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其人
【一】概述
北方的农民跟南方的不同的。
以前去西南读书,再偏僻的山沟里面的家长,哪怕脸色红黑红黑的,跟眼珠子的颜色都差不多了,可是还可以明显分辨出眼睛里的精明的光彩。
相比起来,河北的农民似乎就木讷多了。虽然脸挺白的,眼珠子挺黑的,对比挺强烈的,但是你绝对不会注意到他们的目光。他们多是一副傻了吧唧,安贫乐道的意思。
张三就像是一个北方的农民,只不过他还未长成。还激荡着青春的荷尔蒙,还想显摆着他的漂亮和精巧。他在士大夫的理想主义、入世的期待和因无奈而洒脱的状态中反复着。
早上看到个女的,离婚了,独立养女儿,艰辛可知,后来无力支持女儿学业,后来,女儿辍学了。随着女儿去社会独立,她就去山上的寺庙了。
红楼梦中,说,这世上总有些能人,好的为英雄,坏的为枭雄本不奇怪;但还有些才华却不用在正用,例如李煜、宝玉之流。
还有个人小时候父母双亡,跟着小姨过日子,小时候因为光唱歌不干活被小姨打聋了一只耳朵。小姨是怕他长成一个流浪艺人,告诉他不可以一日不干活。他长大了,是个文盲,也是个可以养活自己的泥瓦匠,还养大了一个捡来的女儿,供养她读了大学,每天也挺开心的。
还有个男的,23岁,瞎了几年了。他喜欢写诗、唱歌、练太极。当然,他是四川小山沟的人,这三样都挺一般的,就算是不一般,也没啥实用。所有的人都报之以怜悯的态度,就差给他募捐了。这算不算是道德的强*奸啊。越是在生命的有限处,越是可以比较清醒自己要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嘛。
这些个是挺平淡的故事,人也是挺无奈得选择着。从中可以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有很多跟主流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念。有些选择,看起来是不明智的,其实恰恰是最本质的人的选择,最纯粹的生命的呼唤,那些复杂的追求,都不是本质的。
张三有一大把朋友,看起来都是喜欢舞文弄墨的,每天混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其实他和他们不大同的。张三是看破这世态无奈的。所以他说自己是“坦荡荡”,实践着自己觉得是的,辍学也可以的,当你用或好奇或可怜或鄙视或厌恶的眼光看着他的时候,他还牛逼哄哄得觉得你挺看不穿的呢。然而,出了社会,他又感受到了父母、妻儿的压力,功名、而立的诱惑,又不确信自己的信仰了。
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坚信相信做好事没错,从而做一个好人,难!---改编自毛主席的话。
张三说他的前生是个落魄的秀才。我就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加上“落魄”两个字了。这是因为他是个假想受害狂么?其实他倾向于把自己的实际境况想象得特悲伤,把内心想象得特高雅,这样才符合他的“价值观”的结局,其实,这是他对自己的信仰的没信心。
其实这就是北方的农民,大智若愚,平淡不言,本质朴素。
张三自己也写过一个《xx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1e09a0100aptg.html,但是叙事多,议论少,心理描写基本没有,算不上深入的资料。李四总觉得特了解他。后来还操刀了个“你了解张三么?”的测试,人家张三自己测了测,才刚刚及格。所以李四的话也不足以作为了解张三的资料。其实,张三还未长成呢,且看着吧,应该挺有意思的。
配乐:苏三离了洪洞县。http://zhangmenshiting2.baidu.com/data2/music/5971083/5971083.mp3?xcode=408e14119fcc772caee64b0fbfb4525a&mid=0.27232202242106
【二】外貌
初次见到照片的时候,你会觉得,挺一般的,笑得一脸不值钱。到了见了真人,首先会留意到他一头的长发,作为一个男的,头发都要扎到眼睛里面去了,像个装酷的小朋友。接触的时间长了,才会不由自主得想,他爸爸妈妈是怎样才生出这么神奇的一个人来的。古代人说的“面如满月”,可以很贴切得形容他的容颜:肤色白皙,唇色鲜艳,眉毛浓重,额头饱满而有光泽,鸭蛋脸,络腮胡,头发有些自然卷曲,眼睛不大,自然也不会咄咄逼人,目光清澈孱弱。身材粗壮,虽不甚高大,却稳定。缺点是略胖,肚子大,我常常想叫他试试看,要是弯腰,最多可以弯多少度呢?总得来说,挺象一尊佛的。
【三】才华
他是我遇到过的,最有才华的一个人了。他说是因为读了很多书,那固然是一个原因,不过只占一小部分。He was blessed--这样的只可以叫做天赋了。有时候,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孤独无依,脆弱敏感。可是在他文章里面,他像一个老人,深沉隽永,完全不似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子。这些深沉不是在内容里面,是行笔间,不经意的流露。这种微妙的感觉,就像是看《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一样,虽然人物场景还是那样,行文的风格明显就弱了。
