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梅兰芳(二)
“我许的愿望是和你一起看场电影”
如果是从余少群口里说出来我会更感动。
看电影成为孟梅恋的重要情节可以看成电影人向电影的又一次致敬,虽然到最后我也没弄明白他们到底一起看电影没有。类似向电影敬礼的例子不少,还是以徐克的作品为例,十三姨拍摄黄飞鸿以及在墙壁上寻找两人亲昵影象的情节。这个例子在央视的《第五放映室》节目中也有提到,但可惜它没有向观众解释“敬礼”背后的动机。其实,这是一种仪式,一种类似于为电影正名的仪式。“你要提拔下我们伶人的地位”,虽然今日电影人之地位已非昨日可比,但电影的生存环境却未见得有多宽松。
“我许的愿望是和你一起看场电影”,这句话还蕴涵的一层深意是,电影在那个时代就已经被看做是高雅的东西。因为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梅兰芳,而说话的对象也不是别人而是孟小冬。所以说,梅兰芳请孟小冬看电影本身也是在给银幕这头的观众一个心理暗示:你有品位吗?你爱她吗?那就约她看电影吧!因为梅兰芳就是这么做的。
站在银幕的后面看《梅兰芳》
试着以普洛普的“功能说”对影片进行叙事结构分析,《梅》片中的七种角色分别是:
1 英雄:梅兰芳(超我)
2 派遣者:邱如白
3 协助者:六爷
4 救援者:十三爷爷 孟小冬
5 公主:京剧
6 坏人:马三 日军
7 假英雄:平凡会“怕”的梅兰芳(本我)
这里有几点可能有争议:是否存在假英雄?若存在,假英雄是梅兰芳?邱如白不是救援者而是派遣者?
我的回答是,若一定要追究出一个角色出来承担“假英雄”功能,那还真没有。我们只能认定,在集体主义裹挟下,英雄的“本我”——自我欲望的一面即被社会打上“假英雄”标签。
至于邱如白,他其实承担双重角色功能。他既是梅兰芳成功路上的救援者(helper),也是催赶梅兰芳永不停步的派遣者(dispatcher)。而且后者的成分要重一些。邱如白其实是梅兰芳理性一面的极端表现。邱说,漂亮衣服都不让梅穿一件,花一点的绑腿也不让他系,为的是活的真,戏才演的真。这种近似清教徒生活纪律无疑是要在细节上不断提醒畹华要向“超我”看齐。
进一步说,邱在畹华的生命中既是兄长,更是家长。所谓在戏中玩味人生,邱不正与今天的家长们一样吗?“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不再阻拦你”梅的病榻前邱如是忏悔道。话音刚落,学生们中间传来不屑地笑声。这笑中恐怕也夹杂着些许无奈吧。
真的还有来世吗?真的不再阻拦吗?还能够遇到孟小冬吗?
人生如梦,无法复制……
邱如白把他对梅所做的一切都说成是为了梅兰芳,为了艺术,其实都是家长式的陈词滥调而已。说到底,他是通过梅兰芳实现他自己的理想。“梅兰芳应该不朽……你也会不朽”田中隆一煽动他的一句话也有意无意之间揭露了邱如白的“本我”。无私和自私,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界限分明,因为自我就是超我和本我不断斗争的过程。
陈凯歌说“《梅兰芳》不是单单讲梅兰芳,而是讲人。”那么,“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不再阻拦你” 影片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
如果是从余少群口里说出来我会更感动。
看电影成为孟梅恋的重要情节可以看成电影人向电影的又一次致敬,虽然到最后我也没弄明白他们到底一起看电影没有。类似向电影敬礼的例子不少,还是以徐克的作品为例,十三姨拍摄黄飞鸿以及在墙壁上寻找两人亲昵影象的情节。这个例子在央视的《第五放映室》节目中也有提到,但可惜它没有向观众解释“敬礼”背后的动机。其实,这是一种仪式,一种类似于为电影正名的仪式。“你要提拔下我们伶人的地位”,虽然今日电影人之地位已非昨日可比,但电影的生存环境却未见得有多宽松。
“我许的愿望是和你一起看场电影”,这句话还蕴涵的一层深意是,电影在那个时代就已经被看做是高雅的东西。因为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梅兰芳,而说话的对象也不是别人而是孟小冬。所以说,梅兰芳请孟小冬看电影本身也是在给银幕这头的观众一个心理暗示:你有品位吗?你爱她吗?那就约她看电影吧!因为梅兰芳就是这么做的。
站在银幕的后面看《梅兰芳》
试着以普洛普的“功能说”对影片进行叙事结构分析,《梅》片中的七种角色分别是:
1 英雄:梅兰芳(超我)
2 派遣者:邱如白
3 协助者:六爷
4 救援者:十三爷爷 孟小冬
5 公主:京剧
6 坏人:马三 日军
7 假英雄:平凡会“怕”的梅兰芳(本我)
这里有几点可能有争议:是否存在假英雄?若存在,假英雄是梅兰芳?邱如白不是救援者而是派遣者?
我的回答是,若一定要追究出一个角色出来承担“假英雄”功能,那还真没有。我们只能认定,在集体主义裹挟下,英雄的“本我”——自我欲望的一面即被社会打上“假英雄”标签。
至于邱如白,他其实承担双重角色功能。他既是梅兰芳成功路上的救援者(helper),也是催赶梅兰芳永不停步的派遣者(dispatcher)。而且后者的成分要重一些。邱如白其实是梅兰芳理性一面的极端表现。邱说,漂亮衣服都不让梅穿一件,花一点的绑腿也不让他系,为的是活的真,戏才演的真。这种近似清教徒生活纪律无疑是要在细节上不断提醒畹华要向“超我”看齐。
进一步说,邱在畹华的生命中既是兄长,更是家长。所谓在戏中玩味人生,邱不正与今天的家长们一样吗?“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不再阻拦你”梅的病榻前邱如是忏悔道。话音刚落,学生们中间传来不屑地笑声。这笑中恐怕也夹杂着些许无奈吧。
真的还有来世吗?真的不再阻拦吗?还能够遇到孟小冬吗?
人生如梦,无法复制……
邱如白把他对梅所做的一切都说成是为了梅兰芳,为了艺术,其实都是家长式的陈词滥调而已。说到底,他是通过梅兰芳实现他自己的理想。“梅兰芳应该不朽……你也会不朽”田中隆一煽动他的一句话也有意无意之间揭露了邱如白的“本我”。无私和自私,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界限分明,因为自我就是超我和本我不断斗争的过程。
陈凯歌说“《梅兰芳》不是单单讲梅兰芳,而是讲人。”那么,“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不再阻拦你” 影片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