——一看就知道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或者就是太在意了。
我坐在她旁边,突然感觉灰头土脸的。
火车开了。和谐号把铁轨的哐当上也给和谐了。坐上去总觉得太平坦,少了节奏感和踏实。东西跑的太快太顺太稳当,总是让人不踏实。
但她的咳嗽却很有方向感........
北方一座小城的火车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它。
崭新的“东风号”内燃机组,连带着十多节绿皮车厢,裹挟着巨大的气流和热量坚定而迅猛地向我靠近,我躲在爷爷的身后,只留给它一只眼睛。
伴随着刹车的轰鸣,它不情愿地停了下来,像是不驯服的兽,嘶嘶地叫嚣着,发出威胁的声响。爷爷牵我我也不敢走,一双小手早就汗津津的——我小时是个胆小的孩子。爷爷索性一手抱了我,一手提了大包小包上了火车。与其说抱,不如说是用胳膊和身体夹了我,我又哭又闹挥手踢脚,像是被筷子加住的活虾。那时爷爷还年轻,满头也挑出不几根白发,一口气能扛100斤大米。
我像是被带进了另一个世界,绿色蒙皮的车座将车划成了一个个的小格子,座子中间的小桌子上摆满了水果和饮料,车窗很干净,阳光可以轻松地透过它们在车厢里留下好看的轮廓。我好奇地趴在窗户边上看着铁轨和站台,好奇地试着要数枕木上的石子,但又很颓丧地发现我的世界容不下这么大的数目——我当时只能掌握1到10的阿拉伯计数。
车子一震,车里面一阵喧哗,各种稀奇古怪的方言在车厢里此起彼落,但更吸引我的是视野里不断后退并不断变小的电线杆子,铁轨和月台。
“他们哪去了啊”。
“让怪物吃了”爷爷答得有些敷衍,于是这绿皮车在我幼稚的心灵里就真成了吞吃东西的怪物。
爷爷在给邻座的小伙子报着将至的站名。不多不少,总是比播音员领先几秒。小伙子崇拜的眼神使爷爷得了鼓舞,一脸的皱纹都笑开了,或许还会微微有些脸红。“滦县,狼窝铺,后封台,九龙山.......”这些有些奇怪的偏僻地名,在我来说是一连串冰冷的抽象,对于爷爷确是一个个活色生香的好故事,和一串温暖的风土人情。他如数家珍,他乐此不疲,久而久之,时至今日,这些地名,也沾上了我爷爷的温度,用眼睛摸摸,就感到暖和。
十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在肮脏的候车室里等待着M城的的火车。十几年了,什么都在变,时间是无情的婊子,疯狂地抛弃一切,时间也是最毒的腐蚀,稀稀拉拉地泼洒下去,事物就都丑了。爷爷老了,绿皮车和火车站变得又破又脏。
但我胆子变大了。见过了太多火车的来来往往,早已明白了它们不过是一堆会飞的铁,对它们没了畏惧和怯懦,却越发的怀念起小时候爷爷那个不经心的谎——“怪物,吃人的”
绿皮车在冬天的冷空气里一摇一摆地来了。病怏怏的像是也怕了冷,又或者,也是上了年纪,终于没有了年轻时的腿脚。
绿皮车很脏,角角落落都积得厚厚的泥污。玻璃斑斑驳驳的,是生了玻璃锈,把冬天本已可怜奢侈的阳光都弄脏了。
心里像是沉了下去,目睹老朋友的故去或衰颓,终究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吧。
看了被打了孔的火车票,我又偷着笑起来,它就是一个保证,保证在三十多个小时之后之后我和她的相逢。它是签字画押的证据,字面上的东西总是让我感到踏实。
尽管我们隔了大半个中国。
我掏出茶叶蛋和啤酒,分了一些给身边的哥们。我眉飞色舞的讲着我的故事,他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吃着蛋。偶尔抬头,礼貌地笑笑,然后咕哝一大口啤酒。
倾诉本身给我满足,而不是谁来听。我和这个哥们来自这座大城市的两个角落,本来互不相识,短暂的相逢后挥手告别,自此再无瓜葛。他听我的故事,我给他啤酒和鸡蛋——谁也不亏。
我想把我的幸福讲给整个世界,但那个摇摇晃晃的冬夜只有两个人听。一个是那个不知道叫什么的哥们。一个是驮着我的绿皮车。
中国的发展太快了。老迈的绿皮车哼哧哼哧也跟不上中国的步伐了。这一架驮着中国走了几十年的绿皮火车终于要寿终正寝了。一台台的绿皮车在各个城市被下架,绿皮车迅速地在共和国的运输版图上整齐的消失,退缩在怀旧的人们心里,成为一个鲜明的小记号。
有了新的,人们很快忘了旧的。谁也别说谁无情。
和谐号的奔跑才能配上这个浮躁的时代。
对于每个单身的男人来说,每张火车票,就是一枚彩票。当你上了车,看到了身边的人,你就知道,你有没有中奖。
我湿淋淋的上了车,夏天头上的汗腺总是特别敏感,受到一点温度的刺激就稀里哗啦的。我有些尴尬的对号入座,发现中了大奖了。
她看着窗外的眼睛,一明一灭,不断调整对焦,有种疏离的美感。她眉毛微微蹙着,显得有点认真,是我钟爱的神情。她嘴角有好看的弧度,笑得温驯而安静。她随意的穿了牛仔短裤和人字拖——一看就知道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或者就是太在意了。
我坐在她旁边,突然感觉灰头土脸的。
火车开了。和谐号把铁轨的哐当上也给和谐了。坐上去总觉得太平坦,少了节奏感和踏实。东西跑的太快太顺太稳当,总是让人不踏实。
但她的咳嗽却很有方向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