北方的农民跟南方的不同的。
以前去西南读书,再偏僻的山沟里面的家长,哪怕脸色红黑红黑的,跟眼珠子的颜色都差不多了,可是还可以明显分辨出眼睛里的精明的光彩。
相比起来,河北的农民似乎就木讷多了。虽然脸挺白的,眼珠子挺黑的,对比挺强烈的,但是你绝对不会注意到他们的目光。他们多是一副傻了吧唧,安贫乐道的意思。
张三就像是一个北方的农民,只不过他还未长成。还激荡着青春的荷尔蒙,还想显摆着他的漂亮和精巧。他在士大夫的理想主义、入世的期待和因无奈而洒脱的状态中反复着。
早上看到个女的,离婚了,独立养女儿,艰辛可知,后来无力支持女儿学业,后来,女儿辍学了。随着女儿去社会独立,她就去山上的寺庙了。
红楼梦中,说,这世上总有些能人,好的为英雄,坏的为枭雄本不奇怪;但还有些才华却不用在正用,例如李煜、宝玉之流。
还有个人小时候父母双亡,跟着小姨过日子,小时候因为光唱歌不干活被小姨打聋了一只耳朵。小姨是怕他长成一个流浪艺人,告诉他不可以一日不干活。他长大了,是个文盲,也是个可以养活自己的泥瓦匠,还养大了一个捡来的女儿,供养她读了大学,每天也挺开心的。
还有个男的,23岁,瞎了几年了。他喜欢写诗、唱歌、练太极。当然,他是四川小山沟的人,这三样都挺一般的,就算是不一般,也没啥实用。所有的人都报之以怜悯的态度,就差给他募捐了。这算不算是道德的强*奸啊。越是在生命的有限处,越是可以比较清醒自己要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嘛。
这些个是挺平淡的故事,人也是挺无奈得选择着。从中可以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有很多跟主流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念。有些选择,看起来是不明智的,其实恰恰是最本质的人的选择,最纯粹的生命的呼唤,那些复杂的追求,都不是本质的。
张三有一大把朋友,看起来都是喜欢舞文弄墨的,每天混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其实他和他们不大同的。张三是看破这世态无奈的。所以他说自己是“坦荡荡”,实践着自己觉得是的,辍学也可以的,当你用或好奇或可怜或鄙视或厌恶的眼光看着他的时候,他还牛逼哄哄得觉得你挺看不穿的呢。然而,出了社会,他又感受到了父母、妻儿的压力,功名、而立的诱惑,又不确信自己的信仰了。
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坚信相信做好事没错,从而做一个好人,难!---改编自毛主席的话。
张三说他的前生是个落魄的秀才。我就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加上“落魄”两个字了。这是因为他是个假想受害狂么?其实他倾向于把自己的实际境况想象得特悲伤,把内心想象得特高雅,这样才符合他的“价值观”的结局,其实,这是他对自己的信仰的没信心。
其实这就是北方的农民,大智若愚,平淡不言,本质朴素。
张三自己也写过一个《xx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1e09a0100aptg.html,但是叙事多,议论少,心理描写基本没有,算不上深入的资料。李四总觉得特了解他。后来还操刀了个“你了解张三么?”的测试,人家张三自己测了测,才刚刚及格。所以李四的话也不足以作为了解张三的资料。其实,张三还未长成呢,且看着吧,应该挺有意思的。
配乐:苏三离了洪洞县。http://zhangmenshiting2.baidu.com/data2/music/5971083/5971083.mp3?xcode=408e14119fcc772caee64b0fbfb4525a&mid=0.27232202242106
【二】外貌
初次见到照片的时候,你会觉得,挺一般的,笑得一脸不值钱。到了见了真人,首先会留意到他一头的长发,作为一个男的,头发都要扎到眼睛里面去了,像个装酷的小朋友。接触的时间长了,才会不由自主得想,他爸爸妈妈是怎样才生出这么神奇的一个人来的。古代人说的“面如满月”,可以很贴切得形容他的容颜:肤色白皙,唇色鲜艳,眉毛浓重,额头饱满而有光泽,鸭蛋脸,络腮胡,头发有些自然卷曲,眼睛不大,自然也不会咄咄逼人,目光清澈孱弱。身材粗壮,虽不甚高大,却稳定。缺点是略胖,肚子大,我常常想叫他试试看,要是弯腰,最多可以弯多少度呢?总得来说,挺象一尊佛的。
【三】才华
他是我遇到过的,最有才华的一个人了。他说是因为读了很多书,那固然是一个原因,不过只占一小部分。He was blessed--这样的只可以叫做天赋了。有时候,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孤独无依,脆弱敏感。可是在他文章里面,他像一个老人,深沉隽永,完全不似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子。这些深沉不是在内容里面,是行笔间,不经意的流露。这种微妙的感觉,就像是看《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一样,虽然人物场景还是那样,行文的风格明显就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