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初体验
来香港三天了,给我最大的冲击的是学校的氛围。
港大是建在山上的,每个建筑之间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入口和出口,看似分开的建筑之间都有通向另一座建筑入口,以至于第一天没进教学楼,一直在楼外寻找路线的我,摸不清整个学校的路线。直到第二天在室友的指引下,才发现,别有洞天。
而最港大里最吸引眼球的不是那些高大的建筑,而是是不是在校园里可以看到的学生活动。形式丰富,而且走在教室门外,可以看见很多学生围坐一团互相讨论,真想进去听听他们在聊些什么呢,只是怕自己的行为有些不礼貌。
值得一提的是港大的设施。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每个学生配有一个私人的portal, 用于管理事务,学校各个学院的消息发布、讲座信息、和event信息,能及时通过邮件发送给你,这样不仅仅能及时收到最新的消息,还能够培养我们使用邮件办公的规范素养。而校园所有的设施对学生都是开放的,收费制需要使用一张OCTOPUS CARD就能完成消费。而且这个OCTOPUS CARD 在整个香港,无论你购物、坐车都能使用,非常方便。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图书馆了,港大百年校庆,新装修了图书馆,环境很好很舒服,估计以后呆的时间会很多的。
其实感慨最深的是第二天,去学校找室友的时候,顺便和她还有她的朋友吃了顿饭。这顿饭,自己基本处于倾听者的状态,因为发现这样的聊天真的有距离,你懂得的实在太少,不是不想插话,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该从何而插。有时实在憋不住了,问了两个自己都感觉苯苯的问题。室友本科在北邮学的电子, 硕士来港大读了新闻,这样的跨专业,让她在一年内成长了许多。另一个学长是在香港大学读了4年的统计学本科,又读了一年的硕士,今年已经拿到了Berkeley的经济学硕士offer, 两个人对香港的一系列现象聊了很久,听的我是又激动又觉得很自卑呀。下午回去找两个今年一起过来读硕士的朋友聊天,突然又觉得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状态。恍然间觉得,原来这就是成长的空间和方向吧。
期待自己在未来一年的生活和变化。
港大是建在山上的,每个建筑之间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入口和出口,看似分开的建筑之间都有通向另一座建筑入口,以至于第一天没进教学楼,一直在楼外寻找路线的我,摸不清整个学校的路线。直到第二天在室友的指引下,才发现,别有洞天。
而最港大里最吸引眼球的不是那些高大的建筑,而是是不是在校园里可以看到的学生活动。形式丰富,而且走在教室门外,可以看见很多学生围坐一团互相讨论,真想进去听听他们在聊些什么呢,只是怕自己的行为有些不礼貌。
值得一提的是港大的设施。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每个学生配有一个私人的portal, 用于管理事务,学校各个学院的消息发布、讲座信息、和event信息,能及时通过邮件发送给你,这样不仅仅能及时收到最新的消息,还能够培养我们使用邮件办公的规范素养。而校园所有的设施对学生都是开放的,收费制需要使用一张OCTOPUS CARD就能完成消费。而且这个OCTOPUS CARD 在整个香港,无论你购物、坐车都能使用,非常方便。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图书馆了,港大百年校庆,新装修了图书馆,环境很好很舒服,估计以后呆的时间会很多的。
其实感慨最深的是第二天,去学校找室友的时候,顺便和她还有她的朋友吃了顿饭。这顿饭,自己基本处于倾听者的状态,因为发现这样的聊天真的有距离,你懂得的实在太少,不是不想插话,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该从何而插。有时实在憋不住了,问了两个自己都感觉苯苯的问题。室友本科在北邮学的电子, 硕士来港大读了新闻,这样的跨专业,让她在一年内成长了许多。另一个学长是在香港大学读了4年的统计学本科,又读了一年的硕士,今年已经拿到了Berkeley的经济学硕士offer, 两个人对香港的一系列现象聊了很久,听的我是又激动又觉得很自卑呀。下午回去找两个今年一起过来读硕士的朋友聊天,突然又觉得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状态。恍然间觉得,原来这就是成长的空间和方向吧。
期待自己在未来一年的生活和变化。